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将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 —12 O — 16 Ca — 40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Cl4 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
2.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 2Na+Cl2↑ B.MgO+H2 Mg+H2O
C.Fe2O3+3CO 2Fe+3CO2 D.2HgO 2Hg+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6O、18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 且 n 值不同的两种烃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
4.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5.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列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6.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酸碱中和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7.下列混合物中,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乙醇和水 B.苯和水 C.溴苯和水 D.四氯化碳和水8. 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新元素,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 A.47 B.57 C.61 D.175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H2O2 B.I2 C.CaCl 2 D.NaOH10.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是 ( ) 1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 A.C B.Si C.S D.C112.在2L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在10秒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则用A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04mol/(L·s) B.0.02mol/(L·s) C.0.4mol/(L·s) D.0.2mol/(L·s)13.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蛋白质均可通过颜色反应来鉴别 B.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14.在50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C.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15.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P、S、Cl 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B.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HCl、HBr、HI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O、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16.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梨酸易溶于乙醇B.山梨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山梨酸能和乙醇反应生成酯D.1mol山梨酸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17.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 D、汽油的产量
18、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 D、用福尔马林的稀溶液浸制生物标本
1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20.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2和H2O B.CO和CH3OH C.CH3OH和H2 D.H2和CO2
21.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技术,可以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B.蛋白质、纤维、蔗糖、聚乙烯、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23.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B.A与E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B与E可以形成EB2型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
24、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5、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了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了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
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了
第Ⅱ卷 (共50分)
26. (10分)乙烯和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请回答:
(1)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工艺一:
工艺二:
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上述工艺一的原子利用率为    ;工艺二的原子利用率为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工艺    更环保、更经济。
(3) 苯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人们对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苯的分子式为      。由于苯与同碳原子数的己烷相比,高度缺氢,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其结构式为 ,称为凯库勒式,但后来大量实验事实和理论研究都表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          。因此用凯库勒式表示苯的结构式是不确切的,只是沿用至今而已。苯能发生取代反应,请写出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 (10分)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氢气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产物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
(2)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就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右图就是能够实现该转化的装置,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是     (填a电极或b电极),在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28.(12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单质与氧气反应生 成的化合物有 ,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 (填写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两者形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电子
式 。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大于 (填化学式)。29.(6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⑴右图中表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是 。
⑵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 (NO2)=2 v (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 (NO)= v正 (O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30. (8分)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31. (4分)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根据美国最新研究,数十种牙膏、洗手液、洗洁精等抗菌清洁用品,当中包括高露洁等牌子的产品,含有三氯生(triclosan)的化学物质,该物质与经氯消毒的自来水接触后会产生“哥罗芳”,长期使用可致癌。已知三氯生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9.75%,含氢的质量分数为2.42%,此外1个三氯生分子里含有2个氧原子和3个氯原子,且0.5mol三氯生的质量为144.75g,则
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 三氯生的分子式为         。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化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B
D
D
A
B
B
C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B
B
B
B
D
A
C
C
C
26. (每空1分,共10分) (1) 溶液褪色;                  ;
                    。
(2) 25 %; 100%; 二 。

(3) C6H6; ; 完全相同的;
27. (每空2分,共10分)(1) 放热; 大于; 小于。  
(2) b电极; H2-2e-= 2H+。
28.(每空1分,共12分)
(1)7;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甲烷的电子式 (略)
(4)Na (5)NH3;SiH4
29.(6分)每空2分 (1)b (2)0.0015mol·L-1·S-1(无单位扣1分) (3)b、e
30. (第(1)和(2)小问每空2分,第(3)和(4)小问每空1分,共8分)
(1)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①催化作用;②吸水作用
(4)倒吸 (5)分液
31. (4分) (1)289.5 ; (2) C12H7Cl3O2?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自给自足 D.铁犁牛耕
2、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B.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D.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是
①官营手工业 ②民营手工业 ③家庭手工业 ④王室手工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 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6、后世把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源自
A.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人的称呼
7、清雍正强调“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体现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
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亚美利哥 D.迪亚士、麦哲伦
9、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地区受益最大的是
A.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太平洋沿岸
10、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是
A.16世纪中期 B. 17世纪中期
C.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11、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
A.棉纺织业??? B.采矿业??? C.化学工业?? D.交通运输业
12、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只引进先进西方先进科技而不学制度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3、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较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B.洋务运动的诱导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4、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在夹缝中生存,在夹缝中发展的。下列不属于阻碍
民族工业发展因素的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5、“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6、“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螂’。”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7、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召开
B.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D.八大确定的路线被长期坚持下来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19、近代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引入和发展,对我国最深刻的影响是
A.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B.方便人们去旅游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第四媒介是指
A.多媒体 B.三维动画  C.互联网   D.电报
2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B、资本主义生产产品严重过剩
C、普通大众收入低,消费能力严重不足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2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的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3、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24、罗斯福新政开创的经济管理新模式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C、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调节经济
D、全面推行国有化经济
2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
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该主张最有可能出自于
A.斯大林模式 B.凯恩斯主义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商君书》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是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书》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政策是什么?你认为当时实施这一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8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商业与农业的?(4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认识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历史作用的。(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列车到达林敦车站时,才知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载重共九十吨。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材料三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把“you”(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现在,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的时代,欢迎你来到这个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驾驶的火车以什么为动力?是那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4分)
(2)材料二展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它促进了哪些新能源的大量利用?(8分)
(3)材料三中“信息时代”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代表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精神后出现的?(4分)
(2)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哪些重要的城市?(4分)
(3)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对哪一地区的开发和开放?这一地区的开发开放主要优势有哪些?(6分)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终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B
B
C
A
B
B
A
C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A
D
D
D
C
D
B
C
B
B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
26、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合理。原因:①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其根本,因此只有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才能稳固其统治。②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急需粮食、财力、人力以备战争之用,所以重视农业。③商人的流动性大,与耕战、中央集权的思想相违背。(8分)
(2)贾谊认为“趋末”会使天下大乱,“著本”会使天下富足,人民安居乐业。(4分)
(3)“工商皆本”。(2分)在封建社会前期,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使我国农业发展长期领先。而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未能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而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趋势。(言之成理即可给6分)
27、(1)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4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4分)电力,石油(4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经济出现。(4分)
28、(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分)
(3)浦东开发开放。(2分)
开发浦东的优势: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给4分,总分不超4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60分)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下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
2、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3~4题。
3、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4、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5、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6、南半球缺少的自然带是???????????????
