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33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33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识抢答
2022年3月4日和3月5日,两会将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2、全国人大、政协几年换一届?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5、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
依法治国
2.1《坚持依宪治国》
八年级下册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20-P25的内容
导学预习
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根本的活动准则
观看视频并思考:宪法的构成?宪法的基本内容?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请你说说宪法由哪些部分组成?
1.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1975年1月17日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1978年3月5日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后,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
现行宪法
探究与分享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此后,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
请翻开宪法读本,找出下列问题,并回答。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章
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序言
公民基本
权利和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格尊严权……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纳税……
第二章
国家机构的
组织及职权
全国人大:最高立法权
人民政府:行政权
人民法院: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检察权
国家监察委:监察权
......
第三章
总结:宪法内容规定的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什么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不是所有问题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本法!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1)宪法的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材料: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切实抓好宪法法律的学习宣传贯彻,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4.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最高的法律效力
观看视频,思考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1.宪法的地位/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我国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施以什么样的处罚。
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民法典
刑法
宪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
保护法
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
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探究与分享P24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国家生活中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要以宪法为基准,保证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统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法律条文
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在法律效力上有什么不同?
(3)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P25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二条第七款规定:“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电报,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宪法规定具有原则性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国务院制定:如《治安国管理处罚法》、《盐业管理条例》等。
地方立法主体制定:如《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陕西省消防条例》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规
宪法
法律
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母法
子法
知识拓展
民法典、刑法、民诉、刑诉、经济法、行政法六大基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修改宪法必须遵循的原则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原因:①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②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则性
(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具体落实
(实现基本权利)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课堂小结:
1. 下图是我国宪法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国家性质
B. 国家制度
C. 国家机构
D. 国家主席
C
课堂练习
2.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课堂练习
A
3. 【2021 泉州模拟】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我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的是(  )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③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④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课堂练习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