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资源简介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Ag 108 O 16 Si 28 N 14
Ⅰ卷(单选题,1—5每题2分,6—20每题3分)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
B.100 mL 2 mol·L-1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可以缓慢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D.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 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
△H= -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 -67.7kJ/mol B. -43.5kJ/mol C. +43.5kJ/mol D. +67.7kJ/mol
4.对于平衡 ,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5.把0.02 mol/L CH3COOH溶液和0.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H)+c(CH3COO-)=0.02 mol/L B.c(CH3COOH)>c(CH3COO-)
C.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c(Na+)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 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7.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8.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9.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1mol·L-1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10.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11.一种新型的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来制备硫酸的方法已 经问世,其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工作时,一极通入SO2气体,另一极通入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O2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时H+移向负极
D.负极反应式为:2SO2 - 4e- + 4H2O = 2SO2- + 8H+
12.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NO3— Cl— B.K+ Ba2+ Cl— NO3—
C.K+ Na+ Cl— CO32— D.K+ NH4+ SO42— NO3—
13.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 c (NH4+)=2×10—5mol/L、c(Cl—)=6×10—5mol/L、c (Na+)=1.9×10—5mol/L、 c (NO3—)=2.3×10—5mol/L、c (SO42—)=2.8×10—5mol/L,则此酸雨的pH约为
A. 3 B. 4 C. 5 D. 6
14.在室温下,将pH= a的酸和pH= b的碱等体积混合,若a + b=14,且混合后溶液的pH 小于7 。则该酸和碱的组合可以是
A.醋酸和氢氧化钠 B.盐酸和氨水 C. 硫酸和氢氧化钾 D.硝酸和氢氧化钡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 =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 )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16. 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17. 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 B.若c(K+)>c(CH3COO-),a>b
C.若c(OH-)=c(H+),a>b D.若c(K+)18.室温,有c(CH3COOH)+c(CH3COO-)= 0. 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5. 5 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 c(CH3COOH)+c(OH-)
C. pH = 3. 5 的溶液中:
c(Na+) +c(H+) -c(OH-) +c(CH3COOH)= 0. 1mol·L-1
D. 向W 点所表示的1. 0 L 溶液中通入0. 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 c(CH3COOH)+c(OH-)
19.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
  ① 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 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 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 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 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 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
  ⑧ 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 比较NH4Cl和Na2S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A. ①④⑦ B. ②⑤⑧
C. ③⑥⑨ D. 全有关
20.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Ⅱ卷(45分)
21.(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 mol液态肼和0.8 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 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3)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Na[Al(OH)4]溶液与AlCl4溶液可反应生成 。证明Al(OH)3具有两性
其离子方程式为 。
(5)PH=6的NH4Cl溶液与PH=6的盐酸溶液相比,水电离的[H+]之比为 。
22.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 △H =-Q(Q>0)
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 _。
a.3v逆(N2)=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23. 右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 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甲电池是 装置,乙池是 装置。
(2)写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
24.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发生H2(g)+I2(g)2HI(g),已知①②③的平衡状态中,HI%相同,填写表中的空白:
25.现有25 ℃时0.1 mol·L-1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___ _(填“增大” “减小” “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NH]=a mol·L-1,则[SO]=________。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是                  。
26.(1) 在25°C时,已知0.1mol/LHCN溶液的PH=4,0.1mol/LNaCN溶液的pH=12。现将0.2mol/L的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有大到小的关系为 。
(2)常温下,将0.01molNH4Cl和0.002molNaOH溶于水,配制成0.5L混合溶液。试回答(填写数据): ①溶液中一定等于
②溶液中n(OH-)+n(Cl-)—n(NH+4)= 。
27.在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2—)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 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命题人:孙晓妮 2012.11.20
第Ⅰ卷 选择题
1、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
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2、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的分别是: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 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4、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很了,一个动作不
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地说:“你说的不对,这是老师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
他们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 .柏拉图 B .普罗泰格拉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5、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
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6、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被誉为“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他极力推崇儒家
文化是因为:
A.两人都主张维护“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B.孔子最早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孔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与伏尔泰的自由平等思想相吻合
D.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7、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
的宣言书”。与中国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②批判了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倡导民主共和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
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宽松的经济环境 ②发达的工商业 ③繁荣的文化 ④科技发明的大量应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资政新篇》的颁布
12、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折射出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 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 理学盛行
C.专制皇权加强、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理学盛行
13、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14、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15、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16、“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17、中共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争论的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8、“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 B.毕加索? ????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19、狂热、自杀、决斗是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一些艺术家身上的常见现象,他们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这些艺术家所属的派别可能是( )
A.印象派 B.批判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20、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有( )
①《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大卫·科波菲尔》
③《安娜·卡列尼娜》 ④《约翰·克里斯朵夫》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下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的有( )
①德国诗歌,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德国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③英国小说,萧伯纳的《苹果车》
④法国绘画,大卫的《马拉之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2、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致“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表明顾炎武
①有社会责任感 ②重视国计民生 ③强调经世致用 ④反对儒家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应用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①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去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5、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下面最能体现他的“社会革命”的主张是( )
A.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7、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教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28、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该漫画能够说明 ①科学战胜愚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②进化论的价值被人们广泛认识 ③达尔文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29、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30、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④
31、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32、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
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
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
C.达尔文实地考察,创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33、右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②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
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
C.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
D.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
34、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35、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这反映在科学领域就是
A.牛顿完成力学体系 B.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方法
C.达尔文确立进化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3分)
材料二 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
(2)材料二中“二程”与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
材料三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在宋代以后的地位及其成因(4分)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同一时代》
(4)依据材料四,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地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1)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二 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文中,称黄宗羲为“东方卢梭”。
你如何理解?(2分)此时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演进到哪一层次?(1分)分析为什么会演进到这一层次(4分)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搜搜百科《达尔文选化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4分)
材料四
材料四依次体现了人类的三个科技时代;试从经济结构、世界联系和人类生活三个方面归纳第三个科技时代的积极影响(3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2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2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高祖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盖帝(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
(1)材料一提到的改革措施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的目的。(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赵翼的“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观点的认识。(4分)
材料三 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了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计划,导致社会的动荡。中外历史上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3)试从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措施中各举一例,说他们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公平与公正的。(4分)
(4)上述改革都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王安石最后被罢官,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外游历,但人类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2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2012.11.20
37、(1)前者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后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4分)
(2)黄宗羲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对后来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
层次:演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层次(1分)
原因:洋务运动失败,说明仅学习西方器物层次是不够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继续探索救国道路;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西方文化(民主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4分)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统治。(1分)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3分有其中三点即可)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小题1.5分.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多、错、漏选着均不得分)
图2中S为南极点,MN为晨昏线的一段,N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这一天N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据此完成3—5题。
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为昏线 B.M点位于N点的正西方向
C.M比N早进入新的一天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N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 66°34′S,120°E B. 70°S,30°W
C. 75°S,75°E D. 80°S,150°W
3、.图示这一天
A.巴西草原一片枯黄 B.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农民忙着配种
C.亚欧大陆等温线较同纬度海区北凸 D.洛杉矶可能出现温和多雨的天气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
4.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右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可能为11℃ B、气温可能为18℃
C、可能为山丘 D、可能为洼地
6、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夏季阴天多,日照不足
D、洋流对沿岸气候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图8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一10题。
9.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甲地气流上升
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D.c地正出现阴雨天气
10.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黄土高原
12.下列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符合该地区的是

