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南昌起义使革命军队创建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使国民大革命兴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之下时”可知,时间是1914年到1918年,结合所学,可知,“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A项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是题干材料里列宁称赞的现象,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 B.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C.十月革命打败了德国迎来和平 D.十月革命增加了社会主义力量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A项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错误,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的专制统治;
B项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题意;
C项十月革命打败了德国迎来和平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十月革命增加了社会主义力量是十月革命对俄国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十月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3.(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政治动荡。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其中,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是(  )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实行绥靖政策
C.推行胡佛反危机措施 D.加紧扩充军备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上台之后,为了缓解危机,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成功摆脱危机,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
A项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影响。
4.(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此公祭铭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潘家峪惨案 B.抚顺大屠杀 C.日本细菌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据题干“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南京大屠杀是题干公祭铭文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
5.(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胜算”。这次“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伏击,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据题干关键信息“1937年”“八路军”“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平型关大捷是题干中这次“胜利”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平型关大捷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识记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6.(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二战期间,日本认为战争是可以速胜的,从而避免让美国的经济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持久消耗战。为此他们发动了(  )
A.日俄战争 B.中途岛海战 C.珍珠港事件 D.九一八事变
【答案】C
【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珍珠港事件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史实。
7.(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43年,美、英、中三国在某次重要会议上签署了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重要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43年,中国、美国、英国三个国家在开罗召开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A项开罗会议是题干描述的会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开罗会议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开罗会议的相关知识。
8.(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安事变的解决与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利益,不计前嫌,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所以②③是其相同点。重庆谈判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①排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重庆谈判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④排除。
B项②③是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之处。重点掌握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9.(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队
C.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大国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A项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0.(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为了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某同学找到了马恩河战役作为资料来研究。
判断:   理由:   
【答案】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或马恩河战役中英法军队迫使德军后撤,西线陷入相持态势。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此役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或马恩河战役中英法军队迫使德军后撤,西线陷入相持态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重点掌握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等知识。
11.(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某同学在梳理近代革命组织时,写下了“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一兴中会” 。
判断:   理由:    
【答案】错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或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是1895年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
故答案为:错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或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和兴中会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材料题
12.(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中国近代报刊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杂志之主义如下: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维持世界真正之和平;四、土地国有;五、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连合;六、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
——《民报》简章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原载于《新青年》第六卷1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 建设共和政体”这一目标实现了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主张拥护“这两位先生”的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探索上的特点。
【答案】(1)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实现了。理由:①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或没实现,理由: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还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实现共和政体)。
(2)“民主”和“科学”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特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材料一“本杂志之主义如下: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维持世界真正之和平;四、土地国有;五、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连合;六、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 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三民主义。“ 建设共和政体”这一目标实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2)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和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使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提出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因此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探索上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故答案为:(1)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实现了。理由:①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或没实现,理由: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还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实现共和政体)。
(2)“民主”和“科学”。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特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13.(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组成员参观了镇海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绘制了年代尺。
材料二:小组成员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并做了读书注记: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主力到达贵州遵义。在随后的四个月,红军几乎不断地行军,进行了最有力的战斗。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深、最湍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的山口,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终于到达了陕北。
注: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曾说:“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
材料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摘编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陈寿昌的哥哥参与抵制日货的历史背景,分析1927年陈寿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的原因。并概括中国共产党此后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理解遵义会议后党和红军“获得了新的生命”,并列举两例红军在长征中经历的艰难险阻。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不胜的法宝是什么?
【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
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理解: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3)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的信息,联系所学,1919年陈寿昌的哥哥参与抵制日货的历史背景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因此1927年陈寿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的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缺少粮食给养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
(3)根据材料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可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理解: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3)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作为底蕴与诗意兼备的红色热土,宁波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部分红色旅游路线景点介绍。
①周尧故居。周尧是著名昆虫学家,曾赴意大利留学。1937 年7月,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周尧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到了前线。
②镇海九龙山抗日战争纪念碑。1940 年7月17日,日军大举入侵镇海口,在军民齐心奋勇抵抗下,21日下午,损失惨重的日军仓皇撤退。
③镇海口海防遗址(戚家山)。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战所需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1940 年,为切断上海-镇海-宁波这一对外运输路线,日军重点进攻镇海。国民党陆军与日寇展开白刃战,当时百姓还上前线给抗日将士送食物,最后击退了日寇。
④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1943年,中共浙东区委与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横坎头村和梁弄镇,逐步形成了以四明山为根基,梁弄为军事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周尧所说的“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中“大虫”是指什么?当时最有可能促使他停止留学,回国上前线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宁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面对敌人的践踏,英勇的宁波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悲壮的反抗,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中宁波的抗战事迹,说说青少年该如何弘扬抗战精神。
【答案】(1)日本侵略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
(2)①中国共产党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②在戚家山战役中,国民党与日寇展开白刃战,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③戚家山战役中百姓给抗日将士送食物,在镇海抗日战争中,军民齐心奋勇抵抗击退日军。体现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④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
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937 年7月,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可知,“大虫”是指日本侵略者。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战争,炮轰宛平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史称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因此七七事变最有可能促使周尧停止留学,回国上前线。
(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故答案为:(1)日本侵略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
(2)①中国共产党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②在戚家山战役中,国民党与日寇展开白刃战,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③戚家山战役中百姓给抗日将士送食物,在镇海抗日战争中,军民齐心奋勇抵抗击退日军。体现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④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 / 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南昌起义使革命军队创建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使国民大革命兴
2.(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 B.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C.十月革命打败了德国迎来和平 D.十月革命增加了社会主义力量
3.(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政治动荡。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其中,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是(  )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实行绥靖政策
C.推行胡佛反危机措施 D.加紧扩充军备
4.(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此公祭铭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潘家峪惨案 B.抚顺大屠杀 C.日本细菌战 D.南京大屠杀
5.(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胜算”。这次“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6.(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二战期间,日本认为战争是可以速胜的,从而避免让美国的经济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持久消耗战。为此他们发动了(  )
A.日俄战争 B.中途岛海战 C.珍珠港事件 D.九一八事变
7.(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43年,美、英、中三国在某次重要会议上签署了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重要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队
C.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大国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二、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0.(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为了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某同学找到了马恩河战役作为资料来研究。
判断:   理由:   
11.(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某同学在梳理近代革命组织时,写下了“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一兴中会” 。
判断:   理由:    
三、材料题
12.(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中国近代报刊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杂志之主义如下: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维持世界真正之和平;四、土地国有;五、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连合;六、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
——《民报》简章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原载于《新青年》第六卷1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 建设共和政体”这一目标实现了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主张拥护“这两位先生”的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探索上的特点。
13.(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组成员参观了镇海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绘制了年代尺。
材料二:小组成员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并做了读书注记: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主力到达贵州遵义。在随后的四个月,红军几乎不断地行军,进行了最有力的战斗。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深、最湍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的山口,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终于到达了陕北。
注: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曾说:“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
材料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摘编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陈寿昌的哥哥参与抵制日货的历史背景,分析1927年陈寿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的原因。并概括中国共产党此后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理解遵义会议后党和红军“获得了新的生命”,并列举两例红军在长征中经历的艰难险阻。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不胜的法宝是什么?
