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力与运动学习要求 命题考点 评级1、能识别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3、了解弹力。了解弹簧测力计。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知道重力、及其三要素,会简单的计算。 5、知道滑动摩擦力。会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运用摩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6、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7、知道合力。会进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8、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知道平衡力。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1.力、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B2.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A3.重力三要素及其计算 B4.摩擦力及其简单计算 C5.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B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A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B【知识精讲】一、力1、 ① 定义:力是(物理量) ② 符号: ⑴③ 单位: ⑵【特别注意】 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 (选填“能”或“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另一个就是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存在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 物体上,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使物体发生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注意】 ①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的改变和 的改变。只要任一改变,运动状态就改变。② 可以由此判断物体是否受力。3、力的三要素: 、 、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示意图:用 ⑶ 来表示力的三要素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⑷ 而产生的力。(2)产生条件: ⑸(3)影响因素:在弹性形变内,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量越 ,弹力就越大。(4)方向和作用点:与弹性形变方向 ,且与接触面 ⑹ ;作用在接触面上。(5)分类: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 等都属于弹力。【注意】 弹力一定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但两个物体相接触并不一定有弹力产生。2、弹簧测力计(1)结构:如右图所示(2)作用:测量力的大小(3)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⑺_____(填“正”或“反”)比.(也就是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 。)(4)使用:① 使用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的力________(填“能”或“不能”)超过其测量量程.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分度值是 。②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如果不是需要先 。③ 轻拉挂钩几次,观察指针、弹簧与外壳是否卡壳,同时每次松手后,指针必须回到 。④ 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 ⑻ 方向.⑤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特别注意】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所测力的方向一定要与弹簧形变方向 。【例1】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正确是( )三、重力1、 (1)定义: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理量) (2)符号: ⑼(3)单位:牛顿,N(4)公式: ⑽【特别注意】 ① 地球附近的、有质量的物体都受到重力。 ②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大小: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体 的成正比。表达式:其中,g为重力常数为9.8 N/Kg ,在粗略计算时,g取 。3、方向: ⑾应用:用 铅垂线 检验物体是否竖直或水平。4、作用点(重心)理解:① 规则物体、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②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③ 一般来说,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如 不倒翁 等。【注意】 常见的物体的重力① 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②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③ 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 。【例2】 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竖直,它利用了 的性质. 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点,如图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______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例3】 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 )A.900N B.150N C.5400N D.600N四、运动和力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物理学家)提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止,是因为受到 。(2)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越 。(3)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 ,那么物体将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⑿ 状态。 (2)理解:3、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理解: ①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力无关。②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③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必然受到的是非平衡力。4、惯性(1)定义:物体 的性质,叫做惯性。(2)影响因素:一切 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就越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本身的 ⒀ 有关,与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等都 。【特别注意】 在描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 (“具有”或“受到”)惯性,也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3)惯性的利用和防范: ① 惯性的利用: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要助跑。② 惯性的防范:安全带、公交车上的扶手。【例4】 图中所示现象中,各是在什状态下发生的?图甲:图乙:图丙:【例5】 如图所示,一密闭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车上,玻璃管中装有水,管中留有一个小气泡。如图甲所示,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_____运动;如图乙所示,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气泡向____运动。五、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状态时,即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为: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上, 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例6】 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例7】 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器材:带滑轮的桌子、小车、硬纸片、砝码若干、托盘两个、细绳等。(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3)本实验选用小车和硬纸片而不选用木块的原因是: 。(4)定滑轮的作用是: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 ,改变小 车两边所放砝码的个数;②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 ,将 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后释放;③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用硬纸片替换小车,保证作用在硬 纸片上的两个力 ,并且 ,用剪刀剪开硬纸片。(6)本实验设计的优点是:可以不考虑物体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7)实验中,桌面必须水平,否则 。(8)实验中,如果两侧的砝码个数不相等但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原因是: 。(9)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10)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六、摩擦力1、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 ;② ;③ 。(3)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⒁ 。(4)分类: ① ;② ;③ 。(5)大小: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如右图)(1)原理: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拉力 滑动摩擦力。(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保持 不变,改变 ;②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保持 不变,改变 。(3)实验结论: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 和 有关;②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③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4)如图所示为实验的改进装置 解释:3、摩擦力的改变:(1)使摩擦力增大的方法:① ;② ;③ 。生活实例:①刹车时,用力捏闸;②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③急刹车时,车轮停止滑动 等。(2)使摩擦力减小的方法:① ;② ;③ 。生活实例:①滑梯的表面做的很光滑;②玩单杠时,手不能握的太紧;③在笨重的物体上加上轮子 等。【随堂练习】考点1 力、力的作用效果1、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_(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2、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2月,我国运动员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力的作用是 ,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5、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在最高点所受到的力为( )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6、科学实验中,重力有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下列实验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的是( )A.选用轻质泡沫小球 B.选用易形变的气球C.将集气瓶水平横放 D.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考点2 运动和力、惯性7、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 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 (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或“人与车的总重力”)是平衡力. 8、如图是足球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球在空中飞行时比静止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飞行D.