13.若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则对本地区内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②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9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4~15题。
14.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C.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15.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17.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读“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下列关于图中等值线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处等值线向南弯曲,是因为地处山地,海拔较高
B.B部等值线向北弯曲,是因为河流众多,对气温起到调节作用
C.E处等值线向南弯曲,是因为东面临海,气温较高
D.该等值线分布与该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基本一致
19. 下列关于A、B、C三地农业发展的条件和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纬度高气温低,适宜发展青稞种植业
B.B地河网密集、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基塘生产”
C.C地地形起伏、降水充足,适宜大力发展林业
D.三地均属于半温润的温带地区,适宜发展商品谷物业
20.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河段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凌汛现象明显
B.B河段两河交汇,春季融雪量大,出现全年最大汛情
C.C河段河道弯曲泥沙淤积,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
D.D河段为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读“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C.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80%
D.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几乎都补充到第三产业中
22.下列经济活动能促进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是 ( )
A.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
B.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C.兴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
D.扩大市郊养殖场规模,满足城市要求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8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④② D.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5~26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
基地类型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耕地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25.有关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代表黄淮海平原区 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
C. ③代表西北干旱区 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
26.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  )
A.①④ B.③② C.④③ D.①②
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8.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29~30题。
年份(年)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
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2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2013学年度高二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王桂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综合题(55分)
31.科学家们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我国东北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图及①②两地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按地形区来说,甲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位于________平原,该区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下列代号填入乙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4分)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 d.年降水量小且不稳定
(3)图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两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地区
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为防治土地退化,我国政府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甲、乙两幅图,简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2分)

32.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什么?(2分)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分)
33、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12中Ⅰ 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13分)
读图说说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3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分)。
(2)你认为该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

(3)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2分)
(4)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说说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特点及原因:
;措施

3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0年10月18日《亚洲时报》报道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将为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提供更充足的供应。“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图所示。
(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1分)
A.扩大出国劳务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 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       ,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  。?(2分)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2分)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4分)环境特点:
;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分)


35.甲为“珠江三角洲略图”,乙为“黄河三角洲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
放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
该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2分)


(2)目前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地理事项
分布
1981年
2000年
①植被
很少

②三角洲面积


③沿海海水含沙量


④盐场面积


⑤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




(3)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缺乏大型港口。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2分)

