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例1-1.(2020 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答】A、G与F3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球;F3的施力物体是水平横杆,受力物体是弹簧,所以G与F3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D、F1是弹簧拉动小球的力,F2是小球拉动弹簧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例1-2.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D ) A B C D1.(2021·台州)如图、用尺子快速击打下方的棋子。被击打的棋子飞出,而上方的棋子稳稳下落。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选择较光滑的棋子。可减小棋子间的摩擦 B. 选择粗糙桌面、可增大桌面对棋子的支持力C. 被击打的棋子飞出后.它的惯性不断增大 D. 上方的棋子加速下落时,受到平衡力作用解析:(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加入润滑油;④改变接触面;⑤变滑动为滚动;(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支持力的大小变化;(3)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分析;(4)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按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故A正确:棋子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相互平衡,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无关,故B错误;惯性与物体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加速下落,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不是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2. [2018·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ρ,比热为c,球的体积为V=3 (4)πr3。(注: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_3 (4)πr3ρg__。(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大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写出推理过程。【答案】 (2)∵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f=G又∵f=kSv2=kπr2v2,G=3 (4)πr3ρg∴kπr2v2=3 (4)πr3ρg∴v=3k (4ρgr)又∵k、ρ、g均为定值∴r越大,速度越大即在近地面大雨滴的下落速度大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例2-1.(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B. 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C. 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D. 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解析:根据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C正确;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B、D错误。故选C。例2-2.(2020 黑龙江)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解答】当后方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故选:D。例2-3.(2021·绍兴)如图,将弹性球和绳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一手拉动绳子,直到绳子处于拉紧状态。将瓶子放正后,手拉绳就可将瓶子提起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加弹性球的质量有助于实验成功B. 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绳子有助于实验成功C. 只要手的拉力足够大,瓶子就不会掉落D. 绳对手的拉力和绳对瓶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放倒放正放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将瓶子放正后,手拉绳子将瓶子提起来后,瓶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瓶子是否会掉下来,取决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弹性球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当绳子和弹性绳刚好卡在瓶口处时,绳子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越有利于实验成功,故B正确;手的拉力并没有直接作用在瓶子上,与瓶子的掉落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相互作用力必须作用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而绳对手的拉力作用在手上,绳对瓶的拉力作用在瓶上,手和瓶没有接触,故D错误。 故选B。1.(2020 苏州)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解答】①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图乙、丙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容器、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解锁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减小,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F、B三点间来回摆动,A和B是最高点,F是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当小球到达B点时受平衡力B.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例3-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下列小题)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错解】(1)B (2)B (3)B【析错】从考生的出错点来看,他们往往把米袋的运动方向误以为是它的相对运动方向。【正解】(1)A (2)C (3)B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速度是零,如果以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为参照物,米袋相对输送带是向左运动,所以米袋受到了输送带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正因为这个力的作用,此后米袋将向右运动。(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处于平衡状态,即不受摩擦力大家可以对照这样一个情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动车上,以动车为参照物站在动车上的人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也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3)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相对输送带向右运动,所以米袋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例3-2.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D )A.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D.B对A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是相互作用力【点悟】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物体相对它的运动为相对运动;当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相对静止时,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假设其接触面是光滑的,物体开始滑动的方向,即为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例3-3.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__0__N和__5__N。1.(2020 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组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解答】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则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A对M3N的拉力、B对M5N的拉力、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5N﹣3N=2N,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当B刚触地时,M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右运动,则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故答案为:2;水平向左;水平向左。2.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知,人爬杆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由图乙可知:0~t2时间内,人加速向上运动,所以F>G;t1~t2时间内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A、由以上分析t1~t2时间内,摩擦力应不变,故不正确;BCD、分析可知,0~t1时刻受到的摩擦力最大,t2~t3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最小,t1~t2时间内受到阻力处于二者之间,故BD错误,C正确.