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 C 2.B 3. B 4. (1)老骥伏枥(2)绿水逶迤(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4)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共8分) 5.(1)法布尔 生命的关爱(或自然万物的赞美) (2分)(2)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意思接近即可,4分)
6.(1)请专家来校举行“保护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开展“走近文化遗产”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学习地方戏,参观博物馆等;举行古典诗词吟诵会等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2)这种看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就像这幅剪纸作品,胖胖的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寓意“年年有余(鱼)”,它寄寓了人民最朴素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把这种民族技艺传递下去,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永远传承,并且使之发扬光大。(3分,言之有理即可。没有结合剪纸作品内容阐述得1分)
二、(一)7. ②上了高中,周末回家时,奶奶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并给“我”钱表扬奖励“我”。③上大学及工作后,奶奶仍然夸奖“我”,偏爱“我”。(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8.“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文中形容“我”心里的满足与得意,贬义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认为奶奶最爱“我”时的喜悦之情。(意思对即可。4分)
9.表面含义:奶奶用独特的方式关心我们,让几个孙辈都觉得奶奶偏心自己。深层含义:突出奶奶对我们的爱及她独特的教育方法,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0.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你是奶奶最出息和最疼爱的孙子,奶奶相信你一直可以好好工作,积极向上,刻苦努力。奶奶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烦心焦虑的话,就去喝一碗桂圆汤吧,希望桂圆汤能带给你温暖和力量,给你面对困难的勇气。( 和文章情节符合即可,3分)
(二)11. A (4分) 12.①引资料。引用《析金志》中的记载,说明了元代大都城初建时就已经修建了规模较大的排水渠,使文章更有说服力。②列数字。列举“1米”、“1.65米”的数字,说明了元代大都城排水明渠的规格,使文章的说明更具体准确。③分类别。分三个类别说明了元代大都城排水系统的三个特点,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3.放在文章第⑥段后合适。(1分)文章运用时间顺序说明辽、金、元、明、清五个时期的都城排水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这段文字说明了清末及民国初时期京城排水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应在辽、金、元、明、清之后,故应放在文章最末,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言之成理即可。3分)(本题共4分)
三、(一)14. (2分)(1)去:离开。 (2)畔:通“叛”背叛。
15.(2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时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16.(3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1分) 示例:“得道多助”事例:文王姬昌为西伯侯时,礼贤下士,最终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失道寡助”的事例:商纣王虽然天资聪慧,却不实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王朝。(所举事例,言之有理,能论证任何一点均可得2分。)
17.(3分)孟子与管仲在治国上都有以民为本思想。(1分)孟子认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管仲认为没有百姓的支持政权最终会灭亡。(2分)(要求学生必须结合两篇短文来分析。意思对即可)
(二)18.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用二乔的命运代表国家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感情表达更含蓄。(3分) 19. 诗人感慨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缺少像周瑜那样好的机会,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2分)
四、作文:具体评分标准参看中招考试
一类(46—50分) 二类(40—45分) 三类(35---39分)
四类(30—34分) 五类(29分以下)2021 -2022 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四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3 分)
A.确凿

B.匀称

C.蜷曲

D.收敛

(zuó) (chèn) (quán) (liǎn)
蔷薇(weī)

偌大(nuò)

卑微(bēi)

妒忌(jì)

酝酿 (niàng)

倜傥 (tāng)

盎然(àng )

伧俗 (cāng)

根深蒂固(dì)

恹恹欲睡(yān)
..
吹毛求疵(cī)

惟妙惟肖(xiāo)

