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说明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说明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是部编版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泼美好快乐的画面,非常适合一年级朗读。
教学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迷”字。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 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 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识字教学
6个虫字旁的生字
分组识字,提升学习的效率
词语中相似的字
3个走之偏旁的字
形声字
识字教学
字理分析,激发识字的兴趣
展示“网”字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本意及其发展的过程。
识字教学
上台圈一圈带有走之偏旁的字。
借助白板,灵活识字的环节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走之偏旁的字。
识字教学
朗读教学
读准字音,字字过目。
2.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朗读教学
由浅入深,细化朗读的步骤
1.坐姿端正,小手指字,慢慢移。2.听清字音,字字过目。
小老师领读词语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指导停顿,读出韵文的节奏
1. 引导学生观察儿歌结构形式,都用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朗读教学
2. 接着指导学生在每个部分之间停一停,读出儿歌的节奏。
借助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本课中的“欢”。
发挥想象,读出儿歌的有趣
发挥想象,体会小动物们生活、劳动的场景,感受儿歌的有趣。
识字教学
方法多样,激发朗读的兴趣
朗读教学
德育渗透,加强情感与价值观培养。
“当米字与走之形成合体字时,它变得很谦让,腿收得短一些,把捺变成了点,身体也变得小一些。”
在学生写字时,借机引导学生,“我们写字的时候,也应该谦让一些,把小手臂收回来一些,就不会碰到同桌的同学了。”
在朗读中引导体会“蚯蚓松土”、“蚂蚁运粮” 、“蜘蛛结网”勤劳。
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方面,如:朗读、写字前都用口令进行提醒,让孩子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种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01
教师评价
02
学生评价
03
学生互评
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播放昆虫等小动物的视频和图片
《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意图
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