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一、女真族的崛起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受辽控制压迫。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建国:12世纪初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措施: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②颁行女真文字,③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1.(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C. D.【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辽主要是与北宋对峙,位于北宋的东北方位,西夏先后与南宋和北宋对峙,位于宋朝的西北方位,金主要与南宋对峙,位于南宋的东北方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021·辽宁大洼·七年级期中)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答案】A【详解】女真族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公元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故A项正确;契丹族于公元960年建立辽朝,党项族于1038年建立西夏,蒙古族于1271年建立元朝,排除BCD。故选A项。3.(2021·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期中)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1.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时称北京为中都 2.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 3.保持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制A.辽朝 B.金朝 C.元朝 D.清朝【答案】B【详解】依据笔记中“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等信息可知反映的历史时期是金朝,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金迁都北京并称为中都,B项正确;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排除A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排除C项;清朝的建立虽然与女真族有关,但建立者是皇太极,也不是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排除D项。故选B项。4.(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北宋 C.西夏 D.金【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D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排除A项;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排除B项;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排除C项。故选D。5.(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金史》记载:上曰“……,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材料中的“上”指的是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结合所学可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各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因此材料中的“上”指的是完颜阿骨打,C项正确;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与材料“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元昊是党项族,是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忽必烈是蒙古族,是元朝建立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知识点二、金灭辽及北宋背景:女真崛起时,辽和北宋统治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灭辽:宋金夹击攻辽,宋败。1125年,辽被金灭亡。灭宋(不战而败):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6.(2021·河北邢台·七年级期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地交融。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C. D.【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038年,西夏建立,1227年被蒙古所灭。1115年,金朝建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所以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朝代有金和西夏,B项正确;南宋建立之前,辽已经被金灭亡,辽与南宋没有同时存在,排除A项;南宋建立之前,辽已经被金灭亡,辽与南宋没有同时存在,排除C项;南宋定都临安,南宋位于南方。西夏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7.(2021·广东南山·七年级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宋、西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C项正确;辽、宋、西夏、金是并立的政权,不是地方军阀,排除A项;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8.(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知识卡片,图中“结果”应填入的信息是( )时间:1127年 人物:宋徽宗、宋钦宗 经过:金攻破开封 结果:___________A.西夏灭亡 B.辽灭亡 C.北宋灭亡 D.南宋灭亡【答案】C【详解】根据知识卡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战争。宋宗、宋钦宗无心抵抗。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C项正确;西夏于1227亡于蒙古,排除A项;公元1125年,辽被金朝所灭,排除B项;1279年,南宋被元所亡,排除D项。故选C项。知识点三、南宋的偏安(绍兴和议1141)建立: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东京),史称南宋。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议和: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9.(2021·山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描述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杭州风景秀丽C.南宋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D.杭州和汴梁布局相近【答案】A【详解】材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故诗歌体现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心态。A项正确;材料描写了杭州的风景,但是不是诗歌的深层次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宋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没有把杭州和汴梁布局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1·广东·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中)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一叫法反映了当时百姓的情感与下列哪一说法最相符()A.同情肯定心目中的英雄岳飞 B.对金军的愤恨C.喜爱和赞美这种食物 D.对统治者的劝诫【答案】A【详解】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同情肯定心目中的英雄岳飞,A项正确;材料主要针对的是秦桧,因此B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1.(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北宋与辽之间达成了“澶渊之盟”B.西夏多次进攻北宋且屡屡获胜,后来北宋与之和谈,向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C.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最终共同灭了辽D.辽、西夏都与北宋约为兄弟之国【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经过常年战争之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双方边境保持了长久的稳定状态,A项正确;北宋与西夏议和之后,西夏向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排除B项;金先灭辽,再灭北宋,不是宋金联合灭辽,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辽、西夏、金于北宋的关系是并立关系,因此“辽、西夏都与北宋约为兄弟之国”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1·广东·河源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双方”是指(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南宋与金签定绍兴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D项正确;北宋与西夏签定庆历和议,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南宋与辽不相关,排除ABC三项。选D项。13.(2021·河南鹿邑·七年级期中)下列对英雄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兴亡趣事”的评价中,不准确的是A.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C.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D.