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响应“足球进校园”的号召,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足球的技术动作和技巧,合理运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小足球---脚内侧传球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为新授课初步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体验触球部位教学重点:踢球时保持正确的触球部位教学难点:脚外转,脚内侧对准踢球的方向四、教学背景分析足球是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一项用手以外的其他身体任何部位可以接触球的竞技运动,其特点是集体性和竞技性,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需要一个熟悉球性、在足球游戏玩耍中体验乐趣,这是学会踢球的第一步。提高学生的奔跑、弹跳、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是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基本练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凝聚力。本课的学习内容为脚内侧传球,在学习和掌握踢球技术时,必须把握三个要素:助跑、触球和跟随动作。每一种传球技术都要涉及到这三个要素。如果要寻找传球不准确的技术原因,只要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就可以解决。脚内侧踢球时,脚触球的面积较大,动作最基本、较简单、容易掌握,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明确脚内侧触球的部位。脚内侧传球是地面短距离传球最准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动作的掌握程度与准确性。五、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3)班36人,该班的班风正,学习态度端正,组织纪律较强,有集体荣誉感,特别喜欢上体育课,更喜欢上足球课。由于刚刚接触足球,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1.脚内侧触球部位不准确。2.原地踢球、无球模仿较易掌握,但脚外传、脚内侧对准踢球方向掌握起来较难。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初步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体验脚触球的基本部位。六、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贯彻和执行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四类教法:1.讲解与示范 2.练习法 3.游戏与比赛法 4.评价学习法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使85%的学生初步体验踢球时脚触球部位的动作,并在练习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同伴间的互帮互助的友伴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八、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a集合整队b点名报数c师生问好d检查服装f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安全要求2.一般性准备活动热身活动(跟随音乐做卡路里健身操)3.专项性准备活动脚内侧练习,左左、右右、跳跳跳跳(为本节课的脚内侧传球做铺垫)二、基本部分球性练习(原地踩球以及行进间踩球练习)2、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进行无球模仿。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方法:传球时,支撑脚踏在球的侧后方15厘米左右处,膝盖稍弯曲,踢球脚稍向后提起,膝盖外转,脚尖稍骁起,前摆时小腿加速,脚迅速外转90度,脚掌与地面平行,脚腕要用力,用脚内侧触球的后中部,将球向正前方踢出。3、学生做原地的脚内侧传球练习。4、教师讲解脚内侧传球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踢球时保持正确的触球部位教学难点:脚外转,脚内侧对准踢球的方向5、学生做原地的脚内侧传球,左右脚各10次。6、上一步脚内侧传球(左右脚交换)。7、把垫子拉开,两个人一组,做脚内侧传球的练习,球从两张垫子之间过。8、加大难度进行练习,把垫子放开进行练习。9、找做的好的学生进行示范。10、再加大难度进行练习,把垫子继续拉开进行练习。11、游戏踢准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组,踢准得分,用脚内侧踢球,球要经过四个垫子中间得两分,经过两个垫子之间得一分,其余都是零分,把每一组所踢的人数加起来。三、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腿部拉伸)。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3.宣布下课。4.归还器材。教学资源:足球场一块,垫子38个,足球37个,9根棒子,9个标志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