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2.请将第Ⅰ卷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 题不予计分,请将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内。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固体 NH4NO3 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该过程的△H-T△S,△H,△S 的符号是( )
A.+,—,— B.+,+,— C.—,+,— D.—,+,+
2.已知在稀溶液中 H+(aq)+OH—(aq)=H O(l)△H= -57.3 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
A.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B.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C.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D.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 57.3 kJ∕mol 的热量
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装置
实验
吸收 NH3
干燥氯气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4.2.0molPCl3 和 1.0molCl2 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PCl3(g)
+Cl2(g)PCl5(g),达平衡时为 0.4mol,如果此时移走 1.0molPCl3 和 0.5molCl2,在 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PCl5 的物质的量为 ( )
A.0.4mol B.0.2mol C.小于 0.2mol D.大于 0.2mol,小于 0.4mol
5.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 N2+3H22NH3,在反应起始时 N2 和 H2 分别为 1mol 和 3mol, 当达到平衡时,N2 的转化率为 30%,若以 NH3 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 NH3 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 N2 和 H2 的转化率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膜交换法,只允许 Na +由阳极区到阴极区,而阴 离子不能通过。
C.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由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D.电镀铜时候,应把铜作阳极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7 的 CH3COONa 和 CH3COOH 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H3COOˉ)﹥(Na+)﹥c (H+)=c (OHˉ)
B.将 pH=10 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的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 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 Na2CO3 与 NaHCO3 溶液相比,Na2CO3 溶液的 pH 大
8.已知氟化氢气体存在下列平衡:2H3F3 3H2F2,H2F2 2HF,若平衡时混合气体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2g/mol,则 H3F3 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 )
A.小于 10% B.大于 10% C.等于 10% D.大于或等于 10%
9.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定性检验 SO32–,将 BaCl2 溶液用 HNO3 酸化 B.为了提高 KMnO4 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Cl – ,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溶液 D.配制 FeCl2 溶液时通常加少量 HNO3 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l0.若 pH=3 的酸溶液和 pH=11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 )
11.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 Ag2SO4
B.将 AgCl 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 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 Ag2S 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 和 AgI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逐渐增大
12.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 25mL 的碱式滴定管量取 14.80mL 的 KMnO4 溶液
B.用 100mL 量筒量取 5.2mL 盐酸
C.用 100mL 容量瓶配制 80mL0.1 mol/L 的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0gNaCl
13.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 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 25 mL 待测 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 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 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 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 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增大
D.纯水的 pH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T℃时,A、B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 C 气体。反应过程中 A、B、C 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 ,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 和 T2 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g)+2B(g)=2C(g)△H= -285.84KJ·mol-1
B.该反应中 T1<T2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A 的转化率增大
D.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 0.3 mol/L A、0.1 mol/L B 和 0.4 mol/L C 反 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0.4 mol/L
16.如右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当闭合开关 S 后,以下 表述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B.Al、Pt 两极有 H2 产生
C.Mg、C 两极生成的气体可以恰好完全反应
D.甲池 pH 减小,乙池 pH 不变
17.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
A.常温下,0.1 mol/L NaOH 溶液与 0.1 mol/L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 C(Na+)>C(CH COO—)>C(OH—)>C(H+)
B.常温下,0.1 mol/L NaOH 溶液与 pH=2 的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
- + + -
C(CH3COO
)>C(Na )>C(H )>C(OH )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 pH=7,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CH3COO )
= C(Na+) > C(H+) = C(OH—)
D.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醋酸使溶液呈酸性,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Na+)>
— + —
C(CH3COO
)> C(H )> C(OH )
18.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 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
3H2O = KIO3 + 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3H O–6e–= IO –+6H+
2 3
C.阳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电解前后溶液的 pH 明显减小
19.25℃时,在浓度均为 1 mol/L 的(NH4)2SO4 、(NH4)2CO3 、(NH4)2Fe(SO4)2 的溶液

中,测得其中 c(NH4
)分别为 a、b、c(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b>a>c D.a >c>b
20.如右图所示,杠杆 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 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 Cu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 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高 B 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低 B 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B 端高;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高,B 端低;为导体时,A 端低,B 端高


二、填空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Ⅰ.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 CO2 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 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 生产燃料甲醇。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该 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 kJ·mol-1)的变化。
(1) 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T1℃时,在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 和 3mol H2,测得 CO2 和 CH3OH(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
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 为 mol·L-1·min-1。
(2)温度变为 T2℃(T1 > T2),平衡常数 K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3)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n(CO2)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 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 1molCO2 和 3molH2 E.充入 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Ⅱ.在温度 t℃,某 NaOH 的稀溶液中 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 a+b=12,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Kw= ;t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 pH=c 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 pH 如右表 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忽略不计,则 c 为
22.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1)可用 Li2CO3 和 Na2CO3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 的混合气 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2CO+2CO3
-4e-=4CO ,正极反应式_
(2)某甲烷一氧气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的两个电极均由多 孔碳制成,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气体由多孔碳隙逸出并在电极表 面放 电 , 反应后溶 液中 K2CO3 增 多。写出 该电 池的 负极反应 式
23.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 LiCoO2 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 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还含有 FeO、MgO、CaO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 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 pH: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 pH
2.7
3.7
9.6
完全沉淀 pH
3.7
4.7
11

②Li2CO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 LiAlSi2O6 的组成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 A 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Ⅳ生成 Li2CO3 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 Li2CO3 沉淀的操作名称 , 洗涤所得 Li2CO3 沉淀要使用 ( 选填“热水”或“冷水”) ,你选择的理由是
(5 ) 电 解熔融氯 化锂 生 产 锂时 ,阳极 产生 的氯气中 会混 有 少 量氧 气,原因是
24.某化学课外研究小组拟对一种焰火原料(由两种短周期中的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组成
的合金粉末)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该焰火原料的组成
【资料检索】Mg2+检验的方法:取 2 滴待检液,加入 2 滴 2mol/LNaOH 溶液,再加入 2 滴镁试剂(I)染料(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若出现沉淀并吸附镁试剂(I)染料呈天蓝色, 表示待测液中含有 Mg2+。注:Ag+、Cu2+、Fe3+、NH4+会妨碍 Mg2+的检测,Mg(OH)2 可溶于 浓的氯化铵溶液,其他的常见不溶性碱难溶于氯化铵溶液。
【探究思路】确定该焰火原料所含金属种类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初步试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如下。请填写下表。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冷水
无明显现象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稀盐酸
完全溶解,大量气体产生、溶液呈无色

(2)乙同学取甲同学第②组实验的溶液,加入镁试剂(I)染料,未见天蓝色物质。他得出
合金中不含镁离子的结论。乙同学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
(3)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焰火原料中的金属种类,实验记录如下

