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预计目标
教学反思
说课流程: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依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学练环境,使学生身心愉快,提高技能,增强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以及勇于竞争、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理念
接力跑是在田径运动中,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段距离的集体项目。它既要发挥个人快速跑的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精神。接力跑既是培养学生速度素质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学生,他们的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而且,他们在学习接力跑之前,已经学习过快速跑,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上挑式传接棒的技术要领。
2.能力目标:在初步掌握上挑式传接棒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协调地进行传接棒配合,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机智果敢、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材目标
体育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上挑式传接棒的技术要领,难点是把握好奔跑过程中传与接的配合时机。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方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他们达到学习目标。
六、教学方法
5根接力棒,15只篮球,10条凳子,学生自备纸团。
七、教学准备
(一)准备活动(8分钟)
(二)传接棒教学(23分钟)
(四)课堂小结,放松活动(4分钟)
(三)拓展小游戏(10分钟)
八、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2.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
3.热身活动
(1)“开火车”
练习方法:分四组,每组10人。排头从起点处开始,后面的学生抓住前面学生的左脚踝,一起单脚齐跳过10米距离,以排尾通过终点线为完成。
(2)三角传接球
练习方法:每3人一球,分组散点传接练习,以每人接住30个球为完成任务。
【设计目的:以上两组活动需要同伴间的默契配合,为本节课团结协作交流做准备,同时也活动身体各关节,达到热身目的。】
(一)准备活动(8分钟)
1.教学导入 :
介绍接力跑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
2.教学方法步骤:
(1)教师学生互动,相互配合演练展示,结合教学图片讲解上挑式传接棒技术。
(2)循序渐进,分组练习:
a.起跑练习。
b.在跑道内原地传接棒练习,前后相距约1.5米,内外侧跑道站位。
c.两组相互观察、交流、练习,相互提高。
d.慢跑中完成传接棒,沿操场跑,传到最前面,棒扔边上,最后一位拾起再继续练习。
e.在接力区内,确定起跑标志后,可在跑道上放小纸团作为标志物,用中等跑速练习传接棒,起跑距离约5.5米 。
(二)上挑式传接棒教学(23分钟)
【设计目的: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了解接力跑的相关知识,明确并掌握传接棒技术的动作要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并达成合作默契,增强自信心。】
3.教学实践练习:“羚羊飞奔”
羚羊是草原上跑的最快的动物,让我们也学羚羊飞跑,并进行小组比赛。
方法:分5组,每组8人。每组安排一个道次,每一个道次有5个标志点,第一个标志点为起点。开始时起点处4个人持棒起跑,当传到第五个标志点时,第五个点的持棒人可传棒给起点处的另外4个人,然后依次循环。
【设计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接力跑技能。本课运动强度较大,这样设计使还可让学生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4.拓展小游戏(10分钟)
(1)“搬运大西瓜”
方法:每人抱三只篮球,从一端跑到对面交给同伴,同伴抱球再返回,依次循环。每掉一个球为西瓜打碎,要求重新抱球继续跑,计个数与时间来决定胜负。(分5组,每组8人,两边人数相等,间隔距离10米)
(2)“赶小猪”
方法:用接力棒拨篮球使篮球从凳子四只脚中间过,过两条凳子传给对面同伴。组织方法同上。
(3)头顶与胯下传接球
方法:前面同学把篮球头上传给后面同学,后面同学从胯下传给后面同学……依次类推。(分5组,每组8人)
【设计目的:要求学生严格按规则完成游戏,开发集体智慧,发展学生想象力,体验成功乐趣,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学生间相互放松,教师指导意念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间相互交流。
3.整理场地器材。
4.师生再见。
(三)课堂小结,放松活动(4分钟)
1.目标达到,效果较好。
2.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20-140左右。
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到水平四。
4.运动密度在40-42%左右。
九、预期效果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90%的学生能掌握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在思维能力上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体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十、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