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 手工作坊 B. 手工工场 C. 工场手工业 D. 租地农场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
A.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 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 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 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4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下列不属于欧洲近代化因素的是(  )
A. 大学纷纷建立
B. 租地农场大量出现
C. 手工工场在城市盛行
D. 富裕农民和骑士成为农村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了《大宪章》,它之所以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是因为( )
A. 自《大宪章》开始,英国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B. 《大宪章》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 《大宪章》颁布结束了英国国王的统治
D. 《大宪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 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B. 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这次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宪政是通过没有流血的方式进行的。”这次革命开启的新政治模式是(  )
A. 中央集权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共和制 D. 民主共和制
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C.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 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C. 复兴了古典文化
D.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下列关于《独立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B.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
C. 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事实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D. 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英、法、美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法律文件。
.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
A. 法治取代人治 B. 限制王权
C.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 反对殖民统治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 限制了王权
C.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 反对殖民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这场革命”和“新学说”指(  )
A. 法国大革命人民主权 B. 美国独立战争三权分立
C. “光荣革命”人民主权 D. 德意志王朝战争三权分立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启蒙思想的宣传 B. 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三级会议的召开
林 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中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下列关于上述三部人权文献共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
C. 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
D.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材料中“新政治制度”是指(  )
A. 封建专制制度 B. 城市自治制度 C. 自由贸易制度 D. 资本主义制度
拿破仑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最主要贡献是(  )
A. 征战欧洲,扩展疆土 B. 推翻了法国的专制统治
C. 多次打败了反法联盟 D. 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B.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C. 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 D. 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19 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民族解放战争
②都表现了反侵略的不屈不挠精神
③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都因为经济发展受到殖民统治阻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 B. 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C. 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D. 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对材料中“启蒙的种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B. 增强军事实力
C.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这一计划实施十年后,终于迎来了社会转型。材料中的“社会转型”指俄国(  )
A. 推行彼得一世改革 B.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与此同时,美国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而南方则宣称这是一个灾难性措施。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拓展 B. 黑奴贸易的出现
C. 南北战争的爆发 D. 美国领土的扩张
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 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C. 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英国的历史极其诱人,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国“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的是(  )
A.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 飞机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D. 计算机的问世
1860年,美国政局的变化,使南、北方两种制度的斗争由土地问题上升为政权问题。这一“变化”是指(  )
A. 废奴运动高涨 B. 林肯当选总统 C. 南方宣布独立 D. 黑奴获得解放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彻底废除了“天皇制” B.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改革比较彻底 D. 开始于1867年的倒幕运动
对日本明治维新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通过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
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
A. 废藩置县 B. 忠君尚武 C. 殖产兴业 D. 科举取士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 原因 B. 条件 C. 过程 D. 意义
2020年疫情防控网上学习期间,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  )
A. 电子书《联合国家宣言》 B. 纪录片《巴黎公社》
C. 微视频《共产党宣言》 D. 电影《青年马克思》
美国史学家爱默生在评价南北战争时,认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革命总是永远地为人民所记忆”。对“符合社会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缓解了美苏矛盾
C. 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D. 维护了国家统一
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图表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题是(  )
A. 资本主义的扩展 B.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变法图强的尝试 D.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口罩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为原料。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发明人造纤维的是(  )
A. 本茨 B. 诺贝尔 C. 海厄特 D. 夏尔多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材料一:对西方来说,哥伦布毫无疑问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在美国,设有专门的哥伦布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在美国不少城市,都竖有哥伦布的雕像。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殖民掠夺,他们将在非洲掳掠的黑奴贩卖到美洲殖民地,并强迫黑奴在种植园劳动,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
材料三:2020年6月,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杀,引发了黑人的愤怒。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种族歧视,把哥伦布雕像或泼漆或斩首或沉湖。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尊崇哥伦布的原因。
(2) 材料二中反映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称为什么?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美国黑人仇视哥伦布的原因。
(4) 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为调动黑人奴隶的斗争热情,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局面而通过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5)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 ______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______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拿破仑在动乱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关系。“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
(2)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这反映了近代化发展历程的怎样的发展趋势?
