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绣荷包(山西)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民歌按题材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调。荷包“荷包”是青年那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之情。云南、山西民歌《绣荷包》唱词:云南《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自由。山西《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规整。旋律:云南《绣荷包》音调委婉细腻。山西《绣荷包》音调明媚缠绵。小调的特点(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小调的概念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月儿弯弯照九州大家欣赏几幅图片,找一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月儿弯弯照九州共同点是不是都有弯弯的月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简介月儿弯弯照九州是江苏民歌,歌谱类型为简谱。《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述民间离乱之苦。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作品原文: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作品赏析:这首歌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月亮照耀着中华大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的家庭欢乐生活,而广大人民愁容满面,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苦日子。诗人从月照人间写起,月亮的阴晴圆缺好像是同人间的悲欢离合连在一起,因为将自然现象的变化同人事联系在一起,是古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但是诗人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人间的忧伤和痛苦是由人自己导致的,同月亮的变化没有任何干系,要摆脱这些烦扰人心的事,还要善于宽容。诗人非常积极地看待人生的欢乐喜忧,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心态放宽,才会有磊落豁达的人生境界。下面我们来欣赏歌曲: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