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4:功和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4:功和能

资源简介

专题4 功和能
(
动能
)
(
重力势能
) (
机械能
)
(
势能
)
(
弹性势能
)
【功能关系】
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做功是物体相应势能变化的量度:即W=-ΔEp。
2.合外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即W合=Ek2-Ek1=ΔEk。
3.其他力(除重力、系统内弹力)做功是物体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即W其他力=E2-E1=ΔE。
4.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做负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即Q=fs相对。
【提高训练1】
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  )
A.mgh-mv2 B.mv2-mgh
C.-mgh D.-(mgh+mv2)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
A.重力做功2mgR
B.机械能减少mgR
C.合外力做功mgR
D.克服摩擦力做功mgR
3.(多选题)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J
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4.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5.(多选题)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6.一个小物块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B两点,到达斜面上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B、A两点,如图所示,关于物块上滑时由A到B的过程和下滑时由B到A的过程,动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E上和ΔE下,以及所用时间t上和t下相比较,有( )
A.ΔE上<ΔE下,t上B.ΔE上>ΔE下,t上>t下
C.ΔE上<ΔE下,t上>t下
D.ΔE上>ΔE下,t上7.(多选题)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摆回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8.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x2-x1=x3-x2,△E1=△E2=△E3
B.x2-x1>x3-x2,△E1=△E2=△E3
C.x2-x1>x3-x2,△E1<△E2<△E3
D.x2-x1【提高训练2】
1.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和倍,最大速率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2.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N/C、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一质量为1.00×10-4kg、带电量为-1.00×10-7C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m。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忽略空气阻力)( )
A.-1.50×10-4J和 9.95×10-3J B.1.50×10-4J和9.95×10-3J
C.-1.50×10-4J和 9.65×10-3J D.1.50×10-4J和9.65×10-3J
3.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出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
A.v1=v2 ,t1>t2
B. v1<v2,t1>t2
C. v1=v2,t1<t2
D. v1<v2,t1<t2
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 B. C. D.
6.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 )
7.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答 案
【提高训练1】
1.A 2.D 3.AD 4.D 5.AD 6.D 7.BCD 8.B
【提高训练2】
1.B 2.D 3.C 4.A 5.B 6.C
7.解:(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


由①②式得 ③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④
由③④式得 ⑤
(2)设OP与OB间夹角为θ,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⑥
过P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⑦
N=0 ⑧

由⑥⑦⑧⑨式解得 ⑩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