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 B.CH3CH2NO2
C.CH2===CHBr D.
2.CH3CH2C≡CH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碳碳单键( ) B.碳碳双键( )
C.碳碳三键(—C≡C—) D.碳氢键( )
3.用酒精灭菌消毒,可使细菌和病毒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属于(  )
A.水解 B.变性 C.盐析 D.颜色反应
4.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5.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个峰的是(  )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7.某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碳的质量分数;②氢的质量分数;③蒸气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⑥X的沸点.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要的最少条件是(  )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9.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10.某同学做乙醛的性质实验时,取1mol/L的CuSO4溶液和0.5mol/L的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加热煮沸,结果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
A.反应温度不够高 B.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C.加入乙醛太多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11.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溴苯 B.乙炔 C.苯乙烯 D.丙烯
12.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4种的烃是(  )
A.丙烷 B.2-甲基丙烷 C.丙烯 D.苯
13.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分子式为C15H7O
D.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4.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
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Br2反应
C.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OH反应
D.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反应
15.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中的杂质,不正确的是(  )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CaO)
C.乙醛中的乙酸(NaOH)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
1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乙烷制乙烯,由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7.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18.某物质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别时有下列现象:①可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d都有
B.一定无a,一定有b,可能有c、d
C.有c和d
D.一定有d,可能有c,一定无a、b
已知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红色
沉淀,这说明(  )
A.青苹果汁只含淀粉 B.熟苹果汁中只含有葡萄糖
C.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聚合为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0.下列反应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是(  )
A.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
C.甲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反应
D.乙炔和氯气的加成反应
21.已知酸性: >H2CO3>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原料成本、操作是否简便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22.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分离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23.右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  
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氨基丙酸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
24.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B是一种聚酯
B.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
C.PHB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
D.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25.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如:R1CH=== CHR2
被氧化为 被氧化为
,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二、非选择题
26.(10分)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的烃有________种.
(3) 写出实验室制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
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号)洗涤。 ? a.KMnO4溶液????? b.稀H2SO4 ?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填“f”或“g”)口进入。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d.用FeCl3溶液
(4)若用环己烯经两步反应合成1,3-环己二烯( ),试写出该两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
式 ; 。
29.(8分)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A遇FeCl3溶液显紫色,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A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D的分子式为C10H12O3,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由C制取B的装置,乙图采用甘油浴加热(甘油沸点290℃,熔点18.17℃),当甘油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将盛有C和浓硫酸混合液的烧瓶放入甘油中,很快达到反应温度.甲、乙两装置相比较,乙装置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

30.(10分)下列是一种常见树酯的合成路线。

(1)判断该合成树脂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存在碳碳双键。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B、D的结构简式:B ,D 。
(4)两分子C可以脱去2分子水,形成一种环状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使FeCI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4)+Cl2→
+2NaOH+2NaCl+2H2O (或者用溴)
29.(8分)
(1)C8H8O3 (2)
(3)
(4)有利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30.(10分,第2、3、4、5空各1分,其余各2分,第3空将“氧化反应”答成“消去反应”的得0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2.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3. 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 ? B.与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相一致??
C.代表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 ?D.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
4.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5.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6.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说出启蒙运动的富有代表性的口号,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一个国家若划分成少数大地产是危险的”等。这表明启蒙运动
A.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B.成为俄国政治革命的理论
C.其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 D.迫使统治者改变其统治政策
7. 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①李清照????????????②苏轼??????????????③柳永??????????????④辛弃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 ?“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牛顿的这一思考促使了下列哪一成果的产生  
A.?微积分        ?? B.力学三大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 D.自由落体定律
9.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10. 古希腊存在多神崇拜,就连众神之主的宙斯在人们心中也没有无上权威,这说明古希腊
A.思想自由?? ??B.经济发达????? ??C.政治稳定??????? D.制度先进
11.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2.《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13. 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1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5. 上海南京路曾被称为“大马路”、“十里洋场”。1865年殖民者在扩建该路的同时正式定名为南京路。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
A.南京是中国的古都,定名南京路意在征服整个中国?
B.南京是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商埠
C.南京是英国人最早侵占的中国省会城市
D.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之规定
16.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D
?
17.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18.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 D.新文化运动中
19. 中国历史上曾用过皇帝年号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如按中华民国纪年算,公元1945年应是(??? )
A.民国24年????? B.民国33年????? C.民国34年??? D.民国35年
20.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1. 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2.就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过《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其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针对以上材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中国的外交失败
?B、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
C、爱国青年学生一直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
D、这场运动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新的希望
23.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巴黎公社革命? C.普法战争??????????????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4.“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思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
C.???中国三大改造????????? ?D.?俄国十月革命
25.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8分,28题17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薛福成指出:“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郑观应说:“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冯桂芬说:“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引自《洋务运动(1)》,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材料二? 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科举考试)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以技艺夺造化,则干天怒;以仕宦营商贾,则废民之业。” 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天下事有本有末,……就六事而言,练兵、简器、造船、筹饷,其末也;用人、持久,其本也。至其大本,则尤在我皇上一心。”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材料三? 张之洞在《劝学篇·同心第九》中说:“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孔子)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两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他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 “中用,即如何(把西体)适应、运用在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实体与功能即用本不可分,……因此,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首先不要使西学被中国本有的顽强的体和学所俘虏改造或同化掉。相反,要用现代化的西体……来努力改造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是消灭其种族,而只是改变其习性、功能和状貌。(在用的过程中)中学就被更新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他们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代表?(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张盛藻和王文韶各自观点。两人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张之洞的核心政治主张。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2分)
(4)材料四中,李大钊认为儒家学说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认为儒家学说发生动摇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5)根据材料四,归纳概括李大钊思想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材料二 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秦始皇建立的帝国结构又渐渐恢复,只是没有原先的恐惧和压迫。因之,汉帝国繁荣了四个世纪,约相当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时间。
材料三 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帝国结构”的主要表现。(3分)
(2)据材料二,汉朝在初期是如何管理地方的?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最终是采取什么措施“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的?(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是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的?(4分)材料中作者认为元朝“庞大帝国”被消灭的原因有哪些?(3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28.17——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体,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遭到弹劾,原因是其与水门事件有关联。水门事件是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下面是得克萨斯州女议员芭芭拉?乔丹带着对这种腐败行径的藐视和愤慨,为这一弹劾做出的辩护(节选):
宪法给予总统权力,要他时刻注意法律是否得到公正的执行;但是,总统指使他的助手作伪证……隐瞒了偷偷摸摸的入侵行为,并企图与一位联邦法官妥协,而在公开场合又声明与刑事司法部门合作。
——J.艾捷尔编,赵一凡、郭国良主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材料三?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百度网
材料一中所说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应指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2分)你认为它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说明理由。(4分)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3分)
(2)1974年,尼克松滥用总统权力、妨碍司法审判、蔑视国会的传讯等行为违背了美国宪法中什么规定和原则?依据美国宪法,对总统的弹劾权该由哪一机构行使?(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得以建立的条件。(4分)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2012、6、25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C
B
A
D
C
A
A
B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D
D
C
C
C
A
A
C
B
D
D
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8分,28题17分,共50分)
26. (15分)
(1)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答:“中学为本,西学为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
(2)张盛藻反对兴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算学和先进的技术,主张坚持八股取士制度,以中学为根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王文韶主张重用封建人才,坚持封建制度是根本,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展洋务运动是细枝末节的事情。(3分)
区别:张盛藻坚持盲目排外,王文韶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性。(1分)
(3)核心主张: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立场,以儒家学说来捍卫封建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2分)
(4)根深蒂固的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动摇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的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儒家学说与现代社会不符。(3分)
(5)核心: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儒家思想的正统治地位动摇。儒家学说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也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理论基础,必须否定。“中体西用”的主张及其实践最终失败,必须改变指导思想,适应新时代的需要。(4分)
27.(18分)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3分)
(2)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推恩令(6分)
(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山东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区,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任答两点即可)(4分)蒙古统治者人数少,得不到中原人的支持,强制中原人改变生活方式,思想上没提倡儒学思想,阶级矛盾尖锐(任答三点即可)(3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
28.(17分)
(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第2小问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4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选举权范围的扩大;两党政治的发展。(3分)
(2)原则和规定:三权分立。机构:国会。(4分)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胜利。(4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3、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 )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A.3 B.4 C.5 D.6
5.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B.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6、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8.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读图,回答9~10题:
9.甲地仅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0.关于乙地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因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200~300的大陆西岸和内部 D.分布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11~12题。
地区
青藏
地区
四川
盆地
南方
大部
华北
地区
西北
大部
东北
大部
塔里木
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11.X地可能是(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12.Y类型代号最可能为( )
A.134 B.421 C.143 D.222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季节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完成13题。
13.甲处可能的气压值和所处大洲分别是 ( )
A.1020 北美洲 B.1016 亚洲 C.1008 亚洲 D.1005 北美洲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1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 交通设施落后
C. 煤炭消耗量大 D. 第三产业发达
右图是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局部侧视图,图中MN为经线,MP为晨昏线,NP为纬线,M点为MP线上纬度最高的点。读图回答16~ 17题。
16.若M点向极点方向移动,则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的速度加快 D.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17.若M点的纬度为75°N,N点与P点位于日期的界线上,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1时 B.7时 C.11时 D.18时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混交林带 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19.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500米 5500米 B.2000米 5500米
C.3000米 4000米 D.2000米 6500米
右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21.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2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右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4.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 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26.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石漠化 B.泥石流 C.沙化 D.滑坡
读图,完成27~29题。
27.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D.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28.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平均气温,则 ( )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L地为内陆
29.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间曲线图,回答30题。
30.该地的经度是
A.25°E B.90°E???????
