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课件(30张PPT)+素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课件(30张PPT)+素材+教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新知导入
素材:师生课间创意舞蹈《澎湖湾》
1.在播放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和班级同学经常玩哪些游戏呢?
新知讲解
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蒙眼画脸谱
游戏方法:
1. 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
2. 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
3. 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4. 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
5. 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
6. 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7. 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
一 、相伴一起很快乐
蒙眼画脸谱
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你还与同学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快乐离不开同伴的参与,有同学相伴互助,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能开展很多其它有意思的活动。
课间时,我们一起玩耍。
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春游时,我们一起游戏,分享食物。
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运动会上,我们团结合作。
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学习上,我们一起解决难题。
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
甜蜜回忆
素材:团结的螺丝钉
新课导入
螺丝钉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不仅会更有效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从彼此身上找到闪光点,一起快乐学习与成长。同学们会喜欢努力奋斗的过程,更会喜欢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过程。学习和成长的路上,大家并不孤单。
团结的螺丝钉
假如没有同学的陪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一想,一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以上呢?
多人游戏与单人游戏,你觉得哪种更好玩?
和同学下棋
自己跟自己下棋
VS
多人游戏与单人游戏,你觉得哪种更好玩?
多人跳皮筋
自己一个人挂树上跳皮筋
VS
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有的“小朋友”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
阅读角
七 彩 音 符
“1”“2”“3”“4”“5”“6”“7”是七个小音符。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乐曲。正因为这样,七个小伙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觉得谁也离不开这个群体。可是有一天,“1”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老大,本领也是最大的。于是,他决定离开大家,独自去闯天下。
素材:七彩音符
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请根据你的想象演一演。
阅读角
融入集体我们生活更有乐趣
如果“1”离开了,我们就就不会听到那么美妙的音乐,因为它已经不完整了,而离开同伴的“1”,没有了大家的配合,它也不会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你想对“1”说些什么心里话呢?
阅读角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根丝拧不成线,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做成大事情。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干成大事业。
素材:课间休息来跳舞
课堂总结
与同学相伴不仅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欢乐,还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力量,每个人都不能成为缺少的那一部分,融入到同学之中,一起建设我们的班集体,与它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同学相伴的快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与活动,明白同学相伴的快乐和意义。2.初步体会共同生活对个体的意义。3.乐于在生活与学习中与同伴合作、分享。
重点 体会同学相伴的快乐。难点:体会集体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难点 体会集体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素材:师生课间创意舞蹈《澎湖湾》2.文本出示:提出问题(1).在播放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你感受到了什么?(3)你和班级同学经常玩哪些游戏呢?3.小结并板书新课:同学相伴的快乐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指名回答思考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创意舞蹈《澎湖湾》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有同学的相伴的生活是快乐的。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同学相伴快乐多1.文本出示: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2.出示文本(游戏):蒙眼画脸谱游戏方法: (1)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2)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3)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4)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5) 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6) 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7) 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3.出示图片:蒙眼画脸谱4.提出问题: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你还与同学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5.提出问题: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快乐离不开同伴的参与,有同学相伴互助,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能开展很多其它有意思的活动。)教学环节二:分享与同学相伴的快乐时光1.图片+文本出示(1)课间时,我们一起玩耍。(2)春游时,我们一起游戏,分享食物。(3)运动会上,我们团结合作。(4)学习上,我们一起解决难题。2.提出问题: 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3.出示图片:甜蜜回忆4.播放视频素材:团结的螺丝钉5.文本出示:团结的螺丝钉螺丝钉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不仅会更有效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从彼此身上找到闪光点,一起快乐学习与成长。同学们会喜欢努力奋斗的过程,更会喜欢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过程。学习和成长的路上,大家并不孤单。教学环节三:没有同学相伴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同学的陪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一想,一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以上呢?2.图片+文本出示:多人游戏与单人游戏,你觉得哪种更好玩?(1)和同学下棋;自己跟自己下棋(2)多人跳皮筋;自己一个人挂树上跳皮筋。3.文本出示: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有的“小朋友”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4.文本出示(阅读角):七彩音符“1”“2”“3”“4”“5”“6”“7”是七个小音符。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乐曲。正因为这样,七个小伙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觉得谁也离不开这个群体。可是有一天,“1”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老大,本领也是最大的。于是,他决定离开大家,独自去闯天下。5.播放视频素材:七彩音符6.提出问题: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请根据你的想象演一演。7.文本出示:融入集体我们生活更有乐趣如果“1”离开了,我们就就不会听到那么美妙的音乐,因为它已经不完整了,而离开同伴的“1”,没有了大家的配合,它也不会演奏出动人的旋律。8.提出问题: 你想对“1”说些什么心里话呢?9.文本出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根丝拧不成线,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做成大事情。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干成大事业。10.播放视频:素材:课间休息来跳舞 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游戏方法选出小组参与承担任务选出监督同学准监督员检查备活动开始活动注意安全评选获胜者观看脸谱图片思考回答指名回答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阅读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观看视频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思考回答反思自己指名汇报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思考文本准备表演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反思文本思考回答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 向学生点明了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目的是让学生在共同游戏中体会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并体会这些快乐离不开同伴的参与。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快乐离不开同伴的参与,有同学相伴互助,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能开展很多其它有意思的活动。通过分享学生们分别在校内一同玩耍、集体出游、比赛和学习的情境,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激活学生回忆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经历。加入观看图片和视频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和同伴一起快乐学习与成长是快乐幸福的一件事情。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不仅会更有效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从彼此身上找到闪光点,一起快乐学习与成长。同学们会喜欢努力奋斗的过程,更会喜欢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过程。学习和成长的路上,大家并不孤单。知道如果“1”离开了,我们就就不会听到那么美妙的音乐,因为它已经不完整了,而离开同伴的“1”,没有了大家的配合,它也不会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课堂小结 与同学相伴不仅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欢乐,还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力量,每个人都不能成为缺少的那一部分,融入到同学之中,一起建设我们的班集体,与它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总结并升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板书 第4课 同学相伴 同学相伴的快乐一.同学相伴快乐多 二.分享与同学相伴的快乐时光 三.没有同学相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