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的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望海潮》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21宋词和元曲繁华的都市生活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3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繁荣景象;2、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3、知道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5、了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的体例和价值,对比《资治通鉴》和《史记》。学习目标《清明上河图》①城市店铺不断增加,街道及宅巷到处可开设店铺;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③店铺随处可开设,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发展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 ___,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大相国寺盛况古玩市场大相国寺庙会宋代傀儡戏大相国寺皇家乐队南宋故都临安临安年市图临安城门内城罗城全城人口最多时超过100万,所收商税占南宋商税总数的25%。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①城市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普通百姓官吏士兵游客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②市民阶层不断壮大③市民文化生活丰富了起来①②③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它们的相互促进下城市娱乐有了怎样的发展?关系:城市繁荣,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娱乐场所:瓦子原因:说书猴戏木偶戏材料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随之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瓦子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瓦子演出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等等,十分热闹临安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大城市和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吹笛和击节板杂剧陶俑吹口哨和舞蹈①杂剧形成于宋代②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③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主所喜爱。杂剧的发展水神庙内的“元代杂剧”壁画,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富裕的情景。元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满墙元代壁画,内容没有天界的神秘,却充满人间生活气息。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当中,那些节日在宋代时已有了 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元宵闹花灯生查子 元夕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传统节日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赛龙舟中元节荷叶灯爆竹贺春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赏月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发展:①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②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③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北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格式: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内容: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 词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2.他们的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是什么?[sòng cí]李清照豪放派:婉约派:辛弃疾边塞豪放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时期:2.作品:3.特点:北宋《念奴娇 赤壁怀古》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李清照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2.作品:3.特点:1.时期:两宋之交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声声慢· 寻寻觅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2.作品:3.特点:1.时期:《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南宋时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苏 轼豪迈而飘逸辛弃疾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宋词代表人物及特点元代戏曲壁画杂剧陶俑 元曲曲含义:元曲由杂剧、散曲和南戏。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窦娥冤》的故事主要是讲叙了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窦娥冤》《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元杂剧角色有旦、末、净、丑等。《窦娥冤》的主要人物有窦娥、窦天章(窦娥父)、张驴儿(迫害窦娥的泼皮无赖)等。你能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类角色吗?旦角末角净角元曲四大家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天净沙 · 秋思( 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史学双壁”《史记》《资治通鉴》司马光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司马光砸缸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时著名史学家,主编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故居司马光墓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成书时间:作者:地位:内容:特点:历史意义:北宋司马光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誉为“史学双璧”。宋元时期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市民生活:瓦子、勾栏传统节日:春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司马光:《资治通鉴》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 B.隋朝C.唐朝 D.宋朝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 )A.北宋的开封 B.南宋的临安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兴庆DD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DB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C.陆游 D.李清照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D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宋 临安.mp4 南宋繁荣.mp4 安雯 - 月满西楼_clip.mp3 清明上河图戏剧.mp4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ppt 节日.mp4 话·画 清明上河图_高清_clip.mp4