(4)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通过对黄河三角洲1981年与2000年卫星遥感图片的判读,获得了某些地理事项的变化资料。请从下表五项内容中任选三项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012—2013学年度高二期中检测地理(答案)
收入。
33、(1)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尤其是西部;高原地形;植被稀少;有黄河及支流流经等(3分,任3点)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2)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建人工草场,合理放牧;治理污染,矿山复绿(3分)(3)向斜构造;沉积岩 (4)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或能源工业)占主导,其他工业比值较低。该地煤、油气资源丰富(2分);措施:延长产业链,促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以资源为基础构筑多条产业链。(2分)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Ⅰ卷 ( 每题1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具体科学的进步和实践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分别是( )
A.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的机能
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人脑的机能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唯心主义
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
A.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6.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是指?????????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 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7.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8.《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左传·曹刿论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2.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
13.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投入,科学家们加强对地震、飓风等特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的研究。这表明
A.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科学技术发展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14.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15.右图漫画“都有水分”启示我们,办事情应该
A. 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B. 规律是客观的,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C. 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16.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①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②绝对精神创造世界
③气者,理之所依也 ④忧惧出鬼神 ⑤我思故我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 D.④⑤
19.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⑤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⑥气者,理之所依也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
2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④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 )
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是毛泽东所写的《十六字令》。从中可以看出(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23.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 (  )
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联系 
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下图漫画表明 ( )
A.存在决定思维 B.世界统一于物质性
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5.《孙子兵法》成书至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从人际关系到国际战略,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起来
D、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6.现如今,运用网络上QQ、开微博、玩博客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交流信息、传递文化的流行方式,这说明了
①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新传媒的出现必然导致旧传媒的消亡
③网络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 ④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7.“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民族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D.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
28.2012年6月底,随着坡子街棚改方案的出台,在坡子街调了长沙人363年口味的“玉和”酱园旧址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作为坡子街民俗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玉和”是展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之一。在“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征迁,征迁无法回避保护历史”的背景下,长沙市政府对“玉和”酱园作出了“原址保护”的批示。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9.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对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
B.借鉴、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各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互相尊重
D.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1.“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32.草根文化根植于民众,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综合反映了草根阶层现实意志和情感意愿,它有别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应该
①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②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要的通俗文化
③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④是经典、高雅和传统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为了一句“接送王理的活儿包在我身上”的承诺,长沙保险职业学院的毕明哲背着身患重症肌无力的同学王理上学,从初中一直到高中,再到大学,一背就是八年。毕明哲用实际行动把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5.2012年红色旅游再受游客热捧,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新年后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红色旅游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募师支教”行动,奔赴农村地区支教。在“募师支教”志愿者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光芒。表明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道德典范来实现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8.2012年4月10日,湖南省委外宣办召开“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第四次新闻发布会,,“湖南精神”表述语“4选1”公众投票活动顺利结束,“心忧天下、厚德致远、脚踏实地、敢为人先”表述语得票数排第一。下列对新时期“湖南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④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说明
A.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40.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提高全民思想觉悟,自觉抵御外来文化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41.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③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必须产业化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育人才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壮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我们在欣赏这些歌舞时,可以感悟到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促进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3.2012年10月,湖南师大附中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钱学森》。该影片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它艺术再现了钱学森同志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和“人民科学家”的崇高风范。“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科学家钱学森身上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坚定理想信念
③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④选择健康有益的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A.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4.上世纪的孩子唱着“小呀嘛小儿郎啊,背着那书包上学堂”的歌长大,如今的孩子唱着“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彩”上学。这表明:
A.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人们的发展 D.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45.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两国政治经济不同 B. 两国文化的差异
C. 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D. 两国人的文化素养的不同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Ⅱ卷 非选择题 ( 3题,共55分)

46.(22分)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当前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分)
(2)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2分)
46.(13分)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哲学者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三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四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材料五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分析材料l、材料2的不同哲学倾向,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3分)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3分)

(3)材料4、材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3分)
(4)材料5同材料1、材料3的共同点与不同点。(4分)
49.(20分)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请你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问题。

高二政治 期中考试答案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不同点是:前者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者是辩证法的(辩证唯物主义)。 (3分)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命题:“若x≥0,y≥0,则xy≥0”,则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
A. B. C. D.
3. 在△ABC中,,30°, 45°,则△ABC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30,前项和为100,则它的前项和是( )
A.130 B.170 C.210 D.260
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13的和为39,则 ( )
A.6 B. 12 C. 18 D. 9
7. 如果,那么的最小值是( )
A.4 B. C.9 D.18
8.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若”
B.“x=1”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对于命题,则
9.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的根,则三角
形的另一边长为( )A、52? B、? C、16? D、4
10.已知变量满足,目标函数是,则有 ( )
A. B.,无最小值
C.无最大值 D.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11. 下列不等式中,对任意x∈R都成立的是 ( )
A. B.x2+1>2x C.lg(x2+1)≥lg2x D.≤1
12.已知三个不等式:①x2-4x+3<0;②x2-6x+8>0;③2x2-8x+m≤0。要使同时满足①式和②式的所有x的值都满足③式,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9 B、m=9 C、m≤6 D、0<m≤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方程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
14.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
15.在中,三个角、、成等差数列,,则边上的中线的长为 .
16.已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 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命题,若为真,求x的取值范围。

