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7 折线统计图一、选择题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最能体现( )。A.数据变化的多少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数据的多少和增减变化2.要统计某商场冰箱和热水器每月的销售变化情况,应该选用(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复式条形统计图C.单式折线统计图 D.复式折线统计图3.如果要统计出某县8个乡镇去年新生婴儿性别情况,应制成( )统计图更合适。如果要统计出某县2020年至2022年,每年新生婴儿性别变化情况,应( )统计图更合适。A.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C.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4.从家去图书馆,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能描述这一过程图象的是( )A. B.C. D.5.下图中,甲、乙两品牌空调销量相差最多的是(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20年二、填空题6.要反映一月份每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较合适。7.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情况。8.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需要画( )统计图;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需要画( )统计图;要表示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画( )统计图。9.某停车场规定,车辆停放时间与其停车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缴费5元最多可以停放( )小时。(2)停车5小时需缴费( )元。10.某校六年级有50名同学参加“我要奔向冬奥会”的冬季象征性长跑活动,淘气记录了他们的跑步情况。(如图)(1)有( )人坚持跑完了10千米。(2)跑到( )千米时,还有一半人在坚持。(3)跑到( )千米至( )千米之同时人数减少的最多。三、判断题11.要表示几年平某县工业总产值增减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12.折线统计图关键是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13.汽车销售部准备统计2018年每月汽车的销售量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14.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四、解答题15.五(1)班的同学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全班50人,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的人数统计如下表: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人数 20 32 35 40 48 45 50(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标上数据。(2)周六参加居家锻炼的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16.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 )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3)甲品牌冰箱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 )台冰箱。(4)根据统计图的信息,你对商场经理有什么建议?17.爸爸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离家4800米远的银行,如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爸爸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1)爸爸来回路上一共用了多少分钟?(2)爸爸在银行办事用了多少分钟?18.某城市6~12岁男生平均身高情况如下图。(1)从上图看,从( )岁到( )岁增长得最快。(2)下表是该城市的小亮记录的自己6~12岁的身高。请你用虚线在上图中表示出小亮的身高,并标明数据。年龄 6 7 8 9 10 11 12身高/ 114 120 122 129 135 140 150(3)从上图看,小亮( )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 )。19.如图①,一个长方形纸条从正方形的左边开始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如图②是运动过程中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的关系图。(1)运动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3)在图②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时间。20.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分钟。(2)小华骑车从图书馆返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其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据此解答。【详解】结合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最能体现“数据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需要我们熟悉折线统计图的含义,能够联想一定的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的特点,并加以适当总结归纳。2.D【解析】【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某一种物品的数量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库反映某几种物品的数量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某一种物品的数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某几种物品的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可解答。【详解】要统计某商场冰箱和热水器每月的销售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明确这二者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如果要统计出某县8个乡镇去年新生婴儿性别情况,有两种性别应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更合适;如果要统计出某县2009年至2016年,每年新生婴儿性别变化情况,有两种性别应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统计图更合适。故选D。【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4.D【解析】【详解】略5.D【解析】【分析】当表示甲、乙两品牌空调销量的点相距最远时,说明两种品牌空调销量相差最多。【详解】根据统计图可知,2020年两品牌空调销量的点相距最远,说明销量相差最多;故答案为:D。【点睛】读懂统计图中点表示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可以计算出来再比较。6.折线【解析】【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要反映一月份每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较合适。【点睛】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增减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结合题干,直接填空即可。