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宋的生财之道财从何来?东汉后期 江南逐渐发展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时期 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教材第 41、46 页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财从何来?原因:1、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2、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4、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教材第 42 页农为财本概况:南方农业得到很大发展,向湘江以西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宋代《耕获图》表现1.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秧马教材第 41页2.粮食作物①越南传入的占城稻特点:成熟早,抗旱力强②南方农民培育优种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相关史事: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教材第 41-42页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农为财本3.经济作物教材第 42页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农为财本孙羊店布帛铺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一带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双手生财教材第 42页双手生财教材第 43 页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北宋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南宋制瓷中心江南地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店船活水生财南海一号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广州、泉州、明州技术领先载重数百石至五千石规模宏大配备指南针水密隔舱设计科学教材第 43 页活水生财活水生财商业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商业贸易的繁荣教材第 44 页代表城市开封和杭州灯箱时间不受限店家的招牌有何特别之处?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觉。——《东京梦华录》活水生财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梦粱录》经商突破空间上的限制“街市制”教材第 44 页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商品种类,提升生活质量。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活水生财教材第 44 页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品牌广告和商标广告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宋朝商家商品意识的生成,是宋朝商业贸易的发展的体现。活水生财教材第 46 页商业技术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活水生财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宋代铜钱教材第 45 页商业技术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商业发达,店铺林立,交易量大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纸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3.影响: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2.纸币的优点:方便携带,成本低;活水生财教材第 46 页活水生财教材第 45 页广州泉州西太平洋印度洋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表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朝鲜日本活水生财教材第 45 页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提供了充足的货源。②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凡福之绸,漳之纱绢、泉之蓝,……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明)王世懋《闽部疏》诸州岁造运船,至道末三千三百三十七艘;天禧末减四百二十一。——[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市舶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商蒲亚里者,既至广州,有右武大夫曾纳利其财,以妹嫁之。亚里因留不归。上(宋高宗)今委南夫(地方官员连南夫)劝诱亚里归国,往来干运蕃货。——《宋会要辑稿》活水生财教材第 46 页蕃坊蕃学专供外国人居住外商子弟就读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越南占城稻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业城市:黄河、长江、运河沿岸商业突破时空限制:街市制 早市 夜市 草市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原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东汉后期 江南逐渐发展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时期 南移完成手工业的兴盛丝织业:南胜于北棉纺织业:南宋后期练一练以下《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 )A.中外文化交流 B.经济重心南移C.疆域面积扩大 D.君主专制强化2年(人口6000万)最大密度最小密度742年(人口4900万)1102年(人口1亿)B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练一练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