C.120°W D.25°W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31.(8分)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 半球。其流向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长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 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2分)。
32.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6);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17)
材料三:?表1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33.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单位:米)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4分)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4分)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 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
34.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高二地理答案
选择题(30ⅹ2=60分)
A:合理。(2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或“海拔高度”相近。(2分)
B:不合理。(2分)理由:L线路中狮山的等高线比P线路中虎山的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L线路的实际路程略长于P线路(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2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哲学”的词义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之所以能给人以智慧,是因为哲学(? ? )
A.能揭示每个事物具体发展的规律 B.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
C.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结 D.能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2011年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的文章。真正的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这是因为(? ? )
A.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B.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C.是对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D.是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3、?“利率上调是如何影响GDP的?如果政府调整财政预算,经济将会怎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萨金特和西姆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创立了一系列方法,用于研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
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B.源于经济学家智慧的思考
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 ?D.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4、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 )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 D.③④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德国古典哲学
6、“稳中求进”是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总基调。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稳中求进”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7、神舟九号飞天,“天神”对接,举世瞩目的发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驻太空等话题之外,关于此次飞行所承载的科研任务在实际民生中的应用也是众人关注的命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报告显示,中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材料表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C.事物的变化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D.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可以改变规律
8、明代诗人钱宰在《拟古》中云:“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这首诗说明了( )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9、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 “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哲学上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体现了(??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意识是否能动反映物质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10、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立即把她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她们怕水、火和光,白天躲藏,夜间活动,每晚都像狼一颈长嚎,吃肉时不用手而是用牙齿撕开吃,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狼孩”现象佐证了( ?? )
①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②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
③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④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澳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11”中国列第29位。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青年学生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特别要领会好(?? )
A.辨证法的总特征 B.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C.辩证法的本质 D.哲学的基本问题
12、行为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13、我国扶贫经历了从最初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从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这启示我们:(?? )
A.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B.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C. 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D.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4、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体现了(?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
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需要预测的不仅是投资。车多了路会堵,炒房过热导致泡沫,工资太低员工会“用脚投票”,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可见,要获得准确的预测就是要(?? )
①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理论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目前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其中通过依法征信及信息披露等起到鼓励诚信的作用。从历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在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 ④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此材料表明(?? )
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 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影响
③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着矛盾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尽管在具体条文和形式上可能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句话表明(?? )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社会存在的性质由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 D. 社会存在是不断变化的
19、今年清明节是2012年4月4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些农谚( )
①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
②揭示了生物的生长规律
③今天仍然流行,表明社会意识具有其历史传承性
④受到了今天的大棚种植的挑战,不在时令,同样可以种瓜种豆,表明真理具有绝对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 )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很快,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到2015年前后,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将可能持平,2020年后起,其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由此可见(?? )
①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②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用时越长电价越低
③现代社会,成本低的东西价格就低 ④加强自主创新的光伏企业会有较好的成长空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网上悄然兴起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的“换客”时尚一族。“换客”崇尚“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以此交换自己所需求的物品。既享受返璞归真“以物换物”的乐趣,又是一种物尽其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换客”的流行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消费行为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23、2012年端午节假期,某市“尾货”市场火爆。一件衬衣10元、一条牛仔裤20元,衣服便宜的程度可能让人感叹不已。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尾货”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这表明了( )
①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 ②降价让利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③产品价格高低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④商品的消费数量决定商品是否降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按照我国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 年9 月1 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 元提高到3500 元。假如小明2012 年4 月份的工资所得税为395 元,且当时的通货膨胀率为10%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实际购买力的角度去分析,小明的实际工资收入为( )
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节选部分)
A.7425 元 B.8250 元 C.4750 元 D.7500 元
25、油气资源税改为从价定率计征后,单位资源的税负额度明显提升。以原油为例,如果以从量计征的方式测算,每吨原油需要上交8—30元/吨的资源税,而如果以按价计征的方式测算,按5%的税率,8月份我国原油出厂价为5118.7元/吨,石油公司每吨原油需要上交的资源税约为256元。油气资源税提高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结构 ②调控垄断行业的高利润
③促进油气资源节约利用 ④降低能源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2011年10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665元,2011年11月29日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3587,创出一个多月来最低值。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
①增加中国就业压力,中国美元储备相对减少②刺激美国进口中国产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③美国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降低 ④美国企业出口利润下降,出口产品减少
A. ①② B. ①④ C.①③ D.②③
27、今年八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28、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因其淘宝商城2011年10月10日发布《2012年招商续签及规则调整公告》,提高技术服务年费和违约保证金,涨幅高达5倍至15倍,引起大批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的不满。商家之所以不满淘宝商城的行为,主要是因为此举( )
A.限制了他们的经营范围 B.改变了他们的供货渠道
C.压缩了他们的营利空间 D.改变了他们的经营体制
29、2011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200万件,价值总量为2200万元;2012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提高25%,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2年这个企业全年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 )
A.2200万元 B.2750万元 C.2500万元 D.3025万元
30、下列图表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趋势是 ( )
①我国的世界工厂可能失去技术优势 ②我国的出口潜力有不断增大的空间
③我国的出口产品有可能失去价格优势 ④我国的GDP增长靠出口拉动的势头减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主观题。(每小题10分,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销售总量及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情况
注: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均突破1800万辆,居全球第一。但中高档轿车领域基本是外国品牌的天下,这些汽车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跨国汽车公司手里,中国汽车厂家主要承担生产商角色。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不断下降,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1)请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并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局面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10分)
材料二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堵塞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之痛,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并加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无车难,有车烦”这是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发出的感叹。小张为此“上书”市政府,要求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烦恼。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选择“有车”还是“无车”?请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知识论证你的选择。(10分)
32、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说:“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围绕“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理念,全面推进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并为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贯彻“节俭办世博”的理念,世博会开幕式拒绝了“花轿”和豪华,以“精彩、节俭、亲民”的原则面见世人。
运用所学“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分析“节俭办世博”的依据(10分)
33、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则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的哲学依据。(10分)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D
B
D
D
B
C
B
C
C
D
B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A
C
B
B
C
D
D
C
C
B
C
C
B
31、(1)①材料一反映“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我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先降后升。但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价格低。(4分)②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汽车行业发展方式,生产适销对路的汽车。(6分)
(2)答案一:选择“有车”。①事物的矛盾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但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6分)②虽然汽车对道路、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汽车能为生活带来便利,改善生活品质,是社会的主流,所以要选择“有车”生活。(4分)
答案二:选择“无车”。①事物的矛盾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但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6分)②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汽车的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会加重了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选择“无车”生活。(4分)
3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3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世博会“节俭办世博”的理念更是立中国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2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节俭办世博”的理念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能推动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2分)
3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3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重视水利建设有助于形成“盛世”。(4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是民本思想的体现。(3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文科)
(考试范围:必修全部内容)
分值:150分 时量:120分钟 命题:戴贤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设全集,,,则( )
A.{3} B.{0,3} C.{0,4} D.{0,3,4}
2. 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值等于 ( )
A. 1 B. 3 C. D.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B. C. D.
4.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5.如果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那么的值等于 ( )
A.1 B. C. D.
6. 函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函数是 ( )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8.在中,,,,是的中点,那么 ( )
A.1 B. C. D.
9.已知数列中,且,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
A.2600 B.2550 C.2651 D.265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0.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为a,b,c,若,,,则______.
11.如图,CDEF是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方形,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该圆内,
用A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扇形OCFH内”(点H将劣弧二等分),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_________.

12. 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
则输出的值为 .

13. 若,则目标函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函数,,
的图象上,且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两坐标轴. 若点A的纵坐标为2,则点D的坐标为 .
15. 已知是圆上两动点,是坐标原点,且以为切点的圆的两条切线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市教育局规定:初中升学须进行体育考试,总分30分,成绩计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分,还将作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和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为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育素质,某校从九年级的六个班级共420名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抽取60名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测试.
(Ⅰ)若九(1)班现有学生70人,按分层抽样,则九(1)班应抽取学生多少人?
(Ⅱ)下图是九年级(1)、(2)班所抽取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的茎叶图
九(1) 九(2)
9 0

3 2 6 5 1 1 6 4 5 6 3 0

1 5 0 3 2 1 0 3 4
根据茎叶图估计九(1)、九(2)班学生体育测试的平均成绩;
(Ⅲ)已知另外四个班级学生的体育测试的平均成绩:17.3,16.9,18.4,19.4.若从六个班级中任意抽取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作比较,求平均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1的概率.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函数.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Ⅱ)在给定的坐标系内,用五点作图法画出
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18.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平面,,点是上的点,且
(Ⅰ)求证:对任意的,都有;
(Ⅱ)是否存在点E使AE与平面SBD所成的角满足,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 (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单位有员工1000名,平均每人每年创造利润10万元.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决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出名员工从事第三产业,调整后他们平均每人每年创造利润为万元,剩下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的利润可以提高。
(Ⅰ)若要保证剩余员工创造的年总利润不低于原来1000名员工创造的年总利润,则最多调整出多少名员工从事第三产业?
(Ⅱ)在(Ⅰ)的条件下,若调整出的员工创造出的年总利润始终不高于剩余员工创造的年总利润,则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原点为顶点且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两个交点间距离为8,.
(Ⅰ)求函数的表达式;
(Ⅱ)证明:当时,关于的方程有三个相异的实数解.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6.C 7.D 8.A 9.B
二.填空题:
10. 45° 11. 12. 3 13. [2 ,6] 14. 15.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九年级(1)班应抽取学生10名;………… 3分
(Ⅱ)九(1)班抽取学生的平均成绩为,九(2)班抽取学生的平均成绩为.由此可以估计九(1)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16.5,九(2)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 17.2;……… 6分
(Ⅲ)从六个班级中任意抽取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的所有情形为:
共15种,即基本事件总数为15;……………… 9分
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为:
共9种,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4分
∴的最小正周期为,的最大值为. ………………6分
(Ⅱ)列表:
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12分
【说明】表、图各3分。
18. (本题满分12分)
【解】(Ⅰ)∵,
,………………………………1分
数列各项均为正数,∴…………………………2分
∴∴……………………4分
又∴……………………………6分
∴…………………………………………………………7分
(Ⅱ)∵,∴…………………………8分
∴………10分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证明】连接交AC于点O,由底面是正方形可得ACBD.