①硬叶林带?? ②针叶林带?? ③阔叶林带?? ④苔原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我国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了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
8、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是
①淹没沿海低地??②两极冰川融化??③森林面积减小??④海平面上升???
⑤全球气候变暖??⑥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A.③⑥⑤②④①????? ????????????? B.③⑥②④⑤①??????
C.③②④⑤⑥①????? ????????????? D.③⑤⑥②④①
10、关于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
??B.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
??C.平原地区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良田
??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绕过小村庄、小居民区或大城市
11、下列现象体现了自然灾害群发性特征的是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台风——干旱
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
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
回答下题。
1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3—14题.
1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1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15、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而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
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地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1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经济发展状况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下图是1970年以来,西亚重要产油国科威特的人口迁入率变化示意图,影响图中a年份人口迁入率急变的原因可能是
A.洪涝灾害????? B.政策因素??????? C.资源枯竭??????? D.战争因素
19、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20、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 ?????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 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21.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共同之处表现为
A.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B.邻近矿产资源的产地
C.位于冲积平原的中央 D.地处军事要冲
22、北京城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商业区,主要是受
A.地价因素影响???????????????????? B.宗教、民族 影响
? C.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 D.自然环境影响
23、关于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中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组团式便于扩大城市规模,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如重庆市、浦东新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
24、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下列属于逆城市化原因的是
①市区交通拥挤,用地紧张???? ???????? ②大城市环境改善
③乡村环境优美??????????????????????? ④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25-26题
25、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6、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27、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A.运费少 B.质量高 C.科技含量高 D.生产资料投入多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完成28—29题
28、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29、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30、符合上述产业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A.技术指向型产业 B.资源指向型产业
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D.动力指向型产业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下图回答(10分)
(1) 图中ABCD的自然带分布反映了 分异规律。形成这一自然带分异的原因是 。
(2) D自然带的名称是 ,这一自然带的气候具有
的特征,所以当上海处于雨季时,D地处于 季。
(3) A自然带的名称是 ,E自然带的名称是
E与A同处于赤道附近,但自然带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 造成的,属
分异规律。
32、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 。
(2) 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图中人口再生产类型中的B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这类国家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3) 图中的人口增长类型由A转变为B的过程是从?????????????的下降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是?????????????????????????????????????? ?????????????????。
(4) 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33、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8分)
(1) 甲图E—F阶段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 现象。
(2) 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若bc两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则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 曲线。
(3) 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4) 乙图中a曲线N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34、下图是某城镇地形、铁路、河流等的分布图,该地常年吹偏西北风,据图回答(12分)
(1) 如果该地要建一座火电厂,其厂址应选择在A、B、C、D、E、F中的何地: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在该地要建一座疗养院和食品加工厂,那么在A、B、C、D、E、F六地中,___________地应建疗养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应建食品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离居民区较近的D、E两地中,准备建一座奶牛厂,该厂应选择在___________地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试卷答案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法律要充分反映民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2011年3月“两会”联袂举行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材料中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
A.言论自由权? B.提案权? C.申诉控告权 ? D.发言、表决免责权
3.“博客”是音译词,意思是“网络日志”,也指写网络日志的人。“博客”在我国已拥有上千万用户,成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两会期间,不少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开通自己的“博客”,公布了自己的提案,发表自己参政议政的体会,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博客”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享有政治自由 ②有利于提高人大和政协的决策水平
③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④意味着人民代表可以不对本选区选民负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西安的张姓大爷,因为在自己的三轮车上贴着“你酒驾 爷担忧”的标语,顿时在网络上引来疯狂的追随者,迷倒粉丝一片,被网友称为“担忧爷”。“担忧爷”用幽默时尚的方式告诫人们 (   )
①在社会生活中,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③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④生活中离不开参与社会自我管理的精神(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目前,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的选举活动有( )
①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成员 ②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③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6.漫画《能否再多几个桶?》给我们的启示是,
政府必须履行 (   )
A.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7.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被”现象的出现对政府的启示是( )
A.公民要不断增加政治参与度 B.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政府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8.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为政府的“阳光工程”。该举措属于依法行政的( )这一具体要求。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9.自己纳税交上去的钱,政府各部门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是许多市民关心的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2011年1月12日,某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公开政府信息是( )
A.各级政府机关的权利 B.政府转变职能的条件
C.政府简政放权的表现 D.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
10.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向社会公布。这部“新拆迁条例”的草案于2010年1月29日和12月15日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各方关心的拆迁补偿、公共利益的界定、征收程序、强制搬迁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新拆迁条例”的出台 ( )
①体现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有助于政府合理、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④有助于根除个别地方政府在拆迁中的“错位”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8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这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D.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   )
①执政党与参政党 ②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 ③在法律地位上平等 ④亲密合作的友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2年3月两会期间,有关民生的问题如: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就业公平等问题,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 (   )
A.对人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D.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1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 )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15.我国每年的三月份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国家的大政方针。人大与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
A.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
D.前者体现我国国家性质,后者与国家性质无关
16.2010年12月29日,首届全届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召开。通过创建活动,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传统更加发扬光大,知法守法更加深人人心,抵御渗透更加牢固有力,服务社会更加主动自觉,宗教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这表明( )
A. 我国宗教与国家政权紧密根连 B. 我国宗教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
C. 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 我国宗敎问题上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17.胡锦涛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之所以强调“抓团结稳定”,其原因在于 ( )
①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从2011年开始未来五年,中央财政对新疆地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相当于给新疆每人发74074元的“红包”。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B.是促进新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
C.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能够消除新疆和内地的发展差距
