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16.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查字典,填空。
“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有生命的,能生长的;②逼真地;③不固定,可移动;④生动,不呆板;⑤工作或产品。“活物”的“活”应选第    种解释,“活脱”的“活”应选第    种解释,“耳软心活”的“活”应选第    种解释。
2.按拼音写汉字。
hóng liàng    hé xié   
jiān yìng   
3.形近字组词。
脆(   ) 搜(   ) 俱(   ) 阶(   )
桅(   ) 嫂(   ) 惧(   ) 价(   )
4.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   
(2)反义词: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5.咬文嚼字馆。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序号。
生:①出生;②没有煮过或没煮够火候;③学习的人;④具有生命力的,活的。
(1)我以为凡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   
(2)这些白菜生的不能吃。   
(3)我们小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4)我生于2003年春季的一个下午。   。
6.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     怜    
拨     拒    
二.选择题(共6小题)
7.下面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脆弱(cuì)  洪亮  加速  证实
B.恐怖(bù)   玻璃  盲人 齿轮
C.单调(diào) 呈现 神秘 和谐
D.丑恶(wù) 蟋蟀 唯恐 清脆
8.下列加点的“恶”与“丑恶”的“恶“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B.不以恶小而为之
C.恶意 D.厌恶
9.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
A.总共 B.概要,要略 C.所有的 D.平常,普通
1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前不久,成安县油棉厂一个职工在下夜班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受伤,然后就逃之夭夭。
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C.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11.下面句子中的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12.关于什么是活的生物:理解,选择。(《表里的生物》)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A.这种说法是对的,不可能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声音。
B.这种说法是错的,父亲怀里的表虽然不是活的生物,但也是能走动并且发出声音的。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3.仿照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14.按要求完成句子。
(1)放在桌子上的表,   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   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5.词语搭配。
五.问答题(共5小题)
16.《表里的生物》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
神秘 清脆 和谐 呈现 柔和 拒绝 恐怖
17.《表里的生物》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8.(《表里的生物》)把“我”说的含有“为什么”的几句话抄下来,分析“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19.《表里的生物》思考: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说明了什么?
20.《表里的生物》爸爸不让“我”看他的怀表,“我”的心情怎样呢?“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21.阅读。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竭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围绕“表里的生物”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画线部分先是写出了“我”内心的   ,之后又写出了“我”内心的   。由此,“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   。这两句话说明了“我”是一个   的孩子。
(3)在第四自然段中用“〇”圈出三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三个词语体现出:“我”   的精神。
(4)“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举一个实例说一说。
   
22.课外阅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用哪两个难题来考徐文长的?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 ”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16.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解答】“活”字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H”,再查音节“huo”;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氵”,再查“6”画。“活物”的意思是活着的生物,所以“活物”中的“活”意思是有生命的,能生长的;“活脱”的意思是(相貌、举止等)十分相似,所以“活脱”中的“活”意思是逼真地;“耳软心活”的意思是耳朵软,心眼儿活,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所以“耳软心活”中的“活”意思是不固定,可移动。
故答案为:
H 氵 6 ①②③
2.【解答】故答案为:
洪亮 和谐 坚硬
3.【解答】故答案为:
脆弱 搜查 俱乐部 阶级
桅杆 嫂子 恐惧 价钱
4.【解答】(1)证实:确认、证明。近义词是:证明。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近义词是:猜想;
(2)清脆:(声音)清楚悦耳。反义词是:沉闷。
故答案为:
(1)证明 猜想;
(2)沉闷。
5.【解答】(1)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生的意思选④.
(2)本句中“生”的意思是不熟的东西.生的意思选②.
(3)学生:学习的人.选③.
(4)生于:是出生于哪年.生的意思选①.
故答案为:
(1)④; (2)②; (3)③;(4)①.
6.【解答】故答案为:
秒表 可怜
拨开 拒绝
二.选择题(共6小题)
7.【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丑恶”中“恶”此处应读“è”。恶: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心。
故选:D。
8.【解答】“丑恶”的“恶”读音是“è”,恶劣,坏的意思。
A、B、D中“恶”的读音是“wù”,讨厌,厌恶的意思。
C.“恶意”的“恶”读音是“è”,坏的意思。
故选:C。
9.【解答】凡能:所有的。
故选:C。
10.【解答】A.表述不清,应最后一个句子前添加“肇事者”。
B.正确。
C.“围攻、阻止”位置错误,应该互换。
D.“分析和动物实验后”顺序错误,应互换位置。
故选:B。
11.【解答】A、C、D正确。
B选项有误,这里的“嘀嗒”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B。
12.【解答】《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文中“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种说法是错的,父亲怀里的表虽然不是活的生物,但也是能走动并且发出声音的。
故选:B。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3.【解答】是……也是:表示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14.【解答】(1)“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与“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之间为递进关系,可用表示递近关系的关联词“不但……而且……”填空。
(2)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哪里有”改为“没有”,将“呢”删去,将“?”改为“。”。
故答案为:
(1)不但 而且;
(2)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5.【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在搭配合适的形容词,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
故答案为:
柔和的声音 美丽的蝴蝶 蓝色的月光 神秘的石洞 金黄的齿轮
五.问答题(共5小题)
16.【解答】故答案为: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17.【解答】结合句子:“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故答案为:
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18.【解答】《表里的生物》本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
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文中“我”好奇心强,三次问“为什么”,如:①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②“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③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从这些“为什么”可以看出,“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故答案为:
“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19.【解答】结合课文句子“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再联系后面的句子“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可以看出作者见识少。
故答案为: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说明作者见识少。
20.【解答】结合课文句子: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故答案为:
很痛苦。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21.【解答】(1)考查了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选文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全文以“表里的生物”为题目,通过“我”的观察、探索,终于证实了“我”的猜想﹣﹣表里面有一个活的生物。据此作答即可。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可知写出了“我”内心的惊奇。从“但是我也感到愉快”可知写出了“我”内心的愉快。从“证实我的猜想没有错”可知“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由此看出我是一个喜欢探索、求知欲强的孩子。
(3)考查了找出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大半:表示较大的可能性。一般:通常;处在正常情况下。也许:表示不很肯定。第四段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有:大半、一般、也许。由此可以看出“我”不断探索的精神。
(4)考查了对句子的拓展延伸。写出相关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
(1)“我”的“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想被证实了。
(2)惊奇 愉快 满足 喜欢探索、求知欲强;
(3)大半 一般 也许 不断探索;
(4)小时候,总以为老母鸡能孵出小鸡,自己也能做到。于是就每天搂着几个鸡蛋不肯离开,还曾为自己孵不出小鸡而哭着问妈妈。
22.【解答】(1)考查了学生加标题的能力,好的标题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认真读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概括事件即可。通过阅读可知,本文记叙了徐文长小时候顺利地解决伯父所出的两个难题,得到伯父礼物的事,表现了徐文长的聪明。由此可加标题:聪明的徐文长。
(2)考查了对关联词的应用。“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与“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为并列关系,结合语境,可填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填空。
(3)考查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事件的能力,认真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语言表达正确有条理即可。
(4)考查了学生按要求画句子的能力。认真读短文,边读边找出相关句子画出。
(5)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可知,徐文长遇到难题时,能积极动脑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据此回答。
故答案为:
(1)聪明的徐文长;
(2)既 又;
(3)第一个难题:让徐文长提着两桶水过河。
第二个难题:把礼物吊到长竿上,让徐文长既不能站高地方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正确有条理即可)
(4)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到进口时,他就顺利的拿到了礼物。
(5)遇到难题善于动脑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