∵SD平面,平面,
∴SD⊥AC,又SD、BD平面SBD,且SD∩BD=D,
∴平面SBD,又∵BE平面SBD
∴.………………… 6分
(Ⅱ)【解】由(Ⅰ)可知,平面SBD,
∴∠AEO是AE与平面SBD所成的角,即∠AEO=600,
在Rt△AOE中,,,
由得,,
解得与已知(0,1]矛盾,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E.…………… 13分
20. (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题意,得……………3分
即,又,所以.……………5分
即最多调整500名员工从事第三产业.……………6分
(Ⅱ)从事第三产业的员工创造的年总利润为万元,从事原来产业的员工的年总利润为万元,则,……………9分
∴,∴
即恒成立.……………11分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又,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3分
21.(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已知,设,由得,,∴ ……………2分
设,它的图象与直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由得,,∴ ……………5分
∴……………6分
(Ⅱ)证明:由得,,即 ……………8分
∴或,即或 ……………10分
当时,,
∴不是方程的解;……………11分
又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方程有两个不同于的相异的实数解;……………12分
∴当时,关于的方程有三个相异的实数解.
【说明】(Ⅱ)也可用图象法:
当时,与的图象在第三限象有一个交点即方程有一个负根;当时, ,说明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存在一点在的图象的上方,所以与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两个不相等的正根,即有两个相异的正实数根。
∴当时,关于的方程有三个相异的实数解.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时量: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
A. B. C. D.
2.“”是“直线垂直于直线”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定义域相同的函数为 ( )
A.y= B.y= C. D.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 B.
C.
D. “”的否定是“”;
5.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 B. C. D.
6.已知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7.函数的大致图像为 ( ).
8.将石子摆成如右图的梯形形状.称数列为“梯形数”.根据图形
的构成,此数列的第2012项与5的差,即-5= ( )
A. 2018×2012 B. 2018×2011 C. 1009×2012 D. 1009×20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请将结果直接填在规定的横线上,每题填对得5分,共35分.
9.给出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则的逆命题是 .
10.函数的值域为 .
11. .
12.若函数有一个零点为2,则的零点为 .
13.已知数列中,,则 .
14. .
15.对于数列,若满足,则称数列为“数列”.定义变换,将“数列”中原有的每个1都变成0,1,原有的每个0都变成1,0. 例如:1,0,1,则设是“数列”,令
(1) 若数列: 则数列为 ;
(2)若为0,1,记数列中连续两项都是0的数对个数为,,则关于的表达式.是
三.解答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有6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
16.(12分)设有两个命题,p: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q: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范围.
17. (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求函数的最小值.
18. (12分)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首项,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试比较与的大小.
19. (13分)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当时,.
(1)求的值;
(2)设函数,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20. (13分) 长沙烈士公园准备建一个摩天轮,摩天轮的外围是一个周长为K米的圆,并在这个圆上安装座位,且每个座位和圆心的支点都由一根直钢管连接。经预算,摩天轮的每个座位与支点相连的钢管的费用为8K元/根,且当两相邻的座位之间的圆弧长为x米时,相邻两座位之间的钢管和其中一个座位的总费用为元,假设座位等距离分布,且至少有两个座位,所有座位都视为点,且不考虑其他因素,记摩天轮总造价为y元。
(1)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2)当k=100米时,试确定座位的个数,使总造价最低。
21.(l3分)设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其导函数为.如果存在实数和函数,其中对任意的都有,使得,则称函数具有性质.
(1)设函数,(),其中为实数
①求证:函数具有性质;
②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已知函数具有性质,给定,,设为实数,
,,且,,
若,求的取值范围。
2012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C
D
B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请将结果直接填在规定的横线上,每题填对得5分,共35分.
9.已知a、b为实数,若,则. 10. . 11. 8 .
12. 0, . 13. . 14. .
15.(1) 1,0,1 ; (2)
三.解答题(满分75分)
16.(12分)解:因为为真命题, 为假命题,所以命题p、q一真一假. 4分
而p为真命题时,, 7分 q为真命题时, 10分
故实数的范围为 12分
17. (12分)解:(1),故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单调区间为,; 8分
(2)由(1)可知是函数的最小值,最小值为1. 12分
18. (12分)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有,解得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通项公式为 6分
(2)因为,
=, ① 当时, ;
②当时, 12分
19. (13分)解:(1)据题意,即解得 4分
(2) 在R上的函数满足,故函数的周期为2,
据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零点的个数
为1个 13分
20.(13分)解:(1)设摩天轮有n个座位,则,即
由题意
,定义域为: 6分
(2)K=100时,
仅当
注:也可以令,求导研究其最小值。 13分
21、(1)(i) ………………1分
∵时,恒成立,∴函数具有性质;……………2分
(ii)(方法一)设,与的符号相同。
当时,,,故此时在区间上递增;………………3分
当时,对于,有,所以此时在区间上递增;………4分
当时,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而,
对于,总有,,故此时在区间上递增;……5分
(方法二)当时,对于,
所以,故此时在区间上递增;…………………………5分
当时,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
方程的两根为:, ………………………6分

当时,,,故此时在区间 上递减;同理得:在区间上递增。
综上所述,当时,在区间上递增;
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7分
(2)(方法一)由题意,得:
又对任意的都有>0,
所以对任意的都有,在上递增。 …………8分
又。 …………9分
当时,,且,

…………11分
……12分
综合以上讨论,得:所求的取值范围是(0,1)。…………13分
(方法二)由题设知,的导函数,其中函数对于任意的都成立。所以,当时,,从而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8分
①当时,有,
,得,同理可得,所以由的单调性知、,
从而有||<||,符合题设。 10分
②当时,,
,于是由及的单调性知,所以||≥||,与题设不符。…………12分
③当时,同理可得,进而得||≥||,与题设不符。因此综合①、②、③得所求的的取值范围是(0,1)。…………13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简谐运动属于:(  )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变速运动
2.如右上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 O为平衡位置,则:(  )
A、当振子从O向A运动时,位移变小。
B、当振子从A向O运动时,速度变大。
C、当振子从O向B运动时,加速度变小。
D、当振子从B向O运动时,回复力变大。
3.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改变,振幅变大
C、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D、频率不变,振幅变小
4.如图所示,在一根弹性木条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带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B、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C、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
D、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5.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波的频率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频率
D、波的传播速度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速度
6.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F点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7.以下哪些现象属于显著的衍射现象:(  )
A、水波前进方向上有一带孔的屏,水波通过小孔传播到屏后的广泛区域;
B、池塘里的水波,遇到突出在水面上的小石块,小石块对波的传播几乎没有影响;
C、水波前进方向上有一障碍物,障碍物后面没有水波传播过去;
D、在山谷大声说话的人听到了自己的回声。
8.关于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列波在相遇区域里产生了叠加,就一定产生干涉现象;
B、两列波的干涉即两列波所产生的相互干扰;
C、发生干涉的两列波频率必然相同;
D、两列频率相同的波一定能发生干涉现象。
9.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是18m/s,则这列波:(  )
A.波长是6m,频率是1/3Hz   
B.波长是8m,频率是9/4Hz
C.波长是10m,频率是1.8Hz   
D.波长是8m,频率是4/9Hz
10.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只要观察者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D、当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一定增大
11.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质点P在该时刻振动速度为,经过0.2 s,质点P的速度仍为v;再经过0.2 s,质点P的速度大小为v而方向相反。则这列波:(  )
A、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7.5 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7.5 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5 m/s
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5 m/s
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已知这列波在P点处依次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Q为处的一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5m
B、这列波的波速是10m/s 
C、质点Q需要再经过0.7s,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处
D、质点Q达到波峰时,质点P也恰好到达波峰处
二、填空题(13题每空1分,14题每空2分,共8分)
13.一弹簧振子,周期是0.5s,振幅为2cm,当振子通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那么2秒内振子完成_________次全振动,通过路程_________cm,在2.4s末,振于位于平衡位置_________侧,向_________方向运动。
14.如图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点Q的
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
(1)波的传播方向沿___ _;
 (2)若P开始振动时,N已振动了0.2s,
则该波的波速是_ ___m/s.
三、实验题(15题4分,16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5.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由于
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而未加小球半径
B、测量周期时,将几次全振动,误记成次全振动
C、计算摆长时,用悬线长加小球的直径
D、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16.下表是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
0.5
0.6
0.8
1.1
周期
2.0
2.4
3.2
4.8
?
(1)利用上面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
四.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分)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频率为2赫兹,振动的振幅为4cm。求:
(1)3内振子通过的总路程。
(2)若该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开始计时,取向左为正方向,作出振动图象。
18.(10分)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摆甲作了10次全振动,单摆乙作了6次全振动,两个单摆的摆长相差16厘米,求甲、乙两摆摆长各为多少?假设某单摆为摆长24.8厘米,作120次全振动所需时间是2分钟,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10分)如图所示,实线为t1=0时刻某列波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
  (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方向,波速多大;
  (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方向,波速多大;
  (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13. 4;32;左;右
14.(1)x轴负向(2)10
15.A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2.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3. 在普通的密封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 )
4.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菜是酸的,主要原因是醋酸杆菌发酵的结果
B.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后减,最终消失。
C.在泡菜坛中加盐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存,故加盐越多越好
D.在泡菜制作的初期坛内有多种微生物,经过种间斗争,最终乳酸菌成为优势种
5.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原因是 ( )
A.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B. 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中和
C. 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D. 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
6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
A. 榨汁机用热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 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7.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 )
A.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B. 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C. 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D. 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是红色的
8.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9.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10. 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可立刻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
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
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斜面上由底部向上轻轻划“S”型曲线
11.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无需通过火焰,马上塞上棉塞即可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人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2. 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
A.菌落的特征 B.细菌的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13.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4.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5.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液培养胡萝卜单个细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6.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再分化的产物,细胞具有全能型
D.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部位如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17. 下列过程不需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脱毒马铃薯植株的培养 B.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C.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 D. 制造“人工种子”
18. 下列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选取和培养基的组成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
B.选择盛开的或略微开放的花作实验材料
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
D.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
19. 菊花的组织培养和月季的花药培养都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关于两者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
序号
比较项目
菊花的组织培养
月季的花药培养

植物激素
不必添加
需要添加

染色体倍性的鉴定
不需要
需要

光照
每日日光灯照射
12小时
最初不需要,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

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
不需更换培养基
需要更换培养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 下图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互作用图,其中图甲为对照。图乙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说明培养基中( )
A.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 B.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相等 D.只有生长素
21. 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酸、碱等化学因素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力
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30℃、40℃3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22.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 B.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水温太低使洗衣粉中的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再恢复
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23.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24.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
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25. 常用的包埋法固定化细胞,需用到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下列不能作载体的是( )
A.琼脂糖??? B.蔗糖??? C.海藻酸钠?? ? D.明胶
26. 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根本原因是(??? )?