19.当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A.地区冲突增加,世界面临核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 D.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环球网记者2011年5月9日报道:尽管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无可争议, 日本当局却一直想方设法改变这一事实。据日本媒体消息称,日本防卫省计划在距离中国最近的宫古岛部署一支陆上自卫队特殊部队,以加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防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日方行为提出严正交涉。
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 日方的上述行为侵犯了中国的 ( )
①人权 ②主权 ③领土权 ④政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对钓鱼岛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对中国的无理侵犯,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是因为 ( )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③主权国家有两方面的特性 ④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
22. 近年来新兴国家迅速崛起,“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和“远
景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不断加强合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 )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 ?? ②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③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 ①②③? ?? ?? ?B. ①③④? ?? ???C. ②④? ?? ? ? ? D. ①③
23.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上我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决定。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 管辖权
24.2011年3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在北京时间18号早上开会,讨论利比亚危机,在会上投票通过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这说明了( )
A.联合国是唯一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C.世界各国在海盗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
D.我国积极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5.“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26.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而美国人则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这反映了( )
A.东西方交往方式的差异 B.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C.中国人比美国人聪明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27.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
28.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29.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周”曾在香港特区举行。文化周通过100块展板、500幅西藏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和60件文物,全方位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与风貌。这说明( )
A.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30.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乐观、向上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2011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特意到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考察,叮嘱工作人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你们中心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总书记的讲话表达出了党中央对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的决心,表达出心忧国民之情,寓意深长,值得回味。同时,更是为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
(1)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该怎样切实搞好食品安全问题(10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党中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10分)
32.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宣称将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着菲律宾也宣布将与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南海问题又现紧张局势。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和平解决争端,其中包括黄岩岛和钓鱼岛。
运用《政治生活》中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以上材料。(10分)
33.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和研究也日见成果。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全国人民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迅猛发展感到欢欣鼓舞,神九顺利升空已经在国际媒体上赢得赞誉。航天业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对中国目前刚性的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也是从另一个层面助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同时也为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和引擎。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方面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评价。(10分)
2011-2012年高一下学期年级政治学科期末考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B
B
C
C
C
D
A
B
D
A
B
B
题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C
B
B
A
B
C
A
A
A
C
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1)①政府要履行好职能。(2分)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来切实搞好食品安全问题。(2分)
②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1分)
③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政府要对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不懈一抓到底(1分)(答对3点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如:政府性质、依法行政等等)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2分)
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2分)
③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
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要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2分)
⑤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2分)
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始终把实现、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答对5点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
32.(10分)
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因而,中国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和平解决钓鱼岛及其南海诸岛争端。(2分)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南海局势持续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构成不利影响,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干涉。(2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所有国家的有关行动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南海及其附近岛屿的争端。(2分)
(答对5点还是3点满分,视学生考试答题情况灵活决定也行)
33.(10分)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和研究也日见成果,航天技术发展迅速。(1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航天业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对中国目前刚性的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1分)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2分)材料中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和引擎;神九顺利升空已经在国际媒体上赢得赞誉,都说明了这一点。(2分)
(答对3点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B )
A. B. C. D.
2.已知,,的夹角为60o,则=( C )
A. B. C.24 D.-24
3.则下面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D )
  A. B. C. D.
4.在等比数列{an}中,,则a2a3a4a5a6a7a8a9=( A )
A 81 B 27 C D 243
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 B )
A. B. C. D.
6.把函数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后,再将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那么所得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A )
A. B. C. D.
7.设x,y满足若目标函数z=ax+y(a>0)的最大值为14,则a=( B )
A.1 B.2 C.23 D.
8.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C
A. 1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的横线上)
9.已知,则 .
10.△ABC中三内角所对边分别为,若,则边b的长为 .
11.已知Sn=,则S10=     .
12.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35,则 5
1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mx2-2mx+4>0的解集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4. ,则当 4 时,的最小值是 3 .
15.在中,,,,若为的外心,则 2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16.已知,,
(1)求的坐标;
(2)当为何值时? 与垂直.
(3) 设向量与的夹角为求的值.
解:(1)… … 4分
…6分
由,
得 … …8分
(3),。。。。。10分,。。。。。。12分
17.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A,函数的定义域是B,求
.
解:A=。。。。。。。4分
B=。。。。。。。8分
=。。。。。。。12分
18. 18. (本题12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是Sn 且,数列的前n项和是Tn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3)记,求证:当时,数列是递减数列.
解:(1)当时,。。。。。。3分
又,所以……………4分
(2)由于, ①
令n=1,得 解得,当时,②
①-②得 , 又,
∴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8分
(3)由(2)可得……9分 ………10分
,故 ……………………12分
19. 已知向量,,函数f(x)=·.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ABC中,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
求△ABC面积S的最大值.
解:(1)
= -----------2分
=--------------------------3分
-------------5分
解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6分
-----------8分
又及 得
---11分
当且仅当时取“=” ---12分
S的最大值为----------------------------13分
20. 2010年,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并计划投资20亿美元来发展该品牌.据专家预测,从2010年起,沃尔沃汽车的销售量每年比上一年增加10000辆(2010年的销售量为20000辆),销售利润按照每年每辆比上一年减少10%(2010年销售利润为2万美元/辆)计算.求
(1)第n年的销售利润为多少?
(2)到2014年年底,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能否通过沃尔沃汽车实现盈利?(即销售利润超过总投资,0.95≈0.59).
20解:(1)∵沃尔沃汽车的销售量每年比上一年增加10000辆,因此汽车的销售量构成了首项为20000,公差为10000的等差数列?.
∴an=10000+10000n. ………………………………3分
∵沃尔沃汽车销售利润按照每年比上一年减少10%,因此每辆汽车的销售利润构成了首项为2,公比为1-10%的等比数列?.∴bn=2×0.9n-1. ………6分
∴第n年的销售利润记为?,cn=an×bn=(10000+10000n)×2×0.9n-1. ………8分
(2)记到2014年年底,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利润总和为S万美元,则S=20000×2+30000×2×0.9+40000×2×0.92+50000×2×0.93+60000×2×0.94, ①
………10分
0.9S=20000×2×0.9+30000×2×0.92+40000×2×0.93+50000×2×0.94+60000×2×0.95,②
①-②得
0.1S=20000×2+20000(0.9+0.92+0.93+0.94)-60000×2×0.95,
S=10(220000-320000×0.95)≈31.2×104<(20+18)×104. ………12分
答:第n年的销售利润为(10000+10000n)×2×0.9n-1万美元,到2014年年底,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能实现盈利. ………13分
21. 已知函数不等式
(1).求实数p,q的值;
(2)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若实数m>0,解关于 的不等式.
