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微生物的“功”与“过” 课件(26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微生物的“功”与“过” 课件(26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微生物的“功”与“过”
一、填空题
1、英国细菌学家( )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灭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 )。
2、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 )。
3、掉在地上的苹果开始腐烂,主要是被泥土里的( )分解了。
二、判断题
1、大多数感冒都是由于微生物感染造成的。( )
2、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4、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很多微生物。( )
三、选择题
1、关于霉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霉菌做腐乳、制酱以及生产农药等
B.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C.食物在低温保存时,就不会发生霉变
2、传染病流行时,正确的防护措施是( )。
A.只参加家庭的聚会 B.及时接种疫苗 C.在人少的商场里可以不戴口罩
3、如果没有微生物,那么( )。
A.人类会生活得更好
B.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会堆积如山
C.对世界没什么影响
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功”与“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能使烂苹果变成腐殖质,这是微生物的“过”
B.酵母菌在新陈代谢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包和馒头变得蓬松,这是微生物的“功”
C.利用微生物可以酿酒,这是微生物的“过”
四、实验操作
星期天早晨,佳佳准备在家自己做酸奶。
1、佳佳在鲜牛奶里加入2勺白糖,加热至( )左右。
A.60℃ B.80℃ C.100℃
2、给鲜牛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左右。
A.使牛奶更甜 B.杀灭细菌 C.增加牛奶的营养成分
3、待温度降到37℃左右,往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在鲜牛奶中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 )。
A.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B.使牛奶口味更佳 C.使牛奶变粘稠
4、将加入酸奶的牛奶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保温10小时后,佳佳的酸奶做成了。使用消毒过的容器的目的是什么?
5、佳佳饮用后,把剩下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冰箱为什么能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
4微生物的“功”与“过”
答案及解析
一、
1、弗莱明 青霉素 2、微生物 3、微生物
二、
1、√ 2、× 3、√ 4、×
三、
1、C
解析:虽然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但低温保存的食物,其湿度条件存在,仍有可能会霉变,只是霉变速度会减慢。
2、B 3、B 4、B
四、
1、A 2、B 3、A
4、杀灭容器中的细菌。
5、冰箱中低温、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复习导入
1.你认为霉菌是有生命的吗?如何证明?
我认为霉菌是有生命的。物品上的霉斑慢慢扩大,说明霉菌会生长繁殖,是有生命的。
2.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低温保存等。
微生物的“功”与“过”
苏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讲解

活动
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
1.微生物的“过”。
(1)导致食物变质。比如香蕉放置过长时间的时候皮会变黑,因为
香蕉表皮细胞中的氧化碳被氧化了。通常情况下,细胞膜受到氧化碳的
严密保护,一旦香蕉被磕到,或在低温下长期保存,细胞膜受损,碳氧
化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氧化成黑色。
(2)导致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
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副流
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起病
急,传染性强。
新知讲解

活动
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
2.微生物的“功”。
(1)制作馒头、面包。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2)生产调味品。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酱、腐乳要用到霉菌,制作醋要用到醋酸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味精要用到谷氨酸棒状杆菌等。
新知讲解

活动
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
2.微生物的“功”。
(3)除此之外,微生物还被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
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形成腐殖质。腐殖质是一种黑褐色物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球将变成一个大垃圾堆,所以说微生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新知讲解

活动
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
点拨:微生物可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种。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醋、泡菜、酸奶、面包、馒头、腊肉等要依靠微生物。有些真菌,比如蘑菇、银耳等可作为食物,对人类有益。微生物也会使食物发霉变质,霉变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新知讲解

活动
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那么生物圈中的垃圾就会堆积如山。但是实际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不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新知讲解

活动
细菌和病毒的克星
1.抗生素。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或动植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抗菌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抗肿瘤用的丝裂霉素,抑制免疫的环孢素等。多用来治疗人或禽畜的传染病。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新知讲解

活动
细菌和病毒的克星
2.疫苗。
疫苗是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病毒、立克次体等的制剂,如牛痘苗、麻疹疫苗等。通常也包括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细菌制剂、抗毒素、类毒素。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强大助力。
新知讲解

活动
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细菌和病毒
1.传染病的危害。
许多传染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如新完肺炎。传染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除了常见的流感、肺结核、禽流感等,还有霍乱、炭疽、麻风、天花、伤寒等传染病。它们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以新冠肺炎为例,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的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
新知讲解

活动
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细菌和病毒
2.常见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图片 原理
高温煮沸
细菌在高温环境下不宜生存。
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
喷洒消毒液 消毒液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一般作用于器物、环境等无生命物体等。
涂碘酒
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并失去其重要的活性。
生活小百科
外出吃饭时用开水烫一下餐具能消毒吗
一般来说,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孤菌等,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分钟或80 ℃加热10分钟才能死亡。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餐具,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煮沸、流通蒸气、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等才是有效的方法。当然,用开水烫一下至少可以洗去碗中的浮尘或油污,这也未尝不可。
新知讲解

活动
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细菌和病毒
3.预防传染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传染病通常以飞沫、灰尘、接触待方式传播。因此我们要做好如下防护措施:勤洗手、佩戴口罩、少聚集、常通风、适时增减衣物、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必要时接种疫苗。
新知讲解