18.( 12分)在中,AB=,BC=1,
(1)求的值;
(2)求AC
19.( 12分)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又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记数列,数列的前项和记为,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21.( 12分)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一个顶点,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椭圆左焦点为,右焦点,过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
求的面积.
22.(14分) 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段汽车的车流量(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⑴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
⑵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条件,条件,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 则等于 ( )
A. B. C. D.
3、在△ABC中,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ABC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4、对于任意实数、、、,下列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中,真命题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在正方体中,则( )
A、 B、 C、 D、
6、已知的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 )
A、 B、 C、 D、
7、在R上定义运算,若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8、设若的最小值为( )。
A.4 B.2 C、1 D .
9、某种产品平均三年降低价格的,目前售价为640元,9年后售价为( )
A、210 B、240 C、270 D、360
10、已知向量,,若成1200的角,则k=( )
A、 B、 C、 D、
11.在数列中,(c为非零常数)且前n项和则k等于( )
A、-1 B、1 C、0 D、2
12、已知m=,n=,则m,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m>n (B)m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若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为{x|-},则a+b=
14、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15、在中,则
16、给定下列命题:
(1)“若m>0,则方程x2+2x-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
(2)“x=1”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命题的否命题是

(4) 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全称命题的否定是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共74分)
17(12分)在中,在中,已知,,其面积为,
(1)求边长a
(2)求的值
18(12分)(1)已知,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已知p:方程有两不相等的负实数根;q:方程无实根,若为真,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中, 点在直线上.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和为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底面
(1)证明:⊥;
(2)若二面角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1(12分)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低迷的市场造成产品销售越来越难,为此某厂家举行大型的促销活动,经测算该产品的销售量P万件(生产量与销售量相等)与促销费用万元满足,已知生产该产品还需投入成本万元(不含促销费用),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为万元.
(Ⅰ)将该产品的利润万元表示为促销费用万元的函数;
(Ⅱ)促销费用投入多少万元时,厂家的利润最大。
22(14分)在数列中,是数列前项和,,当
(I)求;
(II)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III)是否存在自然数m,使得对任意自然数,都有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较密处的电场强度也一定较大。
C、 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
D、 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 因此该点的电场强度就越大。
2、一带电粒子在如图1所示电场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从A到B,则( )。
加速度、动能、电势能都增大
加速度、动能、电势能都减小
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
3、如图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处于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B.C、D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C.在虚线AB上O点的场强最大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O处移到C处电场力不做功
4、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A.a、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D.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5、图中实线表示某一平面内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B
是电场中的两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较高 B.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较大
C.将正电荷从B移动到A,静电力做正功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是负的
6、如图所示为一对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一个α粒子以速率v0从上板的左方射入两板之间的匀强电场中,刚好能从下板右方边缘射出,若一质子以同样的速度从同一点水平射入电场,则质子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重力不计)( )
A. B.L C.L D.L
7、如图3所示,是测定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电流和路端电压图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I1=I2时,电源总功率P1=P2
B.当I1=I2时,外电阻R1=R2
C.当U1=U2时,电源输出功率P出1<P出2
D.当U1=U2时,电源内部消耗的电功率P内1<P内2、
8、在如下左图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A.A灯和B灯都变亮
B.A灯、B灯都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9、如图3-40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总随着电流I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若A、B对应的横坐标为2A,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
 ?B.线段AB表示的功率为2W
 ?C.电流为2A时,外电路电阻为0.5Ω
 ?D.电流为3A时,外电路电阻为2Ω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ab=6V,Uad=0,Ucd=6V,由此可判定( )
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 B.L1的灯丝烧断了
C.L2的灯丝烧断了 D.变阻器R断路
11、如图所示,当电路里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 )
A.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B.电压表的读数减小?
C.R1消耗的功率减小
D.R2消耗的功率增大
12、真空中水平放置的两金属板相距为d,两板电压是可以调节的,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负极板中央以速度vo垂直极板射入电场,当板间电压为U时,粒子经d/4的距离就要返回,若要使粒子经d/2才,返回,可采用的方法是( )
A、vo增大1倍 B、使板间电压U减半
C、vo和U同时减半 D、初速增为2vo,同时使板间距离增加d/2:
二、实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 ___mm。
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 cm.
14、用下面给定的器材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电阻:
多用电表
伏特表(0~3V,1KΩ)
伏特表(0~15V,3KΩ)
安培表(0~0.6A,0.1Ω)
毫安表(0~3mA,22Ω)
微安表(0~300μA,200Ω)
滑动变阻器(50Ω,1A)
蓄电池(E=3V,r≈0)
I、待测电阻Rx(约为1.5KΩ)
J、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用多用表估测Rx,欧姆表的表盘示意图如图10所示,则欧姆表的倍率旋钮应指向 档(从×1Ω,×10Ω,×100Ω,×1KΩ中选取一档)。
(2)用伏安法测Rx ,则所选用器材应是 (填上面器材的字母)。
(3)画出用伏安法测Rx的电路图。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步骤)
15、一个电子以与电场方向相同的初速度υ0 ,射入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已知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试求:
(1) 电子的入射点与速度为零之点间的电势差和这两点间的距离?
(2) 从电子的入射点到速度为零之点所需的时间?
16、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一电子由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0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在运动中该电子通过位于xoy平面内的A点,A点与原点O相距L,OA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电子电量q=-1.6×10-19C,电子质量m=9×10-31kg,初速度v0=1×107m/s,O与A间距L=10cm、θ=30o。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0W,电阻R1为4(;R2为6(,电源的内阻r为0.6(,电源的效率为94(,求:
(1)a、b两点间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
18、如图所示,ABCD为竖直放在场强为E=104 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D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其半圆相切,A为水平轨道上的一点,而且AB=R=0.2m,把一质量m=0.1kg、带电荷量q=+1×10-4 C的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取10 m/s2)求: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
(3)若让小球安全通过D点,开始释放点离B点至少多远?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 morning?
A. Sunny B. Rainy C. Cloudy
2.Where does the man like to go in summer?
A. the mountains B. the seaside C. the countryside
3.How high do today’s ceilings usually measure?
A. 2.3 meters B. 2.7 meters C. 3 meters
4.Where does the woman live now?
A. In New York B. In Boston C. In Washington
5.What’s the number did the man dial?
A. 321-9987 B. 321-9877 C. 321-9887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的作答时间。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How does the woman feel that Rita will be working for the man?
A. Doubtful B. Nervous C. Excited
7.What is the man worried about?
A. Rita won’t take her work seriously B. The woman will fire Rita C. Rita won’t work for lo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8.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Classical music B. Rock music C. Jazz music