解(1)……..3分
(2)由题意得,。。。。。4分
又。。。。。。7分
(3)即解不等式,m>0
m=1时,x>-2。。。。。8分
01。。。。。11分
。。。。。12分
综合以上。。。。。。。。13分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分值 100分 时量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度的大小 B、速度的方向 C、加速度的大小 D、加速度的方向
2.某人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将船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关于它过河所需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短 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大
C、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不变 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
3.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是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D、滑动摩擦力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B、角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C、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大 D、半径越小,周期一定越小
5.质点作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
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D、决定一个平抛物体运动总时间的因素是抛出时的水平速度;
7.下列天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受到恒力的作用
B、卫星匀速圆周绕行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9km/s
C、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正上空的同一圆周上运行
D、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可以通过练习哑铃来锻炼肌肉
8.如图右上所示的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的节目时,盛水的杯子经过最高点杯口向下时水也不洒出来。对于杯子经过最高点时水受力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
B、水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C、水受到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杯底对水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9.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我国将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将在两年内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在轨道上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B、神舟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C、神舟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D、神舟八号通过加速后变轨可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10. 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对地球的吸引力增大了;
D、受到的地球吸引力作为向心力;
11.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
A、3.1 km/s B、3.9 km/s
C、7.9 km/s D、11.2 km/s
12. 用起重机将质量为的物体匀速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做功情况应是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
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13. 物体在做某种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200J,则
A、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200J B、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20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200J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200J
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15.某人用手将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 m/s2)
A、手对物体做功12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 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拉力F做的功为
A、mgLcosθ
B、mgL(1-cosθ)
C、FLsinθ
D、FLcosθ
二、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7.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
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 ,②W∝v,③W∝v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7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
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1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上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________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减 =__________ J,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增 =________ J;
(4)实验的结论是____ 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9.如图所示,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骑摩托车,遇到一个壕沟,壕沟宽5m,高度差0.8m,若摩托车刚好越过这个壕沟。(g=10 m/s2)求:
(1)摩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骑摩托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0.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
⑴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⑵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D,D到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h<R),则小球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21.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的自转周期为多少小时?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2.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血红蛋白 B.激素 C.氨基酸 D.葡萄糖
3.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溶剂,原因是:( )
A.为患者补充水分 B.为患者补充无机盐
C.保持细胞外液酸碱度 D.维持内环境中的渗透压
4.当细胞缺氧时,pH的变化是怎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 )
A.迅速降低、NaHCO3 B.基本不变、NaHCO3
C.迅速降低、NaHCO3 D.基本不变、H2CO3
5.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C.稳态只需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就能维持
D.稳态是机体只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7.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
C.微量、高效 D.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8.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 ( )
A.沃泰默 B.巴甫洛夫 C.沃森和克里克 D.斯他林和贝利斯
9.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
10.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11.糖尿病、侏儒症、呆小症的原因,按顺序是( )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B.缺乏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缺乏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缺乏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2.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A.作用范围广 B.反应迅速
C.持续时间长 D.在所有动物体内存在
1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15.当你在考试中专心做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16.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
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1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的是
A.淋巴因子  B.淋巴细胞    C.小脑   D.胸腺
18.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
A.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患者对话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D.打耳洞或纹眉时,使用了艾滋病患者用过而又未经消毒的器械
19.为使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2,4-D D.乙烯利
20.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1.在番茄开花的季节,低温阴雨的天气会导致番茄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这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于花上,其目的是促进番茄的 (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加倍 C.果实发育 D.种子发育
22.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
A.迅速生长 B.产生生长素 C.进行光合作用 D.存储较多的有机物
23.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
B.植物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
C.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相同
D.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越强
24.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A.现有人口的数量 B.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
2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温度、食物 B.光照、食物 C.湿度、温度 D.温度、光照
26.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都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28.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 )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29.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30.进行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A. 常采用样方法 B. 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C. 必须要逐一计数种群的个体总数 D. 样方内只需统计方框内的植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下图甲示完成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   (填字母)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     ,并由______(填字母)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进而产生反射;乙图是甲图中d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膜。
(2)[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32.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
分泌增多,促进了 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__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_直接提供。
33.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__________细胞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d是______细胞,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b产生A物质,使细胞c加速增殖分化为细胞f,细胞f的功能是产生B物质,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给人体注射的疫苗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目的主要是使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能快速消灭抗原,预防疾病发生。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主要是图中的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
的____ __。
34.下图是某一田鼠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调查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
一夜间捕获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
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
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一公顷的调查区内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___________。
(2)在迁入初期,田鼠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近似________形,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__,若没有迁入和迁出,此时出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___________,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__。
(4)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后_____________年开始的。?
(5)要防止田鼠大量繁殖,危害农作物,应该使田鼠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以下?_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生物期末考试答案
1-30 AADBD BADDD DCBDD ACDDC CBABB CCAAA
31.(1)f   兴奋(或动作电位或局部电流) e  细胞体 树突
(2)突触小泡 ②线粒体 神经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兴奋或抑制(缺一不给分)(4)轴突 内
32.(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B 胰岛素 (3)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ATP
33.(1)吞噬 效应T 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
(2)淋巴因子 抗体
(3)抗原 记忆细胞
(4)④ (5)b 免疫缺陷病
34. (1)96
(2)J 迁入初期近似理想条件(或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3)d 等于 0 b
(4)2 6
(5)b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 时量:120分钟
PART ON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points)
Section A (22.5 point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When will the man go for dinner with the woman ?
A. Tonight. B. Tomorrow C.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
A. Friends. B. Brother and sister. C. Husband and wife.
Conversation 2
Where is the man going ?
A. The shop. B. The travel agency. C. The bank.
4. How does the man go ?
A. In the woman's car. B. In his own car. C. In a taxi.
Conversation 3
Why does the man need the books ?
A. To lend them to the woman. B. To place them in his study.
C. To read them later.
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books ?
A. They are good for her. B. They are of no use.
C. They are not badly needed.
Conversation 4
7. What is the man complaining about ?
A. The entrance charge for the nightclub is too high.
B. He is not allowed into the nightclub free.
C. He does not like Sammy Davis Junior.
8. When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What does the man finally decide to do ?
A. To entertain himself. B. To go to the nightclub. C. To go out for a walk.
Conversation 5
What is the man ?
A. A male nurse. B. A doctor. C. A chemist.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man ?
A. She is wet all over. B. She has been infected with H1N1 flu.
C. She has had a cough for three days.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
A. By the river. B. In the man's office. C. In the woman's house.
Conversation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
A. Buying a second-hand car. .B. Buying a brand new car.
C. Selling the man's old car.
What kind of the car is ?
A. A four--door car with air conditioning.
B. A two--door car with air conditioning.
C. A four--door car with power brakes.
Who is going to work overseas ?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woman's cousin.
