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九年级 社会思品答题卷友情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卷I,卷II)和答题卷,试题卷共26题,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查内容为九年级社会和思品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2.全卷满分80,考试时间8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卷Ⅱ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22.(8分)(1) (2分)(2) (1分) (1分)(3) (2分) (4) (2分)23.(10分)(1) (2分)(2) (2分) (2分) (2分)(3) (2分) (4) (2分)24.(8分)(1) (1分)(2) (3分)(3) (4分)25.(10分)(1) (4分)(2) (3分)(3) (3分) 26.(12分)(1) (4分)(2) (2分)(3) (6分)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社会.思品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BCBCDACD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 /答案BBABBDDDDB /非选择(本题有5题,共48分)22.(8分)(1)朝鲜;抗美援朝战争。2分。(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港澳。2分。(3)祖国统一。2分。(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2分。23.(10分)(1)武汉长江大桥(2分)(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2分)(3)这一小康仍是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 。(2分)24.(8分)(1)1979年(1分)(2)不是;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与任何大国结盟。(3分)(3)和平与发展角度: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美两国角度:有利于中美两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我国角度: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的外部环境。(4分)25.(10分)(1)关爱社会的责任;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度难关(2分)即承担社会责任,又在帮助自己,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2分)(2)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热爱公益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不言代价和回报;在做好本职工作得同时,要胸怀天下,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3分)(3)大跃进。(1分)认清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2分)26.(12分)(1)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问题)2分;1956年; 1978年。 (各1分)。(2)(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 各1分)。(3)成就如: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6年导弹、200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2分)挫折如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文化大革命(2分)(注意必须是图示中时间所示成就和挫折,其它不给分)(经验和教训对应实例就可以)(2分)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九年级 社会思品学科试题卷友情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卷I,卷II)和答题卷,试题卷共26题,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查内容为九年级社会和思品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2.全卷满分80,考试时间8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 卷I一、选择题 (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题次中的对应字母方框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 )A.继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巩固新生政权 C. 建设社会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为完成上题的任务,党领导人民采取的措施有 ( ▲ )(1)抗美援朝 (2)土地改革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肃清反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这运动中,各项指标愈订愈高,甚至出现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类不正确的口号;出现了各行各业为“钢铁元帅升帐”服务,几千万劳力调去大炼钢铁的情况。据此回答4——5题。4.历史上,这场运动是指 ( ▲ )A.文化大革命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5.对这场运动的不正确评价是 ( ▲ )A.忽视了经济规律,违背了基本国情 B.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C.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破坏了自然资源 D .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时的一次重大失误6.根据联合国估计,2011年8月,在索马里,大约370万人受饥饿威胁,64万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过去两个月内。饥饿索马里说明 ( ▲ )A.南北贫富差距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 B.发展中国家都分布在非洲C.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 D.和平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7.“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比从5年前的2.49∶1下降到了2009年的2.45∶1,浙江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这体现全面小康的哪一特征( ▲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教更加进步 D.社会更加和谐8.央视举办的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这些人物之所以能“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 ( ▲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履行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 ④具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是 (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设立 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此次会晤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下绽放华彩。据此回答10—11题。10.结合右图回答,下列没有参加此次会晤的领导人是 ( ▲ )A.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B.巴西总统罗塞夫C.印度总理辛格 D.美国总统奥巴马11.从“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反映出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轮替。“金砖四国”崛起有利于 ( ▲ )①抑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成功召开APEC会议13.2011年是这一组织成立10周年,该组织的建立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非洲这片土地上,1990年的非洲大陆就曾经被世界所关注。