9.Who can play the violin?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man’s wife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12题
10.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ustomer and clerk B. Shop assistant and manager C. Doctor and patient
11.What does that tall lady think of the man?
A. Impolite B. Mean C. Careless
12.What was that tall lady probably looking at?
A. A skirt B. A bag C. A dres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6题.
13.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New York?
A. To be on holiday B. To see the woman C. To attend a meeting
14.When did the man arrive?
A. Last night B. This morning C. This afternoon
15.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
A. Meet a customer B. Pick up her boss C. Go to a party
16.Who is Henry most probably?
A. The woman’s husband B. The woman’s doctor C. The man’s colleagu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题
17.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erformance?
A. to mak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ite pollution
B. to encourage people to collect plastic bags
C.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18.Where did the performance take place?
A. Outside a cinema B. Near a school C. In front of a supermarket
19.How many volunteers took part in the performance?
A. 5. B. 7 C. 9
20.What did the secondary students do?
A. They walked around the crowd in the plastic bags.
B. They collected plastic bags for the performance.
C. They gave out cloth bags to passers-b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Nowadays young people don’t like talking on _____ telephone, but prefer communicating by _____ mail.
A. a; the B. the; the C. the; / D. the; a
22. Was it on a lonely island ____ he was saved one month after the boat went down.?
A.where B. that C. which D.what
23.That year it was my first ride on a long-distance train and you don’t know .
A.how interesting a ride it was B.it was how interesting a ride
C.what interesting a ride it was D.it was what an interesting ride
24. Only that factory ____ yesterday _____ this kind of machines.
A. we visited; produces B. did we visit; does it produce
C. we visited; does it produce D. did we visit; produces
25. People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shares their interests.
A.whom B.whomever C.whoever D.who
26.---Linda didn’t invite us to the party.
---_____? I don’t care.
A. For what B. So what C. What’s on D. What’s up
27. His cool response suggested that he _____ the idea.
A. not like B. not to like C. should not like D. didn’t like
28. In copying this paper, be careful not to ____ any words.
A. leave behind B. leave aside C. leave off D. leave out
29.As we all know, the UK is a large country ____ four parts.
A. consisting of B. makes up C. composing of D. is make up of
30.It’s being reported that a building just ______ there last month fell down unexpectedly.
A. being completed B. was completed C. to be completed D. completed
31.Jim went to answer the phone.______, Harry started to prepare lunch.
A. However B. Nevertheless C. Besides D. Meanwhile
32.She was completely _____ in her own affairs, for she didn’t know what was happening out of the room.
A. frightened B. absorbed C. instructed D. surprised
33.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she told me,was her family.
A.It B.This C.What D.As
34.While building a tunnel through the mountain, ______.
A. an underground lake was discovered B. there was an underground lake discovered
C. a lake was discovered D. the workers discovered an underground lake
35. — Why don’t we go to the new restaurant for Lunch?
— _____.
A. Sorry, but I’ve forgotten it. B. No, I won’t go
C. It’s my pleasure D. Great! I’d love to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Michel is a young girl who works for the police 36 a handwriting expert. She has helped 37 many criminals by using her special talents.   When she was fourteen, Michel was already 38 interes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her friends’ 39 that she would spend hours 40 them. After 41 college she went to France for a 42 two-year class in handwriting at the School of Police Science.   Michel says that it is 43 for people at hide their handwriting. She can discover 44 of what she needs to know simply 45 looking at the writing with her own eyes, 46 she also has machines 47 help her make 48 different kinds of paper and ink. This knowledge is often 49 great help to the police. Michel believes that handwriting is a good 50 of what kind of person the 51 is. "I wouldn’t go out with a fellow 52 I didn’t like his handwriting. " She says. But she 53 she fell in love with her future husband, a young policeman 54 she studied his handwriting. It is later proved to be 55 , however. 36. A. with B. by C. like D. as
37. A. search B. follow C. catch D. judge
38. A. so B. too C. quite D. extra
39. A. books B. letter C. tongues D. handwriting
40. A. writing B. studying C. settling D. uncovering
41. A. attending B. finishing C. starting D. stepping into
42. A. powerful B. natural C. special D. common
43. A. main B. safe C. easy D. impossible
44. A. most B. nothing C. little D. sight
45. A. with B. by C. of D. about
46. A. so B. for C. thus D. but
47. A. they B. in which C. that D. those
48. A. up B. out C. for D. into
49. A. of B. to C. with D. for
50. A. test B. sign C. means D. habit
51. A. thief B. criminal C. writer D. policeman
52. A. whether B. unless C. if D. after
53. A. adds B. tells C. repeats D. cries
54. A. before B. after C. shyly D. and
55. A. necessary B. all right C. important D. quite eas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Grandma Moses is among the most famous twentieth-century pain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yet she did not start painting until she was in her late seventies. As she once said of herself:” I would never sit back in a rocking chair, waiting for someone to help me.” No one could have had a more productive old age.
She was born Anna Mary Robertson on a farm in New York State, one of five boys and five girls. At twelve she left home and was in domestic(家庭的) service until, at twenty—seven, she married Thomas Moses, the hired hand of one of her employers. They farmed most of their lives, first in Virginia and then in New York State, at Eagle Bridge. She had ten children , of whom five survived ; her husband died in 1927.
Grandma Moses painted a little as a child and made embroldery(刺绣) pictures as a hobby, but only changed to oils in old age because her hands had become too stiff(硬的) to sew and she wanted to keep busy and pass the time. Her pictures were first sold at the local drugstore(杂货店) and at a market and were soon noticed by a businessman who bought everything she painted . Three of the pictures exhibited in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in 1940 she had her first exhibition in New York. Between the 1930’s and her death she produced some 2,000 pictures:detailed(详细的)and lively portrayals(描绘) of the country life she had known for so long, with a wonderful sense of colour and form. “I think really hard till I think of something really pretty, and then I paint it.” she said.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randma Moses began to paint because she wanted to .
