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7世纪数言第二部分知识点识记《《第1讲生物与环境焦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P4~P7)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植物落叶,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狮子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焦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2)环境可影响生物8.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物可适应和影响环境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9.影响生物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生活的因素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焦点3科学探究(P14)10.探究的一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实验法(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科学推测法、比较法、分类法等1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1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即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的实验。其中变量接近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变量偏离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实验组。3327世纪数言可《第2讲生态系统焦点1生态系统(P19)1.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P19)2.组成:(P20)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生产者:植物,自养型生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动物,异养型生物,帮助植物传粉、播种。生物部分分解者:细菌、真菌,异养型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营腐生生活(另外有少量腐生动物,如蚯蚓、虾、蟹等)3.种类: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P28~P29)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干旱、降雨量少,缺高大乔木,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海洋生态系统(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植物。)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能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农田生态系统(是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单一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城市生态系统(人起重要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焦点2食物链和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P21)4.食物链与食物网(P21)(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书写原则:起点:必须为生产者。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必须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终点: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2)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流动。有机物以及里面储存的能量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会逐级诚少,因此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有机物总量、能量越少。(P22)6.生物富集作用: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P22)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23)一般情况下,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