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课 题 】七上 4.4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运用“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热带代表地点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热带气候类型代表地点的气候特点。运用“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温带代表地点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温带气候类型代表地点的气候特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寒带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并简要描述其气候特点。【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具准备】世界气候分布图、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师投影显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师出示两张风景图片,让学生猜测其分别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据生回答,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世界气候的分布与特征。板书课题:世界的气候学生观察地图,上前指图说出气候类型的名称。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其所属气候类型,余生补充。“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一举两得。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建构知识。学习目标师出示学习目标生记录思考学习目标要求让生明确本学习重点热带气候类型1、师投影显示四张分属于不同热带气候类型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分别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生猜测后,师显示正确答案,并投影显示“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2、师拖动鼠标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并说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3、给学生三分钟时间,结合“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记忆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4、师投影显示“巴马科”“阿斯旺”“孟买”“伊基托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师提示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去总结。1、生观察图片,思考、猜测并回答。2、学生观察,对照,并在课本图上沿着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边沿描画,体会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南侧;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4、生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思考、讨论并归纳出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图片的插入可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气候类型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多去展示,去补充、去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和培养能力。温带气候类型1、师出示“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鼠标显示闪动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个温度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并识记温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2、师提出思考题: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师强调: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北美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分布规律,投影显示亚欧大陆的气候类型分布简图: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4、师投影显示“伦敦”“罗马”“莫斯科”“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师提示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去总结。师投影显示读图思考题:①找出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③比较北京和伦敦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差异。据生回答,让学生读图记忆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1、生观察指出:北温带。生观察指出温带气候类型的名称: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生阅读课本,查看“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讨论并指图归纳出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①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②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纬度较高的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生按照自己所在位置站起身回答自己的气候类型:C和D: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A和E: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学生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归纳出这四个地方气候类型的名称和特点:①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②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火热干燥;③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④莫斯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少。生观察北半球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指图回答问题:①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纬度更高的地区);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③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两者差异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小。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行查找地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再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建构知识点。 通过学生不断的读图、查图、用图,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以图解文的能力。 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闪动显示南、北极圈和南、北极点,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的分布和景观图,让学生观察、对照并总结归纳出寒带气候的分布。2、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脉,出示高原山地气候景观图,然后闪动显示世界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1、生观察指出: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沿岸及其岛屿上;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2、生观察找出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可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会更好些。气候类型分布接力游戏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到大屏幕前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生兴高采烈的参加游戏。通过游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小结当堂达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了什么?2.你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师据生回答,列出本课知识点,大屏幕显示。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口头回答。总结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板书 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1.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3..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高山高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D.受洋流因素的影响5.我国东北某地区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这里的气候属(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6.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C.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7.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二、读图综合题8.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2)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 ②海陆因素 ③洋流因素 ④地形因素(3)亚欧大陆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与哪个地点相同(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4)这四个点都位于( )。①热带 ②北温带 ③南温带 ④寒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等多种方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堂上能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再让学生观察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最后通过读图题巩固学生所学。本节课以地图教学为核心展开,整节课学生都处在读图、识图、查图、绘图、用图的环境中,充分以地图为载体,把知识点全部融于地图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点,而且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