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11.1 杠杆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制作 高文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及其分类。(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教学难点:会画出杠杆的力臂。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使工作更省力,更方便,这样的工具统称为机械(machinery)。新知讲解机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为了方便研究,人们将机械的各种构件归并为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并称为简单机械。新知讲解杠杆(Lever)是最简单的机械。搬不动一个物体,可以找一根棍子去撬一撬,撬棍就是杠杆。撬棍新知讲解支点O杠杆(Lever)是最简单的机械。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都可以看做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动力F1阻力F2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工具是生活中的杠杆。羊角锤筷子杆秤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工具是生活中的杠杆。镊子扳手跷跷板新知讲解简单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蒸汽机、内燃机、拖拉机、汽车、起重机等许多机器中都包含各种各样的杠杆。挖掘机利用杠杆来控制翻斗新知讲解简单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蒸汽机、内燃机、拖拉机、汽车、起重机等许多机器中都包含各种各样的杠杆。塔式起重机的吊臂也是杠杆新知讲解如图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的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新知讲解如图所示,杠杆转动,不是平衡状态,需要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想一想,平衡螺母应向哪个方向调节才能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新知讲解如图所示,杠杆右端高,两端的平衡螺母应该向右方调节,直至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新知讲解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移动一边钩码的位置的悬挂点,会产生什么现象?右边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改变作用力的方向,这时又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右边挂钩码的悬线向左偏,改变力的方向,杠杆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相当于右边钩码向左移。新知讲解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新知讲解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arm of force)。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L1F1F2L2O新知讲解力臂是由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的,它包含了力的两个要素。因此我们讨论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时,确定支点后,只要考虑力的大小和力臂就可以了。L1F1F2L2O新知讲解杠杆的五要素:分析杠杆要从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五个方面来着手。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时,力臂与杠杆重合。L1F1F2L2O新知讲解1.定点:确定支点;2.画线:画出力的作用线;3.引垂: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4.标示:在垂线段上标出力臂的符号。OF2F1L2L1新知讲解1.定点:确定支点;2.画线:画出力的作用线;3.引垂: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4.标示:在垂线段上标出力臂的符号。OF2F1L2L1新知讲解如图所示是杠杆平衡状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力臂与杠杆重合。为了方便测量力臂,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实验步骤:1.不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实验步骤:2.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2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1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实验步骤:3.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4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2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实验步骤:4.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5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2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实验步骤:5.在杠杆左侧4格处挂3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4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装置新知讲解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中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N 动力×动力臂F1L1/N m 阻力F2/N 阻力臂L2/N 阻力×阻力臂F2L2/N m12340.50.210.120.110.22.50.110.251.50.220.150.10.10.20.20.250.250.30.3新知讲解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N 动力×动力臂F1L1/N m 阻力F2/N 阻力臂L2/N 阻力×阻力臂F2L2/N m12340.50.210.120.110.22.50.110.251.50.220.150.10.10.20.20.250.250.30.3新知讲解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用较小的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新知讲解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用较小的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新知讲解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以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新知讲解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这样的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杆秤曾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称重工具,它是一种典型的杆秤。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它和天平的优缺点。新知讲解杆秤和天平的工作原理都是杠杆平衡条件。杆秤动力臂与阻力臂不等;动力不等于阻力。天平是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新知讲解大概3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能精确称量的天平,有用力捣谷的舂和用来井上汲水的桔槔,在2000年多年前的《墨经》中,对杠杆原理就有精辟论述。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是最简单的杠杆B.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非平衡状态C.杠杆平衡仅跟动力和阻力有关D.杠杆平衡仅跟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有关A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B.力臂是由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的C.力臂包含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D.确定支点后,只要考虑力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D课堂练习3.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B.筷子C.食品夹D.钢丝钳D课堂练习4.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DA.钢丝钳 B.开瓶器 C.剪枝钳 D.食品夹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B.费力杠杆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以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C.镊子是是省力杠杆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C课堂总结一、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做杠杆。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杠杆五要素:一点二力二臂。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方便从杠杆上测量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三、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板书设计一、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购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做杠杆。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杠杆五要素:一点二力二臂。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方便从杠杆上测量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三、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作业布置1.P77T1、T22.家庭作业:P77T3、T4、T5。家庭实验室:指甲钳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1.1 杠杆导学目标:(1)认识杠杆及其分类。(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重点: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难点: 会画出杠杆的力臂。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杠杆是最 的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 物体叫做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叫做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叫做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杠杆平衡在 位置,方便从杠杆上测量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或F1L1 F2L2。