  A. make herself beautiful B. keep active
  C. earn more money D. become famous
  57. Grandma Moses spent most of her life .
  A. nursing B. painting C. embroidering D. farming
  58. The underlined word survived means .
  A. graduated from college B. examined the condition of the house
C. lived longer than the other children D. gave up themselves to the police
59. From Grandma Moses’ description of herself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he was .
A. independent B. pretty C. rich D. nervous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Grandma Moses: Her Life and Pictures. B. The Children of Grandma Moses.
C. Grandma Moses: Her Best Exhibition. D. Grandma Moses and Other Older Artist
B
Your children’s teacher will be providing extra time for test preparation. This school year’s test will be held on January 8 and 9. The test preparation time is open to all students, and we strongly encourage your children to attend.
This year we are changing the time for our test preparation: it will be on Thursday mornings from 8:10 to 8:50. This helps children who ride the bus and cannot stay for the after-school period. It also helps avoid conflicts with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anielle and Marina will be working with the recent new test takers 6 days on the following Thursdays: 15th, Nov; 29th, Nov; 6th, Dec; 13th, Dec.; 20th, Dec. and 3rd, Jan.
Besides the test preparation lectures on these dates, teachers are already putting test preparation into their usual courses. We are finding that we can help our students to be both skilful and whole-hearted readers and test takers — after all, we all know that the best test preparation is good read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What can you do at home? Again, the best and most effective test preparation for the ELA test is reading and more reading. The research is quite clear — students who do well in the tests are those who are good readers. Reading not only builds reading ability, it also helps build confidence —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test taking! But do discourage your children from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books that are too hard or even a bit too hard. Children best develop comprehension skills when they are reading books just right for them(too easy doesn’t hurt here either).
Finally, on Friday, December 7, we will have a morning lecture on the ELA. Please pay attention!
61.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A. how teachers will provide more time for test preparation
B. the reason why time for test preparation will be changed
C. how teachers have put test preparation into their usual courses
D. test preparation information that parents should know about
62. The time for test preparation has been changed to _________.
A.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students to attend
B. help the new test-takers have more time to read
C. avoid disagreement in time between different years of students
D. avoid conflicts between preparation time and the usual courses
63.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
A. Danielle will help students prepare for different tests
B. the school year test will be on a Tuesday
C. all the children must take part in the test preparation
D. the students can learn how to write well in the test preparation
64. Parents should _____ at home.
A. prepare good meals for their children
B. read more books with their children
C. ask their children not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reading
D.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read more books fit for them
65. Why did the school encourage all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test preparation?
A. Test preparation is what they always do.
B.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what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final exam.
C. Test preparation helps students to be more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confident.
D. The test is a long way off and there are better things to do.
C
Twelve years ago, a young traveler named Rhett Butler from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visited the Sabah rainforest on Malaysian Borneo. In one area of the rainforest, he watched a bird flying through the trees. The beautiful sight left quite an impression on him. But weeks later, back home, Rhett Butler got the news that trees had been cut down in the area he visited.
That experience led Rhett Butler to begin writing a book about rainforests and threats to their existence. But he did not publish the book. Instead, in 1999, he used his research for the book to create a website. The site is Mongabay. Com. His purpose was to inform the public about tropical rainforests. But the subject quickly developed. As a former businessman, he became a respected writer of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stories.
The popularity of Mongabay. Com attracted advertisers. Small ads on the site pay for its operations. Mongabay. Com has grown and led to other sites. For example, there is a site for children which is called kids. Mongabay. Com. Another one, WildMadangascar. Org, is all about the island nation that Rhett Butler calls his favorite place.
To keep his website going, he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on several major trips each year. His working tools are a laptop computer, cameras and sometimes diving equipment. He often calls on experts for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he interviewed Alison Jolly, a top experts on lemurs(狐猴). He interviewed Rodney Jackson, a biologist who established the Snow Leopard Conservancy.
Stories like these have made Mongabay a favorite place on the Internet for researchers,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April, Time. Com named it one of the fifteen top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websites in the world.
6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Rhett Butler and his website.
B. Rainforest on Malaysian Borneo.
C. How Rhett Butler protected rare animals.
D. How Rhett Butler made his website popular.
67. Rhett Butler didn’t publish his book about rainforests because _______.
A. making websites earns more money than writing books
B. he didn’t want to become a writer
C. the book was not about rainforest protection
D. he wanted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o create a website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s is NOT true about the Mongabay. Com?
A. It was set up in 1999.
B. It attracted many advertisers.
C. At least two related websites grew from it.
D. Rhett Butler made a lot of money from it.
69. To keep his website going, Rhett Butler ________.
A. kept visiting the rainforest
B. traveled around and interviewed experts
C. raised rare snow leopards
D. made a great number of advertisements
70.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
A. Mongabay. Com was loved by resear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B. kids. Mongabay. Com. has many stories written by kids
C. Wild Madagascar org is better known than Mongabay. Com
D. Rodney Jackson was once a businessman
D