因为1990年这一年( ▲ )A.标志着非洲殖民时代的终结 B.被称为“非洲独立年”C.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 D.非洲国家摆脱了贫困15.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被列为“百年中国的十大人物”。此话对下列人物中的哪一位评价最为合适( ▲ ) A.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黄继光 D.雷锋 16. 2010年11月23日,朝鲜与韩国在西部争议的海域发生炮战,双方各有伤亡。次日,韩国宣布向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增派军队,同时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已驶往敏感海域,美国的“炮舰外交”使局势更加复杂。这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 ▲ )A、恐怖主义 B、和平问题 C、发展问题 D、环境问题 17.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1周年纪念日,在11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的回归( ▲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②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③意味着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8.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瞩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下图是中非合作论坛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整个标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此图为黑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非合作是推进南北对话的一次全新尝试②和平发展合作应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③中非合作有助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④中非合作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分辨:“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1.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这是阿拉法特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这说明 ( ▲ )A.世界和平问题已得到解决 B.和平是世界人民的第一需要,是人民最关心的问题C.发展问题是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D.世界还不安定卷 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22. (8分)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病故前写了一首诗《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邻人”指谁?当时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2)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这一方针先后在哪些地区成功实践?(1分)(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2分)(4)作为我们青少年,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应该怎样做?(2分)23.(1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材料一: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调歌头 游泳(毛泽东)) 材料二: 30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从此以后有了全世界人民羡慕的中国速度。 材料三: 2009年人均GDP收入情况举例比较中国、美国人均GDP部分省市人均GDP中国美国上海市贵州省3603美元47440美元11320美元1351美元(1)材料一诗句中的划线部分反映的是我国“一五”计划中的哪一项工程建设?(2分)(2)材料二中的30年前“一声惊雷”指的是什么会议?(2分)中国农民在这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什么样的伟大创造?(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采取了哪些做法?(列两项)(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你认为这种水平还存在什么不足?(2分)24.(8分)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18日——21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外交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开篇之作,是中美两国在关键时刻的一次历史性访问。美方十分重视胡锦涛主席的访问并给予最高规格礼遇。材料二:胡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在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新格局;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共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中美关系是哪一年走向正常化的?(1分)(2)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中美两国结盟吗?为什么?(3分)(3)当前,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至少两个不同角度)(4分)25.(10分)材料一: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试验段上,“和谐号”新一代动力轴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堪称“陆地飞行”!材料二:2011年7月23日晚8时,北京至福州的D301列车和D315列车在温州追尾。从这一刻起,奔驰的列车噶然而至,而人性的动车却勇往直前。D301动车司机潘一恒在最危险时刻,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为了使旅客多赢的一份生机,坚守岗位直至胸口被阀把穿透;在事故现场,医护人员、消防人员加紧工作,救死扶伤;在温州自愿者团队在医疗、心理、救援方面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医院里满是赶来鲜血的市民;在网上,数百万网友在参与转发量过50万条的“微博寻人”。材料三:“7·23”事故调查组成员、北方交大教授唐涛以个人的观点反思动车事故。“现在从发展总结的角度来讲,还要去呼吁国家、呼吁部门、呼吁各方的首脑,对我们现在速度本身要适当安排,尊重科学规律,尤其是合理的工期。我想我们国家现在出的很多事故,都跟速度直接相关。”唐涛说。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在救灾过程中志愿者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承担这些责任有何意义?(4分)(2)请从社会责任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张扬人性的力量?(3分)(3)唐涛反思说:“我想我们国家现在出的很多事故,都跟速度直接相关。”提醒“对我们现在速度本身要适当安排”,请问在这方面有何重大历史事件给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训?这一历史事件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3分)26.(12分) 1956 1966 1978 2020年19491952 1958 1964 1976 2000(1)上图1952年、1956年、1978年发生的大事中都涉及到哪一个共同的问题?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进入历史新时期分别在哪一年?(4分)(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怀揣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请问到2000年我们实现了什么梦想?到2020年我们又将实现什么梦想?(2分)(3)60余年风雨历程,我们有过灿烂成就,也有过挫折起伏,请结合图示中的时间提示各举一例予以说明?从中我们又可吸取什么?(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次月考社会.思品卷(答题卷及参考答案).doc 第一次月考社会.思品卷(试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