2.请找出下面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 分)
A.狼藉 冼涤 兵壑 无动于中
C.游逛 调谢 纤维 和颜悦色
B.宛然 濒临 桥墩 旁逸斜出
D.题跋 翰林 僻邪 因地治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消晰。往往将议论与叙述、描写、 抒情结合在一起,让读者领悟哲理。《白杨礼赞》 就是这样的一篇议论性散文。
B.《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干余年 的史事,这本书长于记人,记叙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廉颇、屈原、项羽、韩 信、周亚夫等。
C.《苏州园林》 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文章抓住了苏州园林追求“图面美”的特点, 从多 个方面进行说明, 本文的语言准确严谨又生动典雅, 这是所有说明文语言共有的特点。
D.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 和原句表达的意思没有变化,可以通过找句子的主干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4.默写。(8 分)
(1) ,志在千里。(2) 轻舟短棹西湖好, 。
(3)《黄鹤楼》 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4)《三峡》中突出山势高峻、险拔的句子是 , 。
(5) 李清照在《渔家傲》 一词中用 , 两句 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5.名著阅读。(6 分)
(1)有“昆虫界史诗”美誉的《昆虫记》 是法国昆虫学家 (作者) 花了三十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全书充满了 之情。(2 分)
(2)《昆虫记》 的主题是什么? (4 分)
6.综合性学习。(5 分)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 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从 2006 年起,每年 6 月 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1) 学校准备开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两项 与此主题一致的活动。(2 分)
(2) 剪纸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认为剪纸艺术已
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你结合这幅剪纸作品反驳这部分
人的看法。 (3 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 2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5 分)
奶奶的“偏心事”
钱永广
①记忆中,奶奶总是和蔼可亲,对待每个孙辈,她总是怜爱有加。奶奶在 97 岁时永 远地离开了我们,让我伤心不已。作为孙辈,在她去世后,我们才发现奶奶的“偏心事” 真的不少。
②我小的时候,由于兄弟姐妹多,父母要养一家七口人,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自然是 吃不饱肚子。
③那一年,叔叔从县城买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全村的人吃过晚饭后,都会 围拢过来看电视。我那时上初中,每天晚饭之后都要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那天晚上, 我在家里做作业时,听见叔叔家又是聚集了全村的人在看电视,看的还是我最喜欢看的一 部电影。可我的作业那么多,内心不禁焦急万分。可越急,那道数学题越是解不开,我 不禁伤心不已。
④正当我万分焦急时,门忽然被打开了,奶奶悄悄地走到我身后,柔声地说:“这孩 子真用功,将来定能考上好大学,有这样的孙子,也是奶奶上辈修来的福分!好孙子,歇会 儿,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带你去喝一碗桂圆汤,再回来做作业!”说完,奶奶便拉着我的 手,来到奶奶家,奶奶为我盛了满满一大碗桂圆汤。
⑤喝了桂圆汤后,奶奶再次叮嘱我,千万不要将喝桂圆汤的事告诉任何人,因为奶奶 的桂圆很少,之所以给我喝,是因为我很聪明,学习肯用功,所以好才会奖赏我!
⑥听了奶奶的话,再回到家做作业时,尽管叔叔家围拢了一群兴高采烈的人在看电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视,可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虽然夜晚那么冷,但因为喝了奶奶的桂圆汤,我感到浑 身温暖了许多,仿佛全身充满了力量,所有的作业难题,就这样一一被我解决了。
⑦后来,我上了高中,奶奶依然对我偏爱有加。那时,记得我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 奶奶总会问我学校的一些情况,最后奶奶总会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硬塞到我手里,说: “我有几个孙子,就数我这个孙子最争气,来,这是奶奶奖励给你的,将来一定要给奶奶 争口气,考个好大学。”从奶奶手中拿过钱时,我就知道,我一定要为奶奶争气。我也会 在父母面前沾沾自喜,告诉父母,奶奶最爱的孙子就是我。再后来。我上大学,更没少 得到奶奶的夸奖,直到我走上工作岗位,奶奶仍然对我偏爱有加。
⑧可奶奶过世后,我们几个孙辈聚在一起谈论奶奶的故事的时候,大哥说,如果不 是奶奶对他特别偏爱,半夜把他叫去喝桂圆汤,小时候他哪里会想到要好好学习,哪里会 想到将来要报答奶奶!正是因为奶奶对他期待的眼神,他才刻苦努力,有了今天令人羡慕 的工作。
⑨想不到,大哥也曾喝过奶奶的桂圆汤。经大哥这么一说,我们这几个孙辈,都把 自己去喝过奶奶桂圆汤的事,给抖了出来。那一天,对着奶奶的遗像,我看见奶奶的笑 容是那么慈祥而温暖。我忽然明白,原来,奶奶在爱孙辈方面,真是演了一场“好戏”, 她是以各个出击的方式,用一碗桂圆汤,激发了我们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并在漫漫人生 中,一再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⑩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奶奶温柔地对我殷殷叮嘱“ ” 时至今日,那仍是我所拥有的最潮湿与温暖的夜。
奶奶虽然去世了,但作为孙辈,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奶奶在爱我们的时候,从来 没有偏心,是她的爱,激励了我们小时候一颗上进的心,现在只要想起奶奶曾经被我们认 为的偏心事,我们依然会充满温暖和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 ·上半月》 2021 年 07 期,有删改)
7.请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奶奶对“我”做的“偏心事”。 (4 分)
①初中时,“我”因电影的诱惑而解题受阻,焦急伤心时,奶奶带“我”喝桂圆汤并 叮嘱鼓励“我”。