A.避免了细胞破碎.酶的提取纯化过程?
B.固定化细胞在多种酶促反应中连续发挥作用?
C.促化反应结束后,能被吸收和重复利用?
D.细胞结构保证了各种酶的细胞内化学反应中有交往的发挥作用?
27.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中不能搅拌 B.由于海藻酸钠溶解速度快,所以不能加热
C.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慢,需要用酒精喷灯加热
D.采用小火间断加热,促进溶解
28.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与下列哪项原理无关 ( )
A. 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B. DNA易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
C. 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后产生蓝色
D. 加入95%的冷酒精,DNA会从溶液中析出
29.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30. 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A.加快溶解DNA的速度         B.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
C.减少DNA的溶解度,加快DNA析出   D.减少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
31. 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B、它们的原理相同
C、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2. 在进行PCR操作时,如果枪头受到污染,则会影响到 ( )
A. 复制循环速度 B. DNA分子纯度 C. DNA分子大小 D. 酶催化活性
33.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
B. 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 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 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
34. 下列有关PCR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所需要的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从3’端延伸DNA链
B.引物与DNA母链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
C.添加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维持pH基本不变
D.DNA聚合酶可以用来合成引物
35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为什么要进行冷凝回流 ( )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 B.操作方便
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D.提高出油率
36. 在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和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共有的步骤是(  )
①分液漏斗的分离 ②过滤 ③浸泡 ④浓缩 ⑤粉碎
A.②④ B.②③ C.② D.①⑤
37. 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点样后,可用注射器直接点样
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
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
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38. 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39. 胡萝卜不含有维生素A,但医学界却推荐多食用胡萝卜,其理由是(  )
A.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B.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C.其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
D.其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D
40. 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
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60分,除了标明的外,每空1分)
41. (12分)右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
(3)甲装置中,A液体是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_ _;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 。
(5)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理由是: 。
(6)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转化成醋酸的目的是 。2分
42.(12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
③将接种针用 法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使培养基呈蓝紫色。用
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后 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⑤所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43.(8分) 现有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不抗病(ddtt)的两个小麦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
(1)现要用最短的时间培育出矮杆抗病植株纯合体,最好采用 方法,(2)育种过程首先将高杆抗病纯合体与矮杆不抗病纯和体杂交得F1其基因是 。
( 3 )将F1种下去,取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为了提高花粉诱导成功率,选择 花药做试验材料。对所选择的花药一般要通过进一步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药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药发育期最常用的方法有 。对不易着色的花粉细胞核需要用 法。
(4)F1花粉基因型理论上有4种,若这些花粉都有可能长成植物体,这些植物体的基因型是 。这些植物体称 。在花药发育成植物体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 。
44.(10分) 我国的水果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滞销,腐烂变质。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不仅可以解决水果丰收季节时的产、销、运输和保存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水果的附加值,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果胶酶能够催化果胶分解,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每当到了丰收的季节,苹果堆满了仓库,但如果交通不便,就会有很多苹果因保存不当或不能及时运出,而渐渐腐烂变质,苹果腐烂的原因是 ; 。为了减少损失,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人们想到了榨取果汁,要想使果汁尽可能榨出来,应加入果胶酶,在该物质的作用下,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 。
(2)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①用搅拌器制苹果泥;②取6个烧杯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的30℃、35℃、40℃、45℃、50℃、55℃的水,恒温水浴;③每一烧杯中放入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 ,保温3min;④向每组烧杯中的苹果泥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等量的果胶酶,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⑤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a.③过程中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用相同温度恒温处理然后再混合,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b.有人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原因是 。
45.(10分) 下图为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在体外也可进行,以获得大量相同的DNA片段,该项技术称之为PCR技术,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请分析回答:
(1)PCR过程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R技术过程的三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PCR过程中,只用一条DNA片段作为模板,请计算30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DNA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CR技术能在几小时内将极微量的DNA片段特异性地扩增上百万倍,从而解决了样品中DNA含量低,难以分离的难题。试举两例,说明PCR技术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PCR过程中,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把单个的 聚合为 ,
其移动的方向把子链沿 延伸
46.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景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目的是 。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5.ABADA,6-10CCCAB;11-15.DAAAB.16-20CBBDB
21-25CDBCB,26-30.DDBBC;31-35ABDDA36-40.CBDCB
41. (1)异养兼性厌氧型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4)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5)重铬酸钾 灰绿色 不能 酒精发酵时是无氧环境,而醋酸发酵需有氧。(6)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ATP)(仅答能量不得分)
42. (1)①淀粉 琼脂 调整PH ②菌落 ③灼烧 液体
④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分离) ⑤浅色范围大(较大透明圈);分离、纯化
(2)酒精灯火焰 (3)选择 鉴别
43. (1)单倍体育种;
(2)DdTt
(3)单核期 醋酸洋红法;焙花青-铬矾法
(4)Dt、 DT、 dT 、dt;;单倍体;有丝分裂
44. (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细胞死亡  微生物侵染  半乳糖醛酸  
(2)a.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  b.没有,实验的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 (每空2分)
45. (1)PCR过程的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而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是RNA PCR过程是高温变性解旋,不需要解旋酶 (2)变性 复性 延伸 (3)230 (4)刑侦案件;亲子鉴定;凝难疾病的诊断;基因序列分析等(任选两例)(5)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5,→3,
46. 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 不是 ;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蒸馏温度 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 减少挥发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SECTION A
Conversation 1
1. Why does the man love Sundays?
A He can watch sports on TV.
B He can play basketball
C He needn’t do any cleaning.
2. 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A. To have a good rest. B. To watch a game on TV C. To help with housework.
Conversation 2
3. When will the plane take off?
A. At 9:00. B. At 9:15. C. At 9:30.
4.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Fasten his seat belt. B. Take his seat. C. Find a proper seat.
Conversation 3
5.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6. Which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B. The woman makes mistakes when she opens her mouth.
C. The woman enjoys practicing spoken English.
Conversation 4
7. How long has the man moved here ?
A. For about two days.
B. For about half a month.
C. For about one month.
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many children B. His daughter is seven. C. He does paper work.
9. What does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
A. She is a teacher. B. She is a nurse. C. She is a policewoman.
Conversation 5
10. Why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cut down on cokes ?
A. Because the coke is a soft drink.
B. Because of the caffeine in cokes.
C. Because the sugar and caffeine are not good.
11. How does the man feel if he goes without a coke every day?
A. Trembling and tense B. Tired and excited. C. Shaky and tired.
12. What relation is the woman to the man ?
A. His colleague B. His friend C. His wife.
Conversation 6
1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
A. Christmas gift B. Christmas stress. C.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14. How soon will the Christmas Day come?
A. In a month B. In two weeks. C. In a week.
15. How much do the man’s family spend on Christmas?
A. About $1,100 B. About $250 C. About $150
SECTION B
Finding a right one
Choosing a hostel that is close to a ____17______
Finding a hostel which ranges between $20 and ___18___ a night.
Preparing for your living arrangements
Reading about your hostel before you go
Bringing your own __19_____, pillow or blanket
Being considerate
Not being loud when someone is taking ____20___ at noon
Tips for staying at a youth hostel(招待所) in _16_____ cit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
21. She was happy to devote herself _____________gymnastics.
A. for B. about C. in D. to
22. -----The last one ___________the office turns off all the lights and locks the door.
-------Agreed !
A. leaves B. to leave C. leaving D. left
23.New Zealand ________________the Maori tribe.
A. is the home to B. is home to C. settle down in D. is a home of
24. Now let me tell you the work I have been doing with them. My job with the UN is not paid, but voluntary and as I said ______________, I mainly visit countries where the UN has programs to help people.
A. before B. although C. even D. in case
25.Though ______ money, their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them to university.
A. lacked B. lacking of C. lacking D. lacked in
26. Could it be in the restaurant _________ you had dinner with me yesterday _______ you left behind your keys and wallet?
A. that; where B. where; that C. which; that D. that; when
27.______, he decided to write again.
A. Not having received a reply B. Having not received a reply
C. Not having a reply D. Not received a reply
28. I will appreciate ____ if you can carry the luggage for me.
A. it B. that C. these D. them
29. Asked if he could come over and have dinner with us, ______.
A. no response was made B. nothing was said by him.
C. Tom nodded his head D. we heard him say yes
30.The terminal building put into use one month ago is _______________poor condition.
A. on B. in C. under D. with
31. We don’t doubt ____ he will succeed in the research work.
A. that B. whether C. how D. what
32. ___________ the city lies the famous beautiful mountain.
