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例1-1.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例1-2.构成水、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C )A.氧原子和氢原子 B.氧分子和氢分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例1-3.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例1-4.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解析】由图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由氢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均不会发生,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故D说法不正确.1.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含有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B.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C.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结构应该相同D.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应该不相同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微粒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保持的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物质的物理性质是通过大量分子的聚集体体现出来的。物质的构成是较为复杂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的,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构成它的分子保持。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构成它的原子直接保持。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构成它的离子保持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质【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不是意味着自然界中所有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一定会比原子小;海绵能吸水,说明海绵物质间存在大量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同物质由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在种类、数目上的不同而导致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会使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或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质结构的不同会使物质有不同的性质。4.(2020 杭州)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解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含有18个碳原子,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碳原子。故选:A。例2-1.(2019春 瓯海区期中)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解答】解: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故选:C。例2-2.(2019 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为卢瑟福建立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B.③为汤姆生建立的“西瓜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C.⑤为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他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D.上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顺序为①③②⑤④【解答】解:A.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是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故正确;B.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没有带正电的核心,故错误;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故正确;D.①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②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⑤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④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故正确。故选:A。例2-3.(2020 枣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解答】 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B、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B说法错误;C、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C说法正确;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 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不会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原子核___。(2)1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B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图中___C___。2.(2020 金华)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解答】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故填:原子核。(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是因为粒子都带正电荷,轨迹应该是和D相似,向上偏转。故填:C。例3-1.已知某一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B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 D.中子数例3-2.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 B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中必然有一个电子C.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普通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例3-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____;(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____________; (4)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5)带负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__________;(7)在同一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子、原子 (2)分子、 原子(3)分子、原子、中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 (6)原子核 (7)质子和电子 (8)分子例3-4.(2020 潍坊)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解答】 A、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显不显电性,仍显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2020 南京)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 B.4 C.6 D.7【解答】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电子数为3。故选:A。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I和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量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不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 I和6知:其中子数分别是:131﹣53=78,127﹣53=74,中子数不相同,故A错;B、由题意比较 I和6知:其中子数分别是:131﹣53=78,127﹣53=74,中子数不相同,所以质量不相同,故B错;C、由题意比较 I和6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错;D、由题意比较 I和6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D正确。故选:D。3.(2019 温州模拟)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其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元素种类的粒子是②B.原子中②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C.该图为氮原子结构模型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②和③上【解答】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③,故A错误;B.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②与③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6,属于碳元素,故C错;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②和③上,故D正确。故选:D。例4-1.(2020 广州)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解答】 A.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得出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选项说法错误;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选项说法错误;C.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得出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选项说法错误;D.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例4-2.(2020 云南)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解答】 A.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选项说法正确。B.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选项说法错误。C.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选项说法正确。D.弧线表示电子层,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例4-3.(2020 襄阳)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D.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解答】 A、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A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B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16﹣2﹣6=8,故C正确;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故D正确。故选:B。例4-4.