③ 8.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
我也会在父母面前沾沾自喜,告诉父母,奶奶最爱的孙子就是我。 9.文章以“奶奶的‘偏心事’”为标题,有何含义? (4 分)
10.文章第⑩段写“我”梦见奶奶对“我”的叮嘱。请结合文章内容,想象奶奶最有 可能对“我”叮嘱什么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3 分)
(二) 阅读《古代城市如何排水减灾》, 完成 11—13 题。(共 12 分)
①2021年 7 月,河南、江浙等多地因遭遇极端强降雨,出现严重灾情,受到广泛关 注。其实,历史上北京地区也出现过局地强降雨导致的水灾。那么,古代城市如何防止 雨涝积潦 以北京为例,历代朝廷均重视京城排水设施建设,并有衙署负责相关事务,以 此防范水患。
②辽代北京成为陪都,金、元、明、清为都城,,是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为
此,历代政府极为重视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的构建,以确保京城汛期的安全。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③据《北京水利史话》 载:金海陵王完颜亮夺取皇位后,于天德三年(1151 年)四月 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区白城子)迁都燕京。为了疏浚城中之水,修建新的 城垣时,在城墙下预留多处水关涵洞。进水的水关预留在北城墙和西城墙之下,排水的水 关预留在南城墙和东城墙之下。为防止汛期城内出现大面积积水,及时排出水患,故城 墙下所设水关数量东南城垣多于西北域垣。同时在城内 62 个坊开挖排水沟渠,沟渠之水 通过城墙下的水关涵洞排至东南城墙外的护城河,即今凉水河西段。
④元代忽必烈迁都燕京后,按照宋代建筑营造典籍《营造法式》 设计施工,依据北京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向南、东、北三个方向布局。据《析津志》 记载:大都初建时,“先 凿泄水渠七所”,作为排水主干渠。此后又陆续修建了多条规模较大的沟渠,逐步构筑了 大都城的排水系统。大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在大都城内设置排水体系。在南北主干大街 两旁辟有石砌的排水明渠,宽约 1 米,深 1.65 米,有的部分还盖上石板,成为暗渠,以 便人们出行。二是预先在城墙下修建水关涵洞。水关由基础、顶部拱券、券洞砖基及城 外侧洞口砖墩等组成,中部装置着一排铁栅栏,谓之“卷辇水窗” 。三是为防止护城河 水量过多排泄不及,在南城墙外修挖文明河(今前门外三里河)泄洪排水。由于大都城排 水系统布局合理,元朝统治的近百年间,京城没有出现严重的水患。
⑤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时,对京城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沿用部分 元大都排水设施的同时,对街巷中的排水网络进行改进和完善。“各街俱有长沟“即每条 胡同口都有排水的沟渠,既有明渠,也有暗渠。还修建了大明壕,又称河漕,俗称“大明 沟”,即在北京城西半部开挖两条泄洪河。一条大致走向是北起今天的西直门内大街,南 至佟麟阁路的西沟,沟水从南城根迤西下水关,汇入宣武门外护城河。另一条是今新华 街至和平门内的东沟,沟水由宣武门迤东的白石桥下水关进入护城河。通过这两道南北 走向的河道,把大量的城市雨水往南排入护城河,再通过三里河和南沟排到外城南护城河。
⑥到了清代,京城的排水系统总体上沿用了明代之制,从康熙初年到乾隆年间,又 对京城的排永沟渠、水关时有修葺,增设了一些新的排水渠道,最主要是内城沿东西城墙 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贯 东西的花市街明沟,由此加大了京城的排水力度。
(选自《北京晚报》 2021 年 07 月 30 日,有删改)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中,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4 分)
A.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时期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元代都城的排水系统, 是按照宋代建筑营造典籍《营造法式》 中的设计进行施工的。 C.大明沟是明代的永乐皇帝在北京建造的一种排水系统,就是开挖两条泄洪河。 D.清代时期加大了京城的排水力度,主要是在东西城墙内侧各多开了一条河漕。 12.文章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 分)
13.下面一段文字,放在文中什么位置最合适 为什么 (4 分)
清末及民初,因失于疏浚与修葺,京城的排水沟渠、水关多有毁坏或堵塞,有的被 填平,修成街道。如今京城街巷中称“桥”“沟“岔”“沿“湾”“斜街”的地名,多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三、古诗文阅读 (共 15 分)
(一)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 (共 10 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乙】 齐桓公①问管仲②曰: “王者何贵③? ”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 “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④,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⑤之则安,辅之则 强,非⑥之则危,背之则亡。《诗》 云: 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⑦亡者, 未之有也。”
【注释】 ①齐桓公 :春秋诸侯,五霸之一。 ②管仲: 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
霸业。 ③贵: 以……为贵。 ④君人者: 指国君或皇上。 ⑤与: 亲附,
拥护。 ⑥非: 非难,责怪。 ⑦遂: 终于,最终。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2 分)
(1)委而去之 _______ (2)亲戚畔之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 结合语段【甲】的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任举 一个事例来证明“得道者多助”或“失道者寡助”。(3 分)
17. 孟子与齐桓公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进行分析。(3 分)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8—19 题(共 5 分)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8.“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在写法上有何妙处?(3 分)
19.《赤壁》 是咏史之作,也是抒怀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四、作文(50 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以“我战胜了那次挑战”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的挑战是 什么,又是如何战胜的。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3.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不少于 600 字。
(二) 面对父亲老去的背影,朱自清终于不再自作聪明; 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悉心教诲, 海伦 凯勒终于不再迷茫; 沉浸在紫藤萝的光辉中,宗璞终于不在沉溺于个人的苦痛……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事、景、物,让人终于有所改变。请以“我终于不再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充实,叙事具体,有真情实感。3. 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