A. 20 miles southeast to B. To 20 miles southeast of
C. Southeast 20 miles to D. To southeast 20 miles of
33. People feel shocked that a university student _______________do that to a woman.
A. must B. may C. can D. should
34. I like the after-school activities__________ students can develop friendship.
A. that B. whose C. when D. where
35. I ___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for 20 years , but now I’ve got used to the city life now.
A. live B. have lived C. have been living D. lived
完型填空
A businessman was on a business trip to Tokyo. One day he went to 36 some gifts for his employees (雇员) back in his country. He 37 a supermarket. A lady smiled and welcomed him. He was very touched, and felt good .Because he was not able to 38 the warmth of her smile, he was watching her as he was 39 . She was giving the same 40 to all the people who walked into the supermarket.
The businessman started thinking if she hated doing the same thing. So he asked, “My dear lady, are you 41 of doing this job?” The lady smiled and said, “No, sir, I have 42 here for the last 10 years and I love my job.” The businessman was surprised and asked, “Why have you stayed here for ten years, and why do you like your job 43 much?” The lady said, “Because I am doing something good for my 44 .” The businessman found this interesting. He asked, “Why?” The lady said, “As most of our customers are 45 , they spend foreign currency here. So our country has a lot of money and becomes richer.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our service will 46 _____ more often and spend more money in our country.”
Surprised by her 47 , the businessman thanked her. After returning to his own country he worked hard to introduce the same attitude (态度) to his workers, and today his company is one of the best companies in the world.
36. A. buy B. order C. make D. pay
37. A. opened B. cleaned C. entered D. checked
38. A. require B. enjoy C. hide D. forget
39. A. traveling B. working C. singing D. shopping
40. A. feeling B. smile C. warmth D. watching
41. A. fond B. tired C. proud D. afraid
42. A. stood B. learned C. worked D. lived
43. A. so B. very C. even D. enough
44. A. home B. country C. supermarket D. boss
45. A. millionaires B. managers C. strangers D. foreigners
46. A. praise B. visit C. talk D. save
47. A. action B. service C. attitude D. help
完成短文(一空一词)
If you’ve set your eyes on that new Apple iPhone 4, maybe it’s time to get rid of your old sell phone, 48, don’t throw your regular cell phone away because it contains a lo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data. 49 the device accidentally comes into the hands of a bad person, all this data could be misused. Moreover, cell phones also contain some materials that is 50 to the environment, so you should handle them correctly.
To deal with an old cell phone, first of all, you must remove all personal information from 51 device. Once you’ve removed your personal data, you can 52 resell the cell phone to a dealer(商人) 53 deals with used cell phones, or you can sell it to someone willing to buy it from you. 54 is better to contact a relevant charity and get them to help you. The charity will donate your cell phone to someone 55 need of a cell phone, or recycle the phone or some parts of i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分) ??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A ??The song, Let’s Go Get Stoned, is an example of Ray Charles’ own kind of music and is his own sound. He mixed black church music, blues and rock-and-roll and produced a very different sound. Ray Charles could play blues, rock and jazz, and liked other kinds of music, too. He recorded an album (专辑) of country-and-western music, which was an immediate success. The album was called Modern Sounds in 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Many of the songs became famou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was I Can’t Stop Loving You. Charles made himself a popular artist and an expert of soul music with the release (发行) of his most popular composition (乐曲作品) What I Say.
During the 1960s Charles appeared in the 1962 film Swinging Along, and the 1966 British film Ballad in Blue. In 1980 he appeared in The Blues Brothers movie and became even more successful. Charle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cording for Africa’s song of We Are the World in 1985.Ray Charles often said that sound and music were his life’s blood. He said many times that he would not trade his musical ability for the ability to see again. He did not give his time and money to help the blind, but helped create and support the Robinson Foundation for Hearing Disorders, which helps people deal with the loss of their hearing. He once said, “Being blind is my handicap (生理缺陷), but my ears are my opportunity. Losing my hearing would have ended my life.”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Ray Charles?
A. He lost both his sight and his hearing.
B. He lost his voice and could not sing.
C. He lost his sight.
D. He was disabled in both body and mind.
57. Charles appeared in films and _____.
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t the very beginning
B. lost his interest in music in the 1960s
C.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Blues Brothers
D. failed to become successful in the end
5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Ray Charles didn’t want to see again.
B. Let’s Go Get Stoned is Ray Charles’ best song.
C. Ray Charles couldn’t live without music and sound.
D. Charles support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59. What does the last paragraph tell us?
A. Ray Charles thought it was a big pity that he could not see.
B. Ray Charles paid attention to nothing except sound and music.
C. Ray Charles didn’t help the blind because he hated being blind.
D. He considered his hear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his life.
60..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
A. How Ray Charles writes songs
B. How Ray Charles helps the poor.
C. Ray Charles and his works.
D. How a blind man can succeed.
B ?? ?“Excuse me”,said a young man,standing shyly at the open church door. “I'm here to pick up an Easter basket for my daughter. Am I in the right place?” “Well,we have baskets,but they're not Easter
baskets for kids;they're food baskets,” I explained.
That morning I arrived at St.Michael's Church in Carmichael,California,to help give out the baskets to needy families for Easter. To make sure every family would receive one,we had handed out numbers to them that matched the basket they were supposed to receive. Each one contained a whole ham,potatoes,bread,vegetables,and a pie—enough food to help feed a family for a week.
“Why don't you come in?”I said to the man. He looked disappointed. He shook his head and said,“I can't...My daughter is waiting for me over there. I'm grateful for the food,but when I heard you were giving away baskets for Easter...well,I thought they would be Easter baskets for children.” He continued,“I promised my daughter one,and I wanted to surprise her.”
I felt bad,but there was nothing I could do. The man handed me his number,and I walked over to the baskets. A bulge(凸起)in one of the baskets caught my eye. “What is that?”I wondered. Leaning over and looking more closely,I could see,unmistakably,an Easter basket—filled with candy,chocolate,and Easter eggs. One of the volunteers must have added it by mistake!I thought. Then I looked at the man's number in my hand. Well,he'll be...
“Happy Easter,”I said to the man,handing him the only food basket with an Easter basket inside—the very same basket with his number on it. “Someone knew just what you needed.”
61.The young man had thought that ________.
A.he would have an Easter basket and a food basket
B.there would be Easter baskets for children
C.there would be children's toys in the food basket
D.he would get enough food for the whole year
62.What did the author do at the church?
A.He worked there as a churchman.
B.He was called in to give out Easter baskets.
C.He went there to meet the young man.
D.He was a volunteer who helped there.
63.The young man looked disappointed at first because ________.
A.he was told not to take a food basket
B.there was little food in the Easter basket
C.he came so late that all the baskets had been given out
D.he was told that he wouldn't get what he wanted
64.What surprised the author was that ________.
A.there was an Easter basket in the food basket
B.someone knew what the young man needed
C.one of the baskets was filled with more bread than others
D.he found that the young man's name was on the basket
65.We can infer that the young man left the church feeling ________.
A.sad B.satisfied
C.angry D.surprised
C ???My primary education was done through online education,which meant I didn't often come into contact with large groups of people of my age. Not having a peer group of my age also meant that I never had to do things to behave in the same way as others,and I grew up doing things the way I wanted.
I was very naive(天真的) when I started high school. On the first day I didn't realize there was a right way to wear a school hat. In fact,on that first day I did a lot of things wrong—like being the only person in the school who had a tongue ring. That ring made me considered a troublemaker,and by the first break I was given life membership to the “out” crowd. So I put my hair into my hat and took out the tongue ring.
It seemed more important to be like others than finding out what it meant to be me. I spent all my energy trying to conform. I couldn't work out why I was so unhappy when I'd achieved what I thought I wanted.
After many tears and sleepless nights,my teacher took me aside and asked why I was upset. I told him though I tried to fit in at school,I still felt unhappy. He asked me why I cut my hair off,and I told him that I wanted the same kind of hairstyle that the other girls had.
He said,“You've started doing things to please other people. If you don't do it for yourself,you will always feel upset. If the people at school don't like you for who you are,then it's their problem.” What he said was true. I started trying to do things for myself. After that I felt a lot better.
66.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
A.the other students didn't like the author
B.the author didn't wear a hat on the first day
C.the author was considered to be a troublemaker by the teacher
D.everybody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author
67.The underlined word “conform”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to behave like others B.to behave differently
C.to behave in a wrong way D.to behave in a special way
68.According to the teacher,the author felt upset because ________.
A.she did her primary education through online education
B.she had a tongue ring o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C.she didn't know the right way to wear a hat
D.she tried to please others instead of herself
6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The author cut her hair off because it looked cool.
B.The author followed her teacher's advice at last.
C.What the teacher said made the author feel sadder.
D.The author did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70.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How to overcome sadness at school. B.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at school.
C.The pains to fit in at school. D.The problem of loneliness.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第一节: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文后第76至第85小题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单词或词组。注意:每空不超过3个单词。
Frederick M. Hess is the director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at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which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conducts research on many public issues. He says that a long summer vacation doesn't make sense in today's world.
Can American students afford to take a summer vacation? In a summer vacation, millions of kids spend valuable time sending messages, watching TV, playing video games and doing shopping in the mall. They will also be putting their academic futures at risk.
Summer vacation once made sense in the past when you didn't need an education to get a good job. But now things have changed. For today's students, academic skills are important to students' future success, but such skills are affected in the summertime. Many nations don't give kids an American-style summer vacation. They offer no more than seven consecutive(连续的) weeks of vacation. Most American school districts offer up to thirteen weeks. To compet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mericans must be prepared to go up against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Summer vacation also causes challenges for today's families. In the 1960s, more than 60% of families had a stay-at-home Mom. Now two-thirds of American children live in households where every adult works. For these families, summer vacation can be more burden than break. Someone must watch the kids.
But the biggest problem may be how summer vacation hurts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disadvantaged students lose significant ground in the summertime.
A longer school year does not have to be an invitation to hard boring work. Rather, it should allow time-pressed teachers to conduct richer and more imaginative lessons. Schools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devote to athletics, languages, music and the arts. Summer vacation can be a grand thing. But in the 21st century, it may also be outdated.
Title: 71
Theme
A long summer vacation doesn’t make sense in today’s world.