(2020 攀枝花)有下列六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2)上述六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3)上述微粒中共有三种离子,由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解答】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E、F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1、13、11、15、33,共表示5种元素;故填:5;(2)在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E与F两种原子的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所以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E、F;(3)A的质子数为8,核外有10个电子,是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O2﹣;B的质子数为11,核外有10个电子,是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C的质子数为13,核外有10个电子,是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Al3+.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钠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3价,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由铝离子与氧离子构成的化学式为Al2O3;故填:Na2O;Al2O3。例4-5.(2020 株洲)如图中A、B、C、D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C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任写一种)。(2)D中x= 。(3)写出B、C两种原子形成的化合物BC2的名称 。【解答】 (1)A的质子数为1,是氢元素,C的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可以组成的化合物有水和过氧化氢,化学式分别为H2O、H2O2;故填:H2O(或H2O2);(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1=2+8+x,x=1;故填:1;(3)B的质子数为6,即碳元素,C的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B、C两种原子形成的化合物BC2的化学式为CO2,读作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例4-6.(2020 舟山)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A.NaOH B.Al(NO3)3 C.CaCl2 D.H2SO4【解答】 由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图可知,该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A、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B、Al(NO3)3中铝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3,故选项错误。C、CaCl2中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错误。D、H2SO4中铝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故选:A1.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Na+ B.Cl﹣ C.O2﹣ D.N【解答】解:A、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所以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故A错;B、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所以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B错;C、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了2个电子,所以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C错;D、氮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铁、镁等金属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物质【解答】解:A、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正确;C、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错误;D、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错误。故选:B。3.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 )A.Mg2+和Cl﹣ B.Na+和S2﹣C.Ca2+和O2﹣ D.Al3+和SO42﹣【解答】解: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等于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且正负一致。A.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显﹣1价,其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正确。B.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其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选项错误。C.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O,故选项错误。D.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其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选项错误。故选:A。4.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解答】解:A、Rn+离子是表示失去n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所以m不一定等于n,故A错误;B、Rn+离子是表示失去n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所以m═n+x,故B正确;C、Rn+离子是表示失去n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所以m═n+x,而不是m═n﹣x,故C错误;D、Rn+离子是表示失去n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所以m═n+x,而不是m═x﹣n,故D错误。故选:B。5.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C)A. m-x+2 B. m+x-2 C. m-x-2 D. m+x+26.R2-核外共有n个电子,则R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B )A.n+2 B.n-2 C.n D.2n7.下列各组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B )A. F-,O2- B. Na+,NH4+ C. S2-,Cl- D. NH3,Na+8.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例6-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其带电荷的粒子是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是 ,分子是由 构成的。答案为:分子;原子;离子;离子;原子;原子。例6-2. “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甲是 ;②在氨气、金刚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2)根据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解答】解:(1)①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可知甲是原子;②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2)(2)甲图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丙图所示离子是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13;Al2O3;Al3+.例6-3.(2020 潍坊)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解答】 A.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再分,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和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选项说法错误;B.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020 抚顺)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解答】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分子,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说法错误;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可以分成质子和中子,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例6-1.有四种粒子,其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下表所示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甲 6 6 6 乙 6 7 6丙 12 12 10 丁 11 12 10则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A.甲和乙 B.丁和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是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即为同一种元素。甲和乙质子数都为6;故选:A。例6-2.(2020 金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④均表示离子C.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解答】 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③④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正确;B.①④中,质子数均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均表示离子,选项说法正确;C.③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④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二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D.②的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③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例6-3.(2020 白银)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解答】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D。例6-4.(2020 鸡西)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解答】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对应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④的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①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 D )①原子中的电子数;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Cl和Cl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C.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3.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是( A )4.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种原子:C.都属于阳离子:D.都属于阴离子:【解答】解:A、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3,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两者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9、12,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的粒子;且两者分别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不是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前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后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前者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后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下表微粒中,(以下均填字母编号)是阳离子的是 B ;互为同位素的是 AD ; B 与 C 是同种元素。