盐酸 过量氨水

足量饱和氯化铵溶液
合金 溶液 白色沉淀
加盐酸 溶解
沉淀
溶 加 NaOH 溶液
天蓝色物质
镁试剂(I) 足量 NaOH 溶液、煮沸、冷却 滤液

由丙同学的实验记录可知该焰火原料是由 和 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
实验中滤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需煮沸的理由是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是《史记》中西周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 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 封之于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 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 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4.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 曾国藩来做汉奸 ”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B.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C.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D.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5.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 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 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 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6.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 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 B.洪仁?⒖涤形?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7.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 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 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
8.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 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9.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 1920 年,18 岁参
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 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 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 ”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 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10.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 2012 年 2 月 20 日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市代表团时, 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反驳河村的史料最直接的是
A.《东京日日新闻》(1937.12.13) B.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电影《南京!南京!》
11.2008 年,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 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
A.建立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讲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 D.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线
12.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 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 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 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C.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D.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13.明朝永乐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 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 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 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 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4.伏尔泰和孔子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写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
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 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 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 C.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
D.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
15.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其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重要影响
A. 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16.19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 100 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 5000 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 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下表为 1854 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赞成的
议案
党派
非赢利协会
公司(10 项)
公立 学校
(15 项)
社会 改革
(监 狱改 革、收容所 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 业 公 司
(49 项)
共和党
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势均力敌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C.共和党在选举中占有全面优势 D.两党分歧日趋缩小
18.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 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 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 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 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 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19.1896 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 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 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20.2011 年 10 月 5 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
布斯逝世, 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为苹果公 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 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 顿创立的理论
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21.《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 1986 年均被法国的《读书》 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22.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
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 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C.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23.1873 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 100 多美元;1881 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 1/37,每吨钢的 成本为 50 美元;1892 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 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 12 美元以内。这主要说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4.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
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 比 1962 年低了许多 ”。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①多极化使各国经济矛盾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 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 是基于
A.马歇尔汁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 非选择题(共 3 题,50 分)
26.21 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 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 义。
——《马汉及其海权论》 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
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 防敌 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 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 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 庶有实济。”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912 年 12 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
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材料四 21 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
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 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 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 21 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2 分)
——《关于 21 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2)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2 分)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4 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4 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3 分)
27.时代在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 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
念反映的社会现象。(3 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 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 分) 材料四 蚌埠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蚌埠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 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3 分)
28.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 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 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
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 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 这种精神活动的领 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 30 余年(公元前 466 年—公元前 428 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 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 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 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 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3 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2 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这股新思潮的认识。(4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思想领域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主张(4 分), 并分析古希腊取得思想领域伟大成就的成因。(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 分)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本份试卷分第Ⅰ卷 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 有试题的答案涂、填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请规范、工整书写,保持卷面清洁。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读黄土高原某地地形图,回答 1~2 题。
1.若图中居民点想建设特色宾馆——窑 洞宾馆,最有可能建在图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从可持续发展考虑,该地区应该 A.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B. 利 用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 C.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D.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西藏色林错的湖面面积从 1975 年
的 1621.77km2 增长到 2008 年的 2171.46km2,图 3 为色林错流域图。 图 1
读图回答 3-4 题。
3.色林错流域 A.属于内流区,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 水补给 B.植被矮小稀疏,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D.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色林错面积的变化 A.利于沿岸发展水田农业
B.受板块运动的影响 图 2
C. 受流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D.反映了西藏气候的变化
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 涉及岛屿面积 13 平方千米,海域面积 200 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完成 5~ 6 题。
5.永兴岛的主要植被类型 A.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B.热带稀树草原 图 3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6.随着三沙市的建立和基础设的完善,海南省 计划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海水养殖

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
A.滨海湿地消失 B.淡水资源短缺 C.海平面上升 D.水土流失严重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 4),回答 7-8 题。
7.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8.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图 4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某地储水变化量为该地水量收入与支出之差。下图为 4 个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图。 据此回答 9 题。
9.塑造图中①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 量来自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 海浪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图 6),回答
10~11 题
10.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 图 5
B.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C.该省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 北部 a 处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11.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A.城镇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B.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C.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图 6
D.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面貌的变化。图 7 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 1990 年和 2012 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 和含少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12~13 题。
12.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减少
B. 植被覆盖率上升 C. 河流流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13.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 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经国务院批准,2011 年 11 月 16 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 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 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图 8) 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回答 14~15 题。
14.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 因是
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 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15.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 图 8
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 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 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 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④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⑥
图 9 是 2000~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 况分布示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 图 9
答 16~17 题。
16.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少 B.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C.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D. 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减少
17.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经济水平高的地 区都吸引 人口迁入
B.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C.人口减少 的地区人 口迁入多 于迁出 D. 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图 10 为 2012 年 2 月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 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 18~19 题。
18.图中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总的特点
A.从东部向西部递增 B.沿河流分布,从河谷向两侧递增 C.农村浅,城市深 D.沿海浅,内地深

图 10

19.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A.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B. 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C.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地 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和该地区C 城市的气候资料
表,综合分析后,完成 20~21 题。
20.关于 A 地区与 B 地区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 A 地形平坦,受夏季风影响小,气温低 B.图中 B 地海拔高度高,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C.图中 B 地海拔高度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D.图中的 A 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
21.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甘蔗 C. 苹果 D.甜菜
图 12 和图 13 是我国某地近 50 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 22~23题。
图 12 图 13
22.该地的自然带属于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苔原带
23.该地近 50 年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气温一直升高,降水呈增加趋势 B.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变率增加 C.气候变暖,更加湿润 D.气候变暖,河流流量大增
图 14 中 a、b、c 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 24-25 题。
24.海岸山脉、岛弧多分布在 A.a、b 板块上的东侧
B.a 板块上的西侧,b 板块上的东侧 C.a 板块上的东侧,b 板块上的西侧 D.c 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125°W


40°W
②150°E
图 14

25.①、②、③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
A.①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 B. ①、③属于消亡边界 C.②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 D.①、②属于生长边界
二、综合题(3 大题,共 50 分)
26.读我国西部某地区图,根据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13 分)
(1)说出 A 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4 分)
(2)请说出
A 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
利的自然条件。(5 分)
(3)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 A 地 区发展 120 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 中下游地区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 分)
27.读图 16,回答下列问题。(21 分)
(1)2012 年 12 月 5 日是莫言从北京首都机场 出发,前去瑞典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日子,
这一天瑞典首都与北京相比昼夜长短的特点
是 :到颁奖的 10 日其 首都的白昼 。(2 分)
(2)A 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
该国南部的植被类型是
E
;C 国南部植被类型主要为
。 (2 分)
材料一 A 国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大力发展 钢铁工业。目前其钢铁企业产品的 70%为 特种钢。特种钢中合金钢占 50%。上述钢 产品只有少部分在国内销售,85%以上的 钢产品出口到约 140 个国家。

(5)A、C 两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对该区域大西洋沿岸
气候起重要作用的洋流从性质分属于 ;据图判断,A 国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3 分)
28.(16 分)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 河经济带交汇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东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 降水量(实线)和种草植树面积( 虚线)的关系
(1)材料二可以看出:
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 与降水量和种草植树面 积的关系是:
图 17


;黄河三角洲
侵蚀和堆积的临界值是
: 毫米, 种草植树面积 平方千米。(6 分)
(2)与天津相比,青岛港 具有哪些优势,简要分析
其原因?(6 分)
图 18
(3)列举山东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8 分)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 2 分,共计 48 分。
1.今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 2680 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 50 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 8000 元的 玉镯。在这里涉及到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2.2011 年某商品生产部门生产 1 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20 元。2012 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 20%,某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一倍,某企业 1 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应为 A.50 元 B.100 元 C.144 元 D.120 元
3.为推动国有垄断行业改革,2012 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 )
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③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④有利于国家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居高不下的 CPI,除了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形成 投资理财习惯。下列投资理财方式中,属于投资者暂时让渡资金获得收益的有( )
①购买房产 ②购买政府债券 ③存款储蓄 ④购买商业保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右图漫画表明( )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B.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收入差距拉大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 D.居民恩格尔系数增加,生活水平下降
6.2011 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 2000 元提高到 3500 元 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 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 5000 元提高到 20000 元。国家提高税收 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C.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D.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7.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 40 亿份,而履约率仅约 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 失高达 6 000 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原始状态。这一现象说明( )
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C.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 D.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8.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解决右图漫画《两道封锁线》中出现的问题,必须( )
①环保有法可依——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
②尊重个人利益——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③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④规范市场秩序——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12 年 3 月 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尊重和保障人权”被首次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这进一步证 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C.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 D.公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10.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 政治生活时应( )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在某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该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未获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 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表明 ( )
①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表决权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④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安徽在“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 设,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保证。某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下列
最能体现该活动宗旨的是 ( ) A.若不任舟楫,岂得济彼巨川?不藉盐梅,安得调夫五味 B.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
C.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界在党和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在捐资助学、抗击灾害、修桥 铺路、扶危济困、保护生态环境、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 )
①宗教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表现,宗教问题是人民内部问题②我国宗教信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积极力量③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2 年新一轮贸易摩擦袭击“中国制造”。美国商务部 10 月 10 日对华光伏双反案做出终裁, 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决定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从上述
材料可以看出 ( )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与冲突③维 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2 年 11 月 19 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强调,南 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 口介入。这表明 ( )
①反对霸权和强权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②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各国国家利益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6.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
用的认识更加全面,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每一座城雕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透过城雕,你可以看到城市蜕变中,所经历的起伏、所思考的 困惑、所期待的未来。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
①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②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2 年 7 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
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 品的热卖说明 ( )
①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④
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 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 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
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
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微信”手机聊天软件,被很多年轻人视为“交友利器”,但也成为不法之徒的犯罪工具。手机
摇一摇,摇来的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骗子。现在有不法分子盯上了微信,用微信来作案。这说 明( )
A.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D.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和传媒的盲目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23.“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 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2012 年 4 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
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 “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材料体现了 (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16 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全会认为,要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 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生活》依据。(8 分)
(2)联系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8
分)
26.(16 分)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材料一:文化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8 分)
“十一五”以来,中央就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
新观点新论断;各地各部门加快进行实践创新,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上的探 索“新意”频现。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三网融合向纵深拓展,"铁腕"整治"三俗 "成效显著,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有力。这些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和实践层面的 创新探索,标志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材料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十年探索
阶段
改革的内容与方向
“十五”期间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公平
性日益失衡。
“十一五”期间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
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2009 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形成新医改方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 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注:2009 年以来的新医改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到 2020 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在“十一五”期间 所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8 分)
27.(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状况比较