Basic
Information
Vacation length
72 weeks in most American schools
Students’ 73___________
·Sending messages and _74_______
·Playing video games
·Doing shopping
Disadvantages
Putting student’s academic futures __75___
Affect academic 76
Causing ___77_____ for families
Make parents watch kids at home
___78_____ academic achievement
Make students lose significant ground
79.____________
Student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study more imaginative lessons such as athletics, languages, music and the arts.
Conclusion
Summer vacation can be both grand and ___80____
Section B 简答题 Sometimes it’s dangerous for you to adventure out on a mountain with no company. It’s not just wild animals, the harsh(恶劣的)environment you have to deal with, but the fact that climate in the mountain can change rapidly, from being sunny one moment to being foggy and then rainy the very next. Therefore, you need to learn some strategies for surviving in the mountains when you are alone.
An important skill you should be good at when surviving alone on a mountain is building a campfire. Not only does it protect you from the cold, but you also can use it for cooking, as well as frightening away dangerous animals.
Next, you should be good at rope management. Learn the technique of tying various knots which will help you while rappelling(绕绳下降). And don’t allow the ropes to get wet.
Building a shelter quickly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is, practice building a lean-to(单坡屋顶) using two trees next to each other. Ensure the lean-to doesn’t face the wind. And you can spread a layer(层) of leaves over the ground inside the lean-to, so you don’t com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ld ground.
In addition, you should be informed on how to deal with wild animals. Animals generally don’t hunt humans, but they may follow you, so be careful. Leftover trash and food is the main reason animals approach humans. If you come across an animal in the wild, don’t do anything to provoke(惹起) it further. Leave a good space between the animal and keep calm, till the animal wanders off.
Being mentally prepared is as important as being physically prepared. Be aware of your own limitations and fears. In 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s,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and act accordingly. Practice all the skill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r survival especially when you’re alone. All this will help you survive alone in a mountain!
81. What can cause dangers to you when you are adventuring alone in a mountain? (No more than 10 words)
82. Why do you build a campfire when you’re alone in a mountain? (No more than 12 words)
83. Why are you advised to spread leaves over the ground in the lean-to? (No more than 8 words)
84.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No more than 8 words)
??第二节:写作 ???生活中,你自己或他人曾经有过被人误解最后终获理解的经历,其间有烦恼,不解,感慨。。。。
请就此写一篇英语短文。
主要内容包括:1。误解过程。 2。误解消除。 3。你的感想。
注意:
词数不少于120个
不能使用真实姓名和班级名称。




高二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听力:每小题1。5分
简答题。
81 wild animals, the harsh environment and rapid climate change 2分
82 To keep warm, cook and frighten away dangerous animals. 2分
83 To avoid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ld ground. 3分
84 How to survive alone in a mountain. 3分
写作评分参考:
1.引起误解的语言,行为的完整正确描述 2分
2.完整正确描述误解过程 3分
3.完整正确描述误解消除过程 3分
4.恰当抒发感想,感慨,情感变化 5分
5.拼写,大小写,词汇,语法,字迹,连贯,衔接。 10分
6.总体印象 2分
7.无具体事例,泛泛而谈,但具有可读性。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 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保持平淡的心情,便喜欢围着灶台,陶醉于锅碗瓢盆奏鸣的交响曲;或沏上一杯淡淡的清茶,在电脑前轻击键盘,让自己的思想、感悟像流水般淙(zōng)淙流淌。
B、戊戌期间蓬勃兴起的报业,便得到过租界的庇(pì)护,清廷虽虎视眈眈,但投鼠忌器,不象过去那样动辄使用文字狱,这也是近代上海报业欣欣向荣的主因之一。
C、我们想有所作为,但残酷的现实使我们精神迷惘(wǎng),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我们异常的反感,难道我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真正成为美国作家斯坦因所称的“迷惘的一代”?
D、抬眼望去,这时的旷野空寂得像一副弃置的名画,天空像一面擦拭得异常锃(zēng)亮的铜锣,久居城市的他有一种阔别已久的冲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整合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B、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由于他扎扎实实、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从而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D、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敬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去年四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B、如何让富人不再只想着投资移民,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让全国的百姓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显然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做出调整。
C、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上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两个多小时。
D、不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行需要北大完善相关机制,还要对实名推荐的权力寻租建立健全发现机制,甚至可以通过行政的力量,让弄虚作假的校长掉帽子、丢位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这位人称“玫瑰花”的三小姐出场便是不凡,“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夫人受冤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
②她兴利除弊,“精细处不让凤姐”。
③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④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的玫瑰花。⑤迎、探、惜三姐妹中的佼佼者当推探春。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同初行状①
顾炎武②
自余所及见,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③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④,未旬日而北兵⑤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义军兵败——编者注)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⑥,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⑦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生所为文最多,在其妇翁处,不肯传;传其写录在余两人处者,凡二卷。 (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吴同初,作者挚友,抗清而死。文中“大行皇帝”指崇祯皇帝。 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③姊子 :妹妹的儿子。④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指杨永言推荐顾炎武,被南明朝廷招用为兵部司务之事。⑤北兵:清兵。 ⑥诔:lěi,祭文。⑦几:冀。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月之朔 朔:农历每月初一
B、归生与焉 与:参加,参与
C、则断然不渝 渝:改变,违背
D、炎武尝三过其居 过:经过,路过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作……二诔,见称于时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①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给文章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A、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B、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C、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D、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8、这篇传记体文章表现了怎样的社会背景?突出反映了吴同初怎样的品质?(4分)
9、把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
(2)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
(3)以生平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南柯子?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一分)
①夫天地者,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李密《陈情表》)
③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④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⑤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各朝代修筑的长城,其长度各不相同。超过一万里的长城有三条:一是秦朝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两万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长城,全长一万四千七百多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十万里以上。以前认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山海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其东端起点应在丹东虎山。长城西端则一直延伸到新疆罗布泊。
一般认为长城是汉族为防止其他兄弟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甚至有人把它说成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其实不然。自秦始皇以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主要朝代有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九个,其中汉族统治的朝代只有汉、隋、明三个。而其他兄弟民族统治的朝代则有六个。元朝和清朝虽然未大修,也对长城关隘进行了维修利用。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
长城的作用也不是普遍认为的那样纯粹用于战时防御,体现着封闭和保守。代表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丝绸之路”与长城就有密切的关系。就在汉武帝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的同时,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立即开始在漫长的河西走廊上设郡县,筑长城。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会有这一长城的修筑;没有这一万里之遥长城烽燧的保障,“丝绸之路”也就无法存在。
长城在国内经济开发上也起了重大作用。例如,2000多年的屯田制度就是因为长城而发展起来的。那沿长城分布的百万戍边军队、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戍边移民、屯田民众、军人家属,使长城内外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了起来。
12、能作为“长城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这一说法依据的一项是( )
A、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和清朝,对长城关隘进行了维修利用。
B、我国历史上很多不同民族统治的朝代,都曾经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
C、说历史上的长城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其实是不正确的。
D、秦以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汉民族统治的朝代只有汉、隋、明。
1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一般地说,战争破坏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战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B、汉代长城的修筑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就是保护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C、汉武帝修筑长城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而不是纯粹为了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
D、汉代的长城和“丝绸之路”都是对外开放的标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4、根据文章,请概括修筑长城的积极意义(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8题。
抢盐
刘永飞
(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说,妈,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运气。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当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买不到了。
(4)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想到这儿,她把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文举。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儿子一阵猛夸呢。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鬼鬼祟祟。
(7)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这主要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信号,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给人说,自己的儿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个城里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就凭这点她也不会让这样的好消息给她分享。让她后悔去吧,想到这儿,她嘿嘿地笑起来。
(8)让她颇感心安的是,此时的村子很安静,除了鸡鸭鹅在街上溜走,并没有看到村里的人。否则,真要是遇见了,自己是说,还是不说呢,说吧,人家买到了,恐怕自己就买不到了,不说吧,这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怪不好意思的。
(9)“他文举叔、他文举叔。”来到白文举门口,王月荣压着嗓子喊,屋里没人应承。老东西睡得真死相,算了,我还是多买些吧,回头给他几包,省得把李秀英给喊醒了。
(10)等上了去镇上的官路,人流就多起来,看到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一辆辆从身旁鱼贯而过,王月荣心里就紧张,他们该不会都去抢盐的吧!想到这儿,她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骑自行车,这要是盐都被别人都买光了,自己咋办呢。可是她仔细一想,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消息呢,想想看儿子才打来电话,离乡下这么远不可能那么快传到。这样想着心里平静片刻,可是看到人流越汇越多,心里又不踏实起来,好在她离镇上是越来越近了。
(11)可是,就在王月荣挥汗如雨疾步如飞往镇上赶的时候,她却看到不少人开始从镇上返回,按道理说这集市刚开始,人们不该这么早回来。正疑惑着,王月荣看到白文举和其他村人各背着个尼龙袋一路聊着笑着回来了。她还看见李秀英也在其中,她一路走还不忘用蓝格格手巾抹汗。
(12)等他们看到王月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咋才来呀,街上的盐早就被抢光了,王月荣一听脚步就有些踉跄,她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就哇一声捂住脸蹲在地上哭起来了。众人赶忙上前劝说,而王月荣像撒泼的孩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众人无奈,只能悻悻地走了。
(13)王月荣就这样从镇上哭回来,她不知道这到底咋回事,怎么大家都比她知道得早?为什么这么多人去抢盐却没人告诉她,这不是大家商量好欺负她吗!她越想越委屈,越委屈眼泪越多。
(14)当王月荣有气无力地回到家门口,立刻停住了哭泣,她看到自己的门前铺着一条蓝格格手巾,手巾上整齐地堆放着一袋袋食盐,足有15包之多。
(15)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儿子的声音跟先前一样急促,他说,妈,盐买了吗,要是没买就别买了,刚才网上和电视上说了是谣传。王月荣一听立刻又哭起来了,电话那头儿子一直在喊:“妈,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此时,王月荣哭得声音更响了。
(选自《羊城晚报》2011.3.21,有删改)
15.小说第(4)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小说中的王月荣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7.小说的后半部分重点写了王月荣的“哭”,使王月荣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请结合文章分析她“哭”的原因。(5分)
18.对国人的“抢盐”行为,有人认为是荒唐的举动,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您对中国人“抢盐”的看法。(6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老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
材料二:2011年10月25日下午四点多,网友“天佑中华A”发布微博称,包头24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前50名学生发放背后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的红色校服。微博内,他还配发了这种“优秀生”校服的图片,并指出,校服由包头翔锐房地产公司赞助。
材料三:2011年11月2日枣庄市第39中学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从半个月前开始使用这种分为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班级前30名的同学分别发放绿色和黄色的作业本,后30名的学生发放黄色和红色的作业本。作业本封面还标有字母,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在这以前学校的作业本统一是黄色的,也没有标注字母。为什么突然之间学生写作业变得等级森严呢?学校领导说,这是在实施分层次作业,用绿色作业本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最大的A类题目,而用红色本子的差生只需要做最简单的C类题就行。
请用一组排比句概括三则材料的新闻事实。(4分)
(2)试写出你对这组新闻的评论。(200字左右)(8分)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③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⑤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注:①约:贫困。
(1)、综合上述材料,孔子对“富贵”与“快乐”持怎样的观点?(4分)
(2)、结合孔子的观点,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富贵”或“快乐”? (8分)
七、作文(60分)
21、以“持一朵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注意不可套作和抄袭。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教师卷)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 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保持平淡的心情,便喜欢围着灶台,陶醉于锅碗瓢盆奏鸣的交响曲;或沏上一杯淡淡的清茶,在电脑前轻击键盘,让自己的思想、感悟像流水般淙(zōng)淙流淌。
B、戊戌期间蓬勃兴起的报业,便得到过租界的庇(pì)护,清廷虽虎视眈眈,但投鼠忌器,不象过去那样动辄使用文字狱,这也是近代上海报业欣欣向荣的主因之一。
C、我们想有所作为,但残酷的现实使我们精神迷惘(wǎng),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我们异常的反感,难道我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真正成为美国作家斯坦因所称的“迷惘的一代”?