3.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 阻力。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 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较 距离可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 的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时,动力 阻力。课堂导学一、杠杆1.杠杆是最 的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 物体叫做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叫做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叫做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杠杆平衡在 位置,方便从杠杆上测量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或F1L1 F2L2。三、杠杆的分类3.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 阻力。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 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较 距离可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 的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杠杆平衡时时,动力 阻力。4.在钢丝钳、铁皮剪刀、理发剪刀、核桃夹、天平、食品夹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是最简单的杠杆B.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非平衡状态C.杠杆平衡仅跟动力和阻力有关D.杠杆平衡仅跟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有关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B.力臂是由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的C.力臂包含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D.确定支点后,只要考虑力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3.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B.筷子C.食品夹D.钢丝钳4.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B.费力杠杆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以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C.镊子是是省力杠杆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课后练习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简单、坚实、支点、动力、阻力、距离、动力臂、阻力臂。2.水平、力臂、=、=。3.大于、小于、小于、大于、小、大、等于、等于。课堂导学1.简单、坚实、支点、动力、阻力、距离、动力臂、阻力臂。2.水平、力臂、=、=。3.大于、小于、小于、大于、小、大、等于、等于。4.钢丝钳、铁皮剪刀、核桃夹,理发剪刀、食品夹,天平。课堂练习1.A;2.D;3.D;4.D;5.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1.1 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及其分类。(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教学难点:会画出杠杆的力臂。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杠杆1.认识杠杆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11-1-3: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要求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杆。 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杠杆。 “坚实物体”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 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 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的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观察 杠杆平衡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移动一边钩码的位置的悬挂点,会产生什么现象?右边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如图所示,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改变作用力的方向,这时又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右边挂钩码的悬线向左偏,改变力的方向,杠杆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相当于右边钩码向左移。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arm of force)。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 1 )找准支点;(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首先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 (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杠杆的五要素:分析杠杆要从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五个方面来着手。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时,力臂与杠杆重合。1.定点:确定支点;2.画线:画出力的作用线;3.引垂: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4.标示:在垂线段上标出力臂的符号。实验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是杠杆平衡状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力臂与杠杆重合。为了方便测量力臂,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步骤:1.不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2.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2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1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3.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4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2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4.在杠杆左侧2格处挂5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2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5.在杠杆左侧4格处挂3个钩码,试在杠杆右侧合适位置挂4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中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三)杠杆的分类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用较小的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以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这样的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讨论交流 研究杆秤如图所示的杆秤曾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称重工具,它是一种典型的杆秤。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它和天平的优缺点。杆秤和天平的工作原理都是杠杆平衡条件。杆秤动力臂与阻力臂不等;动力不等于阻力。天平是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杠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应用。大概3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能精确称量的天平,有用力捣谷的舂和用来井上汲水的桔槔,在2000年多年前的《墨经》中,对杠杆原理就有精辟论述。三、板书设计,整体提升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是最简单的杠杆B.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非平衡状态C.杠杆平衡仅跟动力和阻力有关D.杠杆平衡仅跟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有关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B.力臂是由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的C.力臂包含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D.确定支点后,只要考虑力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3.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B.筷子C.食品夹D.钢丝钳4.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B.费力杠杆动力作用点移动较小距离可以使阻力作用点移动较大的距离C.镊子是是省力杠杆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参考答案:1.A;2.D;3.D;4.D;5.C。五、作业1.P77T1、T22.家庭作业:P77T3、T4、T5。家庭实验室:指甲钳实践活动 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杠杆,试着分析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教学反思:力臂是本节课的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虽然数学中已学过,但遇到问题仍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或过支点作平行线,再过力的作用点画垂线,应多次以实例给予纠正。机械:工作时更省力或更方便的工具。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的的坚实物体。五要素支点O:转动的支撑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力臂决定。作力臂一找:确定支点;二画:沿力的方向画直线;三引: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四标:用大括号标出力臂。(直角边放在力的作用线上,另一直角边靠近支点,沿支点画垂线。)杠杆平衡条件:调杠杆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1L1=F2L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杠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 杠杆 教案.doc 11.1 杠杆 .ppt 11.1 杠杆 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