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西北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大,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 B.纬度高 C.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 D.多盆地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塬、梁、茆、川等不同的地貌景观。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图”,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修梯田、挡土坝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B.图中的缓坡地种植优质山杏、牧草、修梯田C.图中的陡坡应该发展种植业,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D.图中的坡脚应修挡土坝、护坡坝3.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4.新疆的绿洲农业很有特色,主要农作物有( )A.大豆、棉花 B.小麦、玉米C.小麦、棉花 D.水稻、小麦5.“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A.吐鲁番盆地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来自西藏的小慕到宁波某校西藏班求学,宁波的青山绿水是小慕从未见过的,各类海鲜是小慕从未品尝过的,但小慕觉得吃不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小慕异地求学属于区域交流中的 ▲ 交流A.经济 B.物产 C.文化 D.人才7.上述材料说明了①区域之间应该相互封闭 ②西藏与宁波两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③区域之间可以相互联系 ④两地自然条件不同导致物产不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列关于乌鲁木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③乌鲁木齐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成为其发展经济的障碍④乌鲁木齐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下列诗句能反应下图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鬼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0.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的是我国西北地区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气温低③“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东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下图中从东到西依次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1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内蒙古草原非常恰当,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属于典型的(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草原气候 D.寒带草原气候13.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的是我国西北地区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气温低③“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东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热量 C.水源 D.光热条件15.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下列属于流行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形式的是A.二人转 B.黄梅戏 C.信天游 D.秦腔16.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 )A.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往来C.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D.土地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17.宁夏的华西村和东部地区相比,拥有的优势是()A.雄厚的资金 B.先进的技术 C.科学的管理经验 D.丰富的资源18.5月,丽水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张志军带领全体援疆教师开展“送课讲学”交流活动。从区域交流角度看,丽水市选派教师到新疆支教属于( )A.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 C.经济交流 D.人才交流19.具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称谓的城市是( )A.喀什 B.包头 C.乌鲁木齐 D.成都读“我国Y市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20.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严重C.土壤污染 D.土地盐渍化21.为了防止该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①严格治理大气污染,落实科学发展 ②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④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早春皮袄午穿纱——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B.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有关C.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受海陆位置影响D.天涯海角隆冬暖——受纬度位置影响二、非选择题23.某校九年级学生针对青海省脱贫攻坚开展研学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收集】同学们查阅到,青海省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大力推广藜麦种植。藜麦富含高蛋白、维生素,被称为“超级谷物”。它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耐旱、耐寒、喜光的作物,最适合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生长。青海省多数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藜麦。此外,同学们还收集到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和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实地考察】同学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政府提供免息贷款,农户都种了几十至上百亩藜麦,组建合作社,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田野里,同学们看到现代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农户们的脸上洋溢着脱贫后的喜悦。(1)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描述藜麦原产区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该地区低海拔山谷地带的农业特色。(2)依据材料,解释青海省“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藜麦”的理由。(3)阐述材料中青海省的做法对其他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24.长绒棉(喜光热、耐旱),由于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疆阿拉尔市现有耕地260多万亩,年日照时数2774小时,年均气温8.78℃,无霜期192天,年降水量61毫米。近年来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长期依赖进口,为此,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改良长绒棉品种。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阿拉尔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1)根据上图,描述阿拉尔市的相对位置。(2)根据上图和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3)结合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C3.A4.C5.A6.C7.D8.B9.B10.A11.C12.C13.A14.C15.C16.B17.D18.D19.C20.A21.D22.C23.(1)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或秘鲁西部山区;纬度约2°S—12°S,经度约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带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2)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大部分地区光照时间长,适应藜麦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藜麦的种植;(3)启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机械化生产;努力开拓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4.(1)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临近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或邻近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的交汇处。)(2)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水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垦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3)“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说明市场需求大等;“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说明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说明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