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的主战场主要在中原的地区,中原人民受到了战火的影响,所以“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的评价错误,C项符合题意;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保护了中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收复了南方的失地,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重创了金军的主力,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知识延伸】1.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2.想一想:岳飞是抗金英雄,还是民族英雄?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满族的前身,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3.想一想: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1)积极影响: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2)消极影响: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如何评价宋金议和?1)对北宋来说——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来看—— 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民族交融。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小刚同学在暑假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进入岳飞墓的大门两侧有副对联,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你的答案是( )A.岳飞、赵高 B.石守信、元昊 C.岳飞、秦桧 D.阿保机、寇准2.(2022·湖南耒阳·七年级期末)南宋时期,抗击金军最著名的将领是( )A.文天祥 B.郑成功 C.岳飞 D.戚继光3.(2022·福建·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九年级期末)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之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金亦难以取胜,双方对峙于A.长城沿线 B.黄河中下游地区C.长江沿线 D.淮水至大散关一线4.(2022·江苏·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的意图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醉生梦死C.咏叹了西湖秀色 D.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5.(2022·广东普宁·九年级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6.(2022·安徽东至·七年级期末)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利于A.南北方民族融合 B.南方经济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D.南方人口的北迁7.(2022·安徽东至·七年级期末)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但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80%左右,军队人数最多时曾经达到12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宋代A.读书风气浓厚 B.诗人普遍具有昂扬的进取精神C.边境危机不断 D.诗歌是社交和抒情的重要方式8.(2021·青海·中考真题)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9.(2022·河南淮滨·七年级期末)岳飞的抗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B.他坚持的是正义的抗金斗争C.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了长久的和平10.(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叹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二、综合题11.(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政治特征。(2)材料二中“靖康耻”指什么历史事件?“胡虏”、“匈奴”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纪念岳飞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认识。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一、女真族的崛起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受辽控制压迫。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建国:12世纪初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措施: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②颁行女真文字,③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1.(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C. D.2.(2021·辽宁大洼·七年级期中)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3.(2021·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期中)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1.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时称北京为中都 2.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 3.保持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制A.辽朝 B.金朝 C.元朝 D.清朝4.(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北宋 C.西夏 D.金5.(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金史》记载:上曰“……,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材料中的“上”指的是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知识点二、金灭辽及北宋背景:女真崛起时,辽和北宋统治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灭辽:宋金夹击攻辽,宋败。1125年,辽被金灭亡。灭宋(不战而败):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6.(2021·河北邢台·七年级期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地交融。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C. D.7.(2021·广东南山·七年级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8.(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知识卡片,图中“结果”应填入的信息是( )时间:1127年 人物:宋徽宗、宋钦宗 经过:金攻破开封 结果:___________A.西夏灭亡 B.辽灭亡 C.北宋灭亡 D.南宋灭亡知识点三、南宋的偏安(绍兴和议1141)建立: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东京),史称南宋。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议和: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9.(2021·山西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描述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杭州风景秀丽C.南宋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D.杭州和汴梁布局相近10.(2021·广东·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中)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一叫法反映了当时百姓的情感与下列哪一说法最相符()A.同情肯定心目中的英雄岳飞 B.对金军的愤恨C.喜爱和赞美这种食物 D.对统治者的劝诫11.(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北宋与辽之间达成了“澶渊之盟”B.西夏多次进攻北宋且屡屡获胜,后来北宋与之和谈,向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C.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最终共同灭了辽D.辽、西夏都与北宋约为兄弟之国12.(2021·广东·河源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双方”是指(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13.(2021·河南鹿邑·七年级期中)下列对英雄岳飞等人领导抗金斗争“兴亡趣事”的评价中,不准确的是A.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C.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D.有效遏制了金兵南下【知识延伸】1.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2.想一想:岳飞是抗金英雄,还是民族英雄?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满族的前身,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3.想一想: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1)积极影响: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2)消极影响: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如何评价宋金议和?1)对北宋来说——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来看—— 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共36张PPT)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你知道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道长给两个孩子取名为“郭靖”和杨康吗?