Spring is a wonderful season to celebrate rebirth and new life. The long, cold winter is over. The weather is warmer and sunnier. The trees again have leaves and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season represents hope, joy and beauty. At this time, many people think of this classical music piece — Spring, which shows happiness. Italian composer Antonio Vivaldi wrote it in the seventeen hundreds.
However, not all songs about spring are happy. This song written and sung by K.D. Langisabout dreaming of spring in cold dark places. She recorded I Dream of Spring in 2008.
Richard Rodgers and Oscar Hammerstein wrote 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 for the movie State Fair in 1945. Frank Sinatra sings it. It is a feeling of restlessness or excitement brought on by the coming of spring. Richard Rodgers also wrote spring Is Here, this time with Lorenz Hart. Ella Fitzgerald sings this song about feeling lonely during this season.
Frank Loesser wrote the sad song, spring Will be a Little Late This Year. Why has the season been delayed? Because the singer’s lover has left her. Sarah Vaughn released(发行) her version of the song in 1953.
By now you may be thinking, “Enough with the sad songs, already!” Ok, then how about a cowboy song? Gene Autry was one of America’s most famous singing cowboys. He recorded When It’s Spring time in the Rockies in 1937.
And finally, we’ll leave you with a sunny song called Up Jumped Spring. Freddie Hubbard wrote this jazz song in 1977 and Billy Taylor Trio performs it.
71.. If you are in a bad mood, you’d better listen to _____.
A. Up Jumped Spring B. I Dream of Spring
C. Spring Is Here D. Spring Will be a Little Late This Year
72. It Might as Will Be Spring is a song that ______.
A. is also called State Fair B. is sung by Ella Fitzgerald
C. has a lonely feeling D. was written by two people
7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Most songs about spring are written by Italian composers.
B. K.D. Lang was good at writing happy songs.
C. Sarah Vaughn sang the song Up Jumped Spring first.
D. Gene Autry was a famous cowboy singer before K.D. Lang.
7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ngs was first written or recorded?
A. Spring. B. I Dream of Spring.
C. When It’s Springtime in the Rockies.
D. Spring Will be a Little Late This Year.
75.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to write the passage?
A. Introduce some songs about spring. B. Introduce some wonderful music.
C. Introduce some famous singers. D. Express his/ her love to spring.
第二卷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It is now possible to watch live sport on television on any day of the week, and the current amount of reporting will undoubtedly increase further in years to come. This is certainly having an influence on the live sports events themselves, and there are both benefits and shortcomings to this.
[2]Why has there been such growth in televised sport? For one thing, with digital broadcasting, there are now many more TV channels than there were even ten years ago.Moreover, spo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entertainment, appealing to both men and women.
[3]When are the benefits of this state of affairs? One obvious advantage to the profession is the addition of money provided by television companies. Large football clubs benefit financially from TV income and the top players can command very large salaries. Less popular sports also receive money that can be used in training and awareness-raising. What's more, there is a health benefit to some of the population, because through televised sport, more people have become interested in actually playing sport.
[4]However,____________________ if so much sport is on television. Considering football again, many small clubs have suffered financial losses recently, as they cannot compete with the large ones.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falling in ticket sales, especially among smaller clubs. Fewer people attend live matches nowadays, preferring to watch from the comfort of their living room. And ticket prices have risen greatly.
[5]To sum up, while televised sport has created many opportunities and benefited certain people and clubs very much, it has also been responsible for changing the nature of live sports events for ever.
76.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words from Paragraph 2.( no more than 3 word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increase in TV channels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help of_____________
78.Point out the advantage of televised sport which does not concern money in Paragraph3.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What does the word "it" (Line2, Paragraph5)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语测试卷答案
山东省成山头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l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箴言(zhēn) 迤逦(lǐ) 弥补(ní) 管弦(xuán) 初霁(jì)
B、金钗(chāi)果脯(pǔ) 歆(xīan)享 溯(sù)流 犄(jī)角
C、包扎(zhā) 欢谑(xuè) 扁(piān)舟 妃(fěi)嫔 潦(liáo)水
D、模样(mú) 豆蔻(kòu) 剽掠(piāo) 栖(qī)隐 鸟瞰(kàn)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饥馑 踯躅 凋塑 真缔 委曲求全
B、寥廓 放诞 翠幄 纨绔 舰舸弥津
C、碣石 愤懑 箜篌 掬躬 沤心沥血
D、脉搏 膏梁 盘桓 乖张 貌和神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歌唱家李双江15岁的儿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拘留的消息披露后,网民们立刻沸沸扬扬,发表个人意见。
B.6月15日晚,《悬崖》果然不孚众望,力克多个强劲对手,一举摘下最佳电视剧金奖等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C.他的画作大都气势磅礴,震人肝胆,使人如临迅雷骤雨;却也有些作品委婉妩媚,沁人心脾,使人如沐春风。
D.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哪几个比喻用得好?好在哪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同志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都被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
B、中国政府在19日公布胡锦涛主席将出席首尔核安全峰会的消息之后,韩国联合通讯社、KBS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就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对胡锦涛主席在此次峰会上的讲话内容充满期待。
C、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出炉。中南大学22岁的大三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藩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还获得百万元的奖励。
D、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牢记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的愁。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这样的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愁是李煜艺术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这一点,是李煜的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西谚云: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节选自《书屋》,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诉求。
B.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风貌。
C.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
D.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7.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B.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C.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
D.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O二》)
【注】 ①任侠:以“侠义”自任。 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事:因事犯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 其皆出于此乎
C.帝赐食,亲为调羹 阿母为汝求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转徙于江湖间
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 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为他救免的。
第Ⅱ卷(共114分)
四、(26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分)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3分)

