资源简介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重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重力的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由“重力的由来,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学生必须经历感知描绘和测量等过程,最终形成对重力的整体认识,同时,这又对第一节认识力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教具准备 PPT课件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细线 小石块教学方法 实验法 图像法 归纳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观察实验导入新课(展示ppt课件)思考图片现象产生的原因:1.学生实验一:用手拉住用绳子系住的铁块,使铁块在空中 做匀速圆周运动。手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小石头在绳子的拉力的作用下不远离开,手感觉到绳子的拉力的作用2.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学生举例3.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重力(展示ppt课件)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表面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三、重力的大小1.依照生活经验思考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展示ppt4)思考: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实验探究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展示ppt5——展示ppt7)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3、学生分组实验二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质量 m/kg 0.05 0.1 0.15 0.2 0.25 0.3重力 G/N 0.5 1 1.5 2 2.5 34、学生作图象讨论分析总结: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____。四.重力的计算(展示ppt课件)1.计算公式及意义的理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 g= 9.8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3.例题选讲(展示ppt9)4. g= 9.8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例题1.一块质量为0.5千克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若它遇热熔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例题2. 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分析:已知:m=3 t=3 000 kg g=10 N/kg 求:G解:汽车的重力G = mg=3×103 kg×10 N/kg=3×104N答:质量为3 t的汽车重力是3×104 N。五、重力的方向(展示ppt课件)观察图片并思考:重力的方向是如何描述的?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力方竖直向下向的应用:(展示ppt11)铅垂线水平仪等3、思考想想议议问题:(展示ppt12)我们平时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指向地心六、重心(展示ppt课件)1、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图片略)2、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就在物体上。练习:画出下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展示ppt课件)七、重力的由来 (展示ppt课件)1.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注意: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是一回事。即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八、课堂小结(展示ppt课件)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由来。九、巩固练习教材后练习题十、板书设计:㈠、重力定义及物理符号: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㈡、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2、地球表面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㈢、重力的大小1、计算公式及意义的理解: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3、 g= 9.8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㈣、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力方竖直向下向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等㈤、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㈥、重力的由来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十一、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力和力的测量基本概念后,来学习重力这种常见的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接受重力的概念不难。 重力也是力的一种,要从力的三要素来理解这个力,教材上面的这部分内容不多,我就另外举例,尤其还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重力了解更深刻。或 G=mg或 G=m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