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节课确定以下三个目标:1、通过阅读书本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设计实验,会分析实验现象得结论3、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二、教学重点:用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及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器材:两边带滑轮的木板,小车,钩码若干,细线。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目标展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两个生活中的例子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并说明理由。(展示生活中的两幅图片:悬挂的吊灯和被起重机匀速竖直吊起的货物)(设计意图: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和牛顿第一定律发生的冲突,学生产生了疑问。因为问题是激活课堂,生发学生思维的火种,通过两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能激发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索问题的欲望,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二)、学习探究,形成知识:【学法导引一】、通过阅读书本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学习活动1:请阅读教材47页第一段的内容:弄清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哪两种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以上两个问题)讨论与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加以说明(要求小组内每人至少列举一个例子来全班交流)。你的疑问是:(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并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生活中处以平衡状态的实例,这样学生对平衡状态理解更透彻。由于老师和学生列举的实例多数只受两个力,可能会引发学生思考:物体受三个力或者更多的力能平衡吗?在这里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并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评价1:(设计意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使对上一个知识的检测,也可以过渡到下一个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猜想。)【学法导引二】: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设计实验、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习活动2:请猜想两个水平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平衡?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实验与探究:观察老师的实验,叙述你看到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进行实验验证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要求叙述实验步骤及得到的结论)3. 请将受到两个拉力后处于平衡的小车扭转一定角度,观察现象。想一想这一实验表明什么?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思考与讨论:观察教师用木块代替小车演示实验,分析所见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改进办法。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吗?为什么?【学法导引三】 :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分析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并画出这些力。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平衡吗?为什么?如果已知小汽车的重力是20000N,可以确定哪个力的大小?为什么?自主评价3:1、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A、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B、物体一定处于静止C、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 D、这两个力一定不平衡2、请分析图中站在地面上重500N的人受力的情况,并指出这些力的大小。(五)、回馈目标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意图:构建知识络,加强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记忆)(六)当堂检测共4个小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巩固所学内容七、板书设计1.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4)在同一直线上3、二力平衡的应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哪两个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是否平衡?为什么?这两个力平衡。因为小车在这两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