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必50词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等。4.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5.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6.明朝的内阁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7.票拟权指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或者是批阅同意等字眼),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8.并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属国王所有,分配给臣下使用,耕种井田的领主对国王承担义务和责任。9.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10.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11.丝绸之路是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海上交通要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12.朝贡贸易朝贡就是朝拜和进贡的简称,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在唐朝以后,这种朝贡关系又发展成朝贡贸易,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形式。13.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4.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中叶到清末,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办学历史,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办学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使源远流长的传统私学趋于成熟和完善。15.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16.《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17.《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18.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19.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变法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