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承德县二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4.沉与浮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沉与浮》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重点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本节课从知识前后联系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控制沉与浮”把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材这样安排,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使学生明白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初步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求解简单的浮力,但是大家都知道与浮力的相关内容一直为学生所害怕,其实浮力与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究其原因,他们很多来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及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会使学生倍感困惑。由于有了主观想象性的干扰,自然会对结论产生影响;在学习了浮力之后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和原理的能力、以及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个只有感性认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这节课就是强化和巩固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3.知道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浮沉条件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猜想的验证过程,培养合作意识;2、通过体验对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过程,从而培养和强化学生科学的实验研究能力和思维方法,感悟从物理现象到物理本质的飞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四、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正确深入理解物体的“漂浮”,“悬浮”和“沉底”三种状态以及“上浮”和“下沉”两种过程,理解决定物体浮沉的因素能使学生明确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正确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是分析物体浮沉问题的关键。突破策略:教师通过有效的演示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上浮,下沉的过程,观察动态过程,进而通过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浮沉条件,并能很好的区分过程和结果。五、教学难点:轮船、潜水艇原理及应用灵活是教学难点。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策略:主要通过实验和教师大量实例的列举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感受到浮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情景引入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学 法:推理归纳法、分组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七、教学媒体资源:1、课前准备:气球、石块、潜水艇模型、鸡蛋、盐水、盐、烧杯、水、托盘等2、教学手段: 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实验探究达到预设目标。九、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观察石块和气球的沉浮,以此教师引入新课。二)新课:一、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石块下沉,气球上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鸡蛋的沉与浮1、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水中的鸡蛋受哪几个力的作用?(2)从力与运动的角度分析这几个力的大小关系:2、物体的浮沉条件:问题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 。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请画出力的示意图问题2、总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条件:(1)(2)(3)应用:为什么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 ;如果让它悬浮,满足条件 ,这是通过 来增大浮力,从而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来实现悬浮,方法是 。二、控制沉与浮:1、轮船:(1)原理:漂浮状态--- F浮 G物(2)采用 办法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3)排水量: 。即:m排= +思考: 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重力 ,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不变”)它是 (沉下、浮起)一些。 所以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 ,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2、潜艇(1)演示实验: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烧瓶吹气或吸气。现象:吸气时,烧瓶内气压 ,水逐渐进入管中,烧瓶 ;吹气时,烧瓶内气压 ,烧瓶中的水被排出,烧瓶 。潜水结构: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重力 ,当重力 浮力,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浮力,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重力 ,当重力 浮力,就可上浮了。(3)潜水艇原理: 。思考:鱼也生活在水里,它的浮沉和潜艇相同吗?引导学生讨论3、热气球 : 原理:ρ气 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 G物而升空。思考: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应该 ;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应该 。【课堂小结】【自学检测】1.饺子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浮上来,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 ,浮力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浮力 重力,上浮到水面.2.气球漂浮在空中受到 力和 力作用,各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当它在空中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的。3一艘轮船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600t,满载时排水量为5800t。则轮船自身的质量是____________,它最多能装载_______t货物。4.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进海洋之后,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轮船要_________些(填“沉下”或“浮起”)。(取g = 10N / kg)(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5.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g=10N/kg)6.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7.潜水员由水面下2 m深处潜入水面下20 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8.一艘轮船从河里驶进海里,会发生变化的是 ( )A.船的重力 B.船受到的浮力 C.船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D.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9.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 )A. 木块大 B.石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10. 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4 dm3,完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这个物体重4 N,它在水中将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10N/Kg)11.一质量为100克的实心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了40克水,求(1)该物体所受的浮力;(2)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g=10N/Kg)十、教学反思浮力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但又要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浮沉条件,这突出了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但是由于初二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强,导致在新课中,探究过程过长,影响了教学进度。但我认为有些时间的浪费是值得的,因为我看到了学生是真正的投入实验中去了,而不是简单的凑热闹;物理是实验科学,我重视了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积极且活跃,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