D、抬眼望去,这时的旷野空寂得像一副弃置的名画,天空像一面擦拭得异常锃(zēng)亮的铜锣,久居城市的他有一种阔别已久的冲动。
答案:C(A情—境 淙cóng B象—像 庇bì D一幅 锃zēng—zè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整合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B、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由于他扎扎实实、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从而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D、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敬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答案:C(本题考查实词、虚词、成语的理解兼及语言得体。A“整合”则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据语境,显然是强调“亚洲各国中缺少一种能起组织、协调的核心力量”B“从而”和“进而”都是起连接作用的,其区别在于:“从而”是用在由于前面的原因、方法而达到后面的结果、目的句子中,“进而”只用在表示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进一步的句子中。.C“师心自用”谓只凭主观,自以为是。D“惠赠”: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此处“敬赠”,是“赠送”的意思。“惠”:敬辞,用于对方的行为,表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如“惠存”“惠顾”“惠及”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去年四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B、如何让富人不再只想着投资移民,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让全国的百姓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显然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做出调整。
C、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上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两个多小时。
D、不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行需要北大完善相关机制,还要对实名推荐的权力寻租建立健全发现机制,甚至可以通过行政的力量,让弄虚作假的校长掉帽子、丢位子。
答案:B (A表意不明。出现并列结构须关注是否存在不合逻辑、表意不明、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等问题。C成分赘余。当句子中出现数量词或“左右”“上下”“大约”等词语时,当引起警觉。D“不仅”应放在“推行”的后面。当句中出现关联词语,需考虑关联词是否误用、关联词位置是否得当、关联词所带句子句意是否颠倒等错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这位人称“玫瑰花”的三小姐出场便是不凡,“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夫人受冤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
②她兴利除弊,“精细处不让凤姐”。
③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④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的玫瑰花。⑤迎、探、惜三姐妹中的佼佼者当推探春。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②①④
答案:A(全段总分总,中间先正面后反面,注意③中的“又是”)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同初行状①
顾炎武②
自余所及见,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③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④,未旬日而北兵⑤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义军兵败——编者注)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从我所见到的来说,家乡二三十年来号称文人的,没有不把(追求)浮名和苟且(谋求)所得作为事业的,而我和同县归生只喜欢写古文辞赋,磨砺品行,树立志节,孤傲不群,不愿在俗世中苟且偷生。世人认为(我们)狂妄。(我)不久又结识了吴生,吴生比我们两人小七岁,因为穷困(在)嘉定客居。我有(个)叔叔(叫)顾兰服,比我和归生小两岁。姐姐的儿子徐履忱比吴生小九岁。五个人各能饮三四斗酒。五月初一,四个人到我家端着酒杯为我母亲祝寿。退出来后(我们)饮酒,到半夜,击掌聊天,非常高兴,第二天告别离开。我于是离家赴杨公的征召,不到十天清兵南下,我到苏州从军,回来后(参加了)昆山的抗清军队,归生(也)参加了。不久(起义失败,我)也终于得以脱身,可是吴生战死了。那年九月,我才探望吴生的家并慰问他的家人,竟然(只有)他的母亲正孤独无依地坐着,(他的母亲)告诉我说:“吴家五代单传,我只有一儿一女。女儿被掳去,儿子死了!有 (一个)孙子,(只有)两岁,也死了!”我既为吴生的遭遇悲痛,又想起(他们)四人端着酒杯来为我母亲祝寿,于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⑥,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吴生名其沆,字同初。世代原本是读书人家,文思敏捷,下笔动辄数千言,考试总是第一。每次说到忠孝和与朋友交往守信用的时候,就(表现出)果断而不改变(的样子),北京(发生)变故(的时候),(他)写了两篇祭祀已故皇帝、皇后的文章,在当时被称赞。清兵到了之后,(他)送我书信和一篇记事文,我又从叔叔处得到(他的)两首诗,(这些诗文内容)都激烈悲切,有古人的遗风。这之后(才)知道(他)描写思妇情感的作品,是他寄托兴致的文字,然而(那些)生命中可以被敬重的内容不在这些作品之中啊。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⑦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生所为文最多,在其妇翁处,不肯传;传其写录在余两人处者,凡二卷。
吴生住在昆山,在抗击敌人时,坚守城池(拒敌)不出,(城陷,)因而战死,战死的将士达四万人,没有人知道他尸首所在的地方。因为(吴生)平生爱国不忘君王,(他的)忠义如此显露在文章中,他牺牲难道(会)有顾惜吗?(他)活着侍奉母亲(很)孝顺,每次夜里回家,一定跟母亲说与(他)往来的人是谁,谁谁最厚道。(他)死后,我曾多次探望他家,(如果)不得已时,就派仆人探望她。(他)母亲看见我,每次都(会)哭泣,又希望她的儿子没有死又回来了。然而吴生确实死了!吴同初写的文章最多,留存在他岳父那里,不肯传出来;传出来抄写记录在我们两人这里的,共有两卷。
(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吴同初,作者挚友,抗清而死。文中“大行皇帝”指崇祯皇帝。 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③姊子 :妹妹的儿子。④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指杨永言推荐顾炎武,被南明朝廷招用为兵部司务之事。⑤北兵:清兵。 ⑥诔:lěi,祭文。⑦几:冀。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月之朔 朔:农历每月初一
B、归生与焉 与:参加,参与
C、则断然不渝 渝:改变,违背
D、炎武尝三过其居 过:经过,路过
答案:D。过:探望,拜访。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作……二诔,见称于时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①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D。都是介词,但前者表对象,对;后者表被动,被。A、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表被动,引出施动者。C、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7、下列给文章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A、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B、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C、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D、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
答案:B
8、这篇传记体文章表现了怎样的社会背景?突出反映了吴同初怎样的品质?(4分)
答案:①反映了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时,江南人民奋起反抗的情景,以及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的悲惨现实。
②突出吴同初忠君爱国、誓赴国难、抗清而死的志士形象。(每点2分,意对即可)
9、把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
答案:磨砺品行,树立志节,孤傲不群,不愿在俗世中苟且偷生。(砥、落落、苟于世)
(2)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
答案:我才探望吴生的家并慰问他的家人,竟然(只有)他的母亲正孤独无依地坐着。(得分点:始、问焉、则)
(3)以生平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
答案: 因为(吴生)平生爱国不忘君王,(他的)忠义如此显露在文章中,他牺牲难道(会)有顾惜吗?(得分点:以、形、顾问、整体句意)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南柯子?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每点两分,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答案 (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每点两分,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
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诗文鉴赏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一分)
①夫天地者,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李密《陈情表》)
③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④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⑤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答案:①万物之逆旅也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③春水碧于天
④帘卷西风
⑤三顾频烦天下计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各朝代修筑的长城,其长度各不相同。超过一万里的长城有三条:一是秦朝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两万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长城,全长一万四千七百多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十万里以上。以前认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山海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其东端起点应在丹东虎山。长城西端则一直延伸到新疆罗布泊。
一般认为长城是汉族为防止其他兄弟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甚至有人把它说成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其实不然。自秦始皇以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主要朝代有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九个,其中汉族统治的朝代只有汉、隋、明三个。而其他兄弟民族统治的朝代则有六个。元朝和清朝虽然未大修,也对长城关隘进行了维修利用。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
长城的作用也不是普遍认为的那样纯粹用于战时防御,体现着封闭和保守。代表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丝绸之路”与长城就有密切的关系。就在汉武帝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的同时,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立即开始在漫长的河西走廊上设郡县,筑长城。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会有这一长城的修筑;没有这一万里之遥长城烽燧的保障,“丝绸之路”也就无法存在。
长城在国内经济开发上也起了重大作用。例如,2000多年的屯田制度就是因为长城而发展起来的。那沿长城分布的百万戍边军队、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戍边移民、屯田民众、军人家属,使长城内外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了起来。
12、能作为“长城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这一说法依据的一项是( )
A、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和清朝,对长城关隘进行了维修利用。
B、我国历史上很多不同民族统治的朝代,都曾经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
C、说历史上的长城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其实是不正确的。
D、秦以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汉民族统治的朝代只有汉、隋、明。
答案:B(注意题干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依据”,即可领会。)
