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据卫生防疫专家介绍,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气溶胶与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空气中的尘埃、工业和运输业所形成的粉尘都属于气溶胶。下列做法能够有效减少气溶胶的是( )①绿色出行,短距离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②禁止焚烧秸秆③改煤为电,集中供暖④出行佩戴防雾霾口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单位、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生活垃圾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这说明浙江省①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②充分发挥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③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垃圾分类投放即将进入强制时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4.阅读“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根据表格,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的国策和战略有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7.7% 7.4% 6.9% 6.7% 7.1%单位GDP耗能下降(%) 3.6 4.8 5.6 5.0 3.7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对外开放 ③一国两制 ④节约资源 ⑤环境保护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5.日本稀土资源贫乏,除了进口,日本一直在研制海底勘察机器人,寻找海底的稀土资源,此外,还运用科技手段在废电脑、废手机等垃圾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美国石油、稀土资源很丰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环境,其50%的石油来自中东,100%的稀土原料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美、日两国应对资源危机的做法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我国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②加强立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利用国际贸易,转嫁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共抓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这是因为( )A.我国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政治文明 B.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C.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 D.黄河流域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禁止排污7.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原始社会时期 C.农业社会时期 D.工业社会时期8.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 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这表明我国( )A.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B.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开发利用不科学、不合理9.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让更多人了解三十六堰,更好地传承婺城智慧、婺城文明,区委区政府推出献礼片《白沙溪》,各校师生观看学习,为了更好地将保护白沙溪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要求公民A.倡导绿色生活,杜绝丢弃垃圾 B.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C.完善基础设施,科学有效保护 D.坚持以法治国,加强执法力度10.世界环境日(6月5日)这天,学生会发起了征集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的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但其中有一条没被采用( )A.“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B.“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C.选择绿色,拒绝贺卡” D.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11.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 B.世界经济的发展C.国家之间的关系 D.人类生活的方便舒下图示意某年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年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位于(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13.下列国家中人均年碳排放量最多的是( )A.中国 B.印度 C.法国 D.俄罗斯14.某校七年级“爱家乡”社团活动小组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他们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文献调查法 D.访问调查法15.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说“只要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表明中国①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②抓住机遇主导国际秩序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下列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①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酸雨 ④草原退化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7.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 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 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18.“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这种快递盒在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能重复利用上千次。这一做法有利于①杜绝快递包装污染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降低快递包装成本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18年6月底前,我国将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建立河长制,切实加强河湖管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②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③是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有益探索④是完善水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 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C.以轮牧的方式放牧 D.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21.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某项国情基本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C.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非选择题22.【打赢蓝天保卫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是39微克/立方米,同化下降9.3%,其中仍有262个城市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平均浓度小于35微克/立方米)。(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么样的环境现状?材料二: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见下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雾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从科技角度分别写出一条解决措施。23.围绕鉴湖的变迁,某校九(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活动,邀你参与东汉鉴湖(东湖和西湖)示意图(《绍兴市志》) 南宋以后山会水系示意固(《吴越文化论丛)》)1011年,会稽、山阴人口共37876户,20-59岁男子共39385人;1201年,会稽、山阴人口共72058户,20-59岁男子共88008人。——摘自《会稽志》1119年-1125年,王仲嶷担任会稽太守,围湖造田约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渡后,政府承认围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动,鉴湖周回(国)358里全部填平。——(摘编自赵网、陈钟毅《中国农业经济史》)北宋时期(960年-127年)与南宋时期(1127年-1276年)比较,鉴湖地区水灾与平灾分别增加4倍和11倍。——摘编自周魁一《古鉴湖的兴废及其历史教训》(1)【寻根】东汉时期,为抵御发的水早灾害,动员民众开筑鉴湖的太守是谁 (2)【问因】古代绍兴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联系上述图文,说明鉴湖建成对抵御水旱灾害的作用。(3)【明理】综合上述图文,请你总结出鉴湖流域变迁中的一个历史教训,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D3.A4.B5.A6.C7.D8.C9.B10.D11.A12.B13.D14.B15.B16.C17.A18.D19.C20.C21.B22.(1)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原因: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燃烧物排放的废气;措施:发展新能源。23.(1)马臻(2)此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水早灾害;鉴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涝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抗灾能力;(3)区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北宋以来,绍兴鉴潮流域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变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早灾害频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