(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分)
15、名句背诵(10分)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②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朽木不可雕也, 。
④ ,纤歌凝而白云遏。
⑤酌贪泉而觉爽, 。
⑥ ,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⑦ ,哀民生之多艰。
⑧腰若流纨素, 。
⑨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目的是 。
五、语言表达(12分)
1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微笑”“奋斗”“淡泊”中任选一个词语,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7.概括下面一段文字,为“海囤族”下定义,不超50字。(4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看了新闻,说什么都在涨价,反正以后也要用的,能囤就赶快囤点货吧!”
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在工资赶不上CPI速度的时代,民众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是游资的炒作,而是垄断“搭车涨价”以及中间商从中作梗。
18.校运会刚结束,高二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运会中抓拍的部分竞技照片。请你帮他们写一段栏目介绍词,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4分)
六、阅读分析(16分)
水之经典
肖复兴
(1)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3)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
(4)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5)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6)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7)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8)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9)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10)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11)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和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12)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选择水,水也选择我们。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他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19.文章第二段描写流过都江堰的水,分析画线部分的表达特色。(4分)
2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内涵。(4分)
(1)(李冰)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2)看九寨沟的水,……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
21.文章第十一段末尾作者说“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为什么说这两种水是“人类的一面镜子”?(4分)
22.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水之经典”深刻意蕴。(4分)
七、作文(60分)
叶的飘零,是树的抛弃还是风的追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秋风轻拂,叶儿微扬是一种美。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一个季节总有一朵花凋零,一个舞台总有一个生命落幕。所以生命就是美好与遗憾的结合体,缺失本是美的一部分,我们不必为之叹惜,为之忧伤。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度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13、(1)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
(2)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不自律放荡不羁
14、(1)黄叶飘落台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主人公独坐楼阁,抬头望月,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2分)这场景呈现出孤寒寂寞的气氛。(2分)
(2)①夸张手法,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没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情态描写(细节描写)先以一“愁”字写尽垂泪的愁意,“枕头技斜”,作者以极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挑灯依枕对灯凝思的愁苦神态。③融情于景,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词人凄苦的情感。④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以独白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一分,分析一分,答到一点两分,任两点满分)
16.微笑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它吹去人们心底的严寒;微笑是一座不朽的桥梁,它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通道。
奋斗是一块牢固的柱石,它支撑起你理想的大厦;奋斗是一张鼓起的风帆,它帮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劲可塑),九寨沟的水宁静恬淡,(或纯洁美好)。(2分)。②都江堰的水入世、现实,服务人类,九寨沟的水出世、艺术,以艺术的形态启迪人类的心灵。(2分)。③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是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选择这样的水,也就选择了最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3选2点)
七、作文提示:人生的决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给自己的人生增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地方便是废物。
【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在玄宗面前说起李白,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还是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写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脸,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不留馀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一向高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的事,于是指摘李白诗中的毛病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背后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不自律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酒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赏赐金锦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李璘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了;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见过郭子仪,李白把郭子仪当作奇特的人。当时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这个时候(李白当诛时)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又回寻阳,又因为一件事获罪而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路经寻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