(3) 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______ 》,据此英国形成了 ______ 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中,制宪会议通过了《 ______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为整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是《 ______ 》。
(4) 举例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主要方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A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据“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手工工场。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复生”指的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新生”指的是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明确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成就和意义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上出现了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二者在生产中雇用了一些自由劳动力,存在雇佣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成为了重要的阶级力量,由此可知,BCD不符合题意。A大学建立于欧洲中世纪,不属于欧洲近代化因素,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道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因、表现以及历史影响。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英格兰的《大宪章》,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实。
【解答】
A.1215年,英格兰颁布了《大宪章》,以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如果不经过协商,国王是无权征税的。英国因此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由此可见, 英国人有通过法律来约束国王权力的悠久历史传统,这有利于阻止国王侵犯臣民的自由权利。因此,《大宪章》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故A正确。
B.《大宪章》颁布时,英国还没有议会。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议会逐渐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国王的权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故B错误。
C.1215年《大宪章》颁布时,就是为了限制王权,而不是结束国王的统治。直到今天,英国仍保留君主制,故C错误。
D.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受到了《大宪章》的影响。但这不能说明《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基石,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保留了国王,但对英国国王的权力进行了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7.【答案】B
【解析】这次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宪政是通过没有流血的方式进行的。”这次革命开启的新政治模式是君主立宪制。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宫廷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发生的宫廷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8.【答案】C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手段。追逐金钱的梦想推动欧洲人到海外去获取黄金等各种财富。16世纪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
9.【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判断可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链接课本知识: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欧洲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10.【答案】D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例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人权宣言》宣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事实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选项D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选项D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的内容及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独立宣言》的内容及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些法律文件的内容三项均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相关,体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基本精神,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D只适合《独立宣言》,选项C只适合《人权宣言》;选项B只适合《权利法案》,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综合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12.【答案】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进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战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限制王权的国家只有英国;反对殖民统治的是美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解析】由“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结合所学,1775年到1783年美国的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材料中“这场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后,吸收了法国启蒙运动中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本题中的“新学说”指的是三权分立。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知识。美国独立战争后,吸收了法国启蒙运动中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
本题以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B
【解析】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法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发展资本主义,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据“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可知,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选项A只适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只适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解析】据“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及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革命”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据“1789年革命”是指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使本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题干中“旧政治制度”是指封建制度,“新政治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等原则,于1804年颁布实施,今天仍然在法国实施,D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拿破仑的贡献。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以后许多欧洲国家所借鉴和效仿,对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拿破仑的贡献,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8.【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选项BC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A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的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史实。对比识记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都是民族解放战争;都表现了反侵略的不屈不挠精神;经济发展受到殖民统治阻碍。拉美独立战争不是因为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秘鲁等地。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在保卫瓜廖尔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故选项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错误。两国都是被殖民国家;选项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错误;印度是没有赢得民族独立;选项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错误。玻利瓦尔没有牺牲;选项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为依托,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重大事件。
21.【答案】C
【解析】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
2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题文的“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解放农奴为自由人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结果,不是目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俄国不存在民族危机,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目的、作用等史实。
本题考查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史实。熟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目的、作用等史实。
23.【答案】B
【解析】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题干材料中的“社会转型”指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24.【答案】A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拓展;美国独立后,领土迅速扩张,同时,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水火不容,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这一矛盾更加激化。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内战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性质和影响。
25.【答案】B
【解析】17世纪末,英国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提高了生产效率,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B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6.【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英国领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A符合题意。B、C飞机和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这个革命出现蒸汽动力,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基础知识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B
【解析】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蓄奴州挑起了内战。这一“变化”是指林肯当选总统。
故选:B。
本题考查美国内战。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蓄奴州挑起了内战。
掌握美国内战的原因和影响。
28.【答案】B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它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大后的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它是亚洲国家工业化一次成功的尝试,但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天皇制度还存在。故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29.【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重点掌握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30.【答案】C
【解析】日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殖产兴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殖产兴业。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31.【答案】D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32.【答案】A
【解析】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巴黎公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的掌握。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
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意义。
3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1861年到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南北战争无关。
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解答本题需掌握南北战争影响。
本题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19世纪中后期,美国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三大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的扩展。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掌握三大事件的影响。
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5.【答案】D
【解析】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故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发明人造纤维的是夏尔多内。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就及发明人。
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6.【答案】【小题1】农奴制
【小题2】奴隶制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依据材料一“对西方来说,哥伦布毫无疑问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在美国,设有专门的哥伦布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在美国不少城市,都竖有哥伦布的雕像。”可知,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因此美国尊崇哥伦布。
(2)依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殖民掠夺,他们将在非洲掳掠的黑奴贩卖到美洲殖民地,并强迫黑奴在种植园劳动,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可知,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称为是三角贸易。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黑人仇视哥伦布的原因是:美国黑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导致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受压迫和剥削、遭受种族歧视至今的罪魁祸首。
(4)结合所学,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为调动黑人奴隶的斗争热情,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局面而通过的法律文献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1)哥伦布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发现”美洲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2)三角贸易。
(3)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导致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受压迫和剥削、遭受种族歧视至今的罪魁祸首。
(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农奴制;奴隶制。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
37.【答案】【小题1】权利法案
【小题2】君主立宪
【小题3】人权宣言
【小题4】拿破仑法典
【解析】(1)据材料一“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及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制。
(3)据所学知,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据此英国形成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中,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为整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民法典是《拿破仑法典》。
(4)据所学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主要方式①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②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③资产阶级改革,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故答案为:
(1)启蒙运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
(2)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制。
(3)《权利法案》;君主立宪;《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4)①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②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③资产阶级改革,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和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和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等知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