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四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深化复分解反应,从离子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2、熟知哪些物质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3、提高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能力,提高书写方程式的能力。【课前复习】:1、 叫复分解反应。写出它的通式 。2、回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从中找出属于复分解反应的⑴ + → + ⑵ + → +举例: 举例:⑶ + → + ⑷ + → +举例: 举例:⑸ + → +举例:【课堂研究】:1、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或 或 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注意:这里只强调了生成物的条件,对不同物质间的反应,反应物之间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从离子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H++OH- →(3)2H++CO 2- →(4)Ba2++SO 2- → 把这些生成物称为 物质。Ag++Cl- →Cu2++2OH-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巩固检测】: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⑴Ag+HCl----- ⑵Fe+ H2SO4 ----⑶CO2 + NaOH ⑷Al+CuCl2 ----⑸Na2CO3+H2SO4 ---- ⑹Cu(OH)2 + HCl ----⑺Na 2SO4+HCl ---- ⑻Na2SO4+Ba(OH)2 ----⑼K2CO3+Ca(OH)2 ---- ⑽MgCl2+Cu(OH)2 ----⑾KCl+MgSO4 ---- ⑿K2CO3+MgCl2 ----2、下列各组物质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AgNO3、NaCl、KNO3 B、CuSO4、KNO3、NaOHC、NaOH、KCl、Fe(NO3)3 D、KCl、NaOH、Na2CO3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的是 ( )A、FeCl3 溶液、NaOH 溶液 B、Ca(OH)2 溶液、Na2CO3 溶液C、BaCl2 溶液、HCl 溶液 D、CaCO3、稀 HNO34、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Zn2+ 、Cu2+ 、Cl- 、SO42- B、K+ 、Ba2+ 、NO3- 、Cl-C、Mg2+ 、 Cl- 、Na+ 、OH- D、K+ 、Na+ 、H+ 、OH-5、在 pH=1 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 、Cl-、Mg2+ B、K+ 、Ba2+、OH-、NO3-(4)C、Mg2+、Cu2+、Cl- 、SO42- D、 Na+、 Cl-、Ba2+、SO 2-6、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 D、硝酸钾7、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 )A、石灰石 B、稀盐酸 C、铁 D、烧碱溶液8、能够一次性把澄清石灰水,烧碱溶液,盐酸鉴别开的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 石蕊溶液 C 酚酞试液 D 硫酸铜溶液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C、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D、硝酸钾溶液中的硫酸钾(氢氧化钡)10、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 X 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 X 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 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 ( )(33)A、糖水 B、食盐水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1、某校初中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学生,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成甲、乙两瓶溶液,共含有 H+、K+、Ag+、Ba2+、OH-、Cl-、CO 2-、NO -八种离子,每瓶溶液里含有四种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瓶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蓝色,据此推知乙瓶溶液中的离子应该是。12、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反应,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写出上述制备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3)复分解反应 。13、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15.6 g 中加入 10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111.2 g溶液。试计算:(Na:23 Cl:35.5 O:16 H:1)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课后反思】:说说你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