14.(2021九上·镇海区期末)作为底蕴与诗意兼备的红色热土,宁波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部分红色旅游路线景点介绍。
①周尧故居。周尧是著名昆虫学家,曾赴意大利留学。1937 年7月,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周尧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到了前线。
②镇海九龙山抗日战争纪念碑。1940 年7月17日,日军大举入侵镇海口,在军民齐心奋勇抵抗下,21日下午,损失惨重的日军仓皇撤退。
③镇海口海防遗址(戚家山)。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战所需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1940 年,为切断上海-镇海-宁波这一对外运输路线,日军重点进攻镇海。国民党陆军与日寇展开白刃战,当时百姓还上前线给抗日将士送食物,最后击退了日寇。
④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1943年,中共浙东区委与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横坎头村和梁弄镇,逐步形成了以四明山为根基,梁弄为军事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周尧所说的“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中“大虫”是指什么?当时最有可能促使他停止留学,回国上前线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宁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面对敌人的践踏,英勇的宁波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悲壮的反抗,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中宁波的抗战事迹,说说青少年该如何弘扬抗战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之下时”可知,时间是1914年到1918年,结合所学,可知,“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A项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是题干材料里列宁称赞的现象,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答案】B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A项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错误,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的专制统治;
B项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题意;
C项十月革命打败了德国迎来和平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十月革命增加了社会主义力量是十月革命对俄国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十月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3.【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上台之后,为了缓解危机,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成功摆脱危机,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
A项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使美国避免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斯福新政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影响。
4.【答案】D
【知识点】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据题干“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南京大屠杀是题干公祭铭文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
5.【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伏击,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据题干关键信息“1937年”“八路军”“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平型关大捷是题干中这次“胜利”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平型关大捷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识记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6.【答案】C
【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珍珠港事件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43年,中国、美国、英国三个国家在开罗召开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A项开罗会议是题干描述的会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开罗会议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开罗会议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安事变的解决与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利益,不计前嫌,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所以②③是其相同点。重庆谈判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①排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重庆谈判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④排除。
B项②③是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之处。重点掌握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A项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或马恩河战役中英法军队迫使德军后撤,西线陷入相持态势。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此役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或马恩河战役中英法军队迫使德军后撤,西线陷入相持态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重点掌握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等知识。
11.【答案】错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或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是1895年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
故答案为:错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或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和兴中会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2.【答案】(1)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实现了。理由:①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或没实现,理由: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还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实现共和政体)。
(2)“民主”和“科学”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特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材料一“本杂志之主义如下: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维持世界真正之和平;四、土地国有;五、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连合;六、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 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三民主义。“ 建设共和政体”这一目标实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2)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和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使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提出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因此近代中华民族在救国道路探索上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故答案为:(1)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实现了。理由:①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或没实现,理由: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还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实现共和政体)。
(2)“民主”和“科学”。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3)特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13.【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
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理解: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3)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的信息,联系所学,1919年陈寿昌的哥哥参与抵制日货的历史背景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因此1927年陈寿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的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缺少粮食给养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
(3)根据材料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可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理解: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3)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告诉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中国国情出发,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1)日本侵略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
(2)①中国共产党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②在戚家山战役中,国民党与日寇展开白刃战,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③戚家山战役中百姓给抗日将士送食物,在镇海抗日战争中,军民齐心奋勇抵抗击退日军。体现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④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
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937 年7月,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可知,“大虫”是指日本侵略者。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战争,炮轰宛平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史称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因此七七事变最有可能促使周尧停止留学,回国上前线。
(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故答案为:(1)日本侵略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
(2)①中国共产党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②在戚家山战役中,国民党与日寇展开白刃战,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③戚家山战役中百姓给抗日将士送食物,在镇海抗日战争中,军民齐心奋勇抵抗击退日军。体现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④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量战略物资来自海外。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①周尧的事迹、军民共同抵抗日寇等告诉我们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九龙山抗日和镇海口抗日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③抗战军民奋勇抵抗,建立革命根据地告诉我们要坚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艰难,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④抗战历程告诉我们要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