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9、下列人或物体运动到最高点,若外力全部撤销,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水中的乒乓球由静止释放上升到最高点 B.滚摆竖直上升 到最高点C.斜抛出去的皮球落地后又弹到最高点 D.荡秋千的人达 到最高点10、大游轮向东沿直线匀速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B.射出枪口的子弹利用惯性继续向前飞行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熟透的苹果落到地面,说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大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12、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 ,其合力为 ;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 .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 .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 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考点3 力的平衡13.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悬浮静止时,底座对地球仪的斥力与地球仪受到的重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14.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 N和F2=4 N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 N;如果将F1撤去,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______N. 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16.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4 摩擦力17.使用塑料筷子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夹起食物,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8.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中加入润滑油 B.行李箱安装滚动轮子 C.运动鞋底刻有花纹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19.某物理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1)实验中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图和 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图和丙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0.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实验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1 整块 150 1.52 三分之二块 100 1.03 三分之一块 50 0.6考点5 力的示意图21.请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22.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23.如图所示,放在小车上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为木块的重心)24.如图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25.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能力提升1.“校园足球”项目是我国体育发展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意义非凡.如图是体育测试过程中的一瞬间,足球被踢出后仍可在草地上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 ,被踢飞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慢慢停下,这是足球受到了__________的缘故. 2.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当B受到6 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长方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分别为 N、 N、 N. 3.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D.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5.如图所示,电动平衡车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新型代步工具.人们脚踏底座,手推操纵柄,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就可控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还能原地转弯,即使在拥挤的国贸360也能自由穿行.关于平衡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站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一切物体都受到惯性的作用C.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平衡车前进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6.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将一个木块放在表面粗糙且水平的小车上,并与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车速增大时,小车的惯性增大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右倾倒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木块突然消失,小车将继续运动7.如图所示,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钢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应是( )A.a B.b C.c D.d8.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F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丁 B.L甲=L丙 L乙=L丁C.L甲L丁9.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向右运动,请作出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示意图(其中O为物体的重心).10.如图所示,将重为2 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11.重为3 N的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高速运行后,关闭电动机,小车冲上一固定光滑的斜面后减速行驶,请画出下图中小车在斜面上的受力示意图(图中小黑点表示小车的重心).1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A、B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老师指出B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同学分析后,改进本组的设计如图丙所示,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 . (3)C组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小卡片两边细线拉力相等,进行如下操作: (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丙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卡片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别.你认为形成差别的原因可能是: . 13.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 ③砝码的质量m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避免该实验的不足,小刚改为向左水平拉动木板,同时把砝码和托盘换为弹簧测力计且将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来测滑块的滑动摩擦力,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或“大或小都有可能”). (6)小刚在改进了图乙装置的情况下,正确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值,并在滑块上放置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木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把木板换成铁板,再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了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铁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丙、丁可知:木板的粗糙程度比铁板________(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当滑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 N时,滑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1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上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4)小车在毛巾、木板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W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 参考答案1.力 4.4【解析】 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题图中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读数是4.4 N.2.形状 运动状态3.相互的 运动状态【解析】 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蹬冰面,速度加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A 【解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D错误;饮料罐(含饮料)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时,受到重力和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题图B中的力未与支持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错,A对.5.B 【解析】 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B项正确.6.B 【解析】 选用轻质泡沫小球做实验,实验时小球在斥力作用下偏离竖直位置更远,效果更明显,是为了减小重力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选用易形变的气球,是为了更好看出气球的形变情况,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故B符合题意;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上下放置集气瓶,气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动,不能充分说明扩散现象,故将集气瓶水平横放,是为了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重心在支点处,减小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7.相互 运动状态 人与车的总重力【解析】 脚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地对脚施加向前的力,使人和滑板车向前运动;不蹬地时,滑板车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会越来越慢,最后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站在滑板车上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等于滑板车和人的总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人与车的总重力是平衡力.8.C 【解析】 射球时,以球门为参照物,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球是运动的,选项A不正确;由于物体的质量不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球在空中飞行时与静止在地面上时的质量相同,选项B不正确;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具有惯性还会继续飞行,选项C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对球有力的作用时,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选项D不正确.9.C 【解析】 选项A、B、D中的物体或人,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若此时外力全部撤销,物体或人会处于静止状态;而C中的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仍有速度,若此时外力全部撤销,皮球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10.C 【解析】 游轮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由于具有惯性,小金在水平方向上仍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小金落下时的位置仍在A位置.11.B 【解析】 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它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射出枪口的子弹利用惯性继续向前飞行,选项B正确;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故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12.