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及海外贸易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史实,归纳出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2.通过学习,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知道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学习目标耕田灌溉插秧收获舂米宋代《耕获图》秧马一.农业的发展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等,战乱不休。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吴越王弘募(召集)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2)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4)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和劳动力。材料四:北方人民纷纷难逃。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粮食作物1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2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重要的粮仓。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经济作物1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2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二.手工业的兴盛纺织业1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 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制瓷业1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2 北宋时江西景德镇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3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技术精湛,给人以别致的美感。4 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材料:“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宋代瓷器胎体轻薄,釉色晶莹,深受外商喜爱。南宋时,由荷兰人从泉州贩卖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造船业1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3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商业商业城市特点:分布在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代表:人口多达百万的开封和杭州城郊市镇概念: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业贸易区乡镇草市概念:受都市商贸活动辐射而形成的商业区空间:店铺数量增加,可以到处开设店铺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1.商业都市的发展特点:1.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3.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即草市。想一想,南方商业繁荣发展的条件有哪些?(1)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自北宋开始,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3)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货郎图海外贸易政府态度——鼓励管理机构——市舶司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作用:外贸所得成为南宋重要财政收入特点: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世界海外贸易大国大商港:广州、泉州2.海外贸易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二: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3.纸币出现原因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②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出现及发展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②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交子会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唐朝中期结束:南宋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清明上河图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临安.mp4 交子.mp4 导入.mp4 开封.mp4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