注: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
材料二:从 2004—2012 年,连续八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2012 年中央“一 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 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 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 40%多,有时是 20% 多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家 80%以上的水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个是我们的 研究成果不是生产当中所需要的,另一个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 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 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数学(文科)试题
(试卷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请在答题(卡) 卷上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场强大小也一定相等 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D.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可能不为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试探正电荷无初速释放,它能始终沿某一条曲线电场线运动 B.某一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彼此平行,该区域内的电场不一定为匀强电场 C.课本“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演示实验中,所使用的静电计也可用电压表替换 D.场源为一个均匀带电球体,研究球外部产生的电场,可将其所带的电荷等效在球心
3.有下列命题:①电流强度有方向,电流强度是矢量。②一个击穿电压是 220V 的电容器, 若接入 220V 的正弦交流电,则会被损坏。③通电螺线管内有一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磁极
与螺线管磁极满足“同名排斥,异名吸引”。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受的洛仑兹力总是
垂直于“速度与磁场所决定的平面”,洛仑兹力永远不做功;但众多载流子(可形成电流的 粒子)定向移动产生洛仑兹力所表现出的总效果安培力,却可能做功。
上述正确命题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题 4 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o - xyz ,M、N、P 为电
场中的三个点,M 点的坐标(0, a ,0),N 点的坐标为( a ,0,0),P 点的坐标为( a ,
0.5 a ,0.5 a )。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 MN,M 点电势为 0,N 点电势为 1V,则 P 点的 电势为( )

A. 2 V B. 3 V
2 4
z
M
?
N ? y
C. 1 V D.
4
 3 V
2
x
题 4 图

5.如题 5 图所示, o 处有一固定的点电荷 Q ,另一试探电荷 P 从很远处以初速 v0 射入场源
点电荷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是曲线 MN 。a、b、c 是以 o 为中心、以 Ra 、 Rb 、
Rc 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 Rc - Rb = Rb - Ra 。1、2、3、4 为轨迹 MN 与三个圆的一些交

点。以 W12
表示电荷 P 由 1 到 2 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绝对值,以 W34
表示电荷 P 由 3 到 4

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绝对值,则( )
A.P、Q 两电荷带电性质可能同种,也可能异种
B.P 的初速度方向的延长线与 o 点的距离可能为零

? ?
P ?2
o ?

a b c
C. W12
D. W12
=W34
? 2 W34

N ? ?
4
题 5 图
6.如题图 6 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 A 为固定电极, B 为可动电极,组成一 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 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与零刻度在中央的灵敏电流 表、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已知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当待测压力
增大时,有下列说法
①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②电容器的电量将增加
③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④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 G +
B
待测压力
题 6 图
7.将阻值相等的电阻 R1 和 R2 串联后接在一个内阻不计的稳定电源上。设 R1 的温度不变,对
R2 加热或冷却(此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则 R2 的电功率( ) A.加热后变大 B.冷却后变大
C.加热后变小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8.如题 8 图所示,铜质导电板置于匀强磁场中,通电时板中电流方向向下,由于磁场的作
用,则( )
A.板左侧聚集较多电子,使 b 点电势高于 a 点电势 B.板左侧聚集较多电子,使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 C.板右侧聚集较多电子,使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 D.板右侧聚集较多电子,使 b 点电势高于 a 点电势
? ? ? ?
? ? ? ?
a I b
? ? ? ?
? ? ? ?
题 8 图
9.如题 9 图所示,两点电荷 +q 和-q 以相同角速度? 绕轴 o'o 匀速转动(圆心是 P 点),+q
转动半径较小。图中 +q 的速度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则 P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 )
A.沿 o'o 向上
B.沿 o'o 向下 C.从 +q 指向-q
D.磁感应强度为零
o
?
+q ? -q
P
o'
题 9 图
o '
10.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设其
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 S ,电流为 I 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 ,电 量为 e ,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 ?l 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是( )
I ? ?l
A.
eS
m
2eU
I ? ?l
B.
e
m
2eU
I
C.
e ? ?l
m
2eU
IS ? ?l
D.
e
m
2eU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9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的横线上或画在虚线框内)
11.(5 分)用多用表测电阻。
①每次换挡后,需重新 __,再进行测量。
②如果表的指针偏转(相对电流零刻度线)过大,为使测量比 较准确,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 __(选填大或小)的挡位上。
③某次测量电阻时,表的指针如题 11 图所示,则该电阻的测 量值是 W 。
题 11 图
12.(6 分)某电压表的内阻在 20 k ? ~50 k? 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面可 选用的器材:
待测电压表 V(量程 3V)
电流表 A1(量程 200? A ) 电流表 A2(量程 5mA )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K ? )
电源 E(电动势 4V,内阻不计) 电键 K
①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 (填写字母代号)。
②试在虚线框内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题 12 图)。
题 12 图

13.(8 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时测得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
在题 13 图 1 的方格纸上(已标出 3 点)标出另外 3 点后,正确画出 U-I 图线,利用图线 可求出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保 留 2 位有效数字)。并在题 13 图 2 中用实线表示导线,现已有 3 条导线,再添加 3 条导线 后,形成正确的实物连接图。
1
2
3
4
5
6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1.5
1.4
1.3
1.2
1.1
1.0
U/V
?
0 0.1 0.2 0.3 0.4 0.5 0,6
图 1 图 2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共 41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 分)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实验中,电路图如题 14 图(1)。 一位同学使用的电源电动势为 8.0V ,测得放电的 I ? t 图像如题 14 图(2)所示。(最终计 算答案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 狭长矩形(图中最左边),它 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若按“四舍五入”法 数得“ I ? t 图线与两坐标轴包
围面积”为 42 个小方格,试计
算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的放电量。
题 14 图(1)
(3)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值。

题 14 图(2)

15.(11 分)如题 15 图所示为一个电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
可见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焦耳热使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参考图中的曲
线,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电源的内阻;答案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I / A
(1)若把四个这样的电灯串联后,接在电动势为 8.0V
的电源上,求通过灯泡的电流和每个灯泡的电阻。
(2)将一个这样的电灯与 R0 =10 ? 的定值电阻串联, 接在电动势为 8.0 V 的电源上,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及灯泡的
电阻值。
0.6
0.4
0.2

U / V
0 2 4 6 8
题 15 图
16.(8 分)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在 xoy
平面上,磁场分布在以 o 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一个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从原点 o 开始运动,初速为 v ,方向
沿 x 正方向,后来,粒子经过 y 轴上的 P 点,此时速度方向与 y
轴的夹角为 30o , P 到 o 的距离为 l ,如题 16 图所示。不计重力

y
30o
P
l
o x

影响。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 xoy 平面上磁场区域的半径 R 。
题 16 图

