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温故知新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个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部宪法:一个制度:(1953-1957年底)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1.了解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政策和结果。2.分析归纳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3.通过三大改造的成就,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重点: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难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3-26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0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形式、目的、原则、阶段和结果? (P23-24)0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时间、形式、政策和结果?(p25)03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意义和局限性? (p26)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张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后,他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土地改革后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上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形式目的原则阶段结果①土地改革后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上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P23一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P23一P23-24“自愿互利”P24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P24一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类别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特点特征实质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资料私有,几户互相帮助,共同劳动。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由低级到高级,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形式目的原则阶段结果①土地改革后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上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P23一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P23一P23-24“自愿互利”P24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P24一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民结队报名入社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检查入股农具生产资料个人私有生产资料集体公有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合作社使用大型耕作工具合作社兴修水利工程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张老汉哥哥的求援张老汉的哥哥早年进城,开了个木器加工厂,如其他手工业者一样,属于一家一户式家庭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一家的生活举步维艰。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P24二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它是国家实行赎买政策,按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把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实际上是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二、公私合营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张老汉的侄子是上海水泥厂的大股东,解放战争期间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为了工厂的发展,也只能剥削工人,甚至一段期间也生产过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厂里设备陈旧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新中国成立初,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随着国营的水泥厂效益不断提高,他的水泥厂每况愈下。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存在哪些弊端?资本家凭为什么能剥削工人、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呢?工厂是资本家的如何才能消灭资本家的这些行为呢?把工厂变成国家的二、公私合营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背景 时间形式政策结果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P25一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P25二1954-1956年底P25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P25三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P25二二、公私合营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没收财产有失公允;②资本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是国家所需要的;③减少改造阻力。④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荣氏第二代荣毅仁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P25①-④二、公私合营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水泥厂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设备 陈旧 崭新劳动条件 差 改善了劳保条件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产量 设计能力的1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国家:产量提高,工商业得到发展。工人: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和保障;生产积极性提高。资本家: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二、公私合营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1956年天津人民庆祝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二、公私合营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结果意义局限性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26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出现大量屠宰牲畜的现象,有的省估计至少杀了三十万头,有的省估计耕畜减少百分之二十。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结果意义局限性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26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知识拓展课堂练习1.“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B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农民参加合作社D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D课堂练习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4.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CA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