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学年九年级社政10月阶段性独立作业纸(2012-10-11)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1、【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滋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该组织的成立说明了①它是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 ②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③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④是中国迄今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 】“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不可动摇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两种制度3、【 】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更大舞台的是2001年加入 A、联合国 B、世界卫生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4、【 】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的原因有 ①综合国力的增强;②国际地位的提高;③西方国家的帮助;④“一国两制”的实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下列各项属于“一五”时期建设成就的有 ①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应包括 ①经济发达 ②民主健全 ③消费高档 ④文化繁荣 ⑤社会和谐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①浙江 ②广东 ③福建 ④江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 ①反映了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正确思想 ②反映了人类必然战胜自然界的坚定信心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④导致了高指标、浮夸风的出现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有 ①人口问题 ②资源问题 ③环境问题 ④发展问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则相互关系的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11、【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关键因素和实质分别是 A 、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 B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C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D、 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12、【 】一个社会好比一艘轮船,应当配备数量适当的船员,才能发挥轮船的最高效率。如果船员太少,人手不足或船员过多,人浮于事,轮船都很难达到最快行驶速度。这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口过多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B、人口过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人口应适度发展13、【 】100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因为①它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②它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③它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妨碍农业生产 ④它会消耗大量资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 】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下列材料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联大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②.伦敦地铁和公交汽车相继发生多起爆炸事件 ②日本右翼势力拒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 ④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俄罗斯举行隆重纪念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5、【 】有关专家认为:今后“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在我国会越来越多,即四位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 A、我国目前人口大大减少了 B、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C、我国人口比例失调 D、提倡晚婚晚育16.【 】右图表明的是? ??A.受教育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系B.受教育水平与人口质量的关系C.受教育水平与就业、收入的关系D.受教育水平与人口年龄的关系二、材料分析题(共4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至今,它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路。这段路有曲折之路,有辉煌之路,还有特色之路。材料二:十届人大部分代表这样概括了农村的“今天”、“明天”、“昨天”:“昨天”:七沟八梁一面坡,农民住在草窝窝;豌豆红薯多苦日,无电无路打???“今天”:田间地头是邻国,山清水秀环境美;干群齐心奔小康,共创文明新生活。“明天”:千年嫦娥今奔月,农民驾车外国游;英明领导铺新路,幸福美景织锦秀。(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什么?(1分)(2)请列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所走过的曲折之路。(2分)说说从中我们应该汲取的经验或教训。(2分)(3)请写出引起材料二变化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的名称(1分)及这次会议召开的重大影响。(2分)18、【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本题8分)材料一 图A 图B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台剧《薪传》。到2008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75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4000多万人次。(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2分)(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2分)(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19.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你班准备举行一次“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图片展。(8分)(1)下面是某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图1 图2 (1)请你说明图1会议公报中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1分) (2)图2是我国农村改革史上哪次重大事件的缩影?它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作用?(4分)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3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我国人均可采矿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材料二:我国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8个高能耗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机动车油耗比发达国家高10%--20%;城市房屋的采暖和空调能耗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高2倍左右;按美元生产总值计算,比先进国家能耗高4—5倍。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我国未来15年的能源需求将持续快速扩大。(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说明了存在什么问题?(2分)(2)分析上述问题,结合材料说说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4分)(3)从你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提出至少2条节省能源的具体建议或做法。(2分)21.(本题8分)为期两天的G20(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9月25日在美国匹兹堡落幕。这是从去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大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举行的第3次金融峰会。有观察家指出,世界已经和正在经历着由G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G8(美、德、加、法、意、日、英、俄)→G20的转变。请回答:(8分)(1)G2→G8→G20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分)(2)G20金融峰会的召开有助于直接解决哪一主题?该主题又被称作什么?(2分)(3)写出漫画中AB具体所指的内容。(2分)解决漫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22.(本题8分)材料一:刚刚过去的一个冬天不太冷,以至候鸟懒得南飞,狗熊忘了冬眠;在北国长春举行的亚冬会,不得不实施人工造(降)雪;本想在春节前“火一把”的众多羽绒服经营者遭遇了“滑铁卢”;乡下的父老乡亲也开始担心今年农作物的收成。(1)下列关于“暖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2分)①动植物对季节的生理反应错乱②防寒保暖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③病虫害增加使农作物生产减收④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二:国际科学界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90%以上与人类活动有关。(2)结合右边漫画回答:造成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3分)(3)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为遏制全球变暖做点什么?(3分)2012学年九年级社政10月阶段性独立作业答题纸(2012-10-11)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什么?(1分)(2)请列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所走过的曲折之路。(2分)说说从中我们应该汲取的经验或教训。(2分)(3)请写出引起材料二变化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的名称(1分)及这次会议召开的重大影响。(2分)18、【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本题8分)(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2分)(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2分)(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19、阅读下列材料:(8分)(1)请你说明图1会议公报中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1分) (2)图2是我国农村改革史上哪次重大事件的缩影?它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作用?(4分) (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3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说明了存在什么问题?(2分)(2)分析上述问题,结合材料说说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4分)(3)从你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提出至少2条节省能源的具体建议或做法。(2分)21、(1)G2→G8→G20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分)(2)G20金融峰会的召开有助于直接解决哪一问题?该问题又被称作什么?(2分)(3)写出漫画中AB具体所指的内容。(2分)解决漫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22、(1)下列关于“暖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2分)①动植物对季节的生理反应错乱②防寒保暖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③病虫害增加使农作物生产减收④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二:国际科学界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90%以上与人类活动有关。(2)结合右边漫画回答:造成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3分)(3)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为遏制全球变暖做点什么?(3分)2012学年九年级社政10月阶段性独立作业纸(2012-10-11)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题号12345678答案AACDABC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DDDDCBC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17、(1)(1)1956年(1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分)。(2)大跃进(1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文化大革命(1分)经验教训: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加强法制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3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详见书本P23第一段),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分)。18、(1)图A:香港特别行政区 图B:澳门特别行政区 (2分) (2)“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3)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2分)原因: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2分)19、(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4分)(3)举例略。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3分)20、(1)材料一: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1分),材料二:资源利用率低(1分) (2)重要性:自然资源泉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2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 (3)符合题意即可给分,每条一分(2分)21、(1)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2分)(2)发展问题 南北问题(2分)(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4分)22、(1)A(2分)(2)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②滥伐森林等。(4分)说明: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3)个人:①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②倡导绿色消费;③从小事做起(如:尽量乘坐公交车、节约用纸等);④爱护花草树木;⑤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说明: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回答均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