17.(14 分)如题 17 图(1)所示为示波器的部分构造。真空室中电极 K 连续不断的发
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电压为U 0 的加速电场后,由 A 小孔 f 沿水平金属板 A、B 间的中心轴线射入板间,板 k f 长为 l ,两板相距 d ,电子穿过两板后,打在荧光屏 上,屏到两板边缘的距离为 L ,屏上的中点为 O ,屏上 B
b ?
d s /2
o s /2
a ?
a 、 b 两点到点 O 的距离均为 s 。若在 A、B 两板间加上
2
变化的电压,在每个电子通过极板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
视作恒定的。现要求 t =0 时,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出偏转电 场后打在屏上的 a 点,然后经时间T 亮点匀速上移到 b 点,
在屏上形成一条竖直亮线。电子的电量为 e ,质量为 m 。
U 0 l L
题 17 图(1)
U BA
T

(1)求 A 、 B 间电压的最大值。
(2)推导出加在 A、B 两板间的电压U BA 与 t 的关系式。
(3)在题 17 图(2)中画出 0-T 内的U BA -t 图像示意图。
o ?
t
题 17 图(2)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每 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B.绿色植物黄化的原因一定是土壤中缺乏 Mg 元素导致 C.所有细胞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D.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 mRNA 没有差别
2. 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⑴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等细胞结构能产生水
⑵ [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消耗
⑶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⑷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⑸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 用一定的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一般不会影响 A.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中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4. 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 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 Zn、Fe、Ca 等微量元素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C.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D.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5. 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 测定其 CO2 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
C.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
D.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
6.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图乙中的 e 点对应图甲中的 D 点 B.图甲中的 F 点对应图乙中的 g 点 C.到达图乙中的 d 点时,玻璃罩内的 CO2 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7.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 mRNA 的种类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8.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36 个着丝点,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 36 个着丝点 B.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 8 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 4 个四分体 C.除了生殖细胞外,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D.一个基因型为 AaX 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
个 AaX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Y、Y
9.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a、b 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图 2 中的温度在 a 时酶分子变性、活性较低
C.图 3 中 bc 段和 de 段的变化都会引起 C3 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 4 中造成 cd 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10.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①若图 1 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 C 可表示重组质粒,D 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 1 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 A、B 在融合前须经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形成杂种 细胞 C,从 C 到 D 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 2 中 B 表示核移植技术,C 表示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 D 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 2 中 B 表示制备好的动物细胞悬浮液,培养至 C 时应加入不同浓度的激素以诱导细胞分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螺旋结构是自然界普遍的一种结构。下列与生命的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螺旋藻是蓝藻的一种,其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

12. 如右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 A、a 一定是基因突变产 生的
C.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分别为 2、4、4
13. 人体某器官中一细胞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X,则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此人一定为女性 B.此细胞一定是体细胞 C.该器官一定是卵巢
D.该细胞中一定含 2 个染色体组,不一定含同源染色体
14. 右图表示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基因重组不发生在 A 时期,也不发生在 B 时期 B.核基因均等分配可发生在 A 时期,也可发生在 B 时期
C.不同生物的一个细胞周期中 A 时期经历的时间可不同
D.人工诱导多倍体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时,秋水仙素 作用于 B 时期
15.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①~⑦表示其间的某些阶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③的 DNA 含量是⑤的二倍 B.③和⑥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C.使②和⑥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①和④期间的细胞的生命活动完全不同
16. 各取 10%的无菌葡萄糖溶液 100mL,加入少许酵母菌液, 混匀、密封,按下图装置实验。如果测定甲、乙装置中 CaCO3
沉淀均为 10g,撤去装置,将两瓶溶液用滤菌膜过滤掉酵母菌,滤液分别倒入下列 U 型管中,开始
时液面相平,下列对一段时间后 A、B 液面的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无菌 O2

A B
乙液 甲液

a(OH)2

甲 乙
Ca(OH)2

丙 若葡萄糖不能通过半透 膜,其余物质都能通过
A.A、B 液面不变,因为生成 CaCO3 相等,分解的葡萄糖也相等
B.A 上升 B 下降,因为甲消耗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C.A 下降 B 上升,因为甲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D.A 上升 B 下降,因为乙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17.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 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18. 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 DNA 中,发育后的雌
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 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鸡是 DNA 重组技术的产物 B.该过程需运用胚胎移植技术
C.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该技术可定向改造生物
19.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一致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C.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均可遗传 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21.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 1 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A、b、D 分别为 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A.同时患三种病的可能性是 3/8
B.但同时患甲丙两病的可能性是 1/8
C.孩子至少患一种病
D.孩子不患病的可能性为 1/4
22. 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 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 只红 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 代的雄果蝇中约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 的配子占 1/2
C.F1 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 bb XrXr 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23. 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 10 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 6 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 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 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 性纯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品系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
纯合子
白色 pp
短节 bb
甜 ss
矮茎 dd
白色 gg
所在染色体
Ⅰ Ⅳ Ⅵ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选作亲本的组合可以是①和②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①和④做亲本进行杂交
C.选择品系③和⑤做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则 F2 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 概率为 1/9
D.玉米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4. 萝卜根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萝卜作亲本进 行杂交,F1 全为扁形块根。F1 自交后代 F2 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

25. 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
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基因型可能为
A.Aa 和 AA+ B.AA 和 Aa C.aa 和 aa D.AA 和 AA+
26. 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 上, 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 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 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Ⅰ B.Ⅱ—1;Ⅰ
C.Ⅱ—1 或Ⅰ;Ⅰ D.Ⅱ—1 或Ⅰ;Ⅱ—1
27. 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下 F1,F1 中雌雄个体交配产下的 F2 中,雄蜂的
基因型有 AD、Ad、aD、ad 四种,雌蜂的基因型也有 AaDd、Aadd、aaDd、aadd 四种,则亲本基
因型是
A.aadd,AD B.aaDd,Ad C .Aadd,ad D.AaDd,Ad
28. 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②③均含有碱基 U B.该过程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的进行场所相同 C.若①上的密码子共有 a 种,也有 a 种③与之互补配对 D.④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
29.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30. 用 14C 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 小时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
物细胞内含有 14C 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31. 两纯合亲本杂交,若 F1 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叫共显性;若 F1 表现型介于双亲之间叫不完全显 性。已知猫的毛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但在雌猫发育过程中,细胞中 X 染色体总有一个从不转录。
一只黄猫和一只黑毛猫交配产生的一只雌猫的毛色是黑黄相间的,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这对毛色基因是共显性关系,在体细胞中同时表达 B.这对毛色基因具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但不同时表达 C.这对毛色基因是显隐性关系,表达与否取决于环境 D.这对毛色基因表现出不完全显性现象
32.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 4 个孩子,其中 1 个 正常,2 个为携带者,1 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33.灰兔和白兔杂交,F1 全是灰兔,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 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 9∶3∶4。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2 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9
C. F2 灰兔基因型有 4 种,能产生 4 种配子,其比例为 4:2:2:1

A.外源 mRNA 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珠蛋白 mRNA 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D.若不注入珠蛋白 mRNA 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35. 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 4 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 单体和核 DNA 分子数依次是
A.4、8、8 B.2、4、8 C.8、16、16 D.8、0、8
36. 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 的培养基 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单体条数分 别是
A.中期 20 和 40、后期 20 和 40 B.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0
C.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40 D.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20
37. 若某种生物体细胞中 n 对同源染色体上各有 1 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都具有显隐性关 系,在无变异等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一个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 的配子种类数、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A.2n、2n、2n、3 n B.4、2n 、2n、3 n
C. 2、2n、2n、4n D. 2、2n、2n、3 n
38.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方法之一是将人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再饲养这些转基因动
物,从动物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下列对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用到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B.要在细胞外将人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会出现 RNA 的自我复制现象 D.有按照 mRNA 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39.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 都含有标记基因和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故常作为基因工程 的载体 B.噬菌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可以将重组 DNA 导入到受体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 C.农杆菌可将以其 Ti 质粒为载体的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以获得相关转基因植物
D.采用乳腺细胞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获得乳汁中含有相应的产物的转基因动物
40. 仅考虑核 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 DNA 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或其它地方
不得分。每小题 10 分,计 40 分)
41.(每空 1 分,共 10 分)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 代 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 1 小时 CO2 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根据图中所给信
息回答:
(1)图甲中细胞器 a 是 ,物质④是 。
(2)图甲中细胞器 b 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式为

