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发展的选择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发展的选择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6.4 发展的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重点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符合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 )
A.因地制宜 B.优势互补 C.公平性 D.共同富裕
2.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的关系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质都是人口问题
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互协调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毛乌素”在蒙语中意为“寸草不生之地”。但唐朝之前,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之后逐渐毁于人类过度开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人在这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到2020年,该地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毛乌素沙漠的命运体现了
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5.如下图所示,对图中内涵解读正确的是…( )
A.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正义 B.加快区域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C.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导世界事务
6.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节点。下列选项适合填在右图中的是
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 D.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7.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距今已有40年了。但是,在这40年里,中东地区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复杂了。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巴以冲突 B.三个宗教教派对耶路撒冷城的争夺
C.大国的介入 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对水源的争夺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据此回答小题。
8.根据图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2013—2017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单位:万人)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随迁子女 1277.18 1294.73 1367.1 1394.77 1406.63
农村留守儿童 2120.78 2075.42 2019.23 1726.29 1550.56
A.2013—2017年,农村随迁子女数量始终居高不下
B.2013—2017年,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之间数量差距越来越大
C.2013—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减少
D.2013—2017年,随迁子女人数在不断减少
9.留守儿童离开父母,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关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和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①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②禁止农村居民进城务工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④降低农村儿童出生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致联合国会员国代表的信中说,中国离最终战胜疫情并不遥远,中方愿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加强团结,共同抗击疫情。中国承诺提供20000万美元用来帮助世界卫生组织改善贫困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由此可见,中国政府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积极应对全球生态与人口问题
C.倡导各国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D.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1.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青铜技术罗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
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争鸣民主制度
12.下列符合明清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是( )
①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②棉纺织业重心北移
③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 ④科举考试更加开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很小。如果其中的一个司机由于疏忽而造成了一场恶性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务人员、救援人员……撞坏的汽车还可能要进行修理。车祸虽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我们的GDP却增加了。”这段话告诉我们( )
A.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不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
B.GDP根本就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C.要不惜一切发展经济,提高GDP的增长速度
D.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4.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海运发达,是1984年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中可以看出,宁波率先开放的人文因素有
A.温暖湿润的气候 B.经济特区的优势
C.便利的对外交通 D.众多的科技人才
15.20204年10月,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以“公共产品”的方式为世界各地提供疫苗。这表明中国
①是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②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与各国共同应对环境问题④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举措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①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③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④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根据我国新修改的计生法,从2016年1月1日起“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解决人口问题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
C.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可以彻底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18.东北地区周围山地环绕,著名的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因地制宜考虑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可相应发展( )
A.耕作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和特产区 D.种植茶树、竹子等经济作物
19.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政府将经济政策的最大着力点放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上,阶段性减免税费,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样做有利于( )
①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②增进民生福址,保障公民政治权利
③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法治建设进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4年11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在德清召开。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会上强调,要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进一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据此回答小题。
20.材料体现了浙江省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
21.浙江“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建设美丽乡村说明了( )
A.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B.体现保护环境的工作重心
C.发展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 D.坚持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欣赏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22.这幅漫画讽刺了我国现实生活中的以下现象或行为( )
A.国内生产总值过快增长 B.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C.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D.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23.为了解决这幅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 )
①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和进程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24.建设海绵城市,共享美好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下图为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
材料二:
宁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可供借鉴的经验
市政府制定通过了《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宁波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①
慈城——姚江片作为试点区域,政府为其量身定制方案并投入资金60.42亿元。 ②
通过专家讲座、媒体等方式加强“海绵城市”宣传。 ③
企业自主研发透水混凝土材料推助“海绵城市”建设。 ④
(1)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针对哪一资源问题?体现哪些国策和战略?
(2)结合示意图分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3)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有哪些可供其它城市借鉴的经验?
25.材料一:今年初,《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材料二:漫画:“雾霾来袭”。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说明了什么?
(2)《沁园春·霾》和漫画“雾霾来袭”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B
7.A
8.C
9.B
10.D
11.D
12.A
13.A
14.C
15.B
16.B
17.C
18.C
19.A
20.B
21.C
22.D
23.A
24. (1)水资源问题;节约资源(或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2)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质);有利于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等。
(3)政府制定和完善“海绵城市“相关法律法规,为海绵城市快速建设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对“海绵城市"的资金投入;增长市民的相关知识,提高节水意识";紧紧依靠科技,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
25.(1)我国公民比较关注空气质量,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
(2)①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②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健全法制,依法制裁污染大气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对植被的保护;给机动车辆安装减少PM2.5排放的过滤器装置;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