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课前回顾
抗美援朝
背景
概况
意义
原因:
目的:
性质:
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根本)
保家卫国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
战斗英雄:
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
对中国:
对朝鲜:
对美国:
对世界:
抵御、捍卫、保卫、提高、宣言书、里程碑
稳定局势
打破、打击
维护、鼓舞
抗美援朝精神
—— 1950年--1952年 ——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承受地主的剥削;另一方面,地主、高利贷者、商人、官吏数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体制,以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则使得所有农民都得承受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当时的一首民谣集中概括了这种社会状况:“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路三条:投河、上吊、坐监牢!”
——董志凯、陈廷煊《土地改革史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农夫犹饿死” 的根源是什么?(4分)
答:反映:中国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
根源: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李自成:均田免粮
洪秀全: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为解决中国农民的这种悲惨命运,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提出过怎样的解决方案?结果如何?
结果是这些方案都没有改变中国农民的命运,是不成功的方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先后提出过怎样的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土地改革
一、寻“苦”源——土地改革的原因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的地区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949年11月14日,贵阳解放;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
1950年5月1日,海口解放;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有总耕地 50%以上 仅占14%
人均耕地差二三十倍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一、寻“苦”源——土地改革的原因
悯农(其二)
唐·李坤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一)
唐·李坤
春播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民犹饿死。
农民衣不蔽体
农民食不果腹
农民家徒四壁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进行土地改革还有什么原因?
3、巩固人民政权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一、寻“苦”源——土地改革的原因
二、断“苦”根——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
2.地区:
3.法律依据:
4.内容(实质):
1950年——1952年底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阶级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私有制
二、断“苦”根——土地改革的经过
5.具体措施:
(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没收土地烧毁旧地契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农民分到土地
6.特点:
7.性质:
保存富农,减少土改阻力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改革
8.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断“苦”根——土地改革的经过
9.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新 疆
西 藏
1953-1958年
底完成土改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时间:1959年
中心任务: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民主政权
结果: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西藏
民主改革前
西藏
民主改革后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三、翻“苦”身——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刘少奇
土地制度:
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三、翻“苦”身——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信
土地所有权证
农民丈量土地
农民分得土地、牲畜和工具等
农民地位: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翻“苦”身——土地改革的意义
春雷一声平地起,
斗倒地主分田地。
农民翻身心欢喜,
感谢恩人毛主席。
翻身农民感谢救星共产党
翻身农民感谢恩人毛主席
国家发展:
(政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三、翻“苦”身——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国家发展:
(经济)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
1.原因: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
1950—1952年底
广大新解放区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实施
(1)时间
(2)地点
2.概况:
3.成果:
土地改革
的意义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课后活动
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 中画√。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知识拓展: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2)进一步赢得人民的支持,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时间:
姓名:
罪行:
审判:
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会场
死刑
1952年
刘青山、张子善
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
200亿元≈今200万,可购,
猪肉:2000余万公斤
香油:3000万公斤
小米:5000万公斤
意义:
(1)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
1.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A
随堂检测
3.“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消失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A
C
4.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5.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