(1)重力和支持力 零 减小车的速度 (2)(b)(d)(c)(a) (3)匀速直线运动13.是【解析】 磁悬浮地球仪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底座对地球仪的斥力与地球仪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地球仪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是一对平衡力.14.6 0【解析】 物体在F1、F2的作用下,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10 N-4 N=6 N;当撤去F1时,受F2=4 N的力的作用,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故所受合力为零.15.A 【解析】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则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牵引力与阻力分别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平衡,故选项A正确.16.C 【解析】 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但由于拉力不是沿水平方向,所以与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木块对细线的拉力与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错误;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的受力物体都是细线,故它们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D错误.17.增大压力18.C 【解析】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等.A、B、D中的现象都是减小摩擦的现象,只有C中运动鞋底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选项C符合题意.19.(1)等于 (2)乙 (3)大20.(1)匀速直线 (2)压力大小 甲、丙 (3)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等【解析】 (1)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甲、乙两个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也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相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题图可知,应选用甲、丙两个实验;(3)小明的做法是错误的,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小明将木块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相等,无法验证猜想.21.如图所示.【解析】 苹果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为重心,方向竖直向下.22..如图所示.23.如图所示.【解析】 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相对于小车静止,所以它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二者是一对平衡力;过重心O 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长度相等,并分别用G和F表示.24.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能力提升1.惯性 阻力(或摩擦力)【解析】 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足球被踢出后可以在草地上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慢慢停下,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2.0 6 6【解析】 由于A向右做匀速运动,故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A、B之间的摩擦力为0;由于B向右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B受到C的水平向左的6 N的静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也受到B的水平向右的6 N的静摩擦力,由于C向右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C受到地面的水平向左的6 N的摩擦力的作用.3.平衡力 形状4.C 【解析】 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减小,弹力应减小,A错;木块离开弹簧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在运动过程中,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地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B错,C对;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小,故弹性势能变小,D错.故选C.5.D 【解析】 水平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等于平衡车的重力与人的重力之和,因此平衡车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平衡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B错;当人随车一起前进时,人与平衡车的相对位置不变,故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C错;平衡车靠车载电源的电能提供动力行驶,因此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6.A 【解析】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因此当车速增大时,小车的惯性不变,A错;若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上部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木块下部由于受到小车的摩擦阻力而减速,因而木块会向右倾倒,B对;小车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对;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若木块突然消失,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不变,由于小车具有惯性,因此小车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7.C 【解析】 轨道AOB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因此小钢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钢球在A点时动能为零;小钢球在B点离开轨道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上升,因此D错误,小钢球离开轨道运动到最高点时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动能不为零,因此小钢球离开B点后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低于A点,因此轨迹可能是c,A、B错误,C正确.8.B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和丙所受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乙和丁所受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力F通过甲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甲弹簧施加的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甲和丙的受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量相等,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力F通过乙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乙弹簧施加的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乙和丁的受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量相等,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9.如图所示.【解析】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受到水平面的向左的摩擦力f,摩擦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垂直于地面,作用点在地面与物体接触面的中心.10.如图所示.【解析】 过物体A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因为弹簧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重力G与拉力F大小相等,都为2 N.11.如图所示.12.(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不考虑 两边钩码个数 (3)旋转 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误差(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等)【解析】 (1)题图甲中用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题图乙中用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其摩擦较小,实验更准确些.(2)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小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3)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控制两个力大小相等,使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卡片两端细线上挂同样多的钩码,旋转小卡片,松手并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4)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题图丙中的钩码时,测量工具、测量的人或所用器材都会造成实验的误差,故形成差距的原因可能是读数误差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等.13.(1)④ (2)m4g (3)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或二力平衡条件) (4)难以控制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5)水平向左 小 (6)小 2.4【解析】 (3)本实验是根据滑块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原理设计的.(4)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需知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等于滑块受到的拉力,也等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这个实验往托盘里添加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较难操作.(5)向左水平拉动木板,滑块相对木板水平向右运动,因此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题图乙可知,绳对滑块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同时根据二力平衡可得,绳对滑块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因此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的示数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由题图丙可知,当压力为5 N时,滑块在木板上受到的摩擦力为2 N,由题图丁可知,当压力为5 N时,滑块在铁板上受到的摩擦力为3 N,因此,木板的粗糙程度比铁板小.由题图丙可知,F摩=0.4F压,故当F压=G=6 N时,F摩=2.4 N.14.(1)同一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远 (3)匀速直线 (4)等于 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都等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