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5.2南方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太湖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湖密布,有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和太湖
②太湖流域的同里有“过三桥”的习俗
③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高产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暖湿,灌溉方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图中昆明位于上海的( )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下列省会城市与所在省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昌市——湘②长沙市——赣③贵阳市——黔④昆明市——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①茫茫戈壁②稻田成片③石林广布④草原广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A. B.
C. D.
6.读中国某区域地图,其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河流③处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B.图中①②③处年降水量均大于800mm
C.山脉②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山脉①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
7.中学生小芳暑假跟随父母去了我国某地旅游,她在游记中引用了如下名句:“天府美自古堰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请问她去的地方很有可能在下列哪个区域(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下列对港珠澳大桥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造桥技术的顶峰,今后将无法超越
B.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三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C.大大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D.使长江三角洲再添活力,是该区域进一步开放的见证
9.“风雨桥”(下图)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该桥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神奇雪乡,冬季严寒
C.奇山峻峰,溶洞奇秀 D.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10.我国不同省区各有其特点,但也总有共同之处。下列对于浙江省和贵州省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同处长江流域 ②均位于南方地区 ③皆属内陆省份 ④都以高原地形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 )价值。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灌溉
12.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
13.下列地区中,与其土壤特色的连线,错误的是
A.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B.南方地区——红土地
C.云贵高原——黄土地 D.东北平原——黑土地
1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各区域与其特点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兴安岭——红松之乡②太湖流域——水乡城镇
③宝岛台湾——水果之乡④黄土高原——丝路明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列描述不符合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山清水秀 B.河湖密布 C.鱼米之乡 D.冰川广布
16.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①地形区是四川盆地以西的青藏高原
C.②山脉为横断山脉,它阻挡了北方来的冷空气 D.④地形区为黄土高原
17.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广泛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甜菜和油菜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18.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大漠上的绿洲农业 B.草原上的牧业文化
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D.水乡孕育的城镇
19.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
A.平原更广阔 B.山地丘陵更多 C.水热资源更丰富 D.河流汛期更长
20.下列对于四川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③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④有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我国秦岭一准河一线以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
22.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二、非选择题
23.桥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承载着太多的文化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杭嘉湖地区桥梁众多的自然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茅以升炸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
(4)从不同角度谈谈桥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4.义金衢上高速计划2022年通车,届时将为沿线居民打造更加快捷高速的交通圈。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衢州的气候类型
(2)分析图1、图2,指出在义金衢上高速(金衢段)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并说明成因。
(3)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义金衢上高速的建成会给沿线地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B
6.A
7.B
8.C
9.D
10.A
11.C
12.A
13.C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D
21.C
22.A
23.(1)地形:地势低平;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河湖众多,河网密布。
(2)原因: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阻止日军利用钱塘江大桥南侵,茅以升炸毁了钱塘江大桥。
(3)有利因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4)答案示例:劳动人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建造了形式各异的桥梁,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茅以升忍痛炸桥,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港珠澳大桥等高科技桥梁的修建,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24.(1)亚热带季风气候。
(2)洪涝灾害;成因: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金衢盆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势中间低,南北高,冲刷力度大)。
(3)有利于缓解衢州地区就业压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衢州与金华、义乌等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带动衢州旅游、商贸、文化等相关产业,促进衢州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缩短出行时间,缓解交通压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