课堂导入七年级下册精品金与南宋的对峙2022背讲考七年级下册第8课课堂导入评价目标评价任务中考演练创新思维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评价目标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壹贰叁了解女真族社会生活生产情况以及金的建立。了解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以及宋金议和的情况。掌握金灭辽及北宋的有关史实。北宋西夏辽(契丹)女真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评价任务一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1.居住地:2.生活方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女真族的崛起完颜阿骨打概况:建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1115年阿骨打会宁 燕京(中都)统一:1.时间:2.人物:1.时间:2.人物:3.都城4.措施:唐朝前期疆域与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长白山黑龙江1.女真族的崛起(1)活动区域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国之所起焉。——脱脱《金史·高丽传》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俗勇悍,喜战斗, 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大金国志》女真人像(2)生活特点擅长骑射游牧生活金墓室壁画《放牧图》勇敢勤劳骁勇善战提问:仔细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呢?生活环境比较寒冷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3).女真族建立政权完颜阿骨打画像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品大金 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115年女真族统一抗辽建国11世纪末,统一女真各部12世纪初,起兵抗辽,大败辽军辽朝时期,女真受到契丹的控制和压迫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4).女真族发展壮大金太祖巩固统治的措施仿中原制度改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提问:女真族的发展壮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主动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民族间的交融学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铜坐龙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比较归纳想一想: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党项的元昊和女真的阿骨打,他们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共同点:都向中原王朝学习治理国家;都创制了自己的文字;都注重发展生产。说明:民族间的交融学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评价任务一女真族的崛起评价任务二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1.背景:2.结果: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宋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所灭金灭辽:金灭北宋北宋政治上腐败;军事上无能;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1.原因:2.结果:金灭辽及北宋金1115年建立1120年宋金盟约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女真的崛起与金灭辽、北宋形势图辽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陈述《全辽文》辽天祚(1101-1125年在位)提问:正当女真崛起时,辽的统治是怎样的呢?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1.金灭辽:1125年女真的崛起与金灭辽、北宋形势图金1115年建立1120年宋金盟约(宋徽宗)遣武议大夫马政……至女真军前议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辽朝大败,必亡之势共同夹击辽朝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1.金灭辽:1125年女真的崛起与金灭辽、北宋形势图金1115年建立1120年宋金盟约1125年金灭辽提问:金朝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北宋这时的辽朝,已处在灭亡的前夕,但童贯、蔡攸统领的宋军仍然不堪辽兵的一击……辽兵追击,直到涿水。宋兵一路上,死伤甚多。—范文澜《中国通史》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宋徽宗所作绢本设色《瑞鹤图》及瘦金体题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提问:这一时期的北宋又是什么样的光景呢?提问:此时的北宋国运真的如他所想一样兴盛吗?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女真的崛起与金灭辽、北宋形势图惜其乱势已成,不可救药……惴惴然讲和之不暇。——脱脱《宋史·钦宗本纪》宋钦宗(1126-1127年在位)2.金灭北宋:1127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脱脱《宋史·徽宗本纪》宋徽宗(1100-1126年在位)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2.金灭北宋:1127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脱脱《宋史·侯蒙传》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统编版教材第38页《相关史事》政治统治腐败不堪;战斗力弱,不战而败(农民)破家荡产,卖妻鬻子。——李光《庄简集》提问:此时的北宋统治集团面临着什么困境呢?国库亏空剥削百姓2.金灭北宋:1127年金1115年建立1120年宋金盟约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靖康二年) 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脱脱《宋史·钦宗本纪》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耻”。2.金灭北宋: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眼儿媚玉京曾忆惜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乡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眼儿媚宸传二百旧京华,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倾天折地,忍听琵琶。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家帮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主观北宋为什么会灭亡?经济政治军事客观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的抗金斗争;长期实行重文臣,轻武将,守内虚外的政策。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议一议议一议评价任务二金灭辽及北宋评价任务三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1.时间:2.都城:3.建立者:1127年临安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初年,进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①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②率“岳家军”在郾[yǎn]城大败金军主力,并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1.背景:2.成果:南宋的偏安赵构-宋高宗西夏西夏北宋南宋金金1.南宋建立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南 宋 建立者建立时间定都1127年赵构(宋高宗)临安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杭州西子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指谁?2.岳飞抗金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纷扰,母命以从戎报国,辄不忍。屡趣之,不得已,乃留妻养母,独从高宗皇帝渡河。——岳珂《金佗稡编(卷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脱脱《宋史·岳飞传》忠诚爱国廉洁正直(1)岳飞字鹏举,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出身农家,抗金名将,军事家和战略家。2.岳飞抗金岳飞画像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珂《金佗稡编(卷九)》军纪严明骁勇善战(1)岳飞2.岳飞抗金(2)郾城大战金军南下形势图郾城大战 将领作战 双方特点结果金军vs岳家军岳飞金军大败被迫后撤以少胜多以岳飞为代表主战派正宜乘其怠而击之……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岳珂《金佗稡编(卷九)》以秦桧和宋高宗为首主和派宋高宗:“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恃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有命不即禀,非特子孙不飨福,身亦有不测之祸,卿宜戒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秦桧:“如欲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VS提问:为何在这关键且有利的时刻,宋高宗和秦桧下达了如此命令呢?2.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今天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人格品质爱国情怀治军理念“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命,天下便可太平”。报国何曾惜身……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人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1. 岳家军能打胜仗的原因?