【分析】爬杆时人受到身上的摩擦力和重力作用,根据人的运动情况分析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图象例4-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A.F1=0,F2=mgB.F1=mg,F2=0C.F1>0,F2D.F1>0,F2=mg【错解】选A【析错】认为因为磁铁A的质量是m,所以重力为m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为mg,磁铁A对B不产生压力,F1=0,忽略了B对A向下的引力与B对A的支持力等大反向这一情况。【正解】选D 磁铁A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B对A向下的引力和B对A向上的支持力,这四个力平衡,因为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B对A向下的引力和B对A向上的支持力相等,所以F1>0,但不一定等于mg。把磁铁A和B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重力等于2mg,向上的拉力为mg,还有地面对整体向上的支持力,根据这三个力平衡,所以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的大小等于mg。例4-2.如图所示:物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物体乙上再放一物体甲,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甲物体时,甲、乙两物体均保持静止,那么乙物体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A. 5个 B. 3个 C. 4个 D. 2个【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的情景,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可以确定其受力的个数。分析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此题的难点,把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分析出乙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关键。乙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甲物体对乙的压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用水平拉力拉动甲时,甲静止不动,此时乙给甲一个方向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也受到甲对它施加的一个方向向右的摩擦力;由于甲对乙施加了一个方向向右的力,使乙相对于地面有了一个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乙又施加了一个向左的摩擦力。综上分析可知乙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例4-3.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__100__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__50__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__0__N。【解析】 先把4块砖看作一个整体:4块砖的总重力是200N,两边的压力F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200N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A和D各受到木板100N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对于第一块砖A:受到左边木板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00N;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大小为50N;根据平衡力知识,A砖还受到B砖对它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0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砖对B砖的摩擦力大小为50N,方向向上。对于第二块砖B:已经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向下的重力50N、A砖对它的向上的摩擦力50N,这两个力恰好是一对平衡力,故B砖不再受其他力。B砖和C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即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1.(2020 黑龙江)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 )A.35N B.10N C.15N D.25N【解答】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测力计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G乙=15N,所以该测力计示数是15N。故选:C。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B.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C.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解析: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甲的推力的作用,为50N,故A错误;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甲的推力的作用,甲的推力50N,故B正确;乙推甲的力为30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力为30N,由于乙静止不动,故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正确;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墙壁向右的50N的推力,乙向左的推力30N,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平衡,故地面对甲的摩擦力为20N,方向向左,故D正确。答案:A例5-1.(2018 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A.FA<FB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解析:(1)设A的边长为hA,B的边长为hB,对于柱状实心物体,则根据p=ρgh可得A、B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0=ρAghA,pB0=ρBghB,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A0=pB0,所以,ρAghA=ρBghB。由图可知:hA<hB,所以,ρA>ρB,故C正确;(2)长方体A、B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hA′=hA,hB′=hB,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ρAghA′=ρAghA=ρAghA=pA0,pB=ρBghB′=ρBghB=ρBghB=pB0,故D错误;已知pA0=pB0,则pA=pB,故B错误;(3)由于SA>SB,根据F=pS可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A>FB,故A错误。 答案:C例5-2.(2020 苏州)小明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解答】A、不吹气时,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竖直向上吹气时,乒乓球底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上面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下的压力,乒乓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乒乓球还受到支持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乒乓球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竖直向上吹气没有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能很好的探究流体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选项正确。B、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来,水平向右吹气时,乒乓球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右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左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水平向右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选项错误。C、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落,竖直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竖直向下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选项错误。D、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来,斜向下吹气时,乒乓球右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左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右上方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斜向下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选项错误。故选:A。例5-3.(2020 舟山)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解答】 ABD选项中、吸饮料、拔火罐、吸盘吸在墙上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而C选项中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 故选:C。