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资源简介

专题1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规律
公式
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v-t图像
s-t图像
)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四个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v1∶v2∶v3∶…∶vn= 。
(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xn= 。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xⅠ∶xⅡ∶xⅢ∶…∶xn=

(4)从静止开始连续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 。
【信息给予题】
解题思路:1.读题、审题;2.找出题中信息点;3.结合直线运动相关规律求解。
【提高训练1】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2.(多选题)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x=3m
B.x=8m
C.x=9m
D.x=14m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6.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
7.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0。则( )
A.t1>t0,t2t1 C.t1>t0,t2>t1 D.t18.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m/s。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和物体之间的力学关系,影响了物体的运动情况。因此解决传送带相关题型主要是弄清该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析物体不同阶段的运动情况,利用力与运动的关系求解。
【提高训练2】
1.水平传送带长20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一段轻轻放上一个物体,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物体到达另一端的时间为(g取10m/s2)( )
A.10s B.11s C.12s D.
2.(多选题)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木块,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v1=v2时,才有v′2=v1
B.若v1>v2时,则v′2=v2
C.若v1<v2时,则v′2=v2
D.不管v2多大,总有v′2=v2
【运动学计算题】
解题思路:1.画模型图;2.分阶段判断属于哪种运动形式;3.结合运动学相关规律求解。
【提高训练3】
1.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2.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3.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答 案
【提高训练1】
1.D 2.AC 3.B 4.B 5.A 6.D 7.B 8.9:7 、 2.1
【提高训练2】
1.B 2.ACD 3.B
【提高训练3】
1.解: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标记R在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由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


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之比为2:1,即
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之比都为2:1。因此,在时刻t有 ③
由于∽,有 ④

由③④⑤式得 ⑥ ⑦
联立①②⑥⑦式得 ⑧
2.解:(1)设连续两次撞击轨道的时间间隔为Δt,每根轨道的长度为L,则客车的速度为
,其中L=25.0m,,解得:v=37.5/s
(2)设从火车开始运动后t=20.0s内客车行驶的距离为s1,货车行驶的距离为s2,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车厢的总长度为L=30×16.0m
由运动学公式有 ,
由题意有L=s1-s2
联立解得 a=1.35m/s2
3.解: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秒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学规律得


式中t0=1s,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5m/s2 ③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t=t1+t2 ④
v=at1 ⑤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 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并代入数据得s′=10m 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