(3)根据图乙分析,在 15℃、lklx 光照条件下, 该植物 5 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 CO2 mL;A 点 总光合作用强度 B 点(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P 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它上下移 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 ,若昼夜保持恒温 15℃时,
在 lklx 光照条件下每天照光 12 小时,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原因是

(4)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 O2 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丙中画出该植物在 15℃条件下密闭容 器内 O2 的变化曲线图。(2 分)
42.(每空 1 分,共 10 分)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 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 AaBbDd 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 mRNA 的含 量(用虚线表示)和每条染色体所含 DNA 分子数的变化(用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 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原因是 。
(2)导致图甲中 2、4 号染色体上 B、b 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由图甲所示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 倍体,育性

(5)若用 3H 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 DNA 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 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 3H 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
43.(每空 1 分,共 10 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在细胞工程中,动物细胞融合采用的诱导方法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常常用到 _作为诱 导剂,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最多
是 个。(动物体为二倍体)
(2)基因工程中只能用于连接黏性末端的 DNA 连接酶是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
产药物时,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
下图 A-D 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B 表示与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为使目的基因直接表达,目的基 因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 处(填数字序号)。
(3)“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 法有 和 两种;卵细胞则要培养到 期才能与精子细 胞结合。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
素是 ;欲尽快获得多头遗传性状一样的奶牛,可采用 技术。
44. (每空 1 分,共 10 分)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I. 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 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 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
为 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 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比例为 。 II.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第 9 号和第 6 号染色体上。A- 和 a- 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 不包括 A 和 a 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 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AA、Aa、aa、AA-、A-a、aa-6 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 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
(2)以基因型为 Aa-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 A-a 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基因型为 Aa-Yy 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AaYy(♀)×A-aYy(♂),反交:A-aYy(♀)×AaYy(♂), 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正交: ; 反交: 。
(5)以 aaYY 和 AAyy 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1 自交产生 F2。选取 F2 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其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英语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115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l.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Change her old car for a new one. B. Ask her parents for money.
C. Go to another repair shop.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ohn won’t be back this evening.
B. The woman has lent John her bicycle.
C. The man will ask John to be back quickly.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Who they will invite to the party.
B. When they will send out the invitations.
C. Whether they should invite Carla to the party.
4. How will the speakers get home if it rains?
A. By bus. B. On foot. C. By taxi.
5.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today?
A. To a department storeB. To a swimming pool. C. To a beach.
第二节(共 l5 小题;每小题 l.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
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 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7 题。
6. What is the man having trouble with?
A. Money. B. Driving. C. Remembering things.
7. How will the woman help the man?
A. Give him some advice. B. Drive him to the bank. C. Remind him of money.
听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8 至 10 题。
8. Where did the man start elementary school?
A. In Munich. B. In Seattle. C. In Tokyo.
9. When did the man’s family move to the Middle East?
A. In 1960. B. In 1965. C. In 1972.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father?
A. He retired in 1970. B. He was in the Air Force. C. He was horn in Washington DC

听第 8 段材料,回答第 11 至 13 题。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orts Shop?
A. It’s an old store. B. It’s beside the Manulife building. C. They’re doing a sales promotion at resent.
12. Where is the Manning Building?
A. It’s opposite a hospital. B. It’s on Manulife Street.] C. It’s beside hotel.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It’s her birthday tomorrow. B. She will go to The Athlete’s Centre. C. She will go shopping right after lunch.
听第 9 段材料,回答第 14 至 17 题。
14. Whose performance do the speakers agree upon in the film?
A. The captain’s. B. The officer’s C. The doctor’s.
15. What do the speakers strongly disagree about?
A. The acting. B. The sound. C. The plot.
16.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film theatre. B. In the speakers’ home. C. In a neighbour’s house.
1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tory of the film?
A. Unbelievable. B. Funny. C. Astonishing.
听第 10 段材料,回答第 18 至 20 题。
18. When did the company decide to do the export business?
A. Yesterday morning. B. Yesterday afternoon. C. Yesterday evening.
19. Why did the speaker go to Australia?
A. To meet an important person. B. To place an order for goods.
C. To market their own products.
20. What will the company probably do in the near future?
A. Open up new markets. B. Develop new products. C. Move abroad.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21. After the flood, all the emergency workers around the clock in case the dam burst.
A. set aside B. stood by C. put forward D. came up
22.—How are the peace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the final .
A. competition B. appeal C. influence D. outcome
23.Though it took him long to physically recover from the accident, it was only a short time
he became positive in spirit.
A. while B. before C. after D. when
24. — Who is the letter you are reading from, Jack?
— Well, if you know, it’s from my girlfriend.
A. must B. may C. can D. should
25. We are sure to get out of trouble, unless we lose heart.
A. ; B. the; C.; a D. the; the

26.
had never occurred to me
Mike should win the match.
A. He; that B. That; that C. It; that D. It; when
27. Jack not to do that, he wouldn’t have made such a serious mistake.
A. If I persuade B. If I should persuade
C. Had I persuaded D. If I persuaded
28. It’s your own business. If you don’t attach importance to it, who else ?
A. does B. was C. has D. will
29. — May I use your bike? I’ll have to fetch my book home.
— It’s over there. .
A.No problem. B. Got it. C. Made it. D. Feel free.
30. The driver in plain clothes, was extremely calm and brave in face of danger, was just over twenty.
A. which B. who C. when D. what
31. The professor, along with his two students, in the studio, the interview.
A. seating; receiving B. seated; received
C. seated; receiving D. seating; received
32. Love and patience are essential qualities---and they’re a teacher should have.
A. what B. how C. which D. why
33.Unfortunately, people are often by the text messages that tell them they have won the shocking prize.
A. taken off B. taken out C. taken away D. taken in
34. On the ground all his shoes and clothes as if the house were broken in.
A. lying B. were lying C. lied D. lay
35.When he found nobody there, he was what to do.
A. at all costs B. at a loss C. at no time D. at the momen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 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 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Many locations are perfect for family vacations. Niagara Falls in one of them. A 36 to one of the greatest natural wonders in the world is 37 for everyone, which is proved that Niagara wonders in the world is 38 destination locations for wedding packages and honeymooners, as well as family with small kids. Besides, you can 39 Niagara Falls on both sides, Canadian or American, without 40 a lot of money, since the main attraction is 41 — there’s no charge to view Niagara Falls from either the 42 or Canadian side. Here are some of the other things you can do at Niagara Falls and 43 are recommended:
Maid of the Mist—If you don’t see any other major attraction, 44 some time and some of your 45 to take a 46 on the Maid of the Mist. It is an experience you won’t 47 , as you will be on a boat, complete with rainwear, as the captain fearlessly sails up the river toward the Falls and parks the boat right by the magnificent, thundering water. You will get 48 ! You will feel the fierce spray(喷溅) as it 49 your face. You will be
50 by the power! This is a must see for adults and kids of all ages.
Gave of the Winds—This is a really neat place to 51 the American Falls. Visitors are given flip—flops and protective covering before coming down an elevator to the 52 of the