Section B (7.5 point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Why is watching a movie at home more enjoyable than seeing one at a cinema ?
At a cinema
At home
Usually 16. _______________
Someone always explaining the whole movie to his / her friend
The sounds and 17. ___________of popcorn being chewed all around.
Watch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t and drink at any time.
With no fear of 19. ______________else
With no worry at all about getting to the cinema on time.
20. ________
PART TWO: LANGUAGE KNOWLEDGE (45 points)
Section A (15 point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Didn't they come to the party last week ?
----Yes, they didn't want to come with us first, but then we ________________persuade him.
would B. could C.were able to D. had to
The word media basically refers to ______________we commonly call newspapers, magazines,radios
and televisions.
A. which B.what C. why D. how
Yesterday she sold her car, ______________she bought a month ago.
A. whom B. where C. that D. which
24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Lucy ?
-----After the long walk, my legs ___________________and I couldn't go any further.
A. gave out B.gave off C.gave in D. gave up
25._____________the programme, they have to stay there for another two weeks.
A. Not completing B. Not completed
C. Not having completed D. Having not been completed
She doesn't like Miss Anderson, so she always avoids __________________alone with her.
A.leaving B.being left C. to be left D. to leave
27.Whenever we have trouble with our work, he ______________be the first one to come to help.
A. must B.should C. can D. will
28.----why did you leave that position ?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etter position at IBM.
A. offer B.offered C.am offered D.was offered
29. These sports were usually removed _____________they became less popular and had to make way for new more popular sports.
A. because B.though C. until D. so that
30. I finally got the job I dreamed about. Never in all my life _________________so happy !
A. did I feel B. I felt C. I had felt D. had I felt
31.Great changes _______________in China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___________in 1949.
A. have taken place; was founded B.has taken place; was founded
C. have been taken place; founded D.took place; founded
We have to be smart _______________ads, or we may fall _____________their tricks.
A. for; for B. about; off C.about ; for D. of; into
33.Your suggestion is ______________to us.
A.of very value B. great valuable C. of great value D. very value
34.Can you tell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hat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B. what will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
C. how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D. how will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
The teacher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_______________discussing Reading Skills that __________newly published in America.
A.are; were B. is ; were C.are; was D. is; was
Section B (18 point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s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ird in a cage who sang for her merchant (商人)owner. He took delight in her 36. Before he left for a business trip one day, he asked if she had a wish:"I will go through the forest where you were born. What 37 should I take for the birds there ?"
The bird said, "Tell them I sit full of sorrow in a cage singing my captive (被监禁的)song and I'm cut off from all of life's sweet things. I hope it won't be long before I can fly 38 ____ through the trees with them again."
When the merchant reached the forest, he stopped and said, " Dear birds! 39 to you all from my pretty bird locked in her cage. She asks for a 40 from you. She wants to join you, but I would 41 her beautiful song and cannot let her go. " Suddenly one bird screamed and 42 to the ground.
Nothing else could be more shocking. The merchant thought it was dead. He continued on to the city and 43 his goods. On returning home, the merchant said, " I do not know what happened. I told them your message. Then , one of them fell down dead."
Suddenly the bird 44 a terrible scream and fell on her head to the bottom of the cage. The merchant was terrified and wept in 45 . He opened the cage door and took her into his hands carefully. The bird suddenly flew up, then out of the window and 46 on the nearest tree. She turned to him and said gratefully, "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delivering my message. That bird instructed me how to 47 my freedom. All I had to do was to pretend to be dead. "
36. A. cry B. poem C.speech D. song
37. A. report B. conversation C. message D. invitation
38. A. carefully B. proudly C. luckily D. freely
39. A. Thanks B. Rewards C. Greetings D. Congratulations
40. A.reply B. story C. joke D. letter
41. A. avoid B. miss C. ignore D.quit
42. A. flew B. ran C. fell D. jumped
43. A. afforded B. served C. offered D. traded
44. A. let out B. worked out C. thought out D. found out
45. A. surprise B. interest C. hopelessness D. curiosity
46. A. hid B. started C. hit D. landed
47. A. fight B. treat C. win D. strike
Section C (12 points)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The Olympic Games, ___48_____began in the year 776 BC,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 Athletes __49 around the world can take part, no matter what language they spea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helping to realize the dream that the Olympic Games will make __50_____possible for countries and people to live peacefully side by side.
Chinese athletes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Olympic Games ____51______China returned to the Games 32 years ago. The whold of China must have felt proud when Xu Haifeng won ______52____first gold medal for his country. Deng Yaping, who won four Olympic gold medals in 1992 and 1996 and became an IOC member in 2000, _____53___ perhaps the greatest female table tennis player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In 2004, Liu Xiang excited people all over Asia when he became the first Asian ____54_______win the gold medal in the men's 110-metre hurdles.
The Olympians have been bringing joy to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___55 _____their attempts to push the limits of human achievement.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more of them in the coming London Olympic Games.
PART THREE: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point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Last week I was sitting in the hall of a medical building when I heard an elderly woman talking on the phone about her husband. His name was Ed and he dropped her off for her doctor's appointment, and was going to park the car and wait for her. She was so upset because he never came back to get her. As she described her situation to the person on the phone she started to cry and I knew I needed to take action.
After I introduced myself, she told me her name was Helen. She was talking to a local restaurant they were going to have lunch at after her appointment. She called to see if he was there. She explained her husband "Ed" was supposed to park the car and wait for her. Then she said," My husband has Alzheimer's (早老性痴呆症)and he shouldn't be driving without me." Numerous thoughts ran through my head. Call the police, call her family, call the doctor's office she had just come from ! I offered to drive to the local restaurant to see if Ed was waiting for her there.
After telling the nurse about the situation we exchanged cell phone numbers in case Ed showed up as I jumped into action searching for him. Once arriving in the parking lot of the restaurant, Helen described she received a call from the nurse, who had found Ed sitting on a bench in front of the hospital a few buildings down waiting for her. What a relief ! Once reunited, we needed to find his car which he forgot where he parked! Fortunately, he parked in the handicapped(残疾的)spot so it was easy to find!
Once all this was done, I followed Ed and Helen home to be sure they arrived safely. After I waved goodbye and wished them my best, I thought, "That is the kind of love in life, simple but deep. "
What was Helen's reaction when she couldn't find Ed ?
