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大气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教学器材:水杯、硬纸片、杯子、带拉环的吸盘等。教学过程:www .Xkb1.coM一、大气压强1、演示实验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纸片会掉下来。 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通过此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并对常见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马德堡半球实验(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马德保半球实验。两名学生上台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领教一下大气的威力,并因势利导提出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设计用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测量大气压的方法,老师指出学生所用的方法只能估测,精确测量要用其他方法,引出托里拆利实验。二、大气压强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学生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告诉学生水银有毒不便在课堂演示)结合液体压强解释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让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讨论:①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②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③为什么不用水来完成托里拆利实验?① 因为 p =ρgh ,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② 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③用公式p =ρgh可计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3米水柱产生的压强,实验不便完成。三、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图9-4-9,分析图像,得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并与沸点和气压关系结合,理解高山上煮鸡蛋为什么煮不熟。(展示自制气压计)给学生简单介绍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四、课堂小结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2)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的大小。(3)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五、当堂检测 六、实践活动(1)让学生下课拿着自制气压计从五楼到一楼观察细管内液柱的变化。体验高度与气压的关系。(2)设计一个给鸡自动饮水的装置,并解释其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