1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一般地说,战争破坏经济的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战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B、汉代长城的修筑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就是保护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C、汉武帝修筑长城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而不是纯粹为了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
D、汉代的长城和“丝绸之路”都是对外开放的标志,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D(长城不是对外开放的标志,注意“代表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丝绸之路’与长城就有密切的关系”一语的理解。)
14、根据文章,请概括修筑长城的积极意义
答案:
保障了对外经济的发展
② 促进了内部经济的发展。(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答“用于战时防御”之类,建议给1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8题。
抢盐
刘永飞
(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说,妈,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运气。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当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买不到了。
(4)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想到这儿,她把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文举。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儿子一阵猛夸呢。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鬼鬼祟祟。
(7)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这主要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信号,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给人说,自己的儿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个城里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就凭这点她也不会让这样的好消息给她分享。让她后悔去吧,想到这儿,她嘿嘿地笑起来。
(8)让她颇感心安的是,此时的村子很安静,除了鸡鸭鹅在街上溜走,并没有看到村里的人。否则,真要是遇见了,自己是说,还是不说呢,说吧,人家买到了,恐怕自己就买不到了,不说吧,这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怪不好意思的。
(9)“他文举叔、他文举叔。”来到白文举门口,王月荣压着嗓子喊,屋里没人应承。老东西睡得真死相,算了,我还是多买些吧,回头给他几包,省得把李秀英给喊醒了。
(10)等上了去镇上的官路,人流就多起来,看到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一辆辆从身旁鱼贯而过,王月荣心里就紧张,他们该不会都去抢盐的吧!想到这儿,她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骑自行车,这要是盐都被别人都买光了,自己咋办呢。可是她仔细一想,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消息呢,想想看儿子才打来电话,离乡下这么远不可能那么快传到。这样想着心里平静片刻,可是看到人流越汇越多,心里又不踏实起来,好在她离镇上是越来越近了。
(11)可是,就在王月荣挥汗如雨疾步如飞往镇上赶的时候,她却看到不少人开始从镇上返回,按道理说这集市刚开始,人们不该这么早回来。正疑惑着,王月荣看到白文举和其他村人各背着个尼龙袋一路聊着笑着回来了。她还看见李秀英也在其中,她一路走还不忘用蓝格格手巾抹汗。
(12)等他们看到王月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咋才来呀,街上的盐早就被抢光了,王月荣一听脚步就有些踉跄,她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就哇一声捂住脸蹲在地上哭起来了。众人赶忙上前劝说,而王月荣像撒泼的孩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众人无奈,只能悻悻地走了。
(13)王月荣就这样从镇上哭回来,她不知道这到底咋回事,怎么大家都比她知道得早?为什么这么多人去抢盐却没人告诉她,这不是大家商量好欺负她吗!她越想越委屈,越委屈眼泪越多。
(14)当王月荣有气无力地回到家门口,立刻停住了哭泣,她看到自己的门前铺着一条蓝格格手巾,手巾上整齐地堆放着一袋袋食盐,足有15包之多。
(15)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儿子的声音跟先前一样急促,他说,妈,盐买了吗,要是没买就别买了,刚才网上和电视上说了是谣传。王月荣一听立刻又哭起来了,电话那头儿子一直在喊:“妈,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此时,王月荣哭得声音更响了。
(选自《羊城晚报》2011.3.21,有删改)
15.小说第(4)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揭示了王月荣接到儿子的电话后虽有疑惑,但更相信儿子的真实心理。(2分)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2分)
16.小说中的王月荣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王月荣是一位思想愚昧、心胸狭隘而义富有虚荣心的农村妇女。(2分)①当儿子让她赶快去“抢盐”时,她听从了儿子的叮嘱,不愿把这一消息告诉其他人,表现了对儿子的盲从。 (1分)②只因为李秀英说过他儿子的“不好”,就怀恨在心,不想让李秀英知道要尽快“抢盐”的事,显示出她狭窄的心胸。 (1分) ③白文举会说话,见了面总是先夸一阵她的儿子有本事,她就愿意和白文举一家交往,表现了强烈的虚荣心。(1分)
17.小说的后半部分重点写了王月荣的“哭”,使王月荣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请结合文章分析她“哭”的原因。(5分)
答案:①她听说“街上的盐早就被抢光了”,为自己抢不到盐而哭。②她为“这么多人去抢盐却没人告诉她”而哭,觉得自己被人欺负了。 ③当儿子告诉他别“抢盐”了时,她又为今天“戏剧式”的遭遇而哭。 (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3点5分)
18.对国人的“抢盐”行为,有人认为是荒唐的举动,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您对中国人“抢盐”的看法。(6分)
答案:(本题答案开放性较大,只要学生答案能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一:抢盐的举动是荒唐的。①中国曾不止一次陷入如此疯狂的“抢购”风潮中,如2003年SARS时,人们抢购板蓝根、84消毒液、口罩等,应该给人以深刻的教训——不要盲目跟风。 (2分)②“抢盐潮”再一次凸显国内一些消费者的不理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基本知识以及盲从心理。 (2分)③我们要理智去评测一些事情,然后再开始行动。不够理性的消费者再一次成了虚假信息和市场炒作的受害者。习惯盲从的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购物。(2分)
观点二:抢盐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①这并不是素质高低的问题。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从“蒜你狠”“豆你玩”和“姜你军”中吃尽了苦头。他们已学会抢购和囤积即将涨价的生活必需品。(2分)②中国国民绝人多数还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这缘于勤俭持家、喜欢储蓄的文化传统,也与百姓福利水平不高、存后顾之忧有关。(2分)③物价上涨,尤其是市场炒作所导致的物价暴涨,已成为百姓的敌人。因此,政府应着力平稳物价,才能稳定人心、稳定社会。(2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老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
材料二:2011年10月25日下午四点多,网友“天佑中华A”发布微博称,包头24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前50名学生发放背后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的红色校服。微博内,他还配发了这种“优秀生”校服的图片,并指出,校服由包头翔锐房地产公司赞助。
材料三:2011年11月2日枣庄市第39中学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从半个月前开始使用这种分为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班级前30名的同学分别发放绿色和黄色的作业本,后30名的学生发放黄色和红色的作业本。作业本封面还标有字母,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在这以前学校的作业本统一是黄色的,也没有标注字母。为什么突然之间学生写作业变得等级森严呢?学校领导说,这是在实施分层次作业,用绿色作业本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最大的A类题目,而用红色本子的差生只需要做最简单的C类题就行。
请用一组排比句概括三则材料的新闻事实。(4分)
答案示例:西安“差学生”戴上“绿领巾”,包头优秀生披上“红校服”,枣庄中学生配发“三色本”。(要求内容概括准确,修辞运用妥帖。)
(2)试写出你对这组新闻的评论。(200字左右)(8分)
评论要点:戴上“绿领巾”以示惩戒,披上“红校服”以示褒奖,配发“三色本”以明赏罚:校方的初衷或许是善意的,但采用的方式过于偏激,实际的效果也未必明显,而产生的危害却显而易见。
答案示例:戴“绿领巾”、披“红色校服”、配“三色本”,看似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其本质却是一种歧视和侮辱,西安、包头、枣庄等地的某些学校的做法,实在有违教育本质。
只准戴作为差生标志的“绿领巾”,剥夺了少先队员的权力,伤害了幼小孩子的心灵,这种消极的惩罚不利于孩子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作为一校的同学,穿的衣服、做练习的本子都不一样,这显然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同学关系;穿“红校服”、用“绿色本”,对优秀学生固然是一种激励,殊不知非优秀学生更需要激励,为人师表的老师理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上述做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更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③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⑤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注:①约:贫困。
(1)、综合上述材料,孔子对“富贵”与“快乐”持怎样的观点?(4分)
答案:富贵是人们的正常欲求,并不绝对排斥富贵;但在富贵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坚守道义。道德修养完善,具有仁德的人,内心无私,安于贫贱,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长久快乐;小人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2)、结合孔子的观点,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富贵”或“快乐”? (8分)
(注意:本题设计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和培养审题能力。学生只就“富贵”或“快乐”中任一方面谈看法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则建议分数减半。)
答案示例:
追求财富贵是正当的,但在富贵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坚守道义。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肯定了追求富贵的正当性;但孔子又将符合道义作为追求富贵的前提,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应该视之为“浮云”而加以摒弃。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财富与地位的时候,如果以损害道德、触犯法律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应该感到羞耻。富贵不仅意味着优裕的物质生活,而且和道义、声名、地位相关;面对富贵的诱惑,应取之有道,不可以不择手段。
七、作文(60分)
21、以“持一朵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注意不可套作和抄袭。
写作提示:
这个题目中的“一朵花”,可以有虚实两种理解,实的理解,就是一朵花,这里就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这是一朵什么花?是玫瑰?还是康乃馨?还是一朵普通的花?或许就是山野里的一朵小花?再联想,谁拿着它?是要送人吗?为什么送?会发生什么故事?或曾经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
虚的理解,这也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一朵花”应该理解为像花一样美丽的事物,譬如博爱、善良、美德甚至理解、信念、追求等。“一朵”也是有限制的,文章只能就一个意义,如写“善良”就只能写“善良”(当然可以多角度展示“善良”),而不能既写“善良”又些“博爱”“追求”等,这是值得注意的。
“持”这个动词也关键,它有限定作用,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动作,它还表示“坚持”“执着”“坚守”等含义,正是它的这些限定含义,和“一朵花”的比喻义马上就可以构成众多的立意。
(建议借助本作文题,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时虚实意义转换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