falls. From there, you are able to 53 along various wooden walkways to get different views of the misting “Bridal Veil” falls. “Awesome” doesn’t even 54 the feeling you get as
the powerful falls are almost within reach. This is 55 “must see” on a trip to the Fall.
36. A. trip
B. play
C. walk
D. voyage
37. A. beautiful
B. amusing
C. rich
D. perfect
38. A. popular
B. reliable
C. convenient
D. useful
39. A. cycle
B. enjoy
C. study
D. notice
40. A. calling
B. spending
C. placing
D. borrowing
41. A. dear
B. free
C. valuable
D. colorful
42. A. Japanese
B. Chinese
C. American
D. French
43. A. who
B. which
C. how
D. where
44. A. waste
B. plan
C. save
D. organize
45. A. food
B. money
C. insurance
D. fare
46. A. walk
B. horse
C. ride
D. bike
47. A. lose
B. miss
C. forget
D. leave
48. A. warm
B. cool
C. hot
D. wet
49. A. flows
B. washes
C. hits
D. cleans
50. A. encouraged
B. moved
C. beaten
D. attracted
51. A. look
B. find
C. praise
D. view
52. A. base
B. top
C. side
D. altitude
53. A. transport
B. drive
C. walk
D. run
54. A. recognize
B. describe
C. persuade
D. produce
55. A. another
B. other
C. some
D. certain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
上将该项涂黑。
A
Bright red post boxes, the Queen and queuing---what do they all have in common? They are all important parts of British life. At least I thought so.
However, the ability to queue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once believed to be a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British, is no longer tolerated by people in the UK, according to a survey done by British bank Barclays.
Once upon a time, queuing was seen as normal. During World War Ⅱ, everyone had to
queue up to receive their daily supply of foods. In fact, if you didn’t stand up and wait in line with all the others, it was seen as uncivilized(不文明的).
The famous English double-decker buses, with only one entrance, might also help explain why queuing was seen as part of British life. Almost always, there is a queue to get in.
But perhaps the British are tired of being pushed past by the Spanish, the Italian or the French as they queue up to get a table at a restaurant. The people of these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more than one entrance to their buses, which explains their more relaxed attitude to the queue.
Two minutes is now the longest time most British people are prepared to stand and wait. But could it be that the Internet, which allows us to carry out tasks quickly, is the main reason why British people are no longer prepared to queue?

“Used to buying without delay, customers are even giving up purchases rather than wait their turn,” says Stuart Neal of Barclaycard. “Shoppers are also less likely to queue for long if the item they are buying is of low value.”
Perhaps I will have to replace “queuing” with “impatience” in my list of things I relate to the
British.
5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tradition of queuing in Britain?
A. It was a product of the slow pace of life.
B. It was a long time tradition as old as the Queen.
C. It was considered a symbol of a civilized behavior.
D. It has made the British different from other Europeans.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British gradually stopped queuing because .
A. they prefer shopping online
B. they follow the example of foreigners
C. British buses have more than one entrance
D.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ir way of life
58.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text that .
A. the British get impatient with queuing for long
B. the British have to queue to receive foods
C. the British like to eat in foreign restaurants
D. the British prefer to take double-decker buses
59.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is .
A. to tell u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the British ways of life
B. to compa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ain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C. to 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the attitude to queuing in Britain
D. to report his research on the British ways of life
B
Americans love their cars. There are more than eight cars for every 10 Americans, but most of the time, they sit idle(闲置的), parked in a driveway or on the street. Now, several companies on the U. S. West Coast are helping people rent their personal car to someone else when they don’t need it.
Eric Loebel is one of those people. For a small price, he wants to let his Oregon neighbors “borrow” his car. It’s a dark blue, model year 2000 Volvo car. The sales and marketing consultant says he doesn’t use it much. “My wife and I are huge bike commuters and almost don’t need a car,” he says.
Loebel is one of the first car owners in Portland to list his wheels for rent through a so-called
“peer-to-peer car sharing” service called Getaround. Com. “Cars are so expensive to own,” he says “This can definitely offset(弥补) some of the cost.” The website lets car owners decide for themselves how much to charge borrowers to rent by the hour, day or week.
Person-to-person rentals began in Germany a decade ago, and there are a handful of similar companies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The concept caught on quickly in California over the past year according to John Atcheson, vice president of Getaround, one of four carsharing startups in the San Francisco area.
“We have had amazing cars leaping into our system,” Atcheson says. “Not just 1995 pickup trucks but we have had late model Mercedes, Audis, any type of car you can imagine. We actually

have a Tesla Roadster—a $150,000 sports car.”
Another service called JustShareIt plans to stand out by going beyond cars. Its founder says the company will offer person-to-person rentals of power boats, jet skis and snowmobeles(雪地机 动车) too.
60.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in America. B. Most cars are rarely used in America.
C. Commuting by bike is popular in America. D. Americans try renting their cars to strangers.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Getaround.com?
A. It gives tips on saving costs on cars. B. It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car sharers. C. It provides advice on driving.
D. It answers drivers’ questions person-to-person.
62. We learn form Atcheson’s words that .
A. they offer international services
B. they first formed in San Francisco C. they offer cars of different types D. their customers prefer new cars
63. JustShareIt wants to make itself more attractive by .
A. providing lower rent
B. providing extra sports equipments C. offering person-to-person service D. offering other things for rent
C
Tony Burke, Australia’s environment minister, says he won’t decide until next year whether the koala should be protec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He was expected to make his decis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But that decision has been put off. Burke said he needed more time to go over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the koala’s population.
In September, an Australian Senate committee reported that there was no question the koala’s population is on the decrease. “But they may not yet be eligible(符合条件的)—for listing as a threatened species,” said Senator Doug Cameron. “To have such a significant Australian icon(偶 像) included on the threatened species list would be a national shame.”
The koala is found only in the eucalyptus(桉树) forests of Australia. And its population is reported to have fallen sharply for many reasons, including the cutting down of forests to make way for human beings’ development, their own illness, climate change and killings by other animals such as wild dogs. And every year many koalas are hit by cars as they are trying to cross the busy roads.
Putting off the decision on protection for the koala “is really bad news,” said Debbie Point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Koala Action Group. “We’ve worked tirelessly for many years to gather data on the populations,” Pointing said. “That data should be enough to make a decision.”
However, Burke pointed out that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ad spent at least $6.3 milion on koala conservation efforts since 1996. Senators listed efforts that are already underway in Queensland-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koala bridges as well as fences along roads, to keep the

animals out harm’s way.
Some people say that is not enough. “What we’re doing at the moment is likely to drive this species to extinction,” Queensland University zoologist Bill Ellis said.
“Koalas are an iconic Australian animal,” Burke told Australians. “They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earts of Australians.”
But it is a fact that if more isn’t done to protect the koala, they might soon hold a place only in Australians’ memories.
64. Tony Burke put off announcing the koala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ecause .
A. he needed more time to examine the latest information
B. he doubted whether koalas’ number is decreasing
C. he was thinking about ways to protect koalas
D. he had more important issues to deal with
65. What is Paragraph 3 mainly about?
A. The habitat of the koala.
B. Australia’s traffic problems.
C. The importance of koalas for Australians.
D.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of the koala population.
66. According to the text, Debbie Pointing thinks that .
A.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koala bridges is of little use
B. koalas becoming less important in Australians’ hearts
C. the government is to blame for the decreasing koala population
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nnounce the koala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67.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text that Tony Burke .
A. thought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much for koalas
B. called on Australians to take care of the koala C. decided to construct more fences along roads D. was optimistic about the koala’s future
D Glynis
I piled on the pounds and I couldn’t lose them. Then I joined a slimming club. My target weight was 140 pounds and I lost 30 pounds in six months. I felt great and people kept saying how good I looked. But Christmas came and I started to slip back into my old eating habits. I told myself I’d lose the weight at slimming classes in the next year, but it didn’t happen. Instead of losing the pounds, I put them on. I’d lost will power(毅力) and tried to believe the saying that fish and chips didn’t make any difference but the scales don’t lie.
Roz
To be honest, I never weigh myself any more. I’ve leant to be happy with myself. It seemed to me that I would feel sorry about every spoonful of tasty food that passed my lips. My idea is simple. You shouldn’t think too much about food and dieting. Instead, you should get on with life and stop dreaming of a super-thin body. This is obviously the size I’m meant to be and, most of all I’m happy with it.
Lesley
I was very happy about winning Young Slimmer of the Year. I’d look in the mirror, unable to believe this slim lady was me! That might have been my problem-perhaps from then on I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myself. Winning a national competition makes everything worse, though because you feel the eyes of the world are fixed upon you. I feel a complete failure because I’ve put on weight again.
Ros
Before moving in with my husband Gavin, I’d always been about 110 pounds, but the pleasant environment went straight to my waist and I put on 15 pounds in a year. Every so often I try to go on a diet. I always do well in the first few days, then end up having the children’s leftovers or eating chocolate happily-my weakness. I’d like to be slim. I decided to take more exercise when my kids are older.
68. What are the four women talking about?
A. Their figure.
B. Their future life.
C. Their work as a housewife. D. Their eating habits.
69. The underlined word “scales” refers to _.
A. coaches in the slimming club
B. tools to measure weight
C. others’ suggestions
D. slimming classes
70. Who doesn’t seem to care about her weight?
A. Glynis. B. Roz. C. Lesley. D. Ros.
7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
A. winning an honor has caused Lesley some worry
B. slimming classes had no effect on Glynis
C. Ros lost weight after she got married
D. Roz thinks she is a born slimmer
E
Your beliefs are very powerful and have the power to create or to destroy your life. In most cases, whatever you believe is what you will become. If you believe that you are a loser, that you never get a breakthrough in life, and that you can’t accomplish(succeed in doing) anything, these things will be your reality. Believe that you are unlimited,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hope to do and when you do, your accomplishments will know no bounds. You control your beliefs, and that is how you finally control your life.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point. So how do you develop beliefs that will empower you?
Many of our beliefs come from our environment, the world we live in on a daily basis. If your environment is limiting your beliefs, then work very hard on changing it. If you are constantly around people who are negative and limiting, find other people to hang out with and get around positive, successful people.
Beliefs also come from past experiences. That is why it is so important to experience success on a regular basis. Set small achievable goals, and then 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m. “I will finish this project by early afternoon.” “I will make six calls on the phone in the next hour.” “I will exercise 20 minutes tonight.” When you start to experience success, then you start to believe in success, and that leads to more and bigger successes.
Beliefs come from knowledge.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possibly know.

