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名师导航】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三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9讲 自然界的水考点分布 考察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1.爱护水资源 ★★★★ 1.水污染及其防治 2.净化水的方法、硬水与软水 3.电解水实验 对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考察多出现在选择题中,水的净化和组成常出现在选择和填空题中。2.水的净化 ★★★★★3.水的组成 ★★★★★一、爱护水资源1.水资源现状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很少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①生活上:使用节水器具,及时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浇花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③工业上:重复利用、循环使用水体污染及防治措施污染源 防治措施工业污染(废水)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污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化肥)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染(污水) 集中处理和排放二、水的净化1.自然水来的净水流程取水→加絮凝剂(明矾)沉淀→过滤→加活性炭吸附→消毒(加氯气、臭氧等)→配水2.常见的净水方法净水方法 原理沉淀 常加明矾作絮凝剂,利用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过滤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1)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2)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目的:加快过滤速度_)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②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③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3)注意: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 加入氯气等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蒸馏 通过蒸发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3.硬水和软水(1)概念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硬水的危害: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易起浮渣,洗不净衣物,使衣物变硬,损坏锅炉等(3)鉴别方法: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浮渣多、泡沫较少的水是硬水,反之是软水(4)硬水的软化: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三、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 两电极上都产生无色气泡,且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气体检验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②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有水滴生成,证明该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拓展 ①电解过程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正极得到的氧气和负极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为8:1; ③验证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考向一、电解水典例1.(2021·四川南充)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答案】D【详解】A、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从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考向二、水的净化典例2.(2021·湖南株洲)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处理水的方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实验室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答案】D【详解】A、蒸馏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杀菌消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1.(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 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2021·新疆)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水通电分解得到两种单质 D.自然界水循环的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3.(2021·湖北荆州)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操作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净水 B.除水中不溶物C.量水的体积 D.测水的pH4.(2021·湖南常德)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5.(2021·山东潍坊)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6.(2021·四川泸州)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水不参与反应 B.水不能分解为H2和O2C.常温常压下水的液体 D.干冰融化得到H2O7.(2021·四川自贡)水是生命之源。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C.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8.(2021·重庆)2021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9.(2020·安徽)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10.(2020·重庆)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 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 常温下,水的pH=7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1.(2020·新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B. 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C. 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D. 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12.(2020·贵州)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 加肥皂水 B. 静置沉淀 C. 加入明矾 D. 加热煮沸13.(2020·河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14.(2020·青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蒸馏 B. 过滤 C. 加入活性炭 D. 静置沉淀15.(2020·安徽)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骑自行车上学 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16.(2020·江西)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17.(2019·江苏南京)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18.(2019·广西梧州)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由2种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分子19.(2020·北京)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填序号)。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20.(2020·天津)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水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 NaClO2溶液中即可制得C1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1.D【详解】A、燃油中含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为燃油,错误。B、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属于纯净物,错误。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错误。D、加热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2.A【详解】A、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正确;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正确;D、自然界水循环的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重新分配,正确。3.A【详解】A、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水从下端进入,这样可以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测定水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溶液,不符合题意。4.D【详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是禁止,A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错误;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加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净化水,C错误;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D正确。5.B【详解】A、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会污染土壤,不符合题意;B、使用无磷洗涤剂,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华”现象的发生,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C、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软化硬水,不符合题意;D、自来水处理后的生活用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6.C【详解】A、生物体内水也会参与反应,如蛋白质、多糖的水解等,不符合题意;B、水电解时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C、常温常压下水为液体,符合题意;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融化后得到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7.C【详解】A、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进行消毒,符合题意;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8.B【详解】自来水净水过程,包括沉淀(使悬浮的难溶性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病毒和细菌),不包括蒸馏。9.D【详解】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10.C【详解】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谁的导电性,说法正确;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生成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但是在电解水实验中不能得出该结论,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11.B【详解】A、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B、蒸馏后得到的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不符合题意。12.D【详解】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13.B【详解】A、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A正确;B、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过滤不能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不正确;C、往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故D正确。14.A【详解】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即静置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15.D【详解】A、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环保理念,符合题意。16.B【详解】A、防止水龙头滴漏,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不符合题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将工业冷却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17.D【详解】过滤实验中需要用到烧杯盛放液体,漏斗过滤液体,玻璃棒用来引流,不需要用蒸发皿。18.C【详解】A.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图中生成物有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分子,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变,B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D.图中反应物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正确。19. (1) (2).AC【详解】 (1)通过观察实验1为水电解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2)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氢气(H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O2),a为负极产生的氢气,氢气能燃烧,正确。B、原子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最小微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改变,错误。C、实验2为加热水生成水蒸气的实验,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正确。因此填AC。20.(1)属于 (2)NaC1 (3)软水 (4)煮沸 (5)b (6)2:1 (7)【详解】 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1)六大基本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X的化学式为NaC1。(3)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将清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故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