活动
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细菌和病毒
点拨:无论哪一种传染病,其预防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控制传染源(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等)。如果感染疾病,要及时就医,尽早治疗。平时还要注意加强营养、不熬夜、不过度劳累、多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生活小百科
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保证食品新鲜。腐败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细菌,有的含有致病菌,食用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2)及时加工食品。像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应及时清洗,这样就可以把黏附在食品表面的细菌洗掉一部分,再经过烹调烧煮,就可以将食品上的细菌一起杀灭。(3)缩短存放时间。加工烹调好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做到现烧现吃。(4)妥善保存。暂时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鲜食品要及时放入冷库或冰箱保存。
细菌性食物中毒
新知讲解

活动
做酸奶
1.认识酸奶。酸奶是益生菌的丰富源泉,益生菌是指有益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类肠道生理细菌,比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乳酸菌。这些乳酸菌在人体的肠道内繁殖时会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因此酸奶对人体有较多的好处。
新知讲解

活动
做酸奶
2.制作酸奶。
制作目的: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做成的。
制作材料:鲜牛奶、酸奶、白糖、保温容器、勺子、温度计等。
制作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60℃左右。
(2)待温度降到37 ℃左右,往鲜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
(3)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8~10小时后,酸奶就成了。
新知讲解

活动
做酸奶
制作须知:
(1)要选用原味的全脂或低脂牛奶,不能选用调味牛奶。
(2)一定要等牛奶的温度降到37 ℃左右,才能放入酸奶。否则,温度过度高会杀死酸奶里的乳酸菌。
(3)可以用高温煮的方法对保温容器进行消毒。
制作原理:牛奶中有大量乳糖,酸奶中有大量乳酸菌,把酸奶加入牛奶中,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分解乳糖,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牛奶发酵完毕,酸奶就做成了。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做成的。
温馨提示: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生存太久。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新知讲解

活动
做酸奶
3.为什么要用消毒过的容器装加热过的鲜牛奶?
没有消过毒的容器可能有一些细菌,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消毒后可以防止细菌污染,起到杀菌效果。
4.为什么是往鲜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温?
酸奶中的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大量繁殖,这样就能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生活小百科
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又称巴氏灭菌法,得名于其发明人法国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1862年,巴斯德发明了一种能杀灭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响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即巴氏消毒法。
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 ℃,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留下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第二种是将牛奶加热到75 ℃~90 ℃,保持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
巴氏消毒法
课堂练习
1、在适宜的温度下,( )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一、填空
2、做酸奶时,牛奶冷却到( )时加入酸奶,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乳酸菌
37℃左右
课堂练习
1、细菌对人类只有“功”没有“过”。( )
二、判断对错
2、因为酸奶就是通过牛奶发酵做成的,所以酸奶变质了也能喝。( )
×
3、自制的酸奶也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
×

课堂练习
三、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 )可以消灭病菌。
A.用开水给筷子消毒
B.把面包放在阳台上
C.擦伤的手背用自来水清理
B
课堂练习
三、选择题
2、下列属于细菌的“功”的是( )。
A.食品发霉
B.生产酱制品
C.丽丽感冒了
C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微生物的
“功”与“过”
微生物的“功”
消灭病菌的方法
高温煮沸
加热鲜牛奶
装入消毒后的保温容器里
本课思维导图
做酸奶
紫外线照射
制作食品饮料
喷洒消毒液
涂碘酒
降温后加入酸奶
生产调味品
分解动植物尸体
制成药品
……
微生物的“过”
导致食物变质
传播疾病
繁殖乳酸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微生物的“功”与“过” 教学设计
课题 微生物的“功”与“过” 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下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通过调查,知道微生物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目标解读:微生物在地球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微生物能让人患上各种疾病,但绝大多数对人体无害。而自然界如果没有了微生物,人类绝对无法存活。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持与稳定中,微生物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为微生物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基础。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4、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目标解读:正确对待微生物的“功”与“过”,意识到诸如微生物这样的事物,一般都具有正、反两面性,而科学的任务就是如何科学且合理转化不利为有利。5、能够尝试自己做酸奶。
重点 1、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通过调查,知道微生物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难点 通过调查,知道微生物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板书课题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一: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1.微生物的“过”。 (1)导致食物变质。比如香蕉放置过长时间的时候皮会变黑,因为香蕉表皮细胞中的氧化碳被氧化了。通常情况下,细胞膜受到氧化碳的严密保护,一旦香蕉被磕到,或在低温下长期保存,细胞膜受损,碳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氧化成黑色。 (2)导致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传染性强。2.微生物的“功”。 (1)制作馒头、面包。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2)生产调味品。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酱、腐乳要用到霉菌,制作醋要用到醋酸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味精要用到谷氨酸棒状杆菌等。(3)除此之外,微生物还被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 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形成腐殖质。腐殖质是一种黑褐色物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球将变成一个大垃圾堆,所以说微生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活动二: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那么生物圈中的垃圾就会堆积如山。但是实际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不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活动三:细菌和病毒的克星1.抗生素。2.疫苗。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四: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细菌和病毒1.传染病的危害。2.常见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3.预防传染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五:做酸奶1.认识酸奶。2.制作酸奶。制作目的: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做成的。制作材料:鲜牛奶、酸奶、白糖、保温容器、勺子、温度计等。制作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60℃左右。(2)待温度降到37 ℃左右,往鲜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3)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8~10小时后,酸奶就成了。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