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件(20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件(20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我们生存的家园
一、填空题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 )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 )和( )等。
3.( )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4.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 )。
二、选择题
1.北极地区的( )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A.哈尼族人 B.因纽特人
C.印第安人 D.犹太人
2.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 )”。
A.生物圈2号 B.生态圈2号
C.探索号 D.生态系统2号
3.目前已经探知,只有( )上有生命的存在。
A.火星 B.地球
C.金星 D.土星
4.下列小镇中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是( )。
A.河南朱仙镇 B.浙江乌镇
C.东莞长安镇 D.江苏周庄
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植树造林 B.消耗资源,发展经济
C.设立禁渔期 D.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三、判断题
1.人类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
3.“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4.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
5.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自然环境,是我们的家园。( )
四、观点辨析与说明理由
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什么?
五、看图并回答问题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你知道这是哪儿吗?请你说一说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4.1我们生存的家园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生命 地球 2.空间 环境 资源 3.地球 4.和谐相处
二、选择题
1. B 2. A 3. B 4. B 5. B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观点辨析并说明理由
1.我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因为人类生存必须要有五个条件:氧气、水、食物、适宜生存的温度、有固体表面。从其他星球的自然条件来看,目前还没有满足这五个条件的星球,就更别提人类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了。地球是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
解析:要依据证据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理解地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即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五、看图并回答问题
这里是中国浙江乌镇。乌镇以河为街,水桥相连,体现了人类顺应、尊重、善待自然。(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人类离开地球还能生存吗?
我们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我们生存的家园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生存的家园 单元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六下
学习目标 1.提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2.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 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难点 懂得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为了与生物圈1号(地球本身)区分而得此名。在1991年至1993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生物圈2号内的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生物圈2号因为物种多样性相对单一,缺少足够分解者的作用,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经广泛讨论,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这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于信赖的维生系统。 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维生系统。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园: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解读:本次活动,让我们一起探讨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能否生存。上面表格里的数据是月球和火星上温度、氧气与水的数值。人类生存的天体要想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和足够的光和热。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月球和火星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生活。而“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再次说明,我们创造不出来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空间。我们可以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活动准备 查找和准备与“生物圈2号”实验相关的资料。活动目标 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活动过程 1.看一看: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宇宙是无限的,我认为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还会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以去别的星球生存。 播放视频《人类在七大行星上可以生活多久》2.议一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第一小组: 我们根据查找的资料得知:“生物圈2号”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繁殖。最后人们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 第二小组: “生物圈2号”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于信赖的维生系统。活动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课件出行相关资料解读:这三幅图分别呈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场景。中国浙江乌镇依河而建,枕水而居;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冰砖垒砌冰屋;中国哈尼族人把村寨建在半山腰,保护了森林,保护了水源。活动准备 查找乌镇、因纽特人的冰屋和哈尼族人的村寨的相关资料。活动目标 懂得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活动过程 1.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片,说说这些是哪里的景色,这些景色都美在哪里。例:第一幅图是江南水乡——浙江乌镇,它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乌镇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清晨,河道上会升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一样。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寂静的乌镇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2.三幅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我发现乌镇以河为街,水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这种连桥成路,流水行船的景色,让我看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美。 播放视频《请爱护我们的地球》小结:你知道吗? 这水乡、冰屋、村寨,都是地球赋予人类的。人类应该感谢地球,和地球和谐相处。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名著简介《房龙地理》又名《地球的故事》。房龙对于世界地理的解读,把人作为重点,配以独家的手绘图片,讲述地理之上的人文,“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房龙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的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新知导入
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为
了与生物圈1号(地球本身)区分而得此名。
在1991年至1993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
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
无法自行达到平衡;生物圈2号内的水泥建筑
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生物圈2号因为物种多样性相对单一,缺少足够分解者的作用,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经广泛讨论,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这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于信赖的维生系统。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1课时 我们生存的家园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
宇宙空间很大,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
……
新知讲解
读了下面的资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
星 球 温 度 氧 气 水
月 球 —180~120°C 无 无液态水
火 星 —138~27°C 极少量 极少量
“生物圈2号”外部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了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新知讲解
本次活动,让我们一起探讨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能否生存。上面表格里的数据是月球和火星上温度、氧气与水的数值。人类生存的天体要想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和足够的光和热。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月球和火星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生活。而“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再次说明,我们创造不出来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空间。我们可以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解读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新知讲解
活动准备
查找和准备与“生物圈2号”实验相关的资料。
活动目标
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宇宙是无限的,我认为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还会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以去别的星球生存。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新知讲解
科学家已经证实,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我认为地球是太空里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因为从书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可以发现,离地球很近的月球和火星的温度、氧气、水均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人类在七大行星上可以生活多久
新知讲解
2.议一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
第一小组:
我们根据查找的资料得知:“生物圈2号”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繁殖。最后人们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
第二小组:
“生物圈2号”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于信赖的维生系统。
活动园
人类离开地球能生存吗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新知讲解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一般建在半山腰,村寨上面的山坡分布着涵养水源的森林,村寨下面的山坡密布着梯田。
这三幅图分别呈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场景。中国浙江乌镇依河而建,枕水而居;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冰砖垒砌冰屋;中国哈尼族人把村寨建在半山腰,保护了森林,保护了水源。
解读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活动准备
查找乌镇、因纽特人的冰屋和哈尼族人的村寨的相关资料。
活动目标
懂得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片,说说这些是哪里的景色,这些景色都美在哪里。
第一幅图是江南水乡——浙江乌镇,它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乌镇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清晨,河道上会升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一样。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寂静的乌镇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第二幅图是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他们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格陵兰。
第三幅图是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这里的哈尼族人在层峦叠嶂中开辟出一块块梯田,春天,这里云气缭绕,宛如仙境。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2.三幅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我发现乌镇以河为街,水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这种连桥成路,流水行船的景色,让我看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美。
部分因纽特人居住在格陵兰岛,这里终年被冰雪覆盖,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是个苦寒之地。但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居住在这样的冰屋之中。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哈尼族村寨或依傍山势而筑,或根据山势依山梁走向而建,或坐北向南而住,或坐东向西而居。从高山森林常年流下的泉水,为哈尼族村寨人畜饮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请爱护我们的地球
新知讲解
你知道吗?
这水乡、冰屋、村寨,都是地球赋予人类的。人类应该感谢地球,和地球和谐相处。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讲解
名著简介
《房龙地理》又名《地球的故事》。房龙对于世界地理的解读,把人作为重点,配以独家的手绘图片,讲述地理之上的人文,“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房龙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的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活动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填空。
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 )和( )等。
2.“生物圈2号”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地球将难以
永续( )。
3.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 )
二、选择。
1.( )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A.中 B.美 C.英 D.德
课堂练习
B
环境
空间
资源
生存
自然环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思维导图
提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地球——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