A. She was going to telephone the police.
B. She asked the doctor and the nurse for help.
C. She went to look for him everywhere.
D. She was terribly worried about him.
What do we know about Ed's driving ?
A. He is often fined by the police. B. He can't drive without Helen's help.
C. He always drives very carefully. D. He nver knows where to park.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3 that 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as waiting for Helen near the hospital.
B. was expected to wait for Helen in a restaurant.
C. parked the car and then couldn't find his wife
D. drove to the restaurant to look for his wife.
Who was it that told the author Ed had been found ?
The nurse. B. The doctor. C. The police. D. Hele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
A. Driving with Alzheimer's B. Love from strangers.
C. Simple but deep love D. The handicapped in trouble.
B
Once, looking for stories on the back roads of Ohio, we were suffering a week-long dry spell. A beekeeper we'd been told about was away from home when we called on him. An amusement park where we thought we might find a story had shut down for the season. We began to get a little discouraged.
When passing a farmhouse, we found a banner(横幅)in the front yard. The banner said in huge letters: WELCOME HOME, ROGER! We drove on for a mile or two. Somebody said, " wonder who Roger is ?" We turned around, went back and knocked on the door.
Roger was a soldier on his way home from the Vietnam War. His family knew he was coming, but weren't sure what day he was going to arrive. We asked if they 'd mind if we brought the camera into the house. Roger's mother said it would be all right if we could give her a few minutes to fix her hair. We weren't there more than an hour, talking to those people who were all excited about Roger coming home.
That afternooon I wrote a simple story letting Roger represent all the soldiers coming home from war. We sent the film with the story to New York, and the anchorman(主持人)put it on the Evening News.
Rarely has any of our stories caused such a reaction from viewers. There were dozens of calls from people moved by it, and hundreds of letters came in, some of them suggesting that the story be repeated.
That hour with Roger's family made it a good trip to Ohio, after all. I had done a lot of careful planning for the week's work, but in vain. Then along came a banner in a farmhouse yard.
Back at the office, people asked , " How do you find these stories ?"
"Well," I said," you do have to work at it."
All you really have to do is look out of the window.
By saying " we were suffering a week-long dry spell", the author means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they were suffering dry weather for a week.
B. they were getting nowhere with their work for a week.
C. they were having a hard time finding their way for a week.
D. they were having trouble in spelling for a week.
Why did they drive back ?
Because a stranger called for them.
Because they passed by their destination.
Because they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Roger.
Because they thought they may find a story about Rog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6 ?
A. Careful planning didn't work.
B. Only Roger's family served us.
C. Only Roger appeared after our hard preparation.
D. We didn't want to continue to look for stories.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
A. Roger's family were excited at the author's coming.
B. Roger was a soldier who was fighting at the front.
C. Roger's mother was eager to share Roger's story with us.
D. Roger's story went directly into the viewers' hearts.
From the story the author wants to tell us ________________.
to do careful planning for everything.
to keep learning by reading stories.
to see life with one's heart
to work hard at everything
C
Every day, young people across the globe are doing their part to keep the Earth healthy and green. These are just a few kid heroes for the planet.
Manatee (海牛) Minder
When she was in second grade, Stephanie Cohen read about a baby manatee hit by a boat off the coast of Florida. Marine(海的) biologists saved the manatee. But caring for the sea creature was costly. Stephanie took up a collection and raised $ 27 in one day. Now 18, Stephanie still raises money to help these " gentle giants". She sells manatee decorations, candles and cards on her website kmad. Org.
Color Us Green!
At Clarendon Elementary School, in Secaucus, New Jersey, the students know what to do with old, used and broken crayons(蜡笔).Recycle them ! They collect the crayons and send them to Crazy Crayons, where they are made into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new Jersey students have recycled nearly nine tons of crayons.
Goodbye, Paper Bags!
When Adrienne Boukis, 15, was in sixth grade, in Walnut Creek, California, she noticed that many of her classmates carried paper lunch bags. To help kids cut down on waste, she invented a reusable lunch bag, which is partially made from recycled plastic bottles. She sells the bags at greengearbag. Com and some of the proceeds go to charity that is in need of money.
He' s Skiiing to Save the Earth
Parker Liautaud, 15, wanted to raise awareness (意识)abou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olar regions. He set out to become one of the youngest people ever to ski to the North Pole. Parker feels he met his goal to inspire others. "All young people have the power to make a change."he said in an interview.
What do the kid heroes have in common ?
A. They are all high school students.
B. They all involve themselves in green activities.
C. They all raise money for green activities.
D. They are all from poor familie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razy Crayons ____________________.
A. recycles some used paper B.paints the crayons with different colors
C. gives New Jersey students some crayons D. recycles old, used and broken crayon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kmad.org ___________________.
A. provides some goods sold online B. was designed by Adrienne Boukis
C.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of sea creatures
D. inspires kids to raise money for the manatee
The underlined word " proceeds"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_________________.
A. money B. bags C. goods D. gifts
In Parker's opinion, every kid ________________.
A. should travel to the North Pole B. can succeed at an early age
C. should set a great goal D. can make a difference
PART FOUR: WRITING (45 points)
Section A (10 points)
Direction: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Complete the diagram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passage.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It’s never easy to wak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Sometimes, you just feel like sleeping the whole day. Kids always have this difficulty wak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even if they know they have to wake up. There are always excuses that they make. Kids need to wake up early to go to school. Alarm clocks will surely help your kids.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you need to teach your kids about this method.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know how to use the clock with kids. These kids need to be trained with the alarm sounds that they can hear early in the morning. You need to have a clock that can ring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n you need to wake them up. The alarm sound will be heard early in the morning by your kids. Even if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wake up at once, the sound will train them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will teach your kids about the functions of the clock so that later on they will know how to use it even if they are left alone at home. Show them how to use the clock.
You will only become successful in training your kids to wak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with alarm clocks by doing it on a regular basis. Keep in mind that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learn new skills instantly. You need to teach them from time to time.
Try to teach your kids by following the tips mentioned. These will surely help you a lot.
Title: Teach kids to wake up with 71. _________________
I. Reason
Find it 72. ________________to wak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73. _________________even though they need to go to school
II. 74. ___________________
Start slowly
make the clock ring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75. ________________
76. ________________in the near future
77. _____________the kids about the clock
the use and 78. ___________________of the clock
Do it 79. ____________________
Teach them from time to time
III. 80. _________________
Tip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ill surely help you a lot.