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C. 丙最大 D. 一样大【解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三个容器中装入等量的水,由图可知甲的液面最高,所以甲中液体对底面压强最大。故选A。【答案】A2.(2020 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3.(2020 甘孜州)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对桌面的压强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板A移动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p=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故答案为:不变;变大。4.(2021·衢州)图甲所示容器,常用来研究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1)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五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上述操作及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 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2)小科去掉图乙中3个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难道不是水压越大喷水距离也越大吗?深入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于是,他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Ⅰ.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而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V.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________ 。答案. (1)不能(2)小孔喷水距离与小孔处的水压有什么关系?;水面有明显下降,且能确保三个小孔喷水距离差异明显解析:(1)根据实验过程分析是否能够得到对应的结论即可;(2)①根据题干的描述确定小科要探究的问题;②如果三个小孔喷水距离相差不大,那么不利于得到实验结论,因此要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三个小孔喷水距离差异明显即可。(1)要探究容器里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都有压强,就应该在容器侧壁的不同方向上打孔,观察橡皮膜是否凸起,而不是旋转容器,故上述操作及现象不能作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2)①根据“深入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可知,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小孔喷水距离与小孔处的水压有什么关系?。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水面有明显下降,且能确保三个小孔喷水距离差异明显。例6-1.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C、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D、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例6-2.(2020 乐山)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N/kg)(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2)通过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解答】(1)由a、c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G﹣Fc=2N﹣1.5N=0.5N;(2)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所以应该对比cd;(3)由图c、e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该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实验步骤c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c=G﹣Fc=2N﹣1.5N=0.5N;实验步骤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e=G﹣Fe=2N﹣1.6N=0.4N;因物体均浸没,所以V排水=V排液;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以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ρ水=×1×103kg/m3=0.8×103kg/m3。故答案为:(1)0.5;(2)c、d;(3)液体密度;(4)0.8×103。例6-3.(2019·宁波)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2)当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4)在0~40s和40s~140s两个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分别是多少 【答案】 (1)漂浮(2)解:t=140s时,容器内的水重为:G水=ρ水gV水=1.0×103kg/m3×10N/kg×5×10-6m3/s×140s=7N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F=G物+G水=8N+7N=15N答: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15牛顿。(3)解:物块M漂浮时F浮=G物=8N此时,F浮=ρ水gV排=ρ水gSha=8N所以,ha= =0.08m=8cm答:a的值为8。(4)解:0~40s阶段:W=F浮s=F浮×0m=0J(或物体没有运动,做功为0J)40s~140s阶段:浮力恒为8N,浮力做功W为:W‘=F浮's'=8N×(0.12m-0.08m)=0.32J答:0~40s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为0焦;40s~140s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为0.32焦。1.(2020 衢州)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解答】考察船和铁锚为一个整体,考察船和铁锚的总重力为G,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考察船和铁锚受力情况是:重力G、船身受到的浮力F甲、铁锚受到的浮力F浮1,由于考察船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甲+F浮1=G;所以,F甲=G﹣F浮1;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考察船和铁锚受力情况是:重力G、船身受到的浮力F乙、铁锚受到的浮力F浮2,由于考察船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乙+F浮2=G;所以,F乙=G﹣F浮2;图丙中由于铁锚沉底,则铁锚受到支持力的作用,所以,考察船和铁锚受力情况是:重力G、船身受到的浮力F乙、铁锚受到的浮力F浮2、支持力F支持,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丙+F浮3+F支持=G;所以,F丙=G﹣F浮2﹣F支持;由于图甲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和图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则:铁锚排开水的体积V排1<V排2=V排3=V铁锚,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1<F浮2=F浮3,所以,F甲>F乙>F丙。故选:C。2.(6 分)把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物块始终直立,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水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浸没时的浮沉情况是 (选填“漂浮”、“悬浮”或“竖立在容器底上”),判断的理由是: .物块的密度.例7-1.(2021·温州)一番茄从手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撞击水面时溅起许多水珠(如图),同时番茄仍有较大速度并继续下沉。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小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分析判断。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一部分转化为番茄自身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溅起的水珠增加的机械能,则番茄减小的势能肯定大于溅起水珠增加的机械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例7-2.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8甲所示,从高处O点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回答下列问题:(1)A→C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为 先增大后减小 。(2)运动员的动能最大时是 B 点,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时 C 点。(填字母)(3)B→C过程,运动员、绳的能量转化为人的动能、重力势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4)结合乙图分析得,运动员所受重力大小 < F0(填“=”、“<”或“>”)。(5)A→C过程,机械能守恒的是 ③ 。①运动员 ②弹性绳 ③运动员和弹性绳1.(2018·绍兴)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2.(7 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光滑的 1/4 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质量为 m 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停下后测出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 S1.