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音乐课《春晓》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合唱版《春晓》,以及学唱齐唱版《春晓》。让学生在充满春的意境中,感受春的乐音,用歌声赞美春天的美丽。 2.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春晓》,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与音乐的节奏韵律关系,以音乐这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古文与音乐的新颖结合。 3.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并能根据《春晓》的意境配伴奏。 二、教学重点 1.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春晓》,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2.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在自己熟悉的诗词中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 三、教学难点 学习呤诵式演唱,歌曲音准的把握。感受多种演唱形式,增强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唱法 欣赏法 对比法 演奏法 五、教具 电钢琴 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 生:四个。 师:都是哪四个季节呢? 生: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那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出一道题:听一首歌曲,你们猜一猜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寻找哪个季节? (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生:春天 师:那春天都在哪里呀?你能用四字词语或短小的句子来说一说春天的景象么? 生: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天气变暖,百花齐放…… 师总结: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万物复苏,大地绿色盎然,同时也带来了美妙的声音,比如小燕子的声音、春雨的声音、小草发芽的声音等等,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不仅你们喜欢,老师喜欢,就连古代的人也很喜欢春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孟浩然,他爱山,爱水,爱大自然。喜欢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其中就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春晓》。 3.学唱歌曲《春晓》 (1)朗读歌词 师: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2)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很多音乐家、作曲家也喜欢这首古诗,他们给这首古诗编创了很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古诗变成了好听的歌曲。这种用现代音乐来变现古诗的方式叫做古诗新唱。我们一起来听听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春晓》(播放歌曲《春晓》) 学生听旋律,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与音乐节奏韵律结合的美。 (3)了解诗词内容 师:这首歌曲的速度平缓,情绪是抒情的,优美的。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说说这首古诗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师:大诗人孟浩然昨晚睡得很香,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了呢? 生:小鸟 师: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好像在说:快醒醒,天亮了,该起床了。 诗人推开窗:哇!外面的空气真清新,夹杂着花儿淡淡的香味,小鸟们在枝头欢快的唱着歌。诗人的心情非常高兴。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这两句诗吧!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师:可这时,诗人突然有了一些担心,他想起昨晚朦朦胧胧听见的风声雨声,就想:春天的花开得那么美,可惜被那风吹了一夜,雨淋了一夜,不知道有多少美丽的花瓣飘落了下来呀!想着这些,诗人的心就很…… 生:疼,痛,可惜,心碎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吧! 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歌曲里吧。 (4)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第一、二乐句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你来唱第一、二句,我来唱第三、四句。 ?学唱第三、四乐句 我们换一换,我来唱第一、二句,你来唱第三、四句。注意“来”,它特别长。 (5)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你觉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听呢? (6)演唱歌曲 ?模唱歌曲。 ?跟伴奏演唱歌曲。 ?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声喊唱,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认识三角铁 ?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 ?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 (在歌曲的长音处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5.聆听《春晓》(合唱版) (1)导入:刚才我们听的《春晓》是抒情优美的,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春晓》,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初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 (3)复听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啦”,让我们跟着歌曲来进行表演。古诗演唱的地方请你轻轻地跟着音乐哼唱,“啦”的地方请你跟着音乐来拍一拍手 6.对比两首歌曲小结:不同的旋律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从古诗意境表达来讲,齐唱版的春晓更有韵味。但是从同学们在听觉便于传唱的角度来说,有的同学更喜欢合唱版的《春晓》。 7.课堂小结 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音乐家用一串串音符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为《春晓》这首歌作曲的谷建芬奶奶今年已经82岁了,她已经为20多首古诗编曲,让现在的孩子有歌唱,让孩子们用快乐的歌声来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听一首谷建芬奶奶的作品《静夜思》。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