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看完视频,思考:如何评价马某行为?第二单元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一、行使权利有界限合作探究材料:即时的传播、海量的存储、方便的查询……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人造谣、传播提供了空间和渠道。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再到“新型冠状病毒起源传言”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网络毒瘤”。公安机关对一些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的人依法进行了处理,有关部门还依法查处了一些传播谣言的网站。讨论:(1)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2)“散布网络谣言,警方依法查处”与“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是否相违背?为什么?言论自由≠自由言论言论自由权的界限:道德法律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权利都有范围不能超越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P43第二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请你简要评价甲队球迷的行为。甲队球迷没有看到权利的界限。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提示』(一)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拓 展二、维护权利守程序(一)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二)维护权利守程序: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含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做法: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1.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P44第二个的探究与分享,思考: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提示』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和解较为合适。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权利(1)和解维护过程原则特点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快速、简便自愿、互谅几个环节适用范围维权方式达成协议纠纷解决直接对话分清责任分享: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通过和解解决的事例呢?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依据调解人疏导、劝说,促使双方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调解过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分类(2)调解(3)仲裁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仲裁裁判约束。(3)仲裁适用范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异于诉讼,仲裁需要双方自愿,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仲裁的特点灵活性:仲裁程序较为灵活一裁终局原则: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保密性:不公开审理广泛适用原则:《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100多个缔结国家和地区(4)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诉讼:是一种法律行为,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侵犯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争议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犯方式 特点 适用范围 分类和解 快速、简便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调解 适用广泛 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 灵活性、一裁终局原则、保密性、广泛适用原则 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 ——诉讼 耗时、严格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含义意义方式: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州越秀.mp4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