Always take th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to learn something new. It will bring new possibilities into your beliefs and your life.
Most importantly, you can develop new beliefs by setting and visualizing(设想) goals for
your life. Define your goals clearly. Then in your mind, see yourself achieving them in all of their sensory details. Mentally live the experience, see the sights, hear the sounds, smell the aroma, and feel the feelings. The beliefs formed in this way will lead you to their reality.
72. In the author’s opinion, your life depends on .
A. your environment where you live
B. your experiences
C. your 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D. your beliefs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help the negative people around you. B. You should try to achieve small success to believe in success first. C. The more knowledg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will control your life. D. You should stick to your own beliefs without changing.
7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bout your beliefs?
A. To imagine your success with your senses. B. To make efforts to achieve them.
C. To learn as much knowledge as possible. D. To try to experience success regularly.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第Ⅱ卷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 35 分) 第一节任务型读写(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 个单词。
The World Bank,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did a study to urge hand-washing around the world. They found that one million lives could be saved each year if people washed their hands with soap often. They said that programs to increase hand-washing with soap could be among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infectious disease.
Doctors say, many diseases can be prevented from spreading by hand-washing. These include pinworms(寄生虫), influenza(流感), the common cold, hepatitis(肝炎) A, meningitis(脑 膜炎) and infectious diarrhea(腹泻).
Hand-washing destroys germs from other people, animals or objects a person has touched. When people get bacteria on their hands, nose or mouth, they can infect themselves by touching their eyes, nose or mouth. Then these people can infect other people.
The experts say the easiest way to catch a cold is to touch your nose or eyes after someone nearby has sneezed or coughed. Another way to become sick is to eat food prepared by someone whose

hands were not clean.
The experts say that hand-wash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before and after preparing food, before eating and after using the toilet. People should wash their hands after handling animals or animal waste, and after cleaning a baby. The experts say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wash your hands after handling money and after sneezing or coughing. And it is important to wash your hands often when someone in your home is sick. The experts sa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wash your hands is to rub them together while using soap and warm water. They say you do not have to use special antibacterial soap. Be sure to rub all areas of the hands for about ten to fifteen seconds. The
rubbing action helps remove germs. Then rinse(冲洗) the hands with water and dry them.
Title: 76
77
Hand-washing could be among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infectious
diseases.
Many 78 can be
prevented.
Pinworms, influenza, the common cold, hepatitis A, meningitis and infectious
diarrhea.
79 to do hand-washing
●Before and after preparing 80 .
●Before eating and after using the 81 .
●After cleaning a baby.
●After handling money and after sneezing or coughing.
●When there is a 82 in your home.
83 to do hand-washing
●Rubbing them together while using 84 and warm water.
●Rubbing all areas of the hands for about 10-15 seconds and rinsing the hands with water and dry them.
How
hand-washing works
Hand-washing 85 up germs from other people, animals or objects a person has touched.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 25 分)
据报道, 很多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们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 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 请用英语写一封信给某报编辑,反映存在的交通乱象,并 呼吁采取有力措施。
Dear Sir,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the phenomenon that some people break traffic rules in our daily life, which can be listed as follow._

