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公民的基本权利》课堂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时 1学时课标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三)权利与义务3.1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3.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公民基本权利》这一框 ,全面介绍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介绍行使权利的价值与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教学重点 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教学难点 人身自由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随着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的不断扩展,学生需要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历来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但存在忽视法治教育的倾向,导致青少年法治观念淡薄。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了解公民的法定权利,珍惜权利,使之成为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十分重要。教学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及监督权.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2.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懂得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3.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分析,知道文化教育权利所包含的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学会珍惜权利。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自主预习,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2.查找我国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享有的基本权利;并对预习中产生的困惑问题做好记录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环节一:明确政治权利和自由 环节一:明确政治权利和自由环节二:维护人身自由环节二:维护人身自由环节三:关注经济权利环节四:珍惜文化教育权利 播放视频《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师引领: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权利,人民的幸福生活才有了保障,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承转: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家庭,通过这个家庭发生的故事,探究问题。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PPT出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PPT出示:情境一:小敏是八年级的学生,她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小敏好奇地问爸爸准备投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 那这可要慎重了,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一定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小敏说: “等我有了选民资格,我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想一想:1.小敏的爸爸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说明他有什么政治权利 2.八年级的小敏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PPT出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引领:从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小敏是八年级学生,未满18周岁,所以现在还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思考:你知道,我国公民为什么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引领: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自已的意愿选出自已认可的代表,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PPT出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PPT出示情境二:小敏爸爸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并经常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还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思考:小敏的爸爸都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中的哪些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分析:发表言论——言论自由提建议——建议权(监督权的一种)举报——监督权PPT出示:政治自由的内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已的意愿。PPT出示: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探究二:人身自由PPT出示:情境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攻坚关键时期,普通民众居家防疫也已进入第二个14天阶段。晚上,弟弟开始不耐烦了,吵着要出去,但是小敏不让,弟弟生气地说: “姐姐,你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说一说:小敏是否侵犯了弟弟的人身自由 假如你是小敏,你怎么劝说弟弟呢 承转:要判断出小敏是否侵犯了弟弟的人身自由,说服弟弟,就要了解人身自由的相关知识播放视频《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PPT出示:(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活动:找一找:侵权表现(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侵权表现:非法搜身、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权表现: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侵权表现: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权表现:非法干预他人通信自由,偷看、隐匿、涂改、毁弃、扣押、没收、泄露或者窃听他人通信秘密活动:学以致用:下面图片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中哪方面的权利?PPT出示图片区分四类权利。活动:请你判断: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权吗? (1)保安检查顾客的包(2)安检(3)酒驾被拘 (4)传染病隔离引领:(2)(3)(4)这些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有合法的手续,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所以不构成侵权。探究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情境四:在小敏的劝说下,弟弟安心地呆在家了,姐弟俩利用“空中课堂"进行学习;爸爸利用网络在家办公,还带领姐弟俩通过“云参观”“云刷馆”的方式参观了故宫博物馆,享受文化大餐;妈妈响应号召在网上捐款500元,抗击疫情;根据新闻联播介绍:“中央财政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做好经费的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找一找:上述的情境材料中涉及到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引领:受教育权、劳动权、财产权、文化权、物质帮助权PPT出示:(1)财产权。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播放视频《什么是受教育权》(4)受教育权。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5)文化权利。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补充:其他权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在: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感悟学生根据情境判断学生小组讨论,并由一生展示。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学生根据情境要求回答问题对监督权注意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标记笔记学生观看PPT材料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并形成组内观点,进行展示学生标记笔记学生判断区分学生根据材料,查找权利学生标记笔记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受教育权的相关知识学生标记笔记 引导学生总结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通过融入情境,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通过融入情境学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通过小组学习,明确行使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法律规定引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身自由的知识学以致用,巩固提升区分权利,加强理解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引入教育、经济、文化权利结合PPT材料,理解经济权利通过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受教育权的相关知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补充课堂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公民基本权利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其他权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根据视频总结: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第1框题 公民基本权利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及监督权.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2.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懂得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3.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分析,知道文化教育权利所包含的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学会珍惜权利。CONTENTS01.政治权利和自由02.人身自由0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04.课堂小结0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情境一:小敏是八年级的学生,她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小敏好奇地问爸爸准备投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 那这可要慎重了,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一定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小敏说: “等我有了选民资格,我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想一想:1.小敏的爸爸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说明他有什么政治权利 2.八年级的小敏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条件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情境二:小敏爸爸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并经常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还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监督权和政治自由思考:小敏的爸爸都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中的哪些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建议举报监督权发表言论言论自由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按照自已的意愿发表言论言论自由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已的思想为共同目地聚集公共场所表达意愿出版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结社自由示威自由公共场所结伴行走表达意愿为了共同目的组成社会团体通过集体抗议表达不满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我国公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内容注意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02人身自由情境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攻坚关键时期,普通民众居家防疫也已进入第二个14天阶段。晚上,弟弟开始不耐烦了,吵着要出去,但是小敏不让,弟弟生气地说: “姐姐,你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小敏是否侵犯了弟弟的人身自由 假如你是小敏,你怎么劝说弟弟呢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内容: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 法律规定 侵权表现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外)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身体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非法干预他人通信自由、偷看、隐匿、涂改、毁弃、扣押、没收、泄露或窃听他人通信秘密找一找侵权表现:下面图片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中哪方面的权利?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人身自由权请你判断: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权吗?√×××0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情境四:在小敏的劝说下,弟弟安心地呆在家了,姐弟俩利用“空中课堂"进行学习;爸爸利用网络在家办公,还带领姐弟俩通过“云参观”“云刷馆”的方式参观了故宫博物馆,享受文化大餐;妈妈响应号召在网上捐款500元,抗击疫情;根据新闻联播介绍:“中央财政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做好经费的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受教育权劳动权财产权文化权利物质帮助权上述的情境材料中涉及到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劳动权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文化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其他权利课堂小结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doc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pptx 受教育权.mp4 宪法如何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mp4 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