重要辨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例7-1.地壳中含量元素的前四位的正确顺序( C )A.O Si Fe AI B.O Al Si FeC.O Si Al Fe D.Fe Al Si O例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例7-3.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一定是化合物例7-4.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表示纯净物的是( A )A. B. C. D.1.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氖气;⑤铜丝;⑥硫粉;⑦冰水共合物;⑧氯化钾.(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3)属于单质的是 ; (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5)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答案】①③;⑦⑧;②④⑤⑥;⑤;④;2.将宏观与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写出相应的符号的微粒符号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填化学式),B中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答案】S2﹣;O2;4;A;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B )A.矿泉水、氧化镁、空气 B.金刚石、冰水、石灰石C.木炭粉、水银、不锈钢 D.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解析】A、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木炭粉属于混合物,水银属于单质,不锈钢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例8-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D )A. MN B.CA C.mg D.Zn例8-2.下列各组元素,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C )A.硫、磷、硅 B.氩、氖、铝 C.碳、钙、氯 D.氟、氧、钠1.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情况是(A)A. 占同一个位置 B. 占三个不同位置 C. 不占位置 D. 只有氕占位置2.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氢 H 氦 He 锂 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 N氧 O 氟 F 氖 Ne Na 钠 Mg 镁 Al 铝 Si 硅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K 钾 Ca 钙 铁 Fe铜 Cu 银 Ag 锡 Sn 金 Au 锌 Zn 钡 Ba 铅 Pb铂 Pt 汞 Hg Br 溴 I 碘 Mn 锰例9-1.(2020 山西)硅在北斗导航卫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例9-2.(2020 常德)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 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解答】 A、①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3,分别是氟元素和铝元素,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是Al3+,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⑤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②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⑤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分别位于第三、第二周期,不位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例9-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A.原子序数Z>X B.X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 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例9-4.(2020 攀枝花)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解答】 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正电荷的离子;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易得到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Ga为+3价,N为﹣3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是GaN,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氮元素和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属分别是2、4,不位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1个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则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2020 东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2)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解答】 (1)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氮元素,其符号为N,故填;N。(2)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A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第二周期Li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C;Li。(3)第8号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第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填:得到;Al2O3。(4)A.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统一的标准,用原子的实际质量与标准的比较得到的数值,而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二者之间有差别,说法错误;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统一的标准,用原子的实际质量与标准的比较得到的数值,因此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说法正确;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原子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故填:AD。2.(2020 昆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 (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He和Mg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 (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一个磷原子含有 个质子,一个NH4+含有 个电子。【解答】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故填:Be;(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故填:电子层数;(3)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填:不相似;(4)钠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为2、8、1结构,在化学反应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成核外为2、8结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结构相同;故填:Ne;(5)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即磷原子中含有15个质子;1个氮原子含有7个电子,1个氢原子含有1个电子,所以一个NH4+含有:7+1×4﹣1=10个电子;故填:15;10。3.(2020 乐山)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氟元素的一条信息: 。(2)写出该结构简图的微粒符号 。(3)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Be和Mg B.C和Ne C.Al和Si D.F和Cl【解答】 (1)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氟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元素符号是F,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2)由图示可知,该元素的质子数是12,电子数是10,是镁离子,(3)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分别是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铝显+3价,氯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故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4)根据题意,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和Mg 属于同一族(纵行)、F和Cl属于同一族(纵行),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2)Mg2+;(3)AlCl3;(4)A D。例10-1.下列有关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B )A.一个铜原子 B.一个铜元素 C.铜 D.铜元素【解析】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或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像金属和稀有气体还有非金属单质这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故Cu可表示铜这种物质、可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例10-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C )A.O2 B.Mg2+ C.H D.2N2例10-3.下列元素符号不能直接表示物质的是( D )A.Fe B.P C.He D.O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C )A.C60 B.2N C.Ag D.2H22.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D )A.H B.Mg C.Na D.2C3.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B )2例1-1.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例1-2.构成水、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原子和氢原子 B.氧分子和氢分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例1-3.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例1-4.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1.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含有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B.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C.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结构应该相同D.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应该不相同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微粒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保持的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质4.(2020 杭州)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例2-1.(2019春 瓯海区期中)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例2-2.(2019 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为卢瑟福建立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B.