安徽省蚌埠胜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6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孔 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 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忆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儒家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用比较具体的论据证明了“孔孟总是形影相随”这一主旨。
B.文章第2 段用“但是”转入比较孔孟的不同,主要用例证法,论据充足,有说服力。
C.文章第3 段说孟子没有孔子“犹疑”,主张性善来自先天,“斩钉截铁”用得形象而准确。
D.文章第4 段举四个例子来证明孔子的观点,采用例证法,给人以真实感。
2.文本第2 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解说最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指孟子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的情绪。
B.指孟子因社会矛盾尖锐而忧虑担心的态度。
C.孟子没有孔子的耐性,什么事都感到紧张。
D.“孟子凡事紧张”是因为他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下列概括不属于孔子和孟子比较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
B.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主张性善论。
C.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
D.在性格方面:孔子比较洒脱,孟子比较拘谨。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19 分)
汉宣帝本始二年,夏,五月,诏曰:“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其与列侯、二千石(汉代郡守年俸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庭中,皆曰:“宜如诏书。”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有司遂请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帝巡狩所幸郡国皆立庙,如高祖、太宗焉。夏侯胜、黄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尚书》,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资治通鉴》二十四卷)
宣帝者,武帝之曾孙也。假令有人数夏侯胜乃祖乃父之恶于胜前,而胜晏然乐听之,其与禽兽奚择哉!而胜以加诸其君而无忌,是证父攘羊之直也,而天理灭矣。苟其曰武帝之奢纵而泽不及民,万世之公论,不可泯也,则异代以后,何患无按事而檄功罪者。
(王夫之《读通鉴论》)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物:自己以外的人,这里指“百姓”
B、公卿共难胜 难:为难
C、或人民相食 或:有时
D、所幸郡国皆立庙 幸:皇帝到某处
5.以下各句内容全都表现夏侯胜“直言正论”的一项是(3 分)( )
①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②诏书不可用也
③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④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
⑤虽有攘四夷,广土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 ⑥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夏侯胜敢于非议汉武帝“文功武治”,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黄霸虽受诬陷而无辜入狱,在狱中向夏侯胜学习《尚书》,表现了他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品质。
B.夏侯胜敢于非议汉宣帝的诏书,表现了他刚强正直的精神和不畏凶险的勇气;黄霸因连坐而入狱,在狱中向夏侯胜学习《尚书》,表现了他不计生死追求正义的情操。
C.王夫之认为汉武帝骄纵暴虐无恩泽于百姓,这是万代的公论,夏侯胜的看法本身没有错;但不宜由夏侯胜在汉朝当世声讨,而应由后世的人声讨。
D、王夫之认为汉宣帝为汉武帝立庙敬祀,在礼制上没有错,而夏侯胜只是有正直的精神,并没有顾及后人对自己先祖的情感。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3 分)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3 分)
(3)假令有人数夏侯胜乃祖乃父之恶于胜前,而胜晏然乐听之,其与禽兽奚择哉!(4 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8 分)
《浣溪沙》①
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一剪梅》①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②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①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久久未归,李清照以此词寄别愁。②玉簟:精美的竹席。
8.两首词的感情基调各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答:
9.李清照比纳兰要幸运的多,在“一处相思”时,自知有“两处闲愁”;而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都化为一句词,请问是哪一句?试简要赏析。(4 分)
答:
10.补写名句(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 , 。 , 。 ,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乙:(1)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届原《离骚》)
(2)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3)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不亦重乎? (《论语十则》)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题。
夏天和秋天,桥下的积水和水沟一般平了。“黄良子??孩子哭啦!”也许是夜晚,也许是早晨,桥头上喊着这样的声音。久了!住在桥头的人家都听惯了。尤其是在雨夜或刮风的早晨,静穆里的这声音受着桥下的水的共鸣或者借助于风声,也送进远处的人家去。从桥东的空场上黄良子走了出来。黄良是她丈夫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把“黄良”的末尾加上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啊?这么早就饿了吗?昨晚上吃得那么晚!”在初醒的朦胧中,她的呼吸还不能够平稳,她走着,她差不多是跑着。停在桥西第一个大门楼下面,用手盘卷着松落下来的头发。——这不就是百八十步??可是必得绕出去一里多!起初她试验过,要想扶着桥栏爬过去。但是,那桥完全没有底了,只剩两条栏杆还没有被偷儿拔走。这桥,这桥,就隔一道桥??她家的草屋正对着这桥,她看见门上的纸片被风吹动。在她理想中,好象一伸手她就能摸到那小土丘上面去似的。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那孩子的哭声会飞到桥西来。桥西,小主人那白嫩的圆面孔,满身穿着洁净的可爱的衣裳。而自己那个孩子,黄瘦,脖子略微长一些,看起来很像一条枯了的树枝。但是黄良子总觉得比车里的孩子更可爱一点,哪里可爱呢?她自己不知道。
走——走,推着宝宝上桥头,走——走,推着宝宝上桥头。
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她简直忘记了她是站在桥这边,她有些暴躁了。当她的手隔着桥伸出去的时候,那差不多要使她流眼泪了!“爹,爹是不行的呀??到底不中用!可是这桥,这桥??若不有这桥隔着??”借着桥下的水的反应,黄良子响出来的声音很空洞,并且横在桥下面的影子有些震撼:“你抱他过来呀!就这么看着他哭!绕一点路,男人的腿算什么?我??我是推着车的呀!”桥下面的水上浮着三个人影和一辆小车。但分不出站在桥东的和站在桥西的。
从这一天起,“桥”好像把黄良子的生命缩短了。但她又感到太阳挂在空中整天也没有落下去似的??究竟日子长了,短了?她也不知道,天气寒了,暖了?她也不能够识别。??她把馒头、饼干,有时就连那包着馅、发着油香不知名的点心,也从桥西抛到桥东去。
——只隔一道桥,若不??这不是随时可以吃得到东西吗?每次她抛的东西若落下水的时候,她就向着桥东的孩子说:“小穷鬼,你的命上该有一道桥啊!”向桥东抛着这些东西,主人一次也没有看到过。可是当水面上闪着一条线的时候,她总是害怕的,好像她的心上已经照着一面镜子了。——这是偷的东西??老天爷也知道的。因为在水面上反映着蓝天,反映着白云,并且这蓝天和她很接近。
第二年的夏天,桥头仍响着“黄良子,黄良子”的喊声。尤其是在天还未明的时候,简直和鸡啼一样。第三年,桥头上“黄良子”的喊声没有了,像是同那颤抖的桥栏一同消灭下去。黄良子已经住到主人家里。在三月里,新桥就开始建造起来。夏天,那桥上已经走着车马和行人。她每次看到她的孩子从桥东跑过来的时候,无论隔着多远,不管她的声音怎样小,她却总要说的:“跑跑吧!这样宽大的桥啊!”桥头上孩子的哭声,不复出现了。在妈妈的膝头前,变成了欢笑和歌声。黄良子,两个孩子都觉得可爱,她的两个膝头前一边站着一个。黄良子把“桥”渐渐地遗忘了。
但有一天,黄良子发现她的孩子的手上划着两条血痕,并且常常哭。“不许这样打的呀!”在墙外,黄良子才把小主人的木枪夺下来。小主人立刻倒在地上,哭和骂,有时候立刻就去打着黄良子。黄良子带着东西,从桥西走回来了。她家好像生了病一样,静下去了,屋顶上也好像不曾冒烟。桥下面的水,静静的流着。
黄良子重新被主人唤回去上工的时候,那是秋末,也许是初冬,总之,道路上的雨水已经开始结集着闪光的冰花。站在桥头,她忽然感到高了!使她踏不上去似的。一种软弱和怕惧贯穿着她。——还是没有这桥吧!若没有这桥,小良子不就是跑不到桥西来了吗?然而小良子照样是向桥头奔跑。“找妈去??吃??馒头??她有馒头??”一面奔跑着,一面叫着。他看到爹爹的大手就跟在他的后面。桥头上喊着“妈”和哭声??这哭声借着风声,借着桥下水的共鸣,也送进远处的人家去。等这桥头又安息下来的时候,那是从一年中落着最末的一次雨的那天起。小良子从此丢失了。冬天,桥西和桥东都飘着雪,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桥上面走着行人和车马,到桥东去的,到桥西去的。那天,黄良子听到她的孩子掉下水沟去,她赶忙奔到了水沟边去。看到那被捞在沟沿上的孩子连呼吸也没有的时候,她站起来,她从那些围观的人们的头上面望到桥的方向去。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于是肺叶在她胸的内面颤动和放大。这次,她真的哭了。
(选自《桥》作者:萧红)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5 分)
?
12.联系上下文,请用简洁的话语说说文章首尾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6 分)
?
13.联系全文,请理解“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这句话的含义。(5 分)
?
14.这篇小说虽然发表于1936 年,但它所揭示的主题在当下也富有意义。请结合全文,就其当代意义作一简要探究,不超过80 字。(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5.下列语句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
A.即将在安庆举行的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颁奖典礼准备就绪,压轴(zhóu)大戏——民族风联唱将会星光熠熠,名流荟萃。
B.谈及这部即将展映的影片,导演讳莫如深。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只好以“影片很精彩,不易过早泄漏”来搪塞(sè)。
C.地方政府的忧柔寡断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只有果断放弃“卖地财政”,才能实现民有所居的夙(sù)愿。
D.孤独症是一种让人费解的儿童疾病,近年来有蔓(màn)延之势,这让许多家长一筹莫展。专家表示,根治孤独症的药物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非洲国家肯尼亚的第一夫人12 日参加当地一个独立日庆典,当众掌掴一名政府官员,因为该官员错以齐贝吉总统第二任妻子的名字来介绍她。
B.金岳霖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意见》实施以来,北京无论是新房售房处还是二手房店面,都显得门可罗雀,政府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的效果开始显现。
D.随着这个行业的规范,现在想要空手套白狼已经不可能了,房地产业门槛也渐渐高了,手里没有几个亿是进不来的。
1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
A.“他是一个可信赖的人,我们共事十年了,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嘛’!”小张这样陈述着。
B.天柱山麓既是黄梅戏的发祥地,也是“京剧鼻祖”程长庚、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出生地。
C.距离高考只有六七个月了,我不知道这种方法能否有效,但我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应用它。
D.我们在陆地上观赏珊瑚时只能看到珊瑚的矿物化骨骼,而看不到薄薄的珊瑚虫(水螅体)。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宇航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B.“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12 月6 日晚,在华人占当地总人口两成左右的印尼加里曼丹省首府坤甸市,一场“数千人排华骚乱事件”突然上演,华人庙宇、住宅和汽车成为攻击的对象。
D.《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文学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
19.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消息,称今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突破5 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38%。中国早已成为互联网人口第一大国,互联网普及率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0 岁以上年龄段网民上升为41%,互联网正从低龄群体向中高龄群体渗透;低学历和低收入网民增长更快。这些数据显示,中国日益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普通中国人都有可能借助互联网发布信息和表达意见,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各种利益的角逐场。
对此有人认为网民多了,对于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并非好事,互联网聚集了大量怨天尤人的失意者,网络暴力逐淅演变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你认为呢?请写一段话,不少于60 个字,且运用修辞手法。(7分)
20.在下面文字中提取有用信息,用一个不超过50 字的单句给“近体诗”下定义。(5 分)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形成于唐代,严格讲求格律。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古代格律诗。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分两大类:(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近体诗是
?
五、作文(6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奥黛丽·赫本,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赫本晚年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作为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亚非拉许多国家。她曾被记者追问如何保持优雅和美丽,赫本说,你若要有优雅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有苗条的身材,要把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不止你一个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