Section B (10 point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nd the required words limit.Write your answer on your answer sheet.
Though I don't have much money, I always try to think positively. However, sometimes, I also feel depressed and sad when I think how others have more than me, so I hate thinking about money. When I was younger, I always wondered why money was so important. But as I get older, of course that changes.
Last night, on my way home I stopped by to buy some hamburgers at a fast food restaurant. On my way in, a homeless man came over and asked, " Do you have any bottles lying around ?" I knew he would recycle them for a few cents, but I had none. And again he asked, " Can you spare some change ?" I smiled and said," Sorry, I don't. " He was respectful, saying , "OK, thank you." Though he didn't have anything , he was still in good spirits.
I went in and ate my meal, but I wondered if he was hungry, thinking if I should buy him something or not. Only after I finished my meal did I decide to order another one for him. At this point I didn't know if he was still around, but I tried anyway. At the counter I ordered a hamburger and also a hot chocolate, for it was cold outside. As I waited, I noticed the homeless man standing beside me with a tray (盘子)full of a few coins. I looked at him and smiled, " The hamburger and this hot chocolate are for you." He replied like a gentleman,"Thank you. That's very kind of you."
No matter how hard your life is, there are always those whose life is harder. And it's not always about happiness, but it's about love. If you love someone, you'll give them what they deserve because the greatest thing you can give is love.
81.Why does the writer hate thinking about money?(No more than 12 words)

82. Why did the homeless man ask the writer for bottles?(No more than 11words)

83.How did the writer help the homeless man at last ?(No more than 10 words)

84. In the writer's opinion,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those homeless persons (No more than 9 words)

Section C (25 point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NO LESS THAN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假如你是学校校园网站“交流”栏目的版主,最近收到Jack的电子邮件,叙述因分班离开原来同班的好朋 友,担心距离会使友谊消失。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发一封电子邮件给Jack提建议。信的开头已写好,不计 入总词数。
分班后因为不在同一班级,原来的友谊会随着新友谊的产生而受到影响,但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应珍惜友谊,和朋友约个时间叙述自己的感受,并希望保持友谊。对方会因此而感动也会珍惜友谊。
如果对方同意,可安排在课余时间或周末见面交流。
少担心忧虑,多采取行动。
书写工整,并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
要点不偏不漏,可适当增加内容。
词数不少于120个。
Dear Jack,
I think what you are worrying about is not a big proble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参考答案
Good luck !
Yours,
Tom
湖南省长沙市大埔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蕴藉(jí) 杯盘狼藉(jí) 笑靥(yǎn) 梦魇(yǎn)
B.金钏(chuàn)  稔(shěn)知   厮(sī)守  蹉(jiē)跎 
C. 忤逆(wǔ) 前合后偃(yǎn) 铁杵(chǔ) 哥哥行(háng)
D. 楔(xiē)子  亢(kàng)旱  阡(xiān)陌  苌(cháng)弘化碧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墙橹 绣闼 汗涔涔  名家倍出 B.蟊贼 甘霖 浩如烟海 举案齐眉
C.销魂 婉惜 玉簪罗髻 繁文缛节 D.憔悴 料峭 舞榭歌台 稍纵即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耸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C.今年举办的温州轻博会上,张宁与小学同学萍水相逢,两位老同学激动万分。
D.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C.电视、广播、影像、媒体、信息所组成的世界,在“影像化生存”的今天,正代替人们身边的现实成为生活本身,同时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
D.干旱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我国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其它经济损失占气候灾害损失的50%左右。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金象征着财富,但却不是人类最富贵的财富。    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A.人类最富贵的财富是希望,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人一切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失去希望。
B.人一切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失去希望。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人类最富贵的财富是希望。
C.人一切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失去希望。人类最富贵的财富是希望,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D.人类最富贵的财富是希望,人一切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失去希望,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二、文言文阅读(24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机巧制 制:构造
B.以宣寄情志 宣:宣告
C.出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
D.征拜尚书 征:征召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D.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不如因而厚遇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8.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候风地动仪的准确无误。
B.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张衡不畏强权,勇于和他们针锋相对,但终因宦官们都说他的坏话而受排挤,心生归隐之志。
C.张衡担任河间相时,当地政事一片混乱,上自河间王,下至豪族大户,都不遵守制度法令,胡作非为。
D.张衡在河间相任上任职三年后,向皇上上书要求告老还乡,未被批准,且又被授予尚书的官职。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5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分)




1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候风地动仪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5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 ,红巾翠袖,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从《2012》看西方的“气候牌”
也许是巧合:全球热映的美国大片《2012》把所有科学家能想像到的灾难全都叠加在一起,冲撞着人类的心灵……寻找“诺亚方舟”正在考验着人类的决心和智慧。   气候变化谈判似乎注定是一场持久艰难的博弈。由于山姆大叔长期“逍遥法外”,《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奥巴马不仅愿意直面气候问题,还似乎对“碳关税”抱以极大的热情。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入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直充当着防止气候变化“急先锋”的欧盟也曾主张做出类似碳关税的贸易安排。其实,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打出“气候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对别国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以推行气候霸权,企图将减排与保护性关税“捆绑销售”,继续制约穷国。到时,如果哪个国家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必将被贴上环境污染、空气污浊之“失败国家”的标签,因此有人指出其是“富国制约穷国的新手段”。
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征收碳关税的具体范例,但在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有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征收碳税的做法;法国正在酝酿开征碳税,主要是对那些不管在生产、运输,还是在使用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气候”税;加拿大也在酝酿相关政策。由此观之,实施碳关税将是大势所趋,任何反对和阻挡,都将显得软弱无力,反而会使自己越来越被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趋利避害,寻求破解之道呢?   首先,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以肯定地说,实施碳关税将是一场灾难,将会引发新的贸易战,导致南北国家重新陷入相互指责、对抗与僵持的窘境,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国际法的相关条文和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实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和争取权利的工作。
其次,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存排放增长,这与发达国家奢侈排放增长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只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是未来国际气候合作得以推进的基础。发展中国家除了进行理直气壮的抗争,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难得的缓冲期,抓紧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只有站在质量、效益、绿色、环保的制高点上,才会减少被人诟病的尴尬处境——这才是生存于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总之,气候变化和征收“碳关税”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谈判领域里解决,千万不能以“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
