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24.0分)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其文明的象征是(  )
A. 太阳历 B. 木乃伊 C. 金字塔 D. 象形文字
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可以关注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度 B. 领主制度 C. 专制制度 D. 种姓制度
在一次对外战争中,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了得胜立功的将领。能做出这一决定的“雅典人”是(  )
A. 外邦人 B. 成年男性 C. 奴隶 D. 妇女
与“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凯撒 B. 屋大维 C. 伯里克利 D. 君士坦丁
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二次以宗教”。这里的“宗教”指(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犹太教 D. 伊斯兰教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涉及人物间的关系是(  )
A. 封君与封臣 B. 主教与教徒 C. 领主与佃户 D. 地主与农民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公社 B. 庄园 C. 租地农场 D. 手工作坊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新社会集团”是指(  )
A. 富裕农民 B. 无产阶级 C. 封建贵族 D. 市民阶层
“对外抵御外族的入侵,对内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的欧洲帝国是(  )
A. 西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研究阿拉伯丰富的社会生活,可以阅读(  )
A. 《荷马史诗》 B. 《巴黎圣母院》
C. 《天方夜谭》 D. 《医学集成》
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人与雇主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该关系具有(  )
A. 原始主义性质 B. 封建主义性质 C. 资本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1522年9月6日,18位远航的勇士返回西班牙母港,被称赞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这是因为他们(  )
A. 完成环球航行 B. 到达印度西海岸
C. 到达好望角 D. 发现古巴和海地
观察“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中程运输的主要是(  )
A. 枪支杂货 B. 黄金白银 C. 烟草蔗糖 D. 黑人奴隶
图中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
A. 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 萨拉托加大捷扭转战局
C.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D.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该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B. 奠定废除君主制的基础
C.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校名:巴黎大学
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
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 校名:牛津大学
建立时间:11世纪晚期
发展: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控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A. 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 教皇权力凌驾国王之上 D.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的教育
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属于18世纪70年代的是(  )
A. 1776年 B. 1765年 C. 1876年 D. 1865年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是必备的学史素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应知晓其文化成就。请列举材料甲中罗马“高大建筑物”两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巨大帝国”法学成就的渊源以及在历法上的贡献。
甲:罗马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创造的宏伟……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摘自苏珊 伍德福特等《剑桥艺术史》)
(2) 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应明晰其传播方式据材料乙,说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对文化上的影响。指出材料丙中日本“移植”中国制度的典型事件。分析两则材料中文化传播的不同方式。
乙: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的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文明时期。(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丙:最早的中国式日本文明是古代日本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长期的移植过程中,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拒:经典、书法、制度……(摘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 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应汲取其历史智慧。以材料丁中的阿拉伯文化为例,概括世界文化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发表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传统的观点。
丁: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种有用的东西,他们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并发扬光大。(摘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世界历史走向近代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而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文艺复兴”奠定世界历史走向近代的思想基础。据材料甲,写出一例“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并指出“精神新生”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
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摘自保罗 富尔《文艺复兴》)
(2) “探寻新航路”开阔世界历史走向近代的眼界。材料乙中“地理大发现”是何事件?“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哪位探险者?据材料,指出“人类眼界扩大”后形成的观念及世界历史即将进入的新阶段。
乙: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探险者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的来临……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 “早期殖民掠夺”揭开世界历史走向近代的两面性。据材料丙,说明“资本积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早期殖民掠夺对欧洲殖民国家和世界市场的影响。
丙: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摘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西方政治理念在追求民主与法治的过程中得以初步实现。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宫廷政变中实现权利诉求。据材料甲写出英国采用“非暴力手段”发动的政变事件。政变过后,逐步形成的“新政治制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为“新制度”奠定基础的文献并指出这一文献体现的国家权力转移方向。
甲:英国用非暴力的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摘自钱承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 争论妥协中确立国家新框架。据材料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政府体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确立该体制的背景及法律文件,并说明保持其“灵活”遵循的原则。
乙:代表们创制出一种新的政府框架,开创了一种灵活的政府体制,使总统、立法者、司法者和人民大众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摘自乔治 布朗 廷德尔等《美国史》)
(3) 摧毁旧制度中伸张人权理想。据图片,指出法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起点事件。据材料丙,归纳《人权宣言》所阐明的观念。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方政治理念在逐步实现过程中所呈现的趋势。
丙: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摘自《人权宣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金字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法老的陵墓。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分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婆罗门是掌管宗教的祭司,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是雅利安人的自由平民阶层,首陀罗从事最低贱的职业.所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可以关注的制度是种姓制度。
故选:D。
本题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注意掌握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答案】B
【解析】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有这种民主。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4.【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架空了元老院,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建立后,版图不断扩大,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兴衰。与“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屋大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5.【答案】B
【解析】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二次以宗教”。这里的“宗教”指基督教。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基督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三大宗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督教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解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涉及人物间的关系是封君与封臣。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故选:A。
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知道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9世纪,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故选:B。
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庄园,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欧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8.【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题干材料中的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城市兴起的过程“。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0.【答案】C
【解析】《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研究阿拉伯丰富的社会生活,可以阅读《天方夜谭》。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的《天方夜谭》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阿拉伯的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的《天方夜谭》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解析】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开始时虽然只占少数,但却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人与雇主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该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中世纪晚期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解析】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正是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场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重点掌握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相关知识。
本题以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的场景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3.【答案】D
【解析】欧洲殖民者的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携带枪支、杂物等,乘船到非洲,换买黑奴,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到达美洲,这叫“中程”。最后,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归程”。三角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但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导致了非洲的落后。“三角贸易”示意图中中程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黑人奴隶。
故选:D。
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
14.【答案】C
【解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题干图片反映的的是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解析】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1799年11月,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他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拿破仑的革命活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解析】题目给出了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资料卡片,从卡片内容中的“12世纪、11世纪、主、教堂、教皇、牧师”等,可以看出它们建立的时间都是在中世纪,而且都与基督教相关,这表明资料反映了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欧洲大学的起源,注意从题目给出的知识卡片材料中获取信息。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7.【答案】A
【解析】一个世纪为100年。初期:前20年;前期:前30年;中期:中间30年;后期(晚期)后30年;末期:后20年;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所以18世纪70年代是1770-1779年,分析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8.【答案】【小题1】大竞技场、凯旋门;《十二铜表法》;儒略历。
【小题2】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化改新;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小题3】阿拉伯人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亚历山大东征、大化改新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亚历山大东征、大化改新等相关史实。
19.【答案】【小题1】但丁著有《神曲》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小题2】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全球阶段;资本主义时代。
【小题3】野蛮性、残酷性;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或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等相关史实。
20.【答案】【小题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由君主转移到法律。
【小题2】联邦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美国获是独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小题3】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平等、自由、民主;由人治转为法治,由专制转为民主。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法案》《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掌握三部法律文献的内容及影响。
本题以《权利法案》《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