【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统计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 条形 折线 扇形【解析】【分析】【详解】要表示数量的多少需要画条形统计图,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需要画折线统计图,要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需要画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作答即可。9. 1 17【解析】【分析】(1)由图意可知,缴费5元最多可以停放1小时;(2)由题干可知,1小时缴费5元,超过1小时按每小时(11-5)÷(3-1)=3元,再求出超贵1小时的收费再加上5元,即可求出停车5小时需缴费。【详解】(1)由图意可知,缴费5元最多可以停放1小时;(2)(11-5)÷(3-1)=6÷2=3(元)(5-1)×3+5=12+5=17(元)【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段计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将收费分为两部分计算,即1小时的收费和超过1小时的收费两部分,从而问题得解。10. 30 14 8 10【解析】【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跑到10千米的时候对应的人数是30人;(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人数25人的时候对应的横坐标是14千米;(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横坐标8千米至10千米之间折线走势更陡,人数减少的最多。【详解】(1)有(30)人坚持跑完了10千米。(2)跑到(14)千米时,还有一半人在坚持。(3)跑到(8)千米至(10)千米之同时人数减少的最多。【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解析】【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表示几年平某县工业总产值增减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12.√【解析】【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折线统计图关键是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13.√【解析】【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反映2018年每月汽车的销售量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据此解答。【详解】分析可知,汽车销售部准备统计2018年每月汽车的销售量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4.√【解析】【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15.(1)见详解(2)【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即可;(2)用周六参加居家锻炼的人数除以全班总人数即可。【详解】(1)如图:(2)45÷50=;答:周六参加居家锻炼的人数占全班的。【点睛】熟记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三要素:描点、连线、标数);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16.(1)5(2)下降;上升(3)59(4)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5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甲品牌冰箱上半年的总销售量,然后用上半年的总销售量除以6即可。(4)根据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我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据此解答。【详解】(1)5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3)(65+68+60+58+53+50)÷6=354÷6=59(台);答:甲品牌冰箱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59台。(4)根据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我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7.(1)50分钟(2)40分钟【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去用了20分钟,返回用了30分钟,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2)爸爸在银行办事用了40分钟。据此解答。【详解】(1)20+30=50(分钟)答:爸爸来回路上一共用了50分钟。(2)60-20=40(分钟)答:爸爸在银行办事用了40分钟。【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8.(1)11;12(2)见详解(3) 9;10;12; 5.8【解析】【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的折线是呈上升的趋势,且在11岁到12岁时折线的倾斜度最大,说明增长最快;(2)本题考查的是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要先看清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身高(一小格表示10厘米)。描点时应在横轴上找到相应年龄的点,在纵轴上找到相对应身高的点,过两点分别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然后将所有的实心点顺次连接起来,连线时要用直尺,且顺次连接,不能漏掉点。最后在所描点的旁边标上数据,以便观察比较,注意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3)可以实际进行计算,比较哪个年龄时小亮的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距最小,也可以根据画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虚线和实线上相对应的点的距离,离得最近的两个点所对应的年龄就是差距最小的年龄。图上的虚线首次超过实线的点所对应的年龄就是小亮的身高开始超过平均身高的年龄;虚线和实线间隔最大的位置所对应的年龄就是超过平均身高最多的年龄,求超过多少厘米,用减法计算。【详解】(1)从上图看,从11岁到12岁增长得最快;(2)如图:(3)从上图看,小亮9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10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12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5.8。【点睛】本题较易,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点和线段的意义。19.(1)16(2)12(3)【解析】【分析】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1)运动4秒,运动的长是2×4=8(厘米),宽是2厘米,重叠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8×2=16(平方厘米),据此可解答。(2)根据题意看图,第6秒以后,重叠部分开始不变,即正方形的边长是6×2=12(厘米),据此解答即可。(3)当长方形的左端,刚好穿过正方形时,还需要8+2=10(秒)。所以第一个括号填10。长方形的左端完全离开正方形,相当于火车行程间题,(20+12) +2=16(秒)所以第二个括号填16,没有重叠部分,面积为0。【详解】(1)8×2=16(平方厘米)(2)6×2=12(厘米)(3)【点睛】这里有行程问题,折线统计图问题,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20.(1)20,40(2)15千米/时【解析】【分析】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详解】(1)40-20=20(分钟),100-60=40(分钟)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20)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钟。(2)120-100=20(分钟)=(小时)5÷=15(千米/时)答:小华骑车从图书馆返回家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有关行程的折线统计图,明确上升、水平、下降所表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