另外,在气候环境问题上,南北合作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发达国家不要总是流于口头和形式,而应做好表率,及时输出技术和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调整结构。再者,通过优势互补,也可实现互利双赢,收到好的成效。如,美国一家太阳能公司将在内蒙古投资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国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相关公司签署了迄今为止中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合作协议。   总之,只有不懈努力,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实际工作,避免高谈阔论,推卸责任的做法,“诺亚方舟”才会找到,低碳社会才会真正属于全人类……
13.下列叙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气候变化谈判一直是一场持久艰难的博弈,美国总是逍遥法外,不愿意直面气候问题,使得《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效果打了一些折扣。
B.目前还没有征收碳税的具体范例,但欧美已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始征收碳税,法国和加拿大将出台政策对那些在生产、运输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气候”税。
C.欧美发达国家企图将减排与保护性关税“捆绑销售”,哪个国家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肯定会被贴上环境污染、空气污浊之“失败国家”的标签。
D.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入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直充当着防止气候变化“急先锋”的欧盟也曾做出过碳关税的贸易安排。
14.依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大片《2012》把所有科学家能想像到的灾难,全都叠加在一起,冲撞着人类的心灵,人类如果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达成共识,就一定能够避免这些灾难的发生。
B.奥巴马不仅愿意直面气候问题,还对“碳关税”抱以极大的热情,可见美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诚心来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气候谈判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C.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实施碳关税违背时代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阻止,以保障我们的权利和利益。
D.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存排放增长,可见全球也应该提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否则全球气候将会加速恶化。
15.根据本文信息,请概要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才能趋利避害,有效解决全球气候问题?(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小题。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的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6.文中第五段划横线的句子所描写的细节,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5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17.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个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1)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
(2)只有太阳悄悄地移过窗前
18.文章第六段写到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后面又说“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19.探究思考:写母亲的角度可以有很多,本文为什么单单选择写“窗前”的母亲?(8分)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我们也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主题词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答案
1.C(A蕴藉jiè 笑靥yè B稔知rěn 蹉跎cuō D阡陌qiān)
2. B(A“墙橹”应为“樯橹”,“名家倍出”应为“名家辈出”;C“婉惜”应为“惋惜”,“玉簪罗髻”应为“玉簪螺髻”;D“稍纵即失”应为“稍纵即逝”。)
3.B(耸人听闻:使人听了以后感到震惊。A.“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C“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D.“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本句中的意思不是说试验已经失败了)
4.D(A成分残缺,在“经”前加“是”; B “防止”“免遭”连用造成否定失当;C电视、广播、影像、媒体、信息,并列不当。)
5.A(前句承“财富”,后句接“希望”而谈,自然顺畅。)
6.B/宣:表达
7.A/“以”均为介词,用。B。代词;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表转折,却;表修饰。D于是;才。
8.B/张衡没有和宦官针锋相对,而是“诡对而出”。
9.(1)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
(2)(张衡)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他政治清明。
10.作者是从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装饰、内外构造、工作原理、工作效验等方面来说明候风地动仪的。
11.(1)(4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4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12. (1)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
(2)帘卷西风
(3)今宵酒醒何处?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3.答案选择C项。A项中原文是说“大打折扣”,程度不同;B项中还有“和使用”;C项原文为“必将”,换为“肯定会”,概念一致,表述正确;D项原文是“欧盟也曾主张做出类似碳关税的贸易安排。”
14.选择答案D项。A项“达成共识”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是不可能能够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的,另外“就一定”的判断绝对化。B项奥巴马的热情和诚心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借气候牌行贸易保护之实。“也一定会”判断绝对C项实施碳关税是大势所趋,任何反对和阻止都是苍白的,我们只是要遵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既要有效解决抓紧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又要争取权益,不让实施碳关税成为发达国家制约穷国的手段。
15.答案:(1)发展中国家必须依据国际法的相关条文和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实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和争取权利的工作。(2)气候变化和征收“碳关税”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谈判领域里解决,千万不能以“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3)在气候环境问题上,应该加强南北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互利双赢。(一点两分,共6分)
16. “还”和“已经”。它们简洁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盼望儿女归家的急切心情。
17. 第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它描述了太阳移动的过程,突出了时间慢慢流逝的过程,表现了母亲一个人长时间守候在窗前的寂寞。而第二个句子只叙述了过程,淡而无味。
18. 不矛盾。前面说是“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这样说,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9. (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总是站在窗前,“窗”是母亲目送我们出去、盼望我们归来的地方,“窗”是沟通母亲和我们的纽带。
(2)“窗口”又是沟通母亲和外界的纽带,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在窗口母亲见到了她认为新鲜的事。
(3)“窗口”还沟通着母亲的过去和现在,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联想起过去的时光。
(4)“窗口”还是我们了解母亲、感受母亲情感的通道。母亲在窗口凝望的身影,传达着她对我们深深的爱和牵念,也传达着她的寂寞孤独。
(5)“窗前”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空荡荡的窗口,还存留着我们对母亲的回忆,勾起我们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6)将母亲的形象定格于“窗前”,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和情感,切入点小,笔墨集中,但内蕴丰富,形象丰满。构思巧妙。
20.【解析】参照2012年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指津】
这是一个关于人与自我的话题,直指人的心灵,符合高考命题的趋势。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这则材料透露出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当今时代存在着精神生活平庸化的现象;二是每个人都有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三是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精神的缺失要靠自救来完成。理解了这三层意思,就可以进行立意了。?
可从以下几方面构思:?
(1)什么是“精神的自救”。简单地讲,“精神的自救”,就是从精神的层面对自己进行思考、反省、修正和调整,从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2)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的自救”。可列举现象,阐述当代人精神的缺失。如缺少应有的信仰和信念,精神颓废,萎靡不振,人心浮躁,功利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或缺少应有的基本道德。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注水肉、苏丹红、漂白剂等事件屡禁不绝。缺少应有的基本文明行为,如乱吐乱扔、破坏环境、毁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屡见不鲜。?
(3)怎样进行“精神的自救”。可阐述“精神自救”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如多读书,吸收前人的精神营养。多思考,经常自省。多学习,补充精神给养。?
(4)“精神自救”的艰巨性、复杂性。“精神自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努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只有“精神自救”,才能成为人格完善的人。要明确表达自己对“精神自救”的理解,力求把见解说深说透,但也要注意辩证思考。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