图乙中有一个半径为 R 的粗糙的1/4 圆弧槽与和图甲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图甲中质量为 m 的物体也从图乙中斜槽顶端由静止释放,停下后测出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 S2.求甲图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W= .乙图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 f.乙中物体在粗糙的 1/4 弧槽上运动这段时间内,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并被该物体吸收,则物体上升的温度多少℃ (物体比热为 c)例8-1.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 最省力的是( A )例8-2.(2021·杭州)已知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料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问:(1)此木料的密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此本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BC,O为木料的中点。求此时乙对木料的作用力大小。(3)若在(2)中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请列式分析此过程中甲对木料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答案. (1)解:ρ= =600 Kg/m3(2)解:G=mg=60kg×10N/kg=600N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乙×AB=G即F乙= =0.5G=300N(3)解:当乙的作用点向O点靠近时,此时作用点记为B’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得:F×AB’= G×AO 即F乙=G×AO /AB’因为AB’减小,而G×AO不变,所以F乙变大 而F乙+F甲=G,所以F甲变小解析:(1)已知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 计算木料的密度;(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木料的重力,然后将A看做杠杆的支点,木料的重力看做阻力,阻力臂为AO,B点的支持力为动力,动力臂为AB,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乙对木料的作用力。(3)当乙的作用点向O点靠近时,乙的动力臂逐渐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2020 绍兴)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AC、由四套装置图可知,在定滑轮的两侧各安装一个弹簧测力计,然后分别测量出钩码的重力和拉力;测量钩码重力的弹簧测力计应上方固定,所以AC不符合题意;BD、为了控制变量,所以弹簧测力计应都是固定上方,下方可动,故B错误;D正确。2.(2020 台州)晾衣架(如图)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转动手摇器能使横杆上升或下降(1)安装在天花板上虚线框内的简单机械应是________。(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________。(3)将挂在晾衣架上重为20牛的衣服升高1.5米,至少对衣服做多少功 (4)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晾衣架右侧钢丝绳受损,最多只能承受15牛的力,左侧钢丝绳能正常使用。晾衣架的横杆上有11个小孔,相邻两孔间的距离均为20厘米。现准备将重为20牛的一件衣服挂到水平横杆的小孔进行晾晒,通过计算说明挂在哪些编号的小孔,在侧钢丝绳会断裂(横杆、衣架和钢丝绳等自重不计)。【答案】(1)定滑轮(2)减小摩擦(3)W=Fs=Gh=20牛×1.5米=30焦(4)晾衣杆可看作是一个杠杆,左侧绳与晾衣杆的交点为杠杆的支点,l2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平衡公式:F1×l1=F2×l2可得l2= = =150厘米挂在9、10、11三个孔上晾晒会损坏晾衣架。【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安装在天花板内的机械,应该能够旋转,并且它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应该是定滑轮。(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减小摩擦。(3)至少对衣服做功:W=Fs=Gh=20N×1.5m=30J;(4)晾衣杆可看作是一个杠杆,左侧绳与晾衣杆的交点为杠杆的支点,l2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平衡公式:F1×l1=F2×l2;可得: ; 那么可以悬挂的最右边的孔为:;因此挂在9、10、11三个孔上晾晒会损坏晾衣架。3.小军发现一个质量为1.6kg、不吸水的新型圆台体建筑材料,他只有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重为8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容器M内盛有2000cm3的水,容器M置于水平地面,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5N,此时材料浸没在水中静止且未触底。求:(1)材料受到的重力;(2)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材料的密度。解析:(1)材料受到的重力G=mg=1.6kg×10N/kg=16N;(2)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2000cm3=2000g=2kg,水的重力G水=m水g=2kg×10N/kg=20N,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水+G容=20N+8N=28N,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800Pa;(3)设绳子对圆台体建筑材料的拉力为F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l1=F1l2,即:1.5N×0.4m=F1×0.1m,得出F1=6N,圆台体建筑材料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F1,且处于平衡状态,则G=F浮+F1,得出F浮=G﹣F1=16N﹣6N=1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圆台体建筑材料的体积V=V排===10﹣3m3,材料的密度ρ材料===1.6×103kg/m3。答:(1)材料受到的重力为16N;(2)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800Pa;(3)材料的密度为1.6×103kg/m3。2例1-1.(2020 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例1-2.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1.(2021·台州)如图、用尺子快速击打下方的棋子。被击打的棋子飞出,而上方的棋子稳稳下落。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选择较光滑的棋子。可减小棋子间的摩擦 B. 选择粗糙桌面、可增大桌面对棋子的支持力C. 被击打的棋子飞出后.它的惯性不断增大 D. 上方的棋子加速下落时,受到平衡力作用2. [2018·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ρ,比热为c,球的体积为V=πr3。(注: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_________。(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 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写出推理过程。例2-1.(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B. 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C. 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D. 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例2-2.(2020 黑龙江)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例2-3.(2021·绍兴)如图,将弹性球和绳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一手拉动绳子,直到绳子处于拉紧状态。将瓶子放正后,手拉绳就可将瓶子提起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加弹性球的质量有助于实验成功B. 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绳子有助于实验成功C. 只要手的拉力足够大,瓶子就不会掉落D. 绳对手的拉力和绳对瓶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放倒放正放1.(2020 苏州)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F、B三点间来回摆动,A和B是最高点,F是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小球到达B点时受平衡力B.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例3-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下列小题)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例3-2.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下表面水平、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D.B对A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是相互作用力【点悟】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物体相对它的运动为相对运动;当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相对静止时,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假设其接触面是光滑的,物体开始滑动的方向,即为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例3-3.