小组讨论:抗金大将岳飞因什么罪名被处死?“莫须有”假罪名宋高宗: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秦桧( huì):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暗通金人)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真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对话:宋秦之谋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岳飞墓前有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有位姓秦的官员说:“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杭州岳王庙里的岳飞塑像1141年金和南宋 绍兴和议内容:1.南宋向金称臣;2.南宋每年给金岁币;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3.宋金对峙想一想: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①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②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3.宋金对峙(2)金迁都燕京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金中都城平面图(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2021·山东南区·一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CB中考演练(2021·广东·一模)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A.国家建立巩固 B.时代繁荣开放C.民族政权并立 D.盛世危机四伏(2021·山东东明·二模)有人戏称宋朝为“送朝”,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发展CB中考演练金建国:1115年金灭辽:1125年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南宋和金的对峙创新思维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小刚同学在暑假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进入岳飞墓的大门两侧有副对联,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你的答案是( )A.岳飞、赵高 B.石守信、元昊 C.岳飞、秦桧 D.阿保机、寇准【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岳飞,“佞臣”是秦桧。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C项正确;赵高是南宋皇帝,元昊是西夏的开过君主,和“佞臣”无关,排除AB项;阿保机是辽朝的建立者,与“忠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湖南耒阳·七年级期末)南宋时期,抗击金军最著名的将领是( )A.文天祥 B.郑成功 C.岳飞 D.戚继光【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取得郾城大捷,C项正确;文天祥生活在南宋末年,他抗击的元朝军队,排除A项;郑成功生活在明朝末年,他收复台湾,继续在东南沿海抗清,排除B项;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排除D项。 故选C项。3.(2022·福建·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九年级期末)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之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金亦难以取胜,双方对峙于A.长城沿线 B.黄河中下游地区C.长江沿线 D.淮水至大散关一线【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分界线不可能是北方的长城沿线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B项;双方也不是划江而治,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江苏·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的意图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醉生梦死C.咏叹了西湖秀色 D.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答案】D【详解】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愤恨南宋政府的偏安、腐化,不思抵御外族侵略,收复北方的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故作此诗讽刺无能的南宋政府,故排除B,D项正确;AC不符合世界的主旨,排除AC。故选D项。5.(2022·广东普宁·九年级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因此匈奴指的是女真族,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B。6.(2022·安徽东至·七年级期末)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利于A.南北方民族融合 B.南方经济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D.南方人口的北迁【答案】B【详解】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军不再南下,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故选B;宋金对峙不利于南北方民族融合,南方人口也不会北迁,AD错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说明宋和金都没有统一全国,C错误。7.(2022·安徽东至·七年级期末)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但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80%左右,军队人数最多时曾经达到12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宋代A.读书风气浓厚 B.诗人普遍具有昂扬的进取精神C.边境危机不断 D.诗歌是社交和抒情的重要方式【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但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80%左右,军队人数最多时曾经达到120多万人”可见宋代军队的投入相当大,说明宋代对武备和军队建设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宋代与辽、西夏、金的边境不断,故选C;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2021·青海·中考真题)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故A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故选A。9.(2022·河南淮滨·七年级期末)岳飞的抗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B.他坚持的是正义的抗金斗争C.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了长久的和平【答案】B【详解】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赢得人民的尊敬。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0.(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叹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诗人林升作诗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D项正确;材料描写了杭州的繁华和西湖歌舞,但这不是诗歌的深层次体现,排除A、C项;诗歌讽刺南宋统治者纸醉金迷,不是讽刺金朝统治者醉生梦死,排除B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11.(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政治特征。(2)材料二中“靖康耻”指什么历史事件?“胡虏”、“匈奴”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纪念岳飞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认识。【答案】(1)①辽;②金;政权分立、民族交融(2)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女真;岳飞抗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3)议和对宋代政府来说是屈辱政治,岁币加重了百姓负担。但议和后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解析】【详解】(1) 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代表的政权是辽;②代表的政权是金;依据示意图的内容可知,该阶段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2)依据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靖康耻”指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掳走;“胡虏”、“匈奴”指的是女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民纪念岳飞的原因是岳飞抗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3)依据材料三“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我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认识是议和对宋代政府来说是屈辱政治,岁币加重了百姓负担。但议和后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考)-【当堂考试】(学生版).docx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考)-【当堂考试】(教师版).docx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背)-【背诵清单+对点训练】(学生版).docx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背)-【背诵清单+对点训练】(教师版).docx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部编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