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收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 )的有机统一。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以德治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2019九上·个旧期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确立良法之治。下列对良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②良法应当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所有权利③良法应当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良法应当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下面对“共享”理解错误的是( )A.共享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共享B.共享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C.共享是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D.共享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同时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5.(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下列举措有助于强壮“中国芯”的有( )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③把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作为主要途径④把培养高精尖人才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19九上·个旧期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其依据是我国( )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这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A.必须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B.必须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D.必须积极吸收一切世界文化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8.(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 2018年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广西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6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 )A.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C.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D.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经没有任何差异9.(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下表中,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表明( )年份 本地生产总值(港元) 财政储备(港元) 外汇储备(美元)1997年 1.37万亿 4575亿 928亿2016年 2.49万亿 9083亿 3862亿A.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香港保持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原因B.香港要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区域高度自治的道路C.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D.“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0.(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十九大召开的意义长,党史续写新篇章。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又启万里航……”歌谣中的“新目标又启万里航”,其中“新目标”是指( )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到建国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6分)11.(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坚持合谐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回答:(1)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是对哪两者关系的形象阐述?(2)怎样才能正解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12.(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材料: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多、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2)要让“中国梦”梦想成真,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历史功绩有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②③正确;我国还未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解答此题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2.【答案】C【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不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答案】C【知识点】法治的要求【解析】【分析】“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保障人权,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所以①③④观点正确,与题干不符;②“维护个人的所有权利”绝对,必须是合法权利。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要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答案】D【知识点】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所以选项ABC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观点是错误的,共享发展不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共同迈人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渐实现的共同富裕。审清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即可5.【答案】A【知识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解析】【分析】强壮“中国芯”,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等,①②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途径,错误不选;④选项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排除不选;故答案为A。【点评】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科教兴国战略,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6.【答案】B【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解析】【分析】我国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源于我国的人口现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我国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的依据。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7.【答案】C【知识点】中华文化【解析】【分析】题文中不变的是传承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先进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故C正确;选项A说法在题文中没有体现出来,没有说到外来文化;选项B说法本身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选项D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不是吸收一切世界文化,是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其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本题要在掌握我国的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以及要弘扬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8.【答案】C【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分析】6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体现出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繁荣,C正确;A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选项错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D选项错误,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经没有任何差异,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9.【答案】D【知识点】“一国两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表所示,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表明“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选项表述正确;A错误,香港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这是香港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B错误,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对于香港问题,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实行高度自治;C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在掌握一国两制知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分析各个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即可。10.【答案】B【知识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两个百年目标的理解。“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50年)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歌谣中“新目标又启万里航”中的“新目标”是指把第二个一百年进行分解,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前制定目标,不是“新目标”,排除不选;④错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百年目标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时,审清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即可。11.【答案】(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2)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知识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分析】(1)材料中的绿水青山,指生态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答出即可。(2) 本题考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可从遵循自然规律、相关国策及战略、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等方面考虑作答。故答案为:(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2)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材料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2.【答案】(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知识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如何实现中国梦【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此作答即可。(2)此题考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从坚持习近平思想、党的领导、基本路线、发展战略、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点评】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1 / 1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收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历史功绩有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②③正确;我国还未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解答此题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2.(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 )的有机统一。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以德治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不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2019九上·个旧期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确立良法之治。下列对良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②良法应当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所有权利③良法应当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良法应当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法治的要求【解析】【分析】“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保障人权,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所以①③④观点正确,与题干不符;②“维护个人的所有权利”绝对,必须是合法权利。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要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下面对“共享”理解错误的是( )A.共享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共享B.共享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C.共享是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D.共享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同时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答案】D【知识点】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所以选项ABC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观点是错误的,共享发展不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共同迈人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渐实现的共同富裕。审清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即可5.(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下列举措有助于强壮“中国芯”的有( )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③把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作为主要途径④把培养高精尖人才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解析】【分析】强壮“中国芯”,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等,①②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途径,错误不选;④选项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排除不选;故答案为A。【点评】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科教兴国战略,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6.(2019九上·个旧期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其依据是我国( )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解析】【分析】我国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源于我国的人口现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我国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的依据。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7.(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这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A.必须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B.必须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D.必须积极吸收一切世界文化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答案】C【知识点】中华文化【解析】【分析】题文中不变的是传承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先进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故C正确;选项A说法在题文中没有体现出来,没有说到外来文化;选项B说法本身错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选项D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不是吸收一切世界文化,是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其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本题要在掌握我国的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以及要弘扬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8.(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 2018年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广西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6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 )A.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C.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D.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经没有任何差异【答案】C【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分析】6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体现出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繁荣,C正确;A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选项错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D选项错误,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经没有任何差异,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9.(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下表中,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表明( )年份 本地生产总值(港元) 财政储备(港元) 外汇储备(美元)1997年 1.37万亿 4575亿 928亿2016年 2.49万亿 9083亿 3862亿A.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香港保持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原因B.香港要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区域高度自治的道路C.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D.“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答案】D【知识点】“一国两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表所示,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表明“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了香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选项表述正确;A错误,香港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这是香港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B错误,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对于香港问题,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实行高度自治;C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在掌握一国两制知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分析各个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即可。10.(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十九大召开的意义长,党史续写新篇章。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又启万里航……”歌谣中的“新目标又启万里航”,其中“新目标”是指( )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到建国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两个百年目标的理解。“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50年)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歌谣中“新目标又启万里航”中的“新目标”是指把第二个一百年进行分解,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前制定目标,不是“新目标”,排除不选;④错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百年目标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时,审清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即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6分)11.(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坚持合谐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回答:(1)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是对哪两者关系的形象阐述?(2)怎样才能正解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2)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知识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分析】(1)材料中的绿水青山,指生态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答出即可。(2) 本题考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可从遵循自然规律、相关国策及战略、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等方面考虑作答。故答案为:(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2)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材料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2.(2022九下·大悟开学考)材料: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多、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2)要让“中国梦”梦想成真,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答案】(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知识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如何实现中国梦【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此作答即可。(2)此题考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从坚持习近平思想、党的领导、基本路线、发展战略、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点评】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收心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收心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