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___N和____N。1.(2020 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组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2.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例4-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A.F1=0,F2=mgB.F1=mg,F2=0C.F1>0,F2D.F1>0,F2=mg例4-2.如图所示:物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物体乙上再放一物体甲,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甲物体时,甲、乙两物体均保持静止,那么乙物体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A. 5个 B. 3个 C. 4个 D. 2个例4-3.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__. _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__ __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__ _N。1.(2020 黑龙江)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 )A.35N B.10N C.15N D.25N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B.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C.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例5-1.(2018 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A.FA<FB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例5-2.(2020 苏州)小明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例5-3.(2020 舟山)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C. 丙最大 D. 一样大2.(2020 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3.(2020 甘孜州)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对桌面的压强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2021·衢州)图甲所示容器,常用来研究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1)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五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上述操作及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 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2)小科去掉图乙中3个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难道不是水压越大喷水距离也越大吗?深入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于是,他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Ⅰ.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而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V.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________ 。例6-1.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C、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D、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例6-2.(2020 乐山)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N/kg)(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2)通过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例6-3.(2019·宁波)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2)当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4)在0~40s和40s~140s两个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分别是多少 1.(2020 衢州)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2.(6 分)把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物块始终直立,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水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浸没时的浮沉情况是 (选填“漂浮”、“悬浮”或“竖立在容器底上”),判断的理由是: .物块的密度.例7-1.(2021·温州)一番茄从手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撞击水面时溅起许多水珠(如图),同时番茄仍有较大速度并继续下沉。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小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例7-2.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8甲所示,从高处O点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回答下列问题:(1)A→C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为 。(2)运动员的动能最大时是 点,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时 点。(填字母)(3)B→C过程,运动员、绳的能量转化为 。(4)结合乙图分析得,运动员所受重力大小 F0(填“=”、“<”或“>”)。(5)A→C过程,机械能守恒的是 。①运动员 ②弹性绳 ③运动员和弹性绳1.(2018·绍兴)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2.(7 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光滑的 1/4 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质量为 m 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停下后测出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 S1.图乙中有一个半径为 R 的粗糙的1/4 圆弧槽与和图甲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图甲中质量为 m 的物体也从图乙中斜槽顶端由静止释放,停下后测出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为 S2.求甲图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W= .乙图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 f.乙中物体在粗糙的 1/4 弧槽上运动这段时间内,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并被该物体吸收,则物体上升的温度多少℃ (物体比热为 c)例8-1.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 最省力的是( )例8-2.(2021·杭州)已知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料质量为60kg,体积为0.1m3。问:(1)此木料的密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点和B点共同扛起此本料并恰好水平,其中AO=BC,O为木料的中点。求此时乙对木料的作用力大小。(3)若在(2)中当乙的作用点从B点向O点靠近时,请列式分析此过程中甲对木料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1.(2020 绍兴)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2020 台州)晾衣架(如图)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转动手摇器能使横杆上升或下降(1)安装在天花板上虚线框内的简单机械应是________。(2)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手摇器的转轴添加润滑剂,目的是________。(3)将挂在晾衣架上重为20牛的衣服升高1.5米,至少对衣服做多少功 (4)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晾衣架右侧钢丝绳受损,最多只能承受15牛的力,左侧钢丝绳能正常使用。晾衣架的横杆上有11个小孔,相邻两孔间的距离均为20厘米。现准备将重为20牛的一件衣服挂到水平横杆的小孔进行晾晒,通过计算说明挂在哪些编号的小孔,在侧钢丝绳会断裂(横杆、衣架和钢丝绳等自重不计)。3.小军发现一个质量为1.6kg、不吸水的新型圆台体建筑材料,他只有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重为8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容器M内盛有2000cm3的水,容器M置于水平地面,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5N,此时材料浸没在水中静止且未触底。求:(1)材料受到的重力;(2)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材料的密度。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童科学-中考护航计划-力学综合-学生版.docx 童科学-中考护航计划-力学综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