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徐州中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右图所示文物及其铭文,有周康王赐予孟器物和人口、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等信息。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2.某学者认为,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井喷。这个“创造的时代”是(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3.《东京梦华录》载: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这一现象表明( )A.汉代的市有专门贸易场所 B.唐代的草市又称“鬼市’C.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D.元代的市井按照商帮分类4.中国古代有一中央机构,保密性较强,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它一方面可参议军国大政,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摘抄辑录的秘书部门。该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宣政院 D.军机处5.某学者认为,鸦片显然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该学者看来( )A.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关系 B.观念差异直接导致战争C.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D.重农抑商引发鸦片战争6.“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有人据此图(见右图) 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结合所学,在①②③处应该是:( )A.①太平天国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B.①洋务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新文化运动C.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D.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7.右图是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示意图。该图能直接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A.掀起国民大革命运动 B.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C.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8.下图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投入的陆军占其陆军总兵力的百分比变化示意图,这说明( )A.太平洋战场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B.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增兵开始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D.中国是对日军作战的主要战场9.20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有时事评论写道:“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材料中“大规模的项目”最有可能在( )A.深圳 B.广州 C.浦东 D.厦门10.“我 ……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见右图)这说明“我”和“我的主人”的关系是( )A.严格的奴隶制等级制 B.具有封建性质的契约关系C.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D.权力义务对等的平等关系11.下图为某一事件发展进程示意图,其中横线处应为( )A.《权利法案》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12.小明同学在制作的思维导图——“明治维新”中粘贴了右图图片,用以说明 ( )A.富国强兵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13.漫画可以体现社会现象和政治生活,下图漫画反映了( )A.北约组织东扩受阻力B.西欧各国联合渡难关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性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14.(原创)材料: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汉文帝霸陵被正式认定,就是之前被人们称之为的江村大墓。……考古人员是如何确定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的?有四点因素是关键:第一:墓地占地规模大,却无封土,与《史记孝文本纪》中:“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的记载十分吻合。第二:它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亞”字形椁墓,“亞”字形墓室结构在汉代是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享用的墓葬形式。第三:墓中出土大量汉代文物,发现其中有汉代的明器官印,官印上的文字为“车府”“中司空印”等。出土这些官印的外藏坑围绕墓葬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第四:与窦皇后陵形成完整陵区 :在江村大墓东北方约800米处有另一座“亞”字形大墓,是已经被史料和考古证实的汉文帝妻子窦皇后的陵墓。史料记载,窦皇后和她女儿馆陶公主陪葬霸陵。(1)依据图文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4分)①重大的考古发掘与史书记载可以相互印证真伪。( )②霸陵的认定采用了多种证据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③汉文帝、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④从墓葬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汉文帝地位低于刘胜。( )(2)汉文帝霸凌墓葬出土文物和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出土文物折射出西汉王朝采取了什么样的治国政策?有何影响?(2分)15.(原创)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8分)材料一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1)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市场扩大的影响。(3分)(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突出表现。(3分)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2分)16. (原创)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0分)材料一孙中山大事记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孙中山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5分)材料二 (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2)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2分)材料三① ② ③大清皇帝统治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1909——1911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11家,资本额181万元;1910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25.5亿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三年银元 1912——1914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28家,资本额320万元;1919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44.8亿元。(3)依据材料三,比较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来克星顿的枪声大陆军组建萨拉托加大捷制宪会议通过 ▲图一、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幕鸟瞰图图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