③为汤姆生建立的“西瓜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C.⑤为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他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D.上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顺序为①③②⑤④例2-3.(2020 枣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 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 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 ___________。(2)1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 ____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图中___ ___________。2.(2020 金华)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例3-1.已知某一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 D.中子数例3-2.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中必然有一个电子C.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例3-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____;(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____________; (4)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5)带负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__________;(7)在同一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例3-4.(2020 潍坊)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1.(2020 南京)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 B.4 C.6 D.7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I和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量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不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3.(2019 温州模拟)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其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元素种类的粒子是②B.原子中②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C.该图为氮原子结构模型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②和③上例4-1.(2020 广州)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例4-2.(2020 云南)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例4-3.(2020 襄阳)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D.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例4-4.(2020 攀枝花)有下列六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2)上述六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3)上述微粒中共有三种离子,由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例4-5.(2020 株洲)如图中A、B、C、D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C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任写一种)。(2)D中x= 。(3)写出B、C两种原子形成的化合物BC2的名称 。例4-6.(2020 舟山)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A.NaOH B.Al(NO3)3 C.CaCl2 D.H2SO41.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Na+ B.Cl﹣ C.O2﹣ D.N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铁、镁等金属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物质3.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 )A.Mg2+和Cl﹣ B.Na+和S2﹣C.Ca2+和O2﹣ D.Al3+和SO42﹣4.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5.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 m-x+2 B. m+x-2 C. m-x-2 D. m+x+26.R2-核外共有n个电子,则R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n+2 B.n-2 C.n D.2n7.下列各组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 F-,O2- B. Na+,NH4+ C. S2-,Cl- D. NH3,Na+8.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例6-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其带电荷的粒子是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是 ,分子是由 构成的。例6-2. “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甲是 ;②在氨气、金刚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2)根据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例6-3.(2020 潍坊)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2020 抚顺)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例6-1.有四种粒子,其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下表所示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甲 6 6 6 乙 6 7 6丙 12 12 10 丁 11 12 10则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A.甲和乙 B.丁和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例6-2.(2020 金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④均表示离子C.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例6-3.(2020 白银)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例6-4.(2020 鸡西)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1.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 )①原子中的电子数;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Cl和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C.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3.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是( )4.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种原子:C.都属于阳离子:D.都属于阴离子:5.下表微粒中,(以下均填字母编号)是阳离子的是 ;互为同位素的是 ; 与 是同种元素。重要辨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例7-1.地壳中含量元素的前四位的正确顺序( )A.O Si Fe AI B.O Al Si FeC.O Si Al Fe D.Fe Al Si O例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例7-3.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一定是化合物例7-4.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1.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氖气;⑤铜丝;⑥硫粉;⑦冰水共合物;⑧氯化钾.(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3)属于单质的是 ; (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5)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2.将宏观与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写出相应的符号的微粒符号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填化学式),B中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矿泉水、氧化镁、空气 B.金刚石、冰水、石灰石C.木炭粉、水银、不锈钢 D.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例8-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MN B.CA C.mg D.Zn例8-2.下列各组元素,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硫、磷、硅 B.氩、氖、铝 C.碳、钙、氯 D.氟、氧、钠1.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情况是( )A. 占同一个位置 B. 占三个不同位置 C. 不占位置 D. 只有氕占位置2.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氧 氟 氖 Na Mg Al SiP S Cl Ar K Ca 铁铜 银 锡 金 锌 钡 铅铂 汞 Br I Mn例9-1.(2020 山西)硅在北斗导航卫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例9-2.(2020 常德)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 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例9-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X B.X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 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例9-4.(2020 攀枝花)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1.(2020 东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2)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2.(2020 昆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 (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He和Mg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 (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一个磷原子含有 个质子,一个NH4+含有 个电子。3.(2020 乐山)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氟元素的一条信息: 。(2)写出该结构简图的微粒符号 。(3)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Be和Mg B.C和Ne C.Al和Si D.F和Cl例10-1.下列有关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铜原子 B.一个铜元素 C.铜 D.铜元素例10-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O2 B.Mg2+ C.H D.2N2例10-3.下列元素符号不能直接表示物质的是( )A.Fe B.P C.He D.O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 B.2N C.Ag D.2H22.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H B.Mg C.Na D.2C3.